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4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并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学会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美术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美术的工具和材料第二课:线条与形状1. 线条的种类和用法2. 形状的种类和用法第三课:色彩与肌理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 肌理的种类和用法第四课:构图与比例1. 构图的基本原则2. 比例的概念和应用第五课:人物与动物1. 人物和动物的形态特征2. 人物和动物的画法第六课:景物与空间1. 景物的分类和特征2. 空间的表现手法第七课:创意与联想1. 创意的来源和方法2. 联想的技巧和应用第八课:欣赏与评价1. 欣赏的方法和技巧2. 评价的标准和原则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示范画等方式,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自主发现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欣赏评述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作品的内容、形式、技巧等方面,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性评价和作品评价,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时间第一课:认识美术2课时第二课:线条与形状2课时第三课:色彩与肌理2课时第四课:构图与比例2课时第五课:人物与动物2课时第六课:景物与空间2课时第七课:创意与联想2课时第八课:欣赏与评价2课时六、教学资源教材《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实物材料画纸、画笔、水彩、彩泥、剪刀、胶水等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实物展示台等七、教学步骤第一课:认识美术1. 导入: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讲解:讲解美术的工具和材料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体验不同工具和材料的用法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美术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第二课:线条与形状1. 导入:介绍线条和形状的基本概念2. 讲解:讲解不同线条和形状的用法和特点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线条和形状进行创作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线条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教学步骤继续...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全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想象、创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认识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内容包括:1. 美术基础知识:学习美术的基本概念、色彩、构图等基本知识。
2. 绘画:学习铅笔、水彩、蜡笔等绘画技法,绘制人物、风景、静物等。
3. 雕塑:学习雕塑的基本技法,创作人物、动物等立体作品。
4. 设计:学习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图案、标志、书籍装帧等设计实践。
5. 工艺:学习剪纸、折纸、陶艺等工艺技法,制作实用和观赏性的工艺品。
6. 欣赏:欣赏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优秀美术作品,了解美术史的基本知识。
7. 综合: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8. 创作:进行主题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美术教材、绘画工具、雕塑材料、工艺材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关注美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讲解美术基本概念、色彩、构图等知识,示范绘画、雕塑、设计等技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绘画、雕塑、设计等作品。
4. 作品欣赏: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评价、分析、思考。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直观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完成实践操作部分的作品。
2. 课后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关的绘画、设计、创作等练习。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巧手捏花馍》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1.了解花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2.学习花馍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揉面、造型、装饰等。
3.通过动手制作花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1.图像识读:能够观察和分析花馍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理解其艺术表现形式。
2.美术表现:运用揉、捏、搓、压等技法,制作出具有创意的花馍作品。
3.审美判断:欣赏和评价花馍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4.创意实践: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花馍造型和装饰方法。
5.文化理解:了解花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进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花馍的基本制作方法。
(2)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花馍作品。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制作花馍时体现创意和个性。
(2)如何让学生理解花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四、教学策略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花馍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花馍的艺术魅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花馍制作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制作步骤和方法。
3.实践体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花馍,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巧和创意表达。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花馍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评价激励法: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花馍实物、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课件、制作花馍的材料和工具(面粉、水、酵母、颜料、牙签、剪刀等)。
2.学生准备:围裙、袖套、毛巾等防护用品。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巧手捏花馍》板书1.花馍的历史和文化2.制作材料和工具3.制作步骤和技巧4.创意作品展示5.评价与反思八、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巧手捏花馍》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了花馍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学习了花馍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单元评价方案单元评价方案:
评价主体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交流能力。
评价维度
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想法。
美观性:作品的色彩搭配、造型是否美观。
技巧性:制作过程中是否掌握了相应的技巧和方法。
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和专注程度。
评价方式
等级评价:采用A、B、C 三个等级对作品进行评价。
评语评价: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给出具体的评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单元资源素材资源
收集各种装饰精美的瓶子图片、瓶盖拼摆作品图片。
准备一些废弃的瓶子和瓶盖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分享教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如何发现和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技术资源
准备超轻黏土、绘画颜料、画笔、剪刀等工具和材料。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动画。
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环境资源
利用美术专用教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中的艺术展览或周边的美术馆、博物馆。
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环节来设计资源,并思考资源使用的目的。
比如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便于学生观察、便于操作体验等等。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教学内容: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主要针对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包括绘画、手工、欣赏等多个模块。
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美术世界中自由探索,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个性化表达。
3. 如何平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用品。
2. 纸张、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优秀作品和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绘画、手工等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提高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以上八个部分,逐一呈现详细内容。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主题画。
2. 手工作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工作品。
3. 欣赏作业:欣赏一幅名画,写出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个性化表达。
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定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新教材全部目录一年级上册(人美版)花狮子1.让大家认识我2.看谁涂得更好看3.圆的世界4.各种各样的形5.画汽车6.漂亮的建筑7.美丽的天空8.花点心9.有趣的勺子10.剪剪撕撕画画贴贴11.让我的飞机上蓝天12.卡通明星总动员13.穿串链14.鹤乡15.好看的满族剪纸16.大家一起画17.谁画的鱼最大18.妈妈和孩子一年级下册(人美版)冬日婴戏图1.船2.长呀长3.长呀长4.我们身边的线条5.太阳6.漂亮的瓶子7.童话城堡8.画自己9.手形的联想10.我和昆虫11.奇妙的爬行12.可爱的动物13.编编玩玩14.介绍我喜欢的玩具15.春天的色彩16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17.冰糖葫芦18.伙伴19.花的世界综合练习连年有余1.会变的线条2.长白秋天3.捏泥巴4.小扇子5.漂亮的小钟表6.老司机7.百变团花8.摆花样9.我们身边的痕迹10.杯子的设计11.绘画中的节目12.冬天的礼物13.刷牙14.茂密的花15.大树的故事16.会变的小手套17.可爱的梅花鹿18.节日的装饰19.过春节热带飙风和虎1.添画2.吃虫草3.认识身边的树4.绘画游戏5.纸盒变家具6.节节虫7.吊饰8.山花烂漫9.假如我是巨人10.头饰设计11.艺术作品中的动物12.和妈妈在一起13.怪兽14.我的收藏卡15.做笔筒16.画夜景17.画影子18.热闹的集市19.石头造型综合练习生命花树1.我的小天地2.机器人3.有趣的拼图4.连环画5.君子兰6.红色的画7.黄色和蓝色的画8.身边的设计艺术9.台历的设计10.民间面塑11.雾凇来了12.对印版画13.伸缩玩具14.爬升玩具15.农家小院16.我来当导游17.一张奇特的脸18.多彩的民间美术19.各种各样的鞋清明上河图1.恐龙世界2.画中的线条3.会动的线条4.人物与环境5.美丽的草原6.大嘴怪7.有趣的树枝儿8.别致的小花瓶9.会变的盒子10.有趣的蛋壳造型11.橙色的画12.绿色和紫色的画13.彩墨游戏(一)14.彩墨游戏(二)15.卵石动物造型16.生活与艺术中的花17.娇艳的花18.有趣的生肖邮票19.播种的季节20.小小博览会综合练习朝元图1.东丰农民画2.生活中的暖色3.生活中的冷色4.假如我是……5.红高粱黄玉米6.有趣的字母牌7.飞天(一)8.飞天(二)9.笔的世界10.猜猜我是谁11.自行车局部写生12.泥玩具13.多姿多彩的靠垫14.大山的礼物15.生活日用品的联想16.刻印的乐趣17.我们的现在和将来18.我设计的船19.给小伙伴拍张照20.剪纸中的吉祥纹样21.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鸢尾花1.植物写生2.放学了3.快乐的人4.小小画廊5.冰消雪化的时候6.雪花的联想7.军歌的故事8.生命之源—水9.设计生活标志10.用彩墨画鱼11.动物的脸12.认识中国画13 .汉字的联想14.衣架的联想15.艳丽的大公鸡16.学画农民画17.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18.画家凡·高19.大师画我也画20.电脑美术—你追我赶综合练习帕特农神庙1.美丽的白桦树2.画人像3.认识抽象画4.学画抽象画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6.美术中的比例7.偶戏8.提线纸偶9.创造绿色生活10.色彩的色相11.色彩的明度12.唱起来跳起来13.拼贴添画14.中国龙15.造型别致的椅子16.长春世界雕塑公园17.校园合影18.我眼中的校园19.我们的水电站着衣母婴像1.人民艺术家—齐白石2.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3.色彩的纯度4.让色彩动起来5.提袋的设计6.精细的描写7.东北大秧歌8.奇思妙想9.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10.自制小相框11.动漫—动起来的漫画12.电脑美术—巧用动漫形象13.花鸟画14.雪雕的形象15.山水画16.有特点的人脸17.雕塑之美18.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19.昨天今天和明天20.舞台美术—道具小制作宏村月沼1.建筑艺术的美2.图形的魔术组合3.添画人像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5.亲亲密密一家人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7.箱板上的新发现8.参观劵的设计9.你想到了吗10.橱窗设计11.镜头里的花12.神州风采13.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14.家乡的小吃15.家乡的艺术16.发现老房子的美17.家乡的老房子18.幽默的漫画人民和总理1.追寻文明的足迹2.探访自然的奇观3.装饰色彩4.装饰画5.彩球的设计6.城市雕塑7.用各种材料来制版8.同学少年9.美在民间10.戏曲人物11.美化我们的居室12.动画片的今昔13.拟人化的动漫形象14.留给母校的纪念15.我的成长记录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17.绣在服装师的故事18.复制与传播综合练习。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全册教案、教学反思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让大家认识我》教学重点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教学难点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课业类型工艺制作教具准备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彩纸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6、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
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
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五)、总结: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课后反思:通过一系列撕、剪、贴、画、说、看、玩等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
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完整教学设计及课程思考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其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美术语言、线条、颜色和形状等基本要素。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颜色- 学习基本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 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颜色搭配练习。
第二单元:认识线条- 学习直线、曲线、水平线和垂直线等基本线条的名称和特点。
- 进行线条练习,绘制简单的线条组合图案。
第三单元:认识形状- 学习基本形状的名称和特点,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 进行形状练习,绘制简单的形状图案。
第四单元:认识画具- 学习绘画的常用画具,如画笔、颜料、画板等。
- 进行画具使用练习,绘制简单的涂鸦作品。
第五单元:认识素材- 学习认识和运用不同的美术素材,如颜料、纸张、丝带等。
- 进行素材运用练习,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颜色、线条和形状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美术要素。
- 模仿法: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让学生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 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 口头评价: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口头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 实物评价: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比,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 自评互评: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互相学习改进。
课程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引导他们欣赏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
-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充足的美术素材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完整教学设计及课程思考,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美术教材。
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才会有初步观察习惯。
对于想象画、命题画就会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了。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总目标 1、知识教育要点: (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 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能力培养要点:二、学情分析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指导。
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要点:(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全册课时安排:周前:利用封面《花狮子》熟悉美术培养美术基础(周前一课时) 第一周:让大家认识我第二周:看谁涂得更好看第三周:园的世界第四周:国庆长假第五周:各种各样的形第六周:画汽车第七周:漂亮的建筑第八周:美丽的天空第九周:花点心第十周:有趣的勺子第十一周:剪剪撕撕贴贴画画第十二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第十三周:卡通明星总动员第十四周:穿串链第十五周:多彩的拉花第十六周:神气的小厨师第十七周:大家一起画第十八周:谁画的鱼最大第十九周:妈妈和孩子1、介绍导入:第一课大家认识我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人教版美术并用撕、剪、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交往的乐趣,人教版美术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3.能力:通过对作品的媒体、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人教版美术培养初步的对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老师自我介绍、姓名、兴趣、爱好等,以一片树叶为依托,加图案。
也请几个同学口头自我介绍。
2、感知引导人教版美术引导学生赏析大自然中树叶的图片,感知树叶的形、色、制作方法。
赏析教材中的学生活动图片,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参与活动。
3、自由创作:教师巡视,给予鼓励及改进建议,安全作用工具的提示。
课后活动: (1)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一下自己认识教学重点: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形状、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
的教师和同学。
(2)学着制作一棵心愿树。
教学难点: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制作一棵与教材中“大树” 图片不同的“大树”作品,供教学中学生进行欣赏。
2.教师及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树木图片供教学中欣赏,增进学生的环保意识。
3.师生共同准备好纸材、剪刀、胶水或双面贴,彩色水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的方法画彩虹。
第二课看谁涂得更好看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熟悉工具,认识颜色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集体合作意识。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
难点:引导学生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学具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具准备:图片、课件3、同时出示两张用水彩笔和油画棒画的彩虹。
想一想:(1)分别是什么颜色的?(2)水彩笔和油画棒有什么不同?四、看看“我们”的画 1、展示各组的画。
2、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学过程:一、介绍“我”的最爱老师先热情地向小朋友介绍小结:今天,我们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水彩笔和油画棒,大家知道吗?二、欣赏美丽的图画 1、展示两幅儿童画,让学生说说这两幅画分别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 2、是的,水彩笔和油画棒。
这两种绘画工具画出的画都那么美丽,色彩都那么鲜艳。
三、“我们”也来试一试 1、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道美丽的彩虹。
2、学生分别用油画棒摆涂水彩笔平涂三、绘画表现第三课:园的世界教学目标:观察圆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的表现,知道园在世界中无处不在。
在绘画活动和游戏中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美术课的兴趣。
1、要求:画出圆的特点。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大小的安排,帮助画的过小的学生,提示学生表现出遮挡。
四、欣赏作品教学重点:观察圆球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色彩和花纹的变化来表现圆的存在。
学生准备:漂亮的各种园的物品。
教师准备:同上,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 1、展示自己带来园,介绍它的颜色和花纹,说出的名字。
2 、欣赏书中作品,作者是通过什么办法让圆球“滚”起来的?3、学生说出园的基本特点。
二、游戏、欣赏 1、滚动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滚滚玩玩,注意观察球体上色彩和花纹的变化,选出在滚动中最美丽的圆球。
2、请学生说说世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园。
第四课各种各样的形教学目标:通过上一课园的形状的基础上对世界物体的认识,扩展认识各种各样的形。
通过剪纸活动,表现各种各样的形。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形。
教学难点:感受、动手表现各种各样的形。
教具准备:剪刀,彩纸,颜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说物体让学生说它的形。
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触摸感觉各种各样的形,获得感性认识。
二、小组探究,分组表现。
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用画的表现形式,一个用剪纸的表现形式表达。
探究意识的进一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师生小结,学生大胆发表、探究、质疑,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各样形的感受?思考讨论在生活中的多样性?三、板书设计: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形组成的。
四、课后小结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1)哪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第五课画汽车教学目标: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
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车;哪些是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2)你喜欢哪辆汽车,为什么?3、师生共同活动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其他同学分析课本中的作业,并进行讨论:(1)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教学重点与难点: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
(2)分析黑板上几位同学画的汽车。
(3)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教师鼓励学教学准备:汽车的图片、彩纸、彩笔、教学录象。
生创新。
5、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画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共同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学录象。
课下延伸:请同学回家进一步研究:(1)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那些机器部件?(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二、讲授新课 1、小组性的探究学习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及其图片,小组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种类的汽车?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每种汽车有什么本领。
(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的问题(3)师生分别介绍集中现代化新型的汽车。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四、课后小结三、板书设计:画汽车相同、不同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不同年第六课漂亮的建筑教学目的: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
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
龄阶段的身心发展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装饰:城堡里的居民门,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窗?什么颜色的墙?大门开在哪?(伴着儿歌《我是一个粉刷匠》整体结构完成)教学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
了,细节部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谁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肯定,他就挑选几个朋友一起来做这部分的细节。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大家动手,自动分成合作小组,有分工,有合作,共同装饰漂亮的建筑。
既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又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学准备:废旧挂历纸、电光纸、海报、各种大小的纸盒、纸箱、剪刀、胶棒一举多得。
三、欣赏、评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师生一起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联想:你们说说,这小房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门窗?选材:师生一起选择几个大型的纸箱,作为小房子的主体,搭设在一起,以宽胶带相连接。
四、课后小结哪一个装修小队的效果最好?他们好在那里?再创造:各细节间的协调等。
游戏:大家伴随音乐,在小小城堡周围牵手跳舞。
同学们还可以将故事继续编下去,会更加有情趣,无形中进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教育。
二、教学理念自己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质,制作一个童话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令人激动的事情。
给学生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雪、雨及雷鸣电闪,天空中还会有许多飞鸟、第七课美丽的天空教学目标: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扯谎心精神。
昆虫、飞机、风筝和气球。
5、分组后把学生的绘画作品剪纸图样组合成作品。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6、由各组学生选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审美能力。
教师对有教学重点:尝试用各材料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
创意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大家都来用想象和创造的方法完成作业。
7、师生共同小结、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