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比较表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八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其中中国的两大主要
河流黄河、长江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我们需要掌握关于黄河长江的基本知识,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黄河
作为中国第二长的河流,黄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玛旁雍错湖
附近,总长度达5464公里。
在中国境内穿流2800多公里,流经
九个省份。
黄河流域壮阔壮观,独特的沙漠景观也是其特色之一。
因此,在年初学习地理时,我们也讲解了黄河流域的气候、地貌、植被、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二、长江
与黄河不同,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附近,全长6397公里,流域面积
超过180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经或通过的省份有十一个,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中国的“母亲河”。
学习长江时,我们也会学习长江流域的气候、地貌、植被、土地资源等知识点。
三、黄河长江的比较
黄河长江是中国河流的代表,两者在不同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首先,在水文地理上,长江流域面积更大,流域面对的广度和实际经济结构也更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其次,中下游地区三峡工程、大坝等技术开发,也是长江特色之一;第三,地形上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长期以来受到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严重威胁,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生态治理的问题。
总之,黄河长江都是我们重要的国宝,学习其中的相关知识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祖国的地理状况。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支流中以汉江为最长。
干流以北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干流以南的有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
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²,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三字经小学生行为三字经1.守纪律循秩序爱集体摒私欲讲文明有情趣2.排路队紧跟随快静齐守交规保平安把家回3.讲卫生防病症勿乱扔桌椅整勤保洁体质增4.广播操很重要天天练身体好雏鹰飞长空翱5.眼保健莫等闲坐姿正内心恬穴位准不可偏6.绿化带人人爱多呵护别踩摘草青青花常开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新世纪,好儿童。
懂礼仪,讲文明。
见老师,要鞠躬。
先问好,口齿清。
体端正,貌真诚。
面带笑,声含情。
尊师长,爱园丁。
为子弟,获先生。
如父母,岂敢轻。
升国旗,要庄重。
穿校服,要洁整。
昂起头,挺起胸。
齐肃立,怀崇敬。
须知道,旗色红。
是烈士,血染成。
好传统,经继承。
唱国歌,气势雄。
声刚健,血沸腾。
爱国心,油然生。
长江、黄河和七大江河的介绍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同时是世界第三大河。
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干流全长6300多公里,比黄河长800余公里。
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2001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在专家刘少创主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
测出长江长度6211.31公里。
)沿途汇集了七百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
这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
从江源到人海口,可分为三大段。
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
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
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
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
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
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
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
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二百零四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下游段约长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二公里,最窄处也有六百五十公尺。
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详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发展黄河流域经济相对落后于长江流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自唐宋以来,南方经济就全面反超北方,直到当代,长江流域的经济水平依旧远远超过黄河流域。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造成了人口重心的转移,引起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差异: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较低纬度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红壤为主,平原地区水稻土湖泊众多,河网密布矿产资源中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
农业生产发达,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轻重工业发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
黄河流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黄土地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油、铁矿资源、海盐资源丰富。
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等,作物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轻重工业发达,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之所以发源于黄河中游,主要是因为远古时代世界气候温暖,整体气温水平明显高于当代。
因为黄河流域在远古时期气温水平相当于现在长江流域的水平,甚至还略有超出。
比如甲骨文中记载,商代国王在都城郊外狩猎,猎杀到象。
显然,这里提到的肯定是野生大象,商代的都城在黄河流域,可想而知,当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至少相当于今天的云南南部,而当时的长江流域更是非常湿热的。
黄土高原土壤是风力堆积形成的,土质相对疏松,而南方土质则黏重。
在生产力低下的石器时代,黄土高原也就更适合土地开发与农业生产。
所以中华文明诞生在黄河中游,炎黄部落逐渐击败周边的部落(联盟),成为华夏的主体。
在随后的几千年里,北方经济一直是要好于南方的,从夏商周到秦汉时代,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一直是天下的粮仓,经济的重心。
秦国因关中而国力强盛,横扫六国。
长江与黄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情况对比研究摘要:长江和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两河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养育着不用的人,形成着不同种类的城市,发展着不同类型的经济。
这些人文现象差异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是息息相关的,而在这些自然地理内部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涵,因此对长江、黄河流域进行对比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象的本质,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刻原理。
关键词:长江;黄河;人文;自然;对比一、长江、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情况对比基本概况和地形地貌对比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全长6300余km,总落差5400m左右,横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
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75%。
由河源至河口,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巨大台阶:第一级阶梯由青南、川西高原和横断山高山峡谷区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二级阶梯为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高程在500—2000m;三级阶梯由淮阳山地、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一般高程均在500m以下。
流域内的地貌类型众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
据统计,流域的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84.7%,平原占11.3%,河流、湖泊等水面占4%。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干流河道全长5464km。
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内流区4.2万km2)。
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长达数百公里的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之上,流域面积只占3%。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气候水文情况的对比长江流域气分别属于青藏高寒区、西南热带季风区和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其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面积约占流域的2/3。
青藏高寒区大部分地区风大、气温低、空气稀薄、垂直差异大;西南热带季风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明显交替,四季分明。
长江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东海渤海长度6300千米,“V+W”形状5500千米,呈“几”字形干流流经省区两湖两江两海安,川西云渝............六千三...(.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秦晋豫鲁.9.个.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重要支流金沙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湘江、赣江等上游:洮河、湟水、中游:汾河、渭河等上中下游分界点湖北省的宜昌、江西省的湖口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桃花峪各河段特征上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支流多,水能丰富,河水清;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梯级开发中河道弯;多支流,多湖泊(洞庭湖、鄱阳湖);水灾易发地段河水浑浊,含沙量大;多支流(黄河的泥沙90%来自中游)下江阔水深,航运便利泥沙沉积于河床,形成“地上河”(下游)水利枢纽葛洲坝、三峡工程三门峡、小浪底其他1.巨大的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三峡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但水能资源利用率较低2.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之称,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内河运输居全国第一位3.多洪涝(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1)人为原因:森林砍伐,围湖造田自然原因:流经地区河道弯曲,降水丰沛,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2)治理措施:植树造林,退田还湖,兴修水利工程。
1.“母亲河”(1)塑造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其中后两个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2)提供灌溉水源(3)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2.忧患(1)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凌汛(植树种草、合理放牧、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2)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在山坡修水平梯田、在沟壑打坝淤地)(3)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凌汛;(加固黄河大堤、兴修水库、节约用水)断流3.治理: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