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11
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1)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
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种类概念和功能管壁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3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4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5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6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P76表)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B、O 、AB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发生生命危险﹥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400毫升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
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血液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
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
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
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1.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和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忽见一个叫化子,一条腿肿得如腰一般粗大,并且烂的血液淋漓,当路躺着。
”许地山《空山灵雨·鬼赞》:“我们赞美你,因为你听见赞美的时候再没有血液在你底脉里颤动。
”2. 比喻主要的成份或力量。
张长弓郑士谦《边城风雪》第八章:“这是革命肌体里的新鲜血液。
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等渗溶液:以人体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此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0.9% NaCl称为生理盐水. 低渗溶液高渗溶液2.等张溶液:能够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等张溶液是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
3.造血过程(hemopoiesis)及调节:造血过程也就是各类造血细胞发育和成熟的过程。
4.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简称纤溶: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5.血型(blood group)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6.凝集(agglutination) ----将血型不相容的血滴在玻片上混合,其中RBC聚集成簇的现象(抗原抗体反应)。
7.凝集素(agglutinin)---能与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
主要由γ球蛋白组成,存在于血浆中。
8.循环:指各种体液(如血液、淋巴液)不停地流动和相互交换的过程。
9.循环系统: 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
10.渗透脆性:临床上以0.45% NaCl到0.3% NaCl溶液为正常人红细胞的脆性范围二、大题1.血液功能概述:①运输功能②缓冲功能③参与体温的维持④免疫防御功能⑤生理止血2.血浆蛋白的功能: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②运输作用③免疫作用④参与生理止血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3.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中性粒细胞:吞噬嗜酸性粒细胞: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肝素、组织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macrophage) ,吞噬和消化致病物,如病毒、疟原虫和细菌特异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体疫免疫4.血小板的生理功能①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②参与血液凝固:局部凝血因子浓集,血小板磷脂表面(PF3)、抗肝素因子(PF4)、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PF2)③促进生理性止血5.生理性止血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6.纤溶系统组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简称纤溶酶原,又称血浆素原纤溶酶(plasmin),又称血浆素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两个基本阶段: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液是人体内部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它承载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等。
为了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我们需要首先了解血液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的作用。
一、血细胞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它们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红细胞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肺部帮助气体交换,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
同时,血红蛋白也能与二氧化碳结合,将其运送回肺部排出体外。
2. 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们能够识别和摧毁入侵的病原体,维护身体的免疫功能。
白细胞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如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淋巴细胞则参与抗体的产生和免疫调节等。
3. 血小板血小板起到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受损区域,形成血小板栓,阻止血液的流失。
同时,血小板还能够释放血小板因子,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块,进一步止血。
二、血浆除了血细胞,血液还包括血浆。
血浆是由水、蛋白质、激素、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它是血细胞悬浮的介质,承载了血细胞的运输和作用。
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白蛋白是最丰富的蛋白质成分,它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运输水、离子和营养物质的作用。
球蛋白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纤维蛋白原则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此外,血浆中还含有多种激素、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代谢过程和各种生理功能。
电解质则维持了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参与了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营养物质是供给身体能量和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
三、血液的功能血液通过其复杂的组成和作用,担负着多种功能,如下所示。
1. 氧气和养分的输送血液中的红细胞携带着氧气和养分,在全身循环系统中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初一生物下册章节知识点—血液-初一"target="_blan">注册Vw15461当前位置:初一生物下册章节知识点—血液10-16字体大小:分享到:脚下如果不坚实,任何事物都很缥缈。
整理了初一生物下册章节知识点—血液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初一生物下册章节知识点—血液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器官)、血管(器官)、血液(结缔组织)组成。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Hb成分:水约占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2.三种血细胞比较3.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血红蛋白,因为血红蛋白中含铁,所以呈现出红色。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4.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CO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造成患者缺氧。
5.高原反应,简称“高反”,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
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
但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会逐渐增多,以提高运氧的效率。
6.平原地区的运动员比赛前到高原地区集训,有利于人体血液中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再回到低海拔地区比赛时血液的运氧效率就比较高,利于人体得到足够的能量。
7.干细胞:能分化为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主要存在与新生儿脐带血、骨髓中。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血液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液体组织,它通过血管系统在全身循环,为身体各个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除代谢产物和废物。
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们来看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血液体积的55%左右。
它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溶解物组成。
血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运输各种物质,如激素、营养物质、药物和废物。
此外,血浆还起到维持体温、调节酸碱平衡和维持血液的渗透压等重要作用。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成分,它们占据血液体积的45%左右。
红细胞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并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红细胞的形状呈现为双凸面的圆盘状,这种形状有利于红细胞在血管中的流动性和氧气的扩散。
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天,随后会在脾脏和肝脏中被分解和清除。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免疫细胞,它们的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大约为红细胞的1%。
白细胞主要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大类。
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能够吞噬和消灭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淋巴细胞则主要参与身体的免疫应答,包括识别并杀伤异常细胞和制造抗体等。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数量比红细胞更少,大约为红细胞的1/10。
血小板主要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并释放出一系列的凝血因子来促进血液的凝结,从而阻止出血。
血小板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
总结起来,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负责运输各种物质,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白细胞参与免疫应答,血小板参与血液的凝固。
这些组成成分和功能的协调运作,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保持血液的健康,通过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和定期体检等措施来促进血液的正常功能。
人体血液的组成及各自功能
答:血液的成分主要有血浆和血细胞,而血细胞又分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成分不同,主要功能也不同。
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运输、保持机体稳态、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一、血浆:
血浆是一种晶体物质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
这些溶质和水都容易透过毛细血管壁,与组织液中的物质进行交换,所以血浆中电解质的含量与组织液的基本相同。
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保持激素动态稳定。
血浆蛋白可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异物(包括药物)等低分子物质。
血浆蛋白可以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可以抵御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入侵,还具有营养功能。
二、血细胞:
1、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细胞的一种,是含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可携带氧气,红细胞呈红色,结构呈双面凹点圆饼状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增加细胞面积,有利于携带氧气,为了携带氧气,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大小介于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作用主要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白细胞:
白细胞形态呈球状,是含量最少的一种血细胞,是最大的一种血细胞,无色透明,有细胞核,作用是吞噬外界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3、血小板:
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数量介于红细胞和白细胞之间,主要作用是凝血和止血。
血液百度百科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生命物质,它承载着氧气、营养物质以及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并通过循环系统将这些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血液的组成复杂多样,包含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
本文将对血液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功能进行详细讨论。
一、血液的概念和分类血液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组成。
液体成分称为血浆,约占全血的55%,它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解物质组成。
细胞成分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二、血液的组成1.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它们携带着氧气并将其输送给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
红细胞内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并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现鲜红的颜色。
2. 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它们具有捕捉和杀灭入侵病原体的能力。
白细胞可以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大类,每一类又可细分为不同的细胞类型,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免疫功能。
3. 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个细胞片段,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血管破损时形成血栓,防止出血。
当血管破损时,血小板会迅速粘附在破损处并释放出一些活性物质,促使血栓形成,起到止血作用。
4. 血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它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解物质组成。
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它们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维持血液的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和激素等。
三、血液的功能1. 运输功能:血液携带着氧气和养分从肺部和消化系统传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带回肺部和肾脏进行排泄。
2. 免疫功能: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它们可以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3. 凝血功能: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协同作用,使血液在受伤的血管壁上凝结形成血栓,停止出血。
4. 调节功能:血液可以调节体温,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并通过携带和分布体内的激素和生长因子等物质来调节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成分,其中一些成分是细胞,而其他成分则是液体。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进行简要介绍。
血液主要由以下三种成分组成:1.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也是唯一一种含有血红蛋白的细胞。
红细胞可以在体内运输氧分子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以支持身体各种生命活动。
红细胞的数量可以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水平来确定。
2. 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可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例如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是识别和消灭细菌和病毒的关键成分,而粒细胞则可以消灭细菌和其他细胞垃圾。
3. 血小板:血小板称为血液中的细胞碎片,它们是人体止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血小板可以在出血部位迅速聚集并形成血块,从而防止血液过多流失。
血液中的其他成分包括血浆、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前体细胞、蛋白质、荷尔蒙和营养物质。
1.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它是由水、蛋白质、细胞因子和其他生化物质组成的液体。
血浆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体,以替代或补充缺失的成分。
2. 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前体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是由骨髓细胞产生的。
红细胞的前体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白细胞的前体细胞则称为幼稚细胞。
3. 蛋白质:血液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例如,一些蛋白质可以调节身体的代谢和免疫系统,而其他蛋白质则可以分解营养物质和处理废物。
4. 荷尔蒙:许多人体内的荷尔蒙都可以通过血液来传播。
荷尔蒙可以影响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例如促进骨骼生长、维护体内水平衡、控制能量平衡等。
5. 营养物质:血液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以提供能量和支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总之,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