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
- 格式:ppt
- 大小:562.50 KB
- 文档页数:14
商的近似值(一)教学目标1.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应该采用“去尾”法或“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
2.会用近似值或循环小数表示除不尽的商。
3.能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取近似值的意义,会用取近似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按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商的近似值。
难点:在求商的近似值时,正确选择“去尾”法或“进一”法。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一】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问题导入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动物名称海狮海豚飞鱼速度/(千米/时)40 50 64(1)海狮的最高游速大约是多少千米/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教材71页例12)(2)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多少千米/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教材71页“练一练”)过程讲解1.解决问题(1)(1)理解题意。
已知海狮的最高游速是40千米/时,1时一60分,用每小时的游速除以60,就是每分钟的游速,列式为40÷60。
(2)用竖式计算40÷60的结果。
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会重复出现“40”,商的小数部分也会重复出现“6”,永远都除不尽,商是0. 666......,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3)正确解答。
40÷60≈0. 67(千米/分)答:海狮的最高游速大约是0. 67千米/分。
2.解决问题(2)(1)求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各是多少千米/分,列式分别为50÷60和64÷60。
(2)50÷60—0.83'33--,3重复出现;64÷60一1.0666--,6重复出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3)正确解答。
50÷60≈0. 83(千米/分) 64÷60≈l. 07(千米/分)答:海豚的最高游速大约是0. 83千米/分,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是1. 07千米/分。
3.意义点拨(1)像0.666......、0.8333......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0.666......中的6是循环小数0. 666......昀循环节,0.8333......中的3是循环小数0.8333......的循环节。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教案一. 教材分析《商的近似值》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这一章节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的分数和小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除法运算,但对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概念,知道为什么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素材(包括例题和练习题)3.学生分组名单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情境,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合适的零钱。
从而引出商的近似值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求商的近似值。
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快速求得商的近似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组题目,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商的近似值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利用四舍五入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求商的近似值吗?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商的近似值的概念和求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学数学《求商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一位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用商及其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商的计算方法;2.商及其近似数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如何合理估算除法的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请学生回忆一下小学四年级学习的除法,让每位学生使用竖式计算出以下除式,并将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22 ÷ 3,35 ÷ 4,57 ÷ 5,68 ÷ 62.引入新知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商的近似数,首先请看下面的问题:如果我们要把 28 个桃子分成 6 堆,每堆大约应该有多少个桃子呢?我们先不用算出具体的答案,我们猜一猜。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推理进行估算。
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并求得答案:每堆应该大约有 5 个桃子,由此可以得到28 ÷ 6 ≈ 5。
接着,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
例题1:一个教室里有 45 个学生,要把他们分成 9 个小组,每个小组又要尽量平均地分到多少个学生?请用你的方法估算一下这个答案。
例题2: 一辆救护车以每小时 80 千米的速度前进,如果要赶在 5 分钟内到达目的地,这辆救护车应该在 5 分钟之内走多少千米呢?接着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练习相关的例题。
3.探究归纳经过练习,学生应该已经体验到商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了。
现在请大家将计算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总结出来并写在纸上。
4.总结教师简单介绍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商的近似数并让学生进行总结。
最后总结出推算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当被除数出现大约某数个连续分组时,即可在各组中取整数个除数,然后把各组的商近似值相加,进而得到整个除法的商近似值。
5.练习巩固请学生回顾课堂上借助近似数方法计算商的例题,同时在书本上完成相应的习题。
五、教学方法1.情境启发法;2.归纳法;3.小组讨论。
六、教学评估1.监测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2.通过开展课后作业和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2商的近似值1∣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含义,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1. 商的近似值的含义。
2. 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2. 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如:小明家的客厅面积为30平方米,他想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商的近似值。
2. 新课讲解(1)商的近似值的含义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就是将除法的结果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如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等。
(2)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介绍四舍五入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小数进行四舍五入,从而求出商的近似值。
3. 案例分析出示几个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求商的近似值,并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练习巩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四舍五入法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其原理。
在练习环节,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在数学教学中,四舍五入法是求商的近似值的一种常用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商的近似值(1)》一、教材内容分析《商的近似值》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循环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四则运算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但是,对于求商的近似值,学生可能还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逐步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求商的近似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学生尝试用自己发现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总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逐步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值教材版本:苏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含义,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需要用到除法来解决。
2. 学生尝试用除法计算,发现结果不是整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商的近似值。
二、探究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发现商的小数部分有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3. 老师举例讲解四舍五入法的运用,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
三、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老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提醒注意事项。
四、总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1. 老师出示一些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复习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老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提醒注意事项。
二、深入探究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三、拓展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求商的近似值?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2. 学生举例说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总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及其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解题思路及方法掌握情况。
3. 单元测试:在单元测试中,检查学生对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备注:本教案根据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执教:陈允群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课件出示:300÷4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学生在自备本上练习,指名一人扮演。
交流:说说是怎样做的。
(求的小数是个循环小数,因为题目要求我们保留两位小数,所以只要除到第三位就可以了)2.师: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商的近似值呢?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先看清楚题目要求,要求我们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多算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4.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求商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商的近似值)二、自主学习“去尾法”。
1.创设情境:11月,我们学校举行了第二届文化体育节,体育何老师为学校增添了一些体育用品,其中需要购买一些足球。
(课件出示图文)2.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何老师一共带了300元,每个足球是45元。
)3.要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我们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0÷45。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计算,300÷45的商是个循环小数。
此时我们横式上还写6.67吗?为什么?4. 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5. 预设学生回答。
生1:可能题目中少条件了。
生2:这一题不能保留两位小数,也不能保留一位小数等,而要取整数商。
因为足球只有整个的,所以应该是7个。
生3:因为买7个足球要315元,超过300元了,所以买不到7个,只能买6个。
……如果学生出现了2和3两种不同的意见,就分别让学生说说各自的原因,再组织学生讨论判断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6. 观察竖式,帮助理解。
①形成共识:同学们为什么都自觉地想到把商保留整数?(因为买足球不可能买零点几个,只能一个一个地买)师:所以这里我们在竖式计算时最多只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
(教师边列竖式边说)②教师指竖式,问:在这里,商6表示什么?余数30呢?使学生明确:30表示买6个足球后余下30元,已经不够再买一个足球了,所以只能商6。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_苏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了解掌握这一方法的必要性,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探索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计算:4.97×2.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用四舍五入法求表中各数的近似值。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7.953260.99034.34983、小结: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决定舍还是入。
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决定舍还是入。
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决定舍还是入。
保留三位小数〔精确到千分位〕,看万分位上的数决定舍还是入。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教学例7。
用多媒体课件出例如7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
师:请看屏幕,上面都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三】自主探究: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19.4÷12〔让学生试着计算,看他们有什么发现?〕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求商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2、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3、集体交流。
〔强调:除不尽需保留时,要用〝≈〞。
钱数应自觉保留两位小数。
〕4、试一试:250除以23的商〔得数保留三位小数〕5、全班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6、小结:计算小数除法,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四】巩固练习1、完成P23〝做一做〞。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40÷1426.37÷3145.5÷382、妈妈用20元钱买了6.4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售价多少元?3、现在有苹果32吨,如果东风牌汽车每次只能运5吨,32吨苹果要几次才能运完?引导学生理解在运送货物时,最后一次所剩的货物无论是多少,都必须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