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茶酒联趣》公开课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333.00 KB
- 文档页数:17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茶酒联趣》教案设计前言《茶酒联趣》是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男孩通过品尝茶和酒的经历,感悟到了生活中的道理。
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探究人类的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篇文档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节《茶酒联趣》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篇课文,开发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茶酒联趣》的内容和含义;2.掌握课文的理解方法和鉴赏技巧;3.学习有关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2.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文化氛围;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品茶品酒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的品尝饮品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学会感恩生活。
课前准备1.准备好课本和相关课外材料;2.预先了解茶和酒的基本知识;3.准备好趣味的文化体验活动。
课堂教学1.简单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情境;2.分段讲解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并在阅读结束后进行课文解读;3.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并展示答案;4.通过课外饮食文化的介绍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茶和酒文化;5.加强学生对饮品文化的体验和了解,让学生提高感知能力和品尝技能;6.进行文化问答,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7.展示生活中的茶和酒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确定课文主旨和内容;2.借助文中的对话和描写感受茶和酒的文化氛围;3.通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茶酒联趣》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如何翻译和阐释文中的茶和酒文化;2.如何让学生培养品茶品酒的文化意识;3.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品茶品酒的文化思想。
案例教学法结合茶和酒的品鉴和鉴赏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茶文化和酒文化。
问答教学法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答案,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茶酒联趣》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理解对联含义。
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妙趣,热爱祖国汉字。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
2.感受课文语言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妙趣,热爱祖国汉字。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体会茶酒对联的妙趣所在。
难点:通过观察和朗读体会茶酒对联的妙趣所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搜集带有趣味故事的对联学生准备:搜集带有趣味故事的对联[课时安排] 1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欣赏中国茶酒文化视频。
(出示视频)2.欣赏茶酒图片。
(出示课件)3.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只瑰丽无比的奇葩——对联。
我们对对联并不陌生,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民》等文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对联有关的文章《茶酒联趣》。
4.教师板书课题:2.茶酒联趣。
[设计意图] 伴随音乐,欣赏中国的茶酒文化,调动学生对茶酒文化的向往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
(1)吩咐(fu):口头指派或命令。
“咐”为生字,注意读音为轻声。
(2)“顾”、“悬”、“赐”让学生通过观察练习书写。
(重点指导“悬”的笔顺,视频出示书写方法。
)(3)出示生字词,学生拼读。
(课件出示)(4)出示含有生字句子的测读。
(课件出示)2.根据本文“趣”的特点,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要根据商人和学者各自的特点读出人物的不同的内心情感。
4.重点要指导怎样朗读这副对联,要根据三字对、四字对的特点,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
(出示课件)5.要根据对联的内容,读出情趣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并巩固生字词,通过朗读感悟课文人物内心的情感,提高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