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训练:《安塞腰鼓》
阅读
——刘成章
安塞腰鼓介绍
陕西省的安塞县素有“鼓之乡”的美称,安塞腰鼓场面宏大,动作奔 放,节奏铿锵,人鼓合一,气势磅礴,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也是陕北人 精神风貌的象征。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 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安塞腰鼓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 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快、幅度之大,十分具有层次
感,表现了后生们击鼓时的神
韵。
环节三 黄土高原真的不贫瘠!
这股“劲儿”非常重要,它是 一种陕生西西命安力附,近一的种旱求作梯生田信念, 一种生存精神。我们的生活也
需要这股“劲儿”。
探究:前后两幅图都是取自于黄 土高原。比较变化,联系《安塞 腰鼓》一文,你有怎样的思考。
想象之美, 音韵之美, 生命之美 力量之美, 艺术之美。
1.题目叫作《安塞腰鼓》,但是文章没有图。给文章配一 幅图,你认为是图1,还是图2。说说理由。
图1
图2
任务一 配图,感知内容
《安塞腰鼓》描写的不是 静态的腰鼓样式,而是群 体性的动态的表演艺术。
(1-4)表演前安静 (5-27)表演中热烈 (28-30)表演后寂静
三个场景
图3
任务二 批注,品味语言
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 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改文:“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
明快,原文喻体提前,更有 强调韵味,读起来更像是诗 歌。这是诗化的散文。
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
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任务二 批注,品味语言
任务二 批注,品味语言
17段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