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永州之南有新田 南国武当山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龙家大院(上)导视:青龙、白虎的护卫之下,一座零陵太守后裔繁衍生息的古村落隐约其中;二十四巷、四十八栋明清建筑,不得其法如同迷宫,处处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匠心独到的设计,本期的《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古村遗韵龙家大院(上)期,带您一同领略古民居龙家大院的和谐之美。
(车辆)【记者匡一冰:品永州,观天下,我们品读永州摄制组现在来到的是新田县大观岭山脉深处的一个山坳间。
这里“村连幽径托青黛,门瞰群山拥翠微”,在两山之间树木掩映之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座错落有致,青砖黛瓦的古村落。
今天品读永州就带您来细细品读龙家大院。
】龙家大院距新田县城15公里,以前村名叫黑砠岭村,因全村为龙姓,故又称为龙家大院。
龙家大院坐西南朝东北,处于山冲之中,后高前低,左拥龙山,右抱和岭,于精巧中见大气。
为史籍记载以“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之“八德”而著称于世的东汉零陵郡太守龙伯高的后裔,宋神宗元丰年间迁居至此,已有近千年历史。
离村不远,是古村牌楼,上书“龙家大院”四个苍劲大字。
(小孩在牌楼里玩耍。
记者与小狗嬉戏)【记者匡一冰:老人家您好,您是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吗?是的。
您今年高寿啊?74了。
我刚看到这个塘的形状很奇怪,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这个叫月塘,那个是用来赏月的。
我看那口井很奇怪,那是什么井啊?不是井。
哦,它可以排水,可以装鱼。
我刚看到这个院子有两个大门。
这边一个,那边还有一个。
走这个门。
能不能带我进去给我介绍一下?要的。
】月塘近圆形,塘水清冽,经年不干,为全村消防和洗衣之用;塘堤坝宽为两米,全用宽大精致的青石砌成,也为进村道路,塘的东北面有一青石砌就的半圆形三级洗衣码头。
整个村在塘后作扇面展开,临塘一面可见护院墙、吊脚楼和两个巷口楼门,中间临水植杨柳数株,柳叶随风摇曵,在青砖黛瓦中极显风韵。
村后有高达数米的两层护墙与外界相隔,使全村俨然成为一个整体,仿佛是一个大院落。
顺着月塘旁宽丈余的青石板前行,便来到龙家大院门楼。
永州十大旅游景点
1. 南岳衡山:中国五岳之一,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相结合。
2. 韶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发源地,有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
3. 桂阳洞天福地:风景秀丽的山脉和古老的道教文化底蕴。
4. 东安苗族瑶族自治县:具有浓厚的苗族和瑶族文化,有苗瑶古寨、苗瑶风情园等景点。
5. 龙山湖旅游度假区:湖光山色,提供水上娱乐和度假设施。
6. 祁阳世外桃源:被誉为“湖南第一漂流景区”,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7. 永州市博物馆:展示了永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8. 东安岩洞:有丰富的石钟乳和石笋,以及壮观的地下洞穴景观。
9. 冷水滩大峡谷: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包括峡谷、瀑布和溶洞等。
10. 湘潭革命烈士陵园:纪念湘潭地区的革命烈士,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醋水豆腐导视:【记者匡一冰:品永州观天下我们《品读永州》摄制组在(南国)武当山的拍摄过程中一直有人跟我们提到当地的特产醋水豆腐这个名字引起了我们摄制组的好奇醋水豆腐它是酸的吗它跟普通豆腐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我们找到了当地最会做醋水豆腐的老宋师傅一探究竟】与新中国同龄的宋芳太,是新田县石羊镇最会做醋水豆腐的老人了,从四十年前接过父亲的衣钵,开豆腐作坊,宋芳太最熟悉的食物,就是——豆腐。
几年前的一场大病让他有些气力不济,但每天做一锅醋水豆腐,不仅仅是帮助自己供养子女,过幸福安稳的生活的一种手段,更是成为老人放不下的一个习惯。
传统制作豆腐,常用石膏、卤水作凝固剂,醋水豆腐,顾名思义,是以酸醋为凝固剂,这也让我们对于醋水豆腐的秘密——醋水,倍感兴趣。
【记者匡一冰:这个醋水能不能给我们看一下看一看噢这个就是醋水白醋还是陈醋就是(上一锅)豆腐里留下来的用酒吗首先是用酸酒开始第一锅豆腐制作时没有醋水就用酸酒用酸酒】制作醋水豆腐,需要经过选料、浸泡、磨浆、滤浆、煮浆、点脑、凝固、油炸的工艺流程。
在蛋白质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够抗衡肉类的植物性食材。
对于素食者来说,这相当完美。
中国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
宋师傅形象的把点脑即加醋水的过程称之为“杀豆腐”,似乎隐喻着在醋水的神奇作用下,豆浆涅槃重生转换形态的意境。
【记者匡一冰:它要变成什么样子才能加醋水就这个样子有泡沫了它要有泡沫了还有一点裂缝开裂冒泡然后才可以加(醋水)你看好现在这个是醋水吗这个是冷浆这就是开始时开水打出来的豆浆留了一点点你看这样倒下去又搅拌】相比于技巧,眼光和经验更存乎于手艺人的心底。
在这锅醋水豆腐的方寸之间,宋师傅身心沉入其中,这位作坊师傅的眼里,每一次醋水与豆腐的融合,都是经验、技艺与智慧的淬炼,弥足珍贵。
【记者匡一冰:两勺是吧然后再倒进去倒这么多就可以了我来试一下把这个倒进去吧倒进去要慢慢的倒吗倒一下然后再慢慢的搅拌一下全部都倒下去这锅子还挺深的啊这锅有那么大好的可以了可以了是吗嗯现在已经加了两次水了一共要加几次一共要加有时候是10次有时候是11次】中国人相信,水能滋养人的灵性和觉悟。
【课外阅读】读永州九记说天地人和一、永州九记赏心悦目读柳宗元《永州九记》这组晶莹剔透的小散文,有一种令人亲临其境的感受。
文章中所写的山山水水,好像不是千多年前的永州景物,而是我儿时家乡村前岭后的真实写照。
那些精炼、准确、形象、生动的表叙,好像不是一个个方块汉字组成的平面媒体,而是迎面而来的一幅幅画面的录像放映,有声、有色、有动感。
生于斯、长于斯的永州八属——零、祁、东、道、宁、永、江、新的本地人,无不感到赏心悦目、亲切自豪: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真美啊!先说天。
柳宗元在《西山》中写道:“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一千多年前的柳宗元,攀登西山时,永州天空的能见度极高。
他能看清数州的大地,“莫得遁隐”。
山山水水清晰得就像近在咫尺之间,实际却在千里之外……这些描写不是文学性的夸张,而是唐代永州天空明净如洗的真实“录像”。
唐朝的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中也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说,登上鹳雀楼高高的第三层,就能看到千里外的景物,此楼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岸上,离《史记》中西北的“流沙”甚近,而能见度却甚佳。
杜甫在《望岳》诗中也说:“会当凌绝顶,一望众山小”。
他还未登泰山顶,就能想像出对齐鲁大地“一望众山小”的一览无余。
为什么能看得那么远、那么广呢?唐时中原天空一尘不染,能见度更高,完全可以和永州柳宗元眼中明净的天空,完全可以将山下数州内的“众山”,尽收眼底。
还不仅是千多年前, 1945年8月,笔者翻越祁阳挂榜山,从山腰处望50里外的湘江,可以数清渔船上一只一只的鸬鹚。
这说明,那时,湘南一带天空,依然有柳宗元时期那样好的能见度。
再说地。
永州的大地,本来就像一盘巨大的、参差有趣的、深绿色的翡翠雕塑。
柳宗元用他那支出神入化的巨笔,将永州的山石、土地、草木描绘得形神毕肖。
他在《钴鉧潭西小丘》中写其山石,妙趣横生:“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永州旅游十大景点简介100字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永州旅游十大景点简介100字作文篇1人人都知道九寨沟的美景是独一无二的,当我们全家来到了这诗情画意的九寨沟时,只见高低错落的平湖飞瀑飞快的映入我们的眼帘。
特别是那熊猫湖,别有一番风味呢!阳春三月,熊猫湖的湖水非常之蓝,蓝得就像那大草原上的蓝天一样,是非常非常单纯的那种蓝色。
湖旁,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映衬着湖水,花香草绿一直伴随着岸旁优雅自然的羊肠小道,这里的一幅幅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尽情的欣赏着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肃杀寒冬,洁白的雪花一片一片的飘落下来,洒落到了树枝上,树枝马上换上了一件银装;星星点点的雪花飘落在优雅自然的小道上,雪花就像一朵朵银花盛开新的上,小道自然也变成了游客们的焦点了呢!这熊猫湖冬天的风景仍然是这么的美呀!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天堂九寨沟真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啊!永州旅游十大景点简介100字作文篇2永州旅游十大景点永州古城:古老的城墙、石板街道,带我们穿越时光,感受古代的气息。
邓超纪念馆:了解邓超爷爷的英勇事迹,激励我们勇敢坚强。
南岳衡山:爬上山顶,可以俯瞰美景,还可以锻炼身体哦!东江湖:湖水清澈见底,可以划船、钓鱼,还能近距离欣赏美丽的荷花。
七儿山:山上有许多奇特的石头,还有绿树成荫的小径,是散步的好地方。
石门山:山洞里有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清凉的泉水,非常神奇有趣。
湘南大峡谷:有着陡峭的山峰和清澈的溪水,可以玩溪水漂流,非常刺激!石牛山:山形状像一头头倒的牛,很有意思,还可以爬山锻炼身体。
永州博物馆:了解永州的历史文化,看到古代的文物,开阔眼界。
猴子谷:可以看到许多聪明的猴子,它们会做各种有趣的表演,非常可爱!这些都是永州的著名景点,希望你有机会去亲自探索和体验哦!永州旅游十大景点简介100字作文篇3在国庆节的七天假期里,我和爸爸。
妈妈来到了北京。
我们游览了颐和园,中央电视塔,恭王府,天安门广场,故宫;至今让我忘不了的是那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长城。
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孝文化公园导视:湖南首创、全国规模最大的孝文化主题公园,“二十四孝”、十恩柱、报恩泉、“孝感动地”,一座公园,足以让人在史诗般的阅读中,穿越时空,净化心灵,感受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深刻内涵。
本期的《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孝文化公园,一起感受亘古不变的人生主题——“孝”。
【记者匡一冰: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咱们永州新田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历史渊源清嘉庆十七年新田县志记载着新田人民节孝敬孝的人物传记和民俗传统在咱们永州新田有一座以孝为主题的文化公园这也体现了孝德文化深深扎根在了新田人民的心中品永州观天下我们《品读永州》摄制组现在就来到了新田孝文化主题公园来细细品读中华孝道文化】新田城郊的翰林山,青山碧水依,蓝天葱茏景。
传说,这里是舜帝当年驻足讲孝的地方。
孝文化公园正是建在此地。
公园以一步一景、景意相生的形式,再现了当年舜帝宣讲孝德的历史画卷和孝文化的繁衍生息,让人在史诗般的阅读中,穿越时空,净化心灵,感受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深刻内涵。
新田孝文化公园占地11万平方米,是湖南省首创、目前全国最大,以孝为主题的文化公园。
公园以两轴、一环、一带为骨架,在遵循传统美学,实现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融合的构建中,大气磅礴地展示中华民族对“孝”的理解、传承和尊崇。
“两轴”即至孝轴、至善轴,分别为东西向、南北向,宽12米、长438米,宽10米、长263米,共同支撑起孝文化公园的空间架构。
“一环”即沿公园四周环绕游园主路,以此串联起各个景点,实现人随景动、景激人心的独特功效。
“一带”即滨水风光带,如碧带穿玉般串起各沿水景点,精致得让人心旷神怡。
公园入门牌坊上首,为当今著名国学大师、香港大学国文教授饶宗颐亲笔题写的似篆似隶的“孝文化公园”,五个大字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让人们在横、竖、撇、捺间顿悟这是老先生用近百年的生活历练,在对国学痴痴不舍的追求中提炼出对“孝”的大智慧、大理解,由此付诸字里行间,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深深共鸣?前行,东入门广场临河而建,“仁、义、礼、智、信” 五个大字依地镌刻,醒目而壮观——五个大字,分明是对内心灵魂的深深拷问。
永州有那些旅游景点
永州是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许多优美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游的景点:
1. 龙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永州市东部,是中国仅存的两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被誉为“华南第一奇山”。
2. 卧牛山风景区:位于永州市西南部,以奇峰、怪石、清溪、幽谷等自然景观闻名。
景区内有千年古松、卧牛石、千人坐墩等著名景点。
3. 洞庭山旅游区:位于永州市西部,是湖南的“生态魅力之都”。
有着茂密的森林和独特的湿地风光,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
4. 五显岭景区:位于永州市北部,是一座以奇石、怪石、溶洞和瀑布为主要景观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有五显岭瀑布群、天鹅湖、观音洞等景点。
5. 十八洞风景区:位于永州市县城南7公里处,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区。
景区内有拟人峰、石瓢仙洞、壶天古道等景点。
这些景点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景点进行游玩。
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龙家大院(下)导视:“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诗礼相传端本务,耕桑之外不关心”,这是世外桃源,又是对联之村、书法之村,一门一对联,书法风格各异。
本期的《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龙家大院(下)期,一路感受龙家大院的精致楹联、太守遗风。
【记者匡一冰:品永州,观天下,品读永州上一期咱们看到了龙家大院的先辈们把儒家思想天地人和谐的精髓,环境学和建筑计划学有机的融入到龙家大院的每一个角落。
龙家大院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门额上的堂名和墙头彩绘,和一门一对联。
此刻在我身旁的这一名呢就是龙家大院从北宋至今第27代子孙,龙大哥,请他和咱们一路来品读龙家大院深厚的文化底蕴。
龙大哥,您从小是在这里长大的吗?龙上保:这就是我的家,我从小在这里诞生。
】龙上保,按照龙氏宗谱推算,他是自北宋以来至今的龙氏后裔第二十七代子孙。
据《龙氏宗谱》记载,龙家大院的村民都是东汉刘秀时期零陵太守龙伯高的后裔,其始祖龙自修作为龙伯高的守墓人,大约在宋神宗元康年间从零陵迁移而来,由于龙氏先人崇尚恬淡自然,返朴归真农家生活,数百年在这里安静地过着农耕生活,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直到清道光年间龙云沧以两亩薄田起家,村里传说,龙云沧曾得一巧遇,开始发家,在龙家大院大兴土木,大体建成龙家大院此刻的规模。
【龙上保:咱们堂上有一块木匾,这木匾是清朝的一名进士身世的一名人士送给咱们祖上的,所以至今有一百连年的历史。
它上面有四个大字,。
它可能的意思就是说锐气凝聚,人材荟萃,华夏生辉。
赞扬的意思。
对咱们这个那时建屋子的时候送的贺匾。
】作为东汉零陵太守后裔的居住地,龙家大院自有其诗礼相传的家风,一门一对联尽显其特有的文化特色,他们崇尚先人“敦厚周慎,谦约俭仆”的八德,甘愿甘心地尽着龙伯高守墓人的本职,数百年如一日。
龙家大院现存对联128幅,其中一些因经年的风雨侵蚀,笔迹已经模糊。
从余下的可以辨别的来看,大多数对联内容均表现的是恬淡平和与质朴厚道,令人疑为置身于世外桃源。
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文庙遗风导视:一座文庙,就是这个县城的历史;小巧精致、结构完整,却浓缩着文化传承的儒家符号;大门开阖之间,一段文化史的遥想正向我们漫步而来。
【记者匡一冰:品永州观天下孔子思想流传千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文庙也叫孔庙新田文庙修建于崇祯十二年(1639)也就是新田正式置县的那一年因此新田文庙的历史也就是新田置县的历史《品读永州》今天带你一起来品读新田文庙】新田文庙隐匿于老县城中心,位于龙泉镇立新街东侧,楼群之间几座木结构的古建筑,严谨含蓄地矗立在其中,一派儒家风范。
和一般寺庙相比,文庙也给人一种远离尘埃的脱俗意味,但更多的,是从那些古建筑中所散发出的传统文化浓郁、博大的气息,让人感觉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场效应。
新田县城街道正午的喧嚣好像不能加诸在这里半分,只能任凭身体内部散发出的归属与敬意感逐渐环绕。
幽静的空气,灵动的飞檐,庄重的斗拱,以至于有点脱色的彩绘……这一切的一切,足以让人痴迷。
新田文庙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现存建筑系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
新田文庙坐东向西,长97米,南北宽分别为27米、29米、32米不等,总面积2500平方米。
庙院由西向东依次沿中轴线建有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及左右厢房,与宁远文庙格局大致相似。
其建筑虽然小巧,但不失精致完整。
作为礼制庙宇的文庙多与地方官学结合,亦即所谓“庙学制”,布局主要可以分为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右庙左学等形式。
从现存的新田文庙来看,其时应为前庙后学。
公元前549年,三岁的孔子失去了父亲,家境败落,母亲带着年幼的他来到国都曲阜,住在一条叫做阙里的小街道里。
儿童时代的孔子非常喜欢模仿当时各种祭祀的礼仪,这成了他的主要游戏的内容。
家庭的贫寒、社会的动荡,孔子始终感受着生活的艰辛、民众的疾苦,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使孔子萌发了穷其一生都为之奋斗的目标,那就是改造社会的宏大理想。
孔子约在三十岁时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无论出生于哪个阶层的人,不分高低贵贱,都可以跟随他学习知识。
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水润石羊导视:一处泉井,出水量足以灌溉万亩良田,其名称被收入“辞海”成为专属名词;鸡、鹅相得益彰,可保一方水土润泽,丰收无忧;富锶品牌,新田打造。
品永州,观天下,本期的南有新田之水润石羊,一起感受可爱的石羊,神奇的老井。
新田的水资源并不丰富,有人说,新田的贫困在水,希望也在水,从地表的径流量来看,从新田地表流经的河流屈指可数、乏善可陈,然而,在神秘的地下领域,却蕴藏着大量的水资源宝藏,等待着开发。
南国武当山脚下的小镇石羊,就在这山环水涌之下,愈发滋润。
【记者匡一冰:辞海中注释“鹅”字时有“鹅井”词条指的就是我身旁的这口井了,这口井中间啊有小石山和奇形怪状的奇石上百座,而且都是白色,看上去酷似白鹅戏水,真的是名副其实了。
新田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明云:这口井不仅因为它奇特的面貌而出名还因为它出水量很大,井水清澈见底,保护着下面这些农田的灌溉,也出名。
匡:哦,它这么有名啊。
那么鹅井是怎么形成的?李:鹅井的形成啊,是远古时代因为地壳运动形成的。
匡:那这个鹅井这么神奇,它有没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呢?李:传说?老陈,你过来一下,你来说一说有什么传说。
镇里的老师陈福先,打小就喜欢听村里的老人讲古。
【记者匡一冰:陈大哥,你好,那现在就请你来给我们说一下鹅井的传说。
陈:鹅井的传说啊,我听老人说,原先我们这个洞很大啊,都是干旱,武当山下来一位仙人,他看到这么大的洞没有水,农民很苦,就把那个山搬过去就成了一口井。
哦,那鹅井的水现在主要是用于灌溉是吧?用于灌溉。
】这就是“鹅井清泉”!站在武当山顶上西望约五公里的石羊古洞之中,这一汪清泉喷涌而出,鹅井永不枯竭,水尤清洌,晶莹如镜,一年四季长流不断,有诗赞曰:“旱焦尘土流无减,雨倒昆仑量不添。
”井内白石酷肖白鹅,似戏水浮游,引亢高歌,栩栩如生,逼真可爱,这也是上天给石羊镇的眷顾了,真是“羊饮驻蹄思化石,鹅游展翅欲飞天。
人间倘使无奇特,《辞海》怎能收入编。
鹅井水面约一亩,年出水量达1180万方,年平均涌流量374.3公升/秒,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整个石羊古洞的万亩良田,基本上靠这一川鹅井水灌溉。
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探秘建文帝在新田(上)导视:“靖难之役”,一场大火,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后事扑朔迷离,不知所踪,成为“明史第一谜案”。
一个个惊人的发现,却似乎表明这位落难皇帝与新田牵扯上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期的《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探秘建文帝,探寻发现建文帝避难新田的种种遗迹与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太孙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太子朱标早逝,根据长子继承制原则,朱元璋死后,21岁的朱允炆继承皇位,立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
即位后的建文帝,眼看诸王分封后势力坐大,难以制约,于是着手削藩。
然而这时,他的叔父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去向不明,成为中国历史之谜,时隔600多年,至今仍未完全破解。
2007年,新田县发现了一座神秘古堡,有专家考证后疑为建文帝避难之地。
【记者匡一冰:品永州观天下从南国武当山下来天气突然变得阴雨绵绵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这座神秘的古堡前这座古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在当地的志史上却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这些古堡是什么人修建的又是为谁而建这与我们昨天探访的南国武当山又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些就像个谜团等待着我们来破解】这座名为大观堡的神秘古堡,建筑年代在明代或明代以前,总面积7000平方米,内城墙长346米。
大观堡海拔685米,地处这一带丘陵的最高处,四周树木茂密,便于遮掩。
这粗看起来似乎是官府建筑或某一位重要官员建筑的神秘古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却并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碑刻、雕饰,在大观堡前后左右大约五公里的范围内,四座卫星城堡与其遥遥相望,似乎是要将其拱卫其中,不禁让人感到古堡的神秘,古堡主人的神秘。
【记者匡一冰:在老乡的带领下我们围绕着大观堡的古城墙走了一圈发现这里有很多历史遗迹老乡还告诉我在古堡南边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位妇人曾经是一位皇帝的奶妈接着我们就赶往下一个点骆铭孙村】地图和车辆显示行进路线在新田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的太子长孙也就是朱允炆的大哥,八岁无疾而终,有方士透露玄机,如再得一男,必独乳奶妇乳哺之,方得太平。
武当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风景优美的武当山。
武当山是世界历史遗产之一,1994年12月被入为世界遗产。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我国着名的道教圣地。
它也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
武当的意思是“非真武不足当之”。
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即在此修仙得道飞升。
名胜区面积为321平方千米,有众多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景,主要包括三潭、九泉、九井、九台、十池、十石、十一洞、二十四洞、三十六崖和七十二峰等,构成一幅瑰丽无比的丹青画卷。
武当山有许多的宫殿,有紫霄殿、复真观、太和殿、金殿还有许多的宫殿。
当年张三丰在这里是掌门人,是唐代的时候建的。
当武当山建起的时候,唐代被元朝消灭。
现在虽然许多宫观已成瓦砾,然而现存的建筑仍透着宏伟和精美,而且有许多绝妙之处令人称奇。
看,这就是复真观。
一座五层高楼中,有一柱支撑十二根梁枋的结构奇特的杰作;九曲黄河墙可传递声音,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异曲同工。
再往前走,就是转身殿。
这里的大钟在撞击时殿内几无声息,而殿外却分明听到钟声袅袅。
大家跟随着我一直往前走吧!山巅那座铜铸鎏金的金殿是一件工艺珍品,围绕着它有几大奇观,其中之一为“雷火炼殿”:古时金殿未有避雷设施,雷雨天时,金殿四周往往电光闪烁,火球翻滚,景象绚丽万千,而每次雷击过后金殿不仅分毫未损,而且灿然如新……这种种奇特的现象使人不由得为古人的智慧发出由衷赞叹啊!
武当山风景到处是美丽的。
希望你去细细游赏。
下面自由活动,大家注意安全,多拍照啊!
1。
魅力武当山作者:余东杰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8年第03期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属大巴山东段,东接历史名城襄阳市,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侧依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和湿地公园,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著名道教圣地。
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八百里武当历史悠久,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著称于世,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美誉。
联合国专家考斯拉在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称赞“武当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因为这里融汇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学”,“中国伟大的历史,依然存留在武当山”。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澗、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峻逸雄奇的峰、岩、洞、谷及神奇万变的变质岩和变质构造,地质遗迹资源极为丰富。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元时进行规模建筑,是镇山之宝。
它集中体现了皇宫的宏伟壮丽、道教的神奇玄妙、园林的幽静典雅、民间的淳朴节俭等多种特色。
古建筑群以明代建筑为主线,兼有唐、宋、元、清各代的建筑风格,且都遵循不破坏原山体结构、依山就势构筑的建筑理念,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同时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教旨,是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文化产生、发展、壮大、延续的载体和舞台。
不仅是武当山古建筑浓缩了道教发展史于其中,武当山道教音乐、武当武术、武当道教医药等的传承与发展,均是武当文化历史的展现。
武当山道教音乐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亦称武当道乐,是为斋醮法事活动服务的道教音乐,是道教活动中别具魅力的一种艺术样式。
武当武术又名内家拳,以太极、形意、八卦见长,与武当道教渊源甚深。
南武当山作者:廖彩龙来源:《老友》2018年第08期湖北大武当,江西小武当。
这里说的是江西省龍南县武当山。
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龙南县志》载:“小武当者,盖以楚中武当山为天下名胜,因仿其名以志奇,复以小字别也。
”南武当山位于离江西龙南县城40公里的赣粤两省交界处,东靠广东和平,南临广东连平,是龙南有名的风景区,也是赣南粤北著名的佛教圣地,赣粤湘闽以及香港的信众经常来此地朝拜。
南武当山是我国南方丹霞地貌的石林群,方圆25平方公里。
进入景区,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登山石阶,约莫8里路,到达武当山神庙。
大庙门前有一副对联:“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当仁何必让仁,仁心仁德仁为宗。
”这座神庙建于明代,据说是佛教徒为纪念武当山开山祖师释映莲而建。
释映莲幼年出家,在武当山修身养性,练就了一身好武功好医术。
他从不恃强凌弱,相反仁慈博爱,施医济贫,一心向善,活了140多岁,死后三年尸体不化,老百姓说他得道升天成了神仙。
站在大庙门前,武当山99座山峰尽收眼底。
“双象奔驰”,像两头巨象在原野上奔跑;“金龟吞山”,是巨型乌龟吞下一块山石;“情侣峰”,像久别重逢的恋人相依相偎;“母子峰”,犹如慈祥的母亲与顽皮的娇儿;“将军峰”下是5个楚楚动人的仙女身披云雾编织的霓裳正在为王母娘娘叩拜祝寿;“天开一线”,众僧朝圣,神猴簇拥;还有“定海神针”,石柱插入茫茫大海,大海风波平息,一望无际。
山名繁多,石峰突兀,气象万千,犹如一幅壮丽的十里画卷,栩栩如生地展示着天地造物的玄妙。
大庙的后面是一座陡峭的石山,悬崖绝壁,四周不生草木,只有一条20多米的铁链顺着45度的山岩下来供人上下攀爬。
明代南赣巡抚王阳明登此山时写道:“缘索石壁,凿坎二三寸,仅容半步,攀缘而上,手握足悬,索摆身颤,汗濡手滑,几几欲坠矣。
”有趣的是山上有一座小庙,僧人住在那里,养了一头黄牛,在10多亩旱地里种了花生、红薯、向日葵等农作物。
游人不禁产生疑问:这头牛是怎样上山去的呢?答案出乎人们的意料,原来黄牛是出生后不久被僧人抱上山去的。
旅游博主柳宗元之永州篇作文柳宗元游永州之行,是在他历经艰险后的一次休憩之旅。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柳宗元被贬谪至永州,远离京城的繁华,独自踏上了这段寻觅心灵净土的旅程。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处,山水绵延,气候湿润,自古以来就有“吴越之园”、“南国明珠”之称。
而柳宗元这次旅行之所以选择永州,恐怕也是看中了这里的清幽风光和淳朴民风吧。
柳宗元一行人踏入永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青山叠翠,一望无际的茶园和梯田,还有那一条宛如银丝般蜿蜒盘旋的小溪。
柳宗元用他犀利的笔触描绘出这幅画卷:“山高水长,气自清新。
”这里的山水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在永州,柳宗元所见所闻都令他感到惊叹不已。
他在《永州文集》中写道:“永之南,有洞庭湖,在其北也;有衡山,连湖以南,南过洞庭,又有岳阳山相类”。
柳宗元提到的洞庭湖和衡山是永州的两大自然景观,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湖水清澈,湖畔风光宜人,而衡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是佛道两宗的胜地。
柳宗元游览这些名胜,心情无比舒畅,感慨万千。
除了自然景观,永州的人文风情也让柳宗元着迷。
他在《永州文集》中对当地的民风民俗有着生动的描述:“永之人,言言其乡土也侈广,婉子在无范陈。
”柳宗元赞扬了永州人的豪爽和淳朴,他们勇敢豁达,热情好客,对待客人真诚周到。
在永州的街头巷尾,柳宗元还看到了许多精湛的手工艺品,如竹编、藤编等,这些工艺品不仅美观实用,而且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在永州的这段旅程中,柳宗元也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
在永州的山林中,他遭遇了一场大雨,山道泥泞不堪,风雨交加,令人难以行走。
但即便如此,柳宗元仍然坚持前行,他用文字记录下了这段经历,并在《永州文集》中写道:“雨痕尚未燥,涧口坚翠湿,路边尽繁梅。
”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柳宗元更加珍惜眼前的风景,更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中华文化寻踪之旅湖南永州征文湘江从远古走来,碧浪荡涤着尘埃;潇水向未来奔去,欢歌回荡在天外。
两条水带绕山丘,穿田涧,百折千回后汇聚于永州蘋岛,滋养着这片土地上汇聚的人文气息。
从此,“锦绣潇湘”的美名蜚声中外。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上下五千年,每座城市都有值得炫耀的独特资本,而在永州,值得炫耀的东西远不止一点。
各种文化的交融,五彩斑斓的光芒总让人目不暇接。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古名零陵,即得名于舜葬九嶷。
永州历史悠久,曾为秦汉古郡,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永州人便在这片史称蛮荒之地的地方生生不息。
因地处楚越之交,自古深受楚越文化的双重影响,大批仁人志士纷沓而至,化育着潇湘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
虽经年流转,但其2300多年的建城史,依然彪炳千秋。
舜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孝感天地、德播人间”。
4000多年前舜帝那次流芳百世的的南巡,感古动今!舜帝在永州留下的古老文物,伴随着那些动人的传说,融汇交织成了一个舜文化圈,尤其以孝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之源,虽历经沧桑,仍历久弥新,渊远流长。
陵庙内保存的36方祭碑见证了悠久,参天古木掩映着的石雕述说着历史,透过伟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旷世吟诵,夹杂着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流畅和抒情中,历代帝王无不“望祀虞帝于九嶷山”,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帝乡”“道德之乡”的美誉自此声名远播。
柳学文化:光阴荏苒,时光转瞬即逝。
一个从京城被贬的文人柳宗元的到来,才让这座被舜陵光辉荫庇了几千年的地域从此更加光彩夺目。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湘”。
也许是“悲愤出文豪,苦难出诗人”的缘由吧,柳宗元宿命般地离开长安,途径湘江与汩罗江之处,思古感今,于是写下了《吊屈原文》这篇吊人也自吊的凄苦绝唱。
南宋文学家汪藻在《永州柳先生祠堂记》中指出:“盖零陵者十年,至今言先生者必曰零陵,言零陵者必曰先生……零陵徒以先生之故,遂名闻天下”。
新田武当山湖北武当山自明代大兴土木重修之后,数百年来成为道教的圣地,而“湖南发现之旅”调查组专家在永州新田考察时发现湖南也有一座武当山!经专家考证,这座山并不是当地百姓一厢情愿的自己命名,而是自宋代以来就叫武当山。
一段关于明代宫闱的谜案传说使得湖南的这座武当山魅力无穷。
康熙断碑揭秘道教名山记者随省文物局考察组刚一踏上永州新田县地界,就被告知此处有座山叫“赛武当山”。
在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记者随调查组一行来到这座“武当山”,上山路随处可见清代的修路碑,皆有“重修武当山路……”字样,调查组文物专家据此考证,湖南的这座武当山,山名乃自古就有而非当地居民随意取得。
一行人几经周折登至主峰白面峰顶,山顶平整,有建筑遗痕,峰顶有三块摩崖石刻,其中两块依稀可辨的字迹都注有“……白面峰玄帝殿路记”字样,文物专家根据这两块石碑推断,峰上建筑遗存应是供奉道教主神“玄天真武大帝”的玄帝殿遗存。
从白面峰下来,一分支路引人走入仙境般的竹林,抬首不见天日,只有山风习习,没多久一弯转过,武当山腰一片开阔之地映入眼帘。
当地陪同人员讲,此处名叫牛栏湾,随处可见断碑横卧。
一块康熙年间的断碑为我们揭示了湖南武当山的由来,碑文说明,白面峰玄帝殿乃宋代一位道教真人卓昧所创建。
西粤僧明贤竟是建文帝?让人意外的是,在《湖南通志》中的《新田县图》上,武当山的位置标注的是“赛武当山”,这其中蕴含了一个关于明朝悬案的传说以及一位行踪不明的皇帝。
当地流传的一段故事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下了江山,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谜案,有人说其死于宫中大火,有人说其逃往“侨居西粤……,两入荆楚”。
而新田武当山修路碑记载:“盖明时有西粤僧名明贤者登是峰,爱其层峦耸翠,……募七姓而重建庵……”。
时值明成祖在武汉大兴土木重修焚于战火的湖北武当山。
传说这位胆敢自称“明贤”的西粤僧就是建文帝,为了和明成祖朱棣较劲,他就自称湖南武当山为“赛武当山”。
品读永州——南国武当山
【导视】新田石羊,秀丽山川,如诗如画,也谓武当。
108峰鬼斧神工连绵起伏,神奇美丽的传说古朴厚重,当神秘的面纱渐渐揭起,这,就是南国武当山。
【车辆行驶镜头】
【记者匡一冰:品永州观天下咱们永州新田人杰地灵山川秀美民风朴实博得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南有新田”的赞誉我们现在是在新田的南国武当山下可能大家都和我一样只知道在湖北有一座全国闻名的武当山那么这里怎么会有一个南国武当山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就从这里的秀美风光开始一一品读】
南国武当山位于新田县石羊镇境内,有群峰108座,总面积46平方公里。
因位于湖北武当山之南故名为南国武当山。
南国武当山碑刻证明,武当山之名自宋代已有,其宗教历史渊源有可能早于湖北武当山。
“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以当之”,即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的居修圣地。
远望武当,一边是感受到群峰连绵不断的起伏,一边是山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充满着写意。
【记者匡一冰:站在我这个位置武当群峰尽收眼底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永州在新田像这样的亿万年时间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真的是非常的奇特也是非常的秀美顺着我手指的方向这里有大片大片的田野种植着烤烟和水稻烟农在田地里辛勤的劳作这种景象与我背后的武当群峰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虽然连日的阴雨天气,并不适合攀爬,但是早就听闻这座南国武当包裹着种种神秘与传说,《品读永州》摄制组按捺不住好奇和向往,在天空稍有放晴的迹象就迫不及待的向南国武当山最高处进发。
64岁的村民老宋,正从山上耕种归来,他误以为我们是来寻访神仙的踪迹,神秘的把我们带到一堆巨石前。
【村民老宋:仙人盖到的嘛仙人棋盘下棋的时候一个手印按上去这里都是些窝窝盖住了】
因为棋局尚未结束,仙人只得暂时封盘,但又顾忌世人的好奇破坏了残局,遂将大石置于棋盘之上。
老宋告诉我们,山里遍布的三三棋棋盘,也是村民为了效仿神仙,闲暇时刻的消遣。
神仙虽已不见,但蜿蜒依旧的青石古道,却似乎在反复诉说,南国武当昔日佛道共存、香火兴盛的辉煌荣光。
【记者匡一冰:一路走来荆棘丛生但是披开荆棘之后有一条保存完好的石板小路从这石板路上光滑的印记来看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这条山路上川流不息的繁荣景象】
据清代《重修武当山路碑》碑文记载,当年白面峰顶上建有玄帝殿,香火鼎盛时期上山朝觐的信徒接踵摩肩、络绎不绝,拥挤时只能侧身而过。
从山脚到山顶,不知要铺就多少这样的青石。
一级一级的台阶,也把人们对征服自然、规避灾祸的渴望无限向天穹拉伸。
【记者匡一冰:现在我们走到这里发现一块很大的石头它长得很像一只羊听当地的老乡说这里曾经有一个传说当时有一位神仙赶着一群羊路过这里发现这里的风景秀美如画于是羊群也舍不得走了神仙就挥了一鞭子羊群化作了石头因此石羊镇也因此而得名】
南国武当充满了这样的传说,羊温顺驯服,是上天给予石羊人民的馈赠,同样,因为不忍心这里的村民受旱挨渴,山上的水资源也是俯首可拾。
【记者匡一冰:一路走来我们发现这里有很多从岩石里冒出来的泉眼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他们在山上劳作之余累了的时候会坐在这里休息喝一口山泉水现在也可以看得出来这里有一条人工凿出来的小沟我来喝一口这个泉水很清凉也很甘甜】
山路越来越陡,间或还飘起了细雨,不过一想到峰顶上无限美好的风光,《品读永州》摄制组暗自在心里打气,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上“武当”誓不还。
登山途中,武当山佛、道教碑碣和摩崖石刻非常丰富,其中不少刻自宋、元时期或更早。
《重修武当山路碑》、《重修白面峰玄帝殿路记》等碑文告诉人们:至少自宋代以来,新田武当山即建佛殿、道观,并塑立玄帝、释迦牟尼、观音大士等造像。
历代“求佛者往来于其山”,登山石路“历代修葺”,可见金身、香火延续已千年。
在武当山的牛栏湾等处发现清代康熙、乾隆、嘉庆时期修复寺庙、厢房的题记残碑多方,见石柱等寺庙石构件散落各处,尤以署名“古峰”的“濬灵天一”摹崖石刻书法隽秀,词意深奥,弥足珍贵,引人注目。
【记者匡一冰:终于到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品读永州》摄制组终于到达了南国武当山的峰顶一路走来很辛苦也很累但是来到这里之后让我们觉得很值得因为这里的美景真的让人会忍不住发出“哇”(的感叹)加上现在天空下着小雨空气中充满着泥土的清香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亲近大自然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伫立峰顶,广袤的古洞,洁白的石羊,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原生态的壮丽画卷。
四周青黛的山,圈围起万顷良田,绿草丛中,那一座座山峦上的一块块白色的石头,就像一只只洁白的绵羊,在牧羊人的驱赶下,或卧或立,或奔或跑,或引颈呼朋,或低头啮草,尊尊形象,具具逼真。
武当群峰有的四五峰相连,有的独行独往。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壮观绝伦。
往事越千年。
如今古道依旧,而玄帝殿只剩下残破的遗迹,默默诉说着昔日的辉煌,瓦砾残存,人去楼空。
对新田文史潜心研究了十余年的史世冬还告诉我们,南国武当山起初并无“武当”的美誉,与“武当”的渊源要追溯至明朝。
【记者匡一冰:史老师之前您一直告诉我这座山叫白面峰为什么又改成武当山了呢史世冬:是这样的据碑刻和族谱记载在明朝的时候来了一个西粤僧他把白面峰就改成了武当山至于为什么要改成武当山呢可能有三种原因第一种呢他可能(认为)与湖北的武当山各有千秋第二这里原来有玄帝殿原来有这样一种说法非真武不足以当之可能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这个西粤僧另有隐情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
据南国武当山山腰处立于清道光十年的《重修武当山记》记载,这名西粤僧人法号明贤,历史长河的湮没,明贤其人已不可考,不过也有学者大胆推断,西粤僧明贤极有可能,就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后不知所踪的建文帝朱允炆。
而离南国武当山1公里处有一座神龟山,因形似龟身而得名。
《楚辞补注》卷五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为“天龟水神”。
当地人传说,南国武当山一直为千年灵山、祈福圣地,是因为有化身为神龟的真武大帝在看护着。
“踏入武当景远幽,六月炎夏变成秋”。
南国武当山秀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幽、奇、险、绝的山峰岩洞鳞次栉比,奇俏深邃;以鹅井、三饮泉为代表的泉井甘甜清洌;森林植被丰富多彩,珍稀古木保存完好。
迭宕起伏的峰峦,形态各异的象形石群,气势雄浑的冰川石瀑,
幽深瑰丽的山洞,神秘莫测的神仙棋盘,使武当山绚丽多姿、秀美怡人,饱蘸着历史的沧桑,蕴藏着无限的神秘。
【记者匡一冰:南有新田新田则有南国武当山这里的奇山异水古致美景如诗如画看到这番胜景更加增添了我们对南国武当山这一称呼的猜想品永州观天下《品读永州》下期陪您一起探寻一段神秘的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