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xx市中学化学和生物实验教师(员)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评分细则【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18.68 KB
- 文档页数:2
生物实验技能大赛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
参赛者单位参赛者姓名
评分内容评分说明赋分值得分
选题科学性和创新性
是否有一定的创新性内容,
是否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科学性
15分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否完整
是否科学
10分
基本操作熟练程度是否熟练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各步操作是否严谨规范
20分
仪器操作熟练程度
是否恰当使用各种仪器
是否注意爱护保护仪器用具
20分
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对实验结果是否能很好地表达与分析
实验报告书写是否准确规范
20分
形象作风
是否遵守大赛各项要求规定
比赛过程是否文明规范
15分总分。
一中五项循环竞赛评分细则范文一中五项循环竞赛是一项综合性竞赛,包括五个项目:科学知识竞赛、数理思维竞赛、实践技能竞赛、交流演讲竞赛和团队合作竞赛。
以下是一中五项循环竞赛评分的细则:1. 科学知识竞赛评分细则:- 知识广度(10分):考察选手对不同科学领域的了解程度,能否回答范围广泛的科学问题。
- 知识深度(10分):考察选手对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 解题能力(10分):考察选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解答问题的准确性。
2. 数理思维竞赛评分细则:- 数学能力(15分):考察选手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
- 逻辑思维(10分):考察选手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数据处理(5分):考察选手对数据处理和统计的能力。
3. 实践技能竞赛评分细则:- 实践操作(20分):考察选手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 实验设计(10分):考察选手设计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的合理性。
- 实验分析(10分):考察选手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4. 交流演讲竞赛评分细则:- 演讲技巧(15分):考察选手演讲的表达能力、语言运用和声音语调的掌握。
- 内容理解(10分):考察选手对演讲主题的理解和深度探讨。
- 逻辑结构(10分):考察选手演讲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5. 团队合作竞赛评分细则:- 团队协作(20分):考察选手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扮演、沟通合作和协调能力。
- 问题解决(10分):考察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 团队创新(10分):考察团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以上为一中五项循环竞赛评分的一般细则,具体的评分标准和权重可能会根据比赛的具体要求和组织者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一中五项循环竞赛评分细则范文(二)一、项目描述评分细则1. 内容全面性:考察项目描述是否完整、详细、全面,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实施过程、相关数据等。
评分标准如下:- 不完整、缺乏详细描述:0分- 信息基本完整、但缺乏详细描述:1-3分- 信息详细全面、清晰准确:4-5分2. 语言表达:考察项目描述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简洁,是否符合逻辑,能否流畅地传达项目信息。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初中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活动方案为扎实推进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初中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18年全市初中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活动。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初级中学:为扎实推进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初中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18年全市初中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及竞赛内容竞赛对象为全市初级中学2018届初中应届毕业生。
竞赛内容根据现行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操作能力设定,参照但不限于现行教科书中的学生实验。
二、竞赛办法1.竞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实行分级负责,逐级选拔的方式进行。
2.初赛由各级中学负责。
初赛的竞赛时间、内容由各学校自行确定。
县区属学校初赛选拔出的学生方能参加县区组织的复赛。
3.复赛由县区教育局负责组织。
复赛的竞赛时间、地点、试题和参赛名额由县区教育局确定。
县区复赛选拔出的学生方能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决赛。
1 / 84.竞赛决赛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时间安排在2018年11月下旬进行。
分县区组和市直学校两个组进行。
参加决赛的选手抽签决定竞赛试题,每位选手选做一道实验题(物理、化学或生物),满分15分,时间15分钟。
5.参加决赛的名额分配。
县区教育局各12人,市直学校每校6人。
三、奖励办法决赛设团体奖6个,个人一等奖24名、二等奖48名、三等奖48名。
获得个人一等奖、二等奖的,同时各设优秀教师辅导奖1名。
四、有关要求1.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赛,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操作技能比赛评分细则(草稿)
操作技能比赛评分细则由现场操作评分办法、结果统计评分办法和检验记录书写评分办法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分值分别为70、10和20分。
1
2
3
4
此次提交竞赛委员会讨具体操作步骤尚未确定,说明:由于比赛品种待定,待品种和具体操作论的评分细则草稿中仅能给出各步骤的技术要求和大致分值,步骤确定后,对上述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组合,并确定具体分值。
二、结果统计评分办法
,对):(参照《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CNAS-GL022006 5
每位参赛人员所得的一组结果对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基于结果对的总和与差值计算得到两个z比分数——实验室间z比分数(ZB)和实验室内z比分数(ZW),根据ZB和ZW的数值大小分别确定得分,两者相加,得结果统计部分得分,总分
10分。
4 <|z|≤1 0.53 ≤2 |z|1<1 3 2<|z|≤0
|z|>3
6
7。
实验操作教师技能比赛方案实验操作是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安全。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特制定本实验操作教师技能比赛方案。
一、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目的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确保实验教学的安全和质量。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激发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热情和兴趣,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内容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参赛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实验操作,重点考察教师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度和实验结果准确性。
实验教学设计比赛:参赛教师需根据指定的实验教学主题,设计一份完整的实验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实验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笔试或抢答等方式,考察教师对实验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形式个人赛与团队赛相结合:根据比赛内容,个人赛重点考察教师的个人实验操作技能和教学能力,团队赛重点考察教师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实验教学整体水平。
线上与线下比赛相结合: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开展线上预赛和决赛,扩大比赛规模和影响力。
线下比赛则注重教师的实际操作和现场表现。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教师需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同时接受评委和其他教师的评价,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四、实验操作技能比赛流程报名阶段:教师自愿报名参加比赛,填写相关报名信息。
预赛阶段: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预赛,选拔出进入决赛的教师。
决赛阶段:在指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现场决赛,全面考察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教学设计和实验安全知识。
颁奖阶段:根据决赛成绩,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总结阶段:对比赛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实验教学和教师培训提供经验和借鉴。
五、实验操作技能比赛评委组成校内评委:由校内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的专家、教授担任,负责制定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和评审工作。
校外评委:邀请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增强比赛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评分参考一、评课:1.时间(含课堂读写评估稿):60分钟2.内容: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观看一节课堂教学视频课例(45分钟),及时捕捉评课信息,概括、剖析课例优缺点,撰写一份300字左右的评课稿(比赛时间为15分钟)。
3.要求:可从教学目标或重难点处理、教学思想方法、师生教学行为、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存在问题或教学建议等角度开展评课,突出主要值得评议的亮点及不及之处即可。
4.评课稿评分参考:本项目课程评价内容描述符合要求,能够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处理、教学理念和方法、师生教学行为、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
准确捕捉值得评审的突出方面(亮点和不足)进行评价,具有独特的视野,突出重点,切中要害,兼顾师生,注重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进行评价,并对其是否符合教学基本理论和学科知识理论进行评价和分析。
评价有说服力,表达简洁流畅,语言恰当,文字清晰。
评委根据课堂实例确定课程的显著特征和评分点,并确定基准分数。
参考分数30类评价角度30类评价者概念类评价语言总分3010102。
课件制作1次:60分钟2内容:根据从我市使用的教材中选取的一定教学内容和相关课程资源,参赛者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次与学科教学有关的电脑演示。
3.要求:注重参赛者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课件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具有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参赛者可以在机器上使用potoshop、flash、视频和图片处理等常用工具和软件处理、编辑、剪切和其他材料,并在规定的60分钟内完成PPT演示课件的制作。
4.课件制作评分参考:项目教学内容指标显示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性和智力性错误;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主题突出,内容完整,材料表达准确。
参考分数是20分。
幻灯片之间的结构合理且过于恰当;贴近主题:模板和作品的表达能恰当表达教学设计的主题内容;教学目标明确,突出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细节恰当;它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指导性,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的人机交互。
初中化学实验技能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
说明:
1.组织形式:
学生抽签任选一试题,单人独立操作,考试时间15分钟。
监考教师现场打分评定成绩。
2.满分10分,根据得分情况,按以下标准分为等级:
A:9——10分;B:7——8分;C:6分;D:5分及以下。
试题一
【实验内容】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和过滤)
【实验用品】烧杯2个、漏斗、玻璃棒、带铁圈铁架台、量筒、酒精灯、滤纸、剪刀、蒸馏水、粗盐5g。
试题二
【实验内容】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2%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烧杯、量筒(50mL、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试剂瓶、氯化钠、蒸馏水,白纸。
2018年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工作方案第一篇:2018年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工作方案2018年中考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工作方案为确保2018年理化实验考试工作顺利进行,预防突发安全事件的发生,结合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指导教师:职责分工:**:全面负责本校初三毕业生理化实验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
**:具体负责组织做好安全防范,维护秩序,出现突发事件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和组织工作。
**:协助学校主管理化实验工作的领导做好安全防范,维护秩序,出现突发事件时,协助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和组织工作。
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抽签、侯考、组织纪律、安全教育等。
*** *** *** ***:负责学生考试前常识的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负责考试期间应急药品的准备和本校考生的一般性治疗工作,出现突发事件时,协助做好救护和护送工作。
二、做好理化实验考试安全措施落实工作召开学校理化实验考试工作会,学习《2018年**市初中毕业生中考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方案》,明确安全工作要求。
三、考核的组织与管理1、监考教师原则上由理、化、生任课教师担任。
有直系亲属参加考核的应予回避。
监考教师应认真研读试题及评分参考,将所任学科试题涉及的实验操作一遍,熟悉考核规程,确定各个等级评定。
等级评定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实验操作考核中每次安排30人,分5个小组,每组6人。
监考教师还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及不安全操作及时制止和处理。
2、教务处按考生抽签的情况分组。
3、实验操作考核工作结束后,监考教师填写《***2018年中考实验操作技能考查成绩表》,汇总后报教务处。
四、考场的设置1、抽签负责: ***2、地点:实验室门前3、考场的设置化学实验室:新教学楼一楼监考老师:*** 物理实验室:新教学楼一楼监考老师:***五、考核时间:5月22日-24日。
六、考核要求实验教师:1、要求实验室仪器良好率为100%,库存药品数量充足,分组仪器质量可靠,室内卫生清洁,做好考试仪器、药品、辅助器材的准备工作。
九年级化学实验技能比赛试卷姓名学校【试题】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要求】1.根据试题和提供的试剂、仪器,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
2.实验操作规范、熟练。
【试剂和仪器】试剂: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的石灰水、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仪器:大试管、试管夹、玻璃导管、铁架台(附铁夹)、单孔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坩埚钳、酒精灯。
【实验步骤】实验技能比赛试卷(评委用)【试题】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要求】1.根据试题和提供的试剂、仪器,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
2.实验操作规范、熟练。
【试剂和仪器】试剂: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酒精灯。
仪器:大试管、试管夹、玻璃导管、铁架台(附铁夹)、单孔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坩埚钳、酒精灯。
【实验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10分)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0分)3.装入药品及固定装置(10分)4.给试管加热(10分)5.收集气体(两瓶)(10分)6.收集完毕后装置的处理(10分)7.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现象。
(10分)8.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燃尽时,插入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10分)9.实验台及实验仪器的整理(10分)10.实验操作中讲述(10分)姓名得分评委(签名)一、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领导,县局成立“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审组,下设办公室在装备中心。
领导小组:组长:李中兵、盖学林副组长:陈为民、缪天生成员:李志达、万年青、伍艳、赵建飞、殷红评审组:陈为明、缪天生、王克武二、参赛对象全县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员,每校推荐一名。
三、参赛内容1、新课程有关理念;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3、化学实验室管理要求3、(四)赛事安排(邀请市领导参加)1、时间:2009年8月15日2、地点:塔集中心初中实验室4、3、比赛(内容由市教育局装备中心提供):①理论考试(8:30—8:50)监考阅卷:李志达5、②实验操作(9:00—10:00)评委:陈为明、缪天生、王克武6、4、成绩汇总:领导小组,评审组讨论评出奖次,本次大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
教师技能大赛评分细则评分标准:教师教学大赛的说课1.教学目标的说明和达成标准的描述准确,层次和水平清晰。
2.教材的简析到位,内容逻辑关系阐述清楚。
3.教学核心内容(重难点)分析完整、严密,教材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及其原因阐述完整。
4.学法设计与学生起点水平的关系明确,教法选择与学法的关系阐述明确,组合合理,有可靠依据。
5.教学过程中学生研究要素的类型及其组合、转换方式明确说明,针对核心目标和关键内容的练手段和次说过程设计,以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与核心目标达成的关系阐述清晰。
6.教学的主要方法、手段的运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作用分析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7.研究目标告知具体、清晰,呈现方式得当,学生能够理解。
8.研究内容呈现方式合理化、多样化,照顾到全班各类学生的研究惯和研究方式,内容布局安排能够符合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和目标水平。
9.能够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使核心的研究项目得到强化,对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风格进行个性化处理。
10.问题(任务、活动、作业)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任务、活动、作业)的来源多样化并注重学生有价值问题的生成,突出自主、探究、合作教学,能够体现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究规律。
11.能根据研究目标组织学生的“听”、“看”、“讲”、“想”和“做”等多种研究要素相互转换的有效研究活动,学生的研究活动能看出“动”和“静”的合理转换。
12.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起点知识和研究能力,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研究活动,能促进全体学生关注问题与答案的思考,合理安排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13.教学流程以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主(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能够结合教学目标对研究流程的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测。
14.对学生的研究情况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将学生在课堂即时生成的研究结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2.学生的研究状态积极,注意力集中,研究氛围良好。
附件3: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力大赛评价细则及相关要求
1、实验教学能力大赛评价将从实验创新(实验材料、方法过程及仪器装置等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实验效果、操作规范及熟练程度、实验创新可操作性、实验创新可推广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要对教学设计与实验教学的一致性进行评价。
2、实验须体现绿色环保的科学理念,无毒无污染;实验过程安全,无危险隐患;实验创新须为原创,不得涉及知识产权纠纷。
3、每位参赛教师的现场操作及讲解时间不超过15分钟。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现场实验操作演示对参赛实验课题的设计思路、创新之处、实验效果以及该实验课题在教育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内容进行演示与口头阐述。
实验演示时,参赛教师应做到边讲解边操作,整过演示过程不需要学生现场配合。
4、所有实验器具及材料自备,并于赛前做好调试以保证演示效果。
如确有不方便携带的器具请与承办学校提前联系。
5、现场实验操作演示与讲解完成后,参赛教师须回答评委的现场提问。
2018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B1实验名称:探究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实验要求:1、正确地取用液体药品2、正确地打磨金属3、正确地取用固体药品4、能正确地观察和记录现象5、在实验记录表中写出结论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6、实验后整理器材实验时间:10分钟实验器材:试管、砂纸、水槽、试管刷、试管架、镊子、废液缸、抹布、金属回收瓶实验药品:铜片、铁钉2枚、硫酸铝溶液、稀硫酸评分标准(5分)序号实验步骤1打磨操作要求用砂纸将铁钉、铜片打磨光亮。
分值评分标准0.5a.铁钉、铜片未打磨扣0.5分。
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铁钉置于试管口,然后缓缓竖立试管,将其滑落试管底部;用同样方法在另外一支试管2与酸反应2取好铜片。
用胶头滴管向二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得出铜与铁活动性强弱。
a.未用镊子夹取金属扣0.5分;b.金属送入方法不当扣0.5分;c.先加液体后加固体扣0.5分;d.胶头滴管使用不当或有液体滴出扣0.5分。
3铁与硫酸铝反应用镊子夹取经打磨过的铁钉,将其置于横放的试管口,慢慢竖起试管,将其滑落试管底部,然后倒入适量硫酸 1.5铝溶液。
静置并观察现象,得出铁与铝的活动性强弱。
a.未用镊子夹取铁钉扣0.5分;b.金属送入方法不当扣0.5分;c.倾倒方法不当或有液体溢出扣0.5分。
a.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扣0.54写出结论在实验记录表中写出结论和相关化学方程式。
0.5分;b.结论不正确的扣0.5分。
5整理器材(扣完为止)a.随意倒废液或未清洗整理器把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把未反应完材扣0.5分;0.5的铁钉回收,清洗器材并整理复位。
b.未把铁钉回收扣0.5分。
(扣完为止)3称量固体到天平恢复平衡;盖好试剂瓶塞,B2实验名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要求:1、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2、计算出氯化钠和水的用量3、正确使用天平、量筒和滴管4、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实验后整理器材实验时间:10分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药匙、玻璃棒、滴管、相同质量白纸2张、水槽、试管刷实验药品:氯化钠、蒸馏水(或以纯净水替代)评分标准(5分)序号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分值评分标准1计算Nacl和水的用量Nacl质量=50g×5%=2.5g水的质量=50g-2.5g=47.5g0.5水体积=47.5g÷1g/mL=47.5mL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a.Nacl或水的用量计算错误扣0.5分。
质量工艺技术管理部
化学检验工(化验岗位)技能竞赛
实践操作部分考核标准
(评分细则)
质量工艺技术管理部
(2018年3月)
铜精矿样品称量考核过程评分细则
实践操作项目二主要操作过程考核细则
实践操作项目二考试时间考核评分标准
考试时间考核(配分20 分)
项目二竞赛时间第一阶段计时:从参赛选手确认器皿、样品及称样工具准备完毕开始计时,至样品分解完全,加30mL水溶解可溶性盐类后取下结束。
第二阶段计时:从准备滴定开始计时,至结果计算完毕原始记录交给裁判后结束。
只要选手在以后的实验操作中不使用到该器具,可以不清洗器具,以提交计算结果为终止时间。
正常完成比赛内容,获得有效结果者,按时间长短排序,时间最短者(假设为n分钟),时间考核得满分(20分);其余选手的得分将以此为基准进行扣分,每多5分钟扣20/n分,以此类推。
实践操作项目二结果表达和准确度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