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析 (二)长江和黄河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25
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文明的较量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背负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
它们之间的较量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对比,更是文明间的碰撞与交流,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多样性。
一、源头之争:黄河的傲慢与长江的智慧黄河自青藏高原发源,奔流而下,带来了丰沛的水资源,也因此形成了辽阔的黄土高原。
然而,黄河的水质泥沙混浊,十分凶猛,常常引发洪灾,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黄河文明以其奔腾澎湃的气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也留下了“黄河父子”的悲壮。
相比之下,长江的源头来自青海的冰川,水质清澈,流淌悠远。
长江流经的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孕育了繁荣的江南文明。
长江文明以其灵巧聪明的特点,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古代文化比拼:黄河的创造力与长江的积淀古代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孕育了良渚、龙山、夏商周等众多古代文化。
黄河文明注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培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和铁器文化。
黄河流域的古代国家逐渐形成,争霸中原,催生了著名的帝王文化和兵器文化。
长江流域则是古代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文物。
长江文明注重航海贸易,孕育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长江流域的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三、现代文明展现:黄河的挑战与长江的活力在现代,黄河流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挑战,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也成为重要议程。
然而,黄河的傲慢与顽强的精神使得人们对黄河充满敬意,也促使着人们不断努力保护这片土地。
黄河文明通过对苦难的抗争,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
长江流域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活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创新力量不断涌现。
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代表城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
长江文明的活力和开放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和谐发展的对策:黄河与长江的合作与交流黄河与长江的文明较量并非对立,而是和谐发展的关系。
两条重要的河流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中国的进步。
长江黄河知识点范文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主要河流,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长江和黄河的一些知识点:一、长江1.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位列世界第三2.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流经十一个省市区,最后注入东海。
3.长江流域面积达到约16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约1/54.长江上有一系列重要的水利工程,如三峡工程和长江大桥等。
5.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铁矿石和森林等。
6.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以稻米、小麦和油菜等主要粮食作物闻名。
7.长江承担着大量的内河和海上运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8.长江流域拥有许多历史名城,如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等,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和交通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二、黄河1.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公里,位列世界第六。
2.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九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3.黄河流域面积约7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约1/134.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5.黄河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以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闻名。
6.黄河上的水利工程有丰富,如龙羊峡水利枢纽和黄河大坝等。
7.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等矿产资源。
8.黄河沿岸有许多古文化遗址和历史名城,如兰州、河南、洛阳和开封等。
三、长江与黄河的关系1.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的河流,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3.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持。
4.长江和黄河都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为中国的水电生产和灌溉农田提供了基础设施。
5.长江和黄河都承担着大量的内河和海上运输,对中国的国内贸易和外贸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6.长江和黄河流域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对比长江、黄河1、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渠2、长江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黄河: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3、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4、主要支流:长江嘉陵江、汉江、赣江等黄河:洮河、湟水、渭河等5、长江:流域范围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黄河: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黄河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
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
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
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2、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4、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5、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河段划分界限: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桃花裕。
上游:荒漠化凌汛原因:气候干旱草地退化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凶猛导致水位猛涨可采取措施:多植树造林等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人为自然原因可采取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下游:地上河原因:书p49最后一段可采取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大坝等长江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2、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
七年级长江黄河知识点讲解自古以来,长江与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
它们流经中国的很多省份,带给人们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
那么,作为中国的两条重要河流,长江与黄河都有哪些值得我们了解的知识点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七年级的长江黄河知识点。
一. 长江1. 长江的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的省份有长江源头的青海、藏南,以及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等省份。
2. 长江的特征:长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流经的地区众多,其所描绘的地形和风情也因此变幻多姿。
江面宽阔,船只来往不绝,长江三角洲是一个特别繁华的地区,还有多个著名的港口。
3. 长江的流域面积:长江的流域面积较大,达到180万平方公里。
而且,这片土地的气候、地貌、水文都非常丰富,成为了中国的生态财富之一。
4. 长江的水位:长江的水位非常重要,随着时间推移,它的水位在不断变化,一般来说,在冬季水位相对较低,夏季相对较高。
而且,夏季下雨比较多,这也是长江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二. 黄河1. 黄河的流域: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它的总流程为5464公里。
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经济区和生态区。
2. 黄河的特征:黄河背负着“中国母亲河”的美名,其河洪灾害频繁,年年不断,在大家的努力下,黄河治理工程坚持了数十年,已经初步取得了成功,黄河也恢复了自然河道的原貌。
3. 黄河的流域面积:黄河的流域总面积为75.5万平方公里,其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因此而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治理。
4. 黄河的水位:黄河的水位也是不稳定的,一般来说,冬季水位低,夏季水位高,因为夏季降雨量大,水流相对增多。
综上所述,长江和黄河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流域面积广阔,气候、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十分丰富。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保护自己的家园和资源,珍怜自然、保护环境,发挥个人作用,为我们的生态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长江与黄河长江与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
长江全长6300千米,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
其呈现“V+W”字形,是中国第一长、世界第三长河。
黄河全长5500千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9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其呈现“几”字形,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长江主要支流有嘉陵江、汉江、湘江和赣江。
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著名水电站有三峡和葛洲坝。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
但是,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以及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因此,需要加强治理和保护。
黄河主要支流有湟水、汾河和渭河。
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著名水电站有龙羊峡、三门峡和小浪底。
黄河也是重要的灌溉水源,被称为“塞外江南”和华北平原的重要引用水源。
然而,黄河流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江与黄河流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对于长江,需要兴建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加固江防大堤。
对于黄河,需要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退耕还林。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两条重要的河流资源。
长江黄河知识点长江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的发展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
它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 个省级行政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 6387 公里。
长江的水系庞大而复杂,支流众多。
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都是长江的重要支流。
这些支流不仅为长江带来了丰富的水量,也形成了广袤的流域面积。
长江流域气候多样,从上游的高原气候到中下游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造就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多样的物产资源。
长江在交通运输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中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水系,被称为“黄金水道”。
长江航道宽阔,水深条件良好,能够通行大型船舶。
沿岸有众多重要的港口城市,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这些港口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国内外贸易交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长江还是中国重要的水利资源宝库。
在长江上建设了众多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不仅具有巨大的发电效益,还在防洪、航运、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它有效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提高了航运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 5464 公里。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 9 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黄河流域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核心区域之一。
然而,黄河也因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带来了一些问题。
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水含沙量极高,这使得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形成了“地上河”。
长江与黄河教案教案标题:长江与黄河教案目标:1. 理解长江与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以及对中国的重要性。
2. 掌握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包括流域面积、流量、水质等。
3. 了解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文化意义,包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贡献以及与中国人民的紧密联系。
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长江与黄河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1. 掌握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以及对中国的重要性。
2. 了解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包括流域面积、流量、水质等。
3. 了解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文化意义,包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贡献以及与中国人民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长江与黄河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2. 相关资料,介绍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文化意义。
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地图,让学生指出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
2. 引发学生对长江与黄河的兴趣,提问:“你知道长江与黄河有什么特点吗?它们对中国有什么重要性?”二、知识讲解与学习(15分钟)1. 介绍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包括流域面积、流量、水质等。
2. 分析长江与黄河对中国的重要性,包括农业灌溉、水资源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贡献。
3. 讲解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文化意义,包括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联系,如长江三峡和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址等。
三、小组讨论与展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长江与黄河所面临的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长江与黄河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文化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长江与黄河,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参加河流清理行动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长江与黄河的作文,包括它们的地理位置、主要特点以及对中国的重要性。
长江黄河知识点长江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的河流,它们在中国的地理、文化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地理特点、文化意义和历史演变三个方面介绍长江黄河的知识点。
地理特点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藏、四川、湖北、上海等地,最后在江苏南京注入东海。
长江的水流湍急,水质丰富,蕴藏了丰富的水资源。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流经甘肃、宁夏、河南等地,最后在山东的东营注入渤海。
黄河因为沙土丰富,经常发生泥沙灾害,所以也被称为“中国的悲歌”。
长江黄河的水质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河流文化。
文化意义长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长江流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例如,长江流域的武汉是中国的“九省通衢”,被誉为“中部咽喉”。
武汉也是中国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长江流域还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名城,如宜昌、重庆和南京等。
黄河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源泉。
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黄河流域还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址,如兰考、尧都、安阳等。
历史演变长江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演变。
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长江流域出土的许多文物和遗址证明了这一点。
近代以来,长江流域也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和工业中心。
长江沿岸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之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和王朝的聚集地。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黄河流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常发生战争和动荡的地方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黄河,减少灾害对人民的影响。
总结长江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的河流,它们在中国的地理、文化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了解中国的中华文化和历史演变,学习长江黄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长江黄河地理特点、文化意义和历史演变的介绍,我们深入了解了长江黄河的重要性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