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异物X线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8.91 MB
- 文档页数:39
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金标准要确定支气管是否存在异物,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诊断检查。
虽然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金标准”来确诊支气管异物,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诊断:1.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重点询问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和严重程度。
同时,也会询问发生呛咳、误吸异物的可能性,以及有无其他相关症状或疾病。
2.临床表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听诊呼吸音是否异常、观察咽喉是否有红肿、评估声音嘶哑程度等。
对于儿童患者,还要进行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更容易误吸异物。
3.X线检查:胸部X线是最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以显示异物的大致位置和形状。
但是,X线对于一些异物(如金属、植物性异物)的诊断能力有限。
4.支气管镜检查:这是诊断支气管异物最可靠的方法之一、通过引入一根灵活的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内的情况,包括异物的形状、大小、部位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支气管镜进行取出异物的操作。
尽管以上方法在诊断支气管异物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因此,单一的金标准来确诊支气管异物并不现实。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症状严重或存在高度怀疑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以确认诊断。
总体而言,在诊断支气管异物时,医生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此外,也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教育,以便及早发现和避免类似的意外发生。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张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气管、支气管异物(foreign body in trachea and bronchi)是儿童最常见危重急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窒息及心肺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所指气管、支气管异物大多属于外源性异物,异物在进入气管、支气管后,引起局部病理变化。
异物性质、大小、形状、停留时间、有无感染等因素不同,导致异物阻塞程度、临床症状也不同。
除了间断咳嗽及喘息,还可出现声音嘶哑、喉喘鸣、呼吸困难、阻塞性肺气肿、气胸与纵隔气肿,肺不张、支气管肺炎或肺脓肿等症状及并发症。
气管、支气管异物常发生于儿童,80%~91.8%在5 岁以下,主要因为小儿牙齿发育与咀嚼功能不完善,咽喉反射功能不健全,不能将瓜子、花生等食物嚼碎;将物体或玩具置于口中玩耍,对异物危害无经验认识;在跑、跳、跌倒、作游戏、嬉逗或哭闹时,异物很易吸入呼吸道。
一、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首先要注意有无明确的或可疑的异物呛入病史。
异物呛入的症状与体征一般分为四期:1、异物进入期:异物经过声门进入气管时,均有憋气和剧烈咳嗽,有时异物可被侥幸咳出。
若异物嵌顿于声门,可发生极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异物若更深进入支气管内,除有轻微咳嗽或憋气外,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2、安静期:异物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后,可停留于大小相应的气管或支气管内,此时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例如咳嗽、轻度呼吸困难或声门下喉炎的咳嗽声,上述症状可常被忽略,个别病例完全无症状,此就是临床上所谓的无症状安静期。
小金属异物若进入小支气管内,此期可完全没有症状。
安静期时间长短不定,短者可即刻发生气管堵塞和炎症而进入刺激或炎症期。
3、刺激或炎症期:异物局部刺激和继发性炎症,或堵塞支气管,可出现咳嗽、肺不张(见图5-1-1)或肺气肿的症状。
4、并发症期:轻者有支气管炎和肺炎,重者可有肺脓肿和脓胸等。
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出多脓性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及体质消瘦等。
X线检查在气管和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 x线检查在诊断气管和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正确率。
方法 40例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患者,用临床、x线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三种诊断方法进行了诊断,并对诊断正确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临床做出诊断的28例,用x线检查做出诊断的34例,用x线检查结合临床做出诊断的38例,用纤维支气管镜做出诊断的40例。
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重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x线检查气管和支气管异物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81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49-02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因此要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才能尽快解除患儿痛苦。
异物分类,一种是不透x线的异物(阳性异物),在x线上可直接显影,例如金属类的小钉、硬币等;一种是透x线的异物(阴性异物),在x线上不能直接显影,例如植物类的花生、瓜子等。
阳性异物,可以直接见到异物影像,诊断不难;阴性异物不能显影,主要依靠间接征象进行诊断。
本文主要分析阴性异物的诊断,回顾了40例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病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40例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病例均取自院方从2000年至2010年就诊病例,并到上级医院进行了确诊。
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6岁,平均3.4岁,其中35例在5岁以下;40例中8例摄片,32例做胸透。
40例均采用上海xg-510型x线机进行透视和摄片。
透视时保证患儿呈标准解剖学姿势站立于荧光屏前;摄片时要摄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胸片两张,通过对比而做出诊断。
具体诊断方法如下:支气管内异物:分单纯性狭窄、完全性阻塞、活瓣性狭窄三种类型。
①单纯性狭窄深吸气时,患侧肺野透亮度较健侧肺野透亮度低,纵隔向患侧移位;深呼气时,两侧肺野透亮度相等,纵隔恢复中位。
②完全性阻塞主要表现为患侧肺不张。
一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表现为患侧肺野均匀一致密度增高,纵隔向患侧移位,对侧肺发生代偿性肺气肿。
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 O .22CHI NA FOREI GN M ED I CAL TREATM ENT 影像与检验气管异物是临床上小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小儿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另外时间久了还容易引起顽固性肺炎,难以治愈,本病多见于小儿,又不能自己表达,所以医生的诊断就显得尤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气管异物均取自院方从1996年5月至2006年4月就诊病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1~7岁,平均2.2岁,其中27例在5岁以下,50例均做胸透和摄片。
1.2诊断方法采用上海X G -511型X 线机进行透视和摄片,保证患儿呈标准解剖姿势站立于荧光屏前,摄片时需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胸片两张,通过对比而做出诊断。
具体方法(诊断标准)如下:(1)主支气管异物:①两肺野透亮度正常,纵隔无摆动;②双侧膈肌动度差或微动,摄片几乎无改变(引起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除外);③深呼气相时心影反比深吸气相时为小(正常深呼吸两相肺野透亮度差异明显,深呼气时心影比深呼气时相对较大,以心横径为著)。
(2)单侧(左、右)支气管异物:分单纯性狭窄、活瓣性狭窄、完全性阻塞三种类型。
①单纯性狭窄:患侧肺野透亮度较健侧低,深吸气时,纵隔向患侧摆动;深呼气时,两肺野透亮度正常,纵隔恢复中位。
②活瓣性狭窄:主要是患侧肺气肿,深呼气时,患侧肺野比健侧肺野透亮度高,膈肌不上升,纵隔向健侧摆动,在深呼气时更加明显;透视时,婴儿啼哭更有利于肺气肿观察,对定位更有意义;深吸气时,双侧肺野透亮度恢复正常,纵隔居中,改变不明显。
③完全性阻塞:患侧主支气管及肺叶、肺段阻塞性肺不张或对侧代偿性肺气肿。
2结果50例气管异物中,其中发生在主支气管5例,左侧支气管17例,右侧支气管28例,其中临床能确诊的35例,利用X 线检查能确诊的40例,用纤维支气管镜能确诊的50例,X 线检查结合临床能确诊的48例,其中有20例合并吸入性肺炎,全部病例分三型,(见表1)。
小儿气管、支气管透光异物的X线诊断(附117例分析)发表时间:2013-02-21T14:17:40.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郭士军[导读] 透视与胸部摄片相结合是诊断支气管透光异物最简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郭士军(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可透光异物的X线征象。
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支气管透光异物在透视、胸部摄片的影像表现。
结果支气管镜检右侧支气管异物5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62例、气管异物2例。
结论透视与胸部摄片相结合是诊断支气管透光异物最简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透光异物气管支气管 X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052-01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小儿经口误将花生米、豆类、枣皮、瓜子等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剧烈呛咳、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导致窒息的急症。
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
尤其1岁以内的小儿,不管见到什么样的小东西,只要放在他能摸得到的地方,他就会捡起来往嘴里放,当婴儿仰脸哭笑或突然用力吸气时,极易将含在嘴里的东西吸进气管内。
一但吸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异物,很少能自然咳出。
较大的异物误吸入气管内有可能造成立即窒息而死亡。
本文搜集我院6年来经手术证实的117例气管、支气管透光异物的X线影像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认真总结分析,以便为今后的诊断提供帮助。
临床资料:117例病例中,男性69例,女性48例,最大年龄8岁,最小年龄9个月。
4岁以下105例,占90%左右。
其中有5例病史不详反复咳嗽就诊,其他患儿均有异物吸入史。
有异物吸入史的患儿均表现为呛咳,呼吸困难,听诊患侧呼吸音低,5例病史不详的患儿表现为患侧反复感染,患侧听诊干湿性啰音,其中两例表现为肺门周围感染,肺门影增浓,均经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
X线表现:气管、支气管异物属于急重症,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手术,就有生命危险,尽管人们已开始应用MRI和冠状位CT扫描等技术,但传统的胸部X线及透视下观察纵隔摆动的检查方法因诊断迅速、费用低廉,仍为诊断呼吸道异物首选辅助检查.我们分析了117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胸部X线表现特点,并探讨其在确定气管、支气管异物位置和判断手术效果中的作用.117例病例中,右侧53例,左侧62例。
哪些儿科病需要做X线检查目前,我国小儿疾病逐年呈现增多趋势,针对这种现状问题,需要在明确我国儿科病种类的基础上,考虑在疾病诊断方面进行优化,如X线检查,但需注意X线检查方法应用下有较多注意事项,其具体适用性以及如何使用需要大众了解。
一、X线检查概述“儿科”一直是我国医学重点研究科目之一。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儿科疾病也逐渐出现多元化、趋势化发展,诸多新型疾病也应运而生。
从现阶段我国整体儿科疾病控制效果来讲,儿科疾病的形成与发展已经得到一定科学控制。
现阶段我国医学科技水平不断提升,“X线检查”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身体器官检测方式。
X线检查主要是指通过X射线及相关仪器,以射线透视的方法对人体脏腑器官及病变位置进行检测、确定,从检测效果及检测效率角度来讲,X线检查是当下较为科学、精准的人体内部器官医学检测方法之一。
X线检查主要由检查设备、检测人员与检查结果组成,整个流程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也不会对检查对象及范围进行限定。
因此,X线检查在我国医疗检测中较为普及常见。
但随着我国小儿疾病逐渐增多,X线检查也逐渐向低龄化人群应用,但很多家长对X线检查并不了解,认为小儿疾病完全没有必要进行X线检查,本文就对哪些儿科病需要做X线检查进行说明。
二、哪些儿科病一定要做X线检查(一)新生儿疾病新生儿是一种特殊群体,由于新生儿自身免疫能力低下,往往在刚出生后不能第一时间对小儿进行身体检查,这样就造成对小儿其他存在病症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发现,一旦存在病患就会因为检查不及时而耽误治疗时机。
所以,从多方考虑出发对新生儿进行X线检查尤为必要。
尤其是针对难产儿、早产儿及产后窒息等。
同时,通过对新生儿进行症状观察,如发现新生儿出现面色紫青、精神不好、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一定要对其进行X线检查,主要以医院胸片检查为主。
另外,如发现新生儿在出生后不喜欢母乳进食,并经常出现持续性呕吐,或有腹部红肿或块体情况,需要去医院行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