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操作流程
- 格式:pptx
- 大小:38.64 KB
- 文档页数:9
血栓弹力图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摘要血栓弹力图仪是一种用于血栓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医疗检测设备,使用时需要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
本文主要介绍血栓弹力图仪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操作规程1. 电源和电气安全•血栓弹力图仪必须连接到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电源,插座需能够正常接地。
•仪器使用前应检查电源线和电缆连接是否牢固,防止电线爆裂和发生危险。
•不要将手或其他任何物品伸入仪器内部,以确保电气部分的安全。
2. 仪器操作安全•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获得操作指导和培训。
•仪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措施,以免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在操作过程中,不要擅自拆卸仪器,以确保数字、电子、机械和光学组成部分的安全。
•操作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保持安全。
3. 外部环境安全•仪器应放置在稳定、干燥、通风和污染较少的场所,禁止在易燃、易爆或腐蚀性物质周围使用。
•禁止在仪器周围放置杂物,保持仪器周围的干净整洁。
4. 人员操作规程•操作仪器的人员必须满足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必须由受过相关的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
•操作仪器的人员必须穿着合适的服装,禁止穿着短裤和拖鞋工作,确保安全。
•在操作仪器时,必须集中注意力,确保安全操作,不要分散注意力。
设备保养规程1. 保持设备外部清洁•在日常使用中,应对血栓弹力图仪进行定期的清洁,保持设备外部清洁。
•清洁时,应使用专用清洁液,以避免损坏设备外壳和器具。
2. 保持设备干燥•在日常使用中,应保持环境湿度适宜,以防设备受潮。
•如果设备受到潮湿,应及时将设备送修,并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3. 定期检查维护•在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维修部门进行检查和修理。
结论血栓弹力图仪是一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对于使用者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血栓弹力图仪时,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血栓弹力图操作流程1打开血栓弹力图图标,点击站点管理员,输入密码teg。
同时打开血栓弹力图机器,查看机器上方的气泡是否在圆圈内。
2 把操纵杆拔至test位置,点击etest进行机器自检,出现机器平衡后进入下一步。
3 按电脑上的操作图标进行上杯,杯帽安好后,一定要把杯子下压嵌入杯架中。
4 选择通道,已选通道为蓝色,未选通道为绿色。
编辑患者信息,一般加入患者住院号、性别、年龄等。
选择要做的药物。
注意:一般查看凝血全貌选择CK即可。
如果做肝素对比,分别选择CK和CKH 两个通道做两个图。
单药氯吡格雷(波立维选择ADP,单药阿司匹林选择AA。
复药ADP和AA都做。
只要是用药后查看用药效果,CK和A都要做。
即凝血全貌做CK,肝素做CK和CKH,波立维做CK、A、ADP,阿司匹林做CK、A、AA。
复药做CK、A、ADP、AA。
5 按操作流程加入试剂和相应的全血后,把操纵杆拔至test位置,点击开始按钮,进入主界面看是否开始(一般加入血液后即刻进行检测。
6 待MA值确定后点击STOP按钮停止。
操纵杆拔至LOAD位置下压去掉杯盖,杯托下嵌弃去杯子。
7 所有的注释和参数意义都要在CK 图上填写。
打开CK 图点击详情注释写入报告内容。
点击左上角的报告,出来的界面点击继续,然后打印。
如果是ADP 或者AA打印完CK后,要在主界面点击复选器点击CK、A、ADP或者AA,然后点击完成,三个图在一张图上,点击报告,然后打印。
CK只出一张图, ADP打印CK 和复合图一张,AA打印CK 和复合图一张,如果ADP和AA 全做要打印两张复合图和一张CK图。
小田电话:158********。
血栓弹力图TEG®非抗凝测试操作流程1根据患者要进行的测试,对试剂进行复温,保证十分钟以上复温时间;2打开电脑及TEG主机的“POWER”键,电脑桌面上双击TEG图标进入TEG专用分析软件;3下拉菜单中输入默认用户名Site Administrator,输入密码teg(小写),点击OK,弹出选择操作者对话框4点击Temporary Operator(选中变成蓝色),点击Logo,进入TEG主界面5点击右上角TEG图标,进入操作界面。
弹出对话框6查看TEG主机顶部水平仪,将水平仪内的气泡至于中央。
若不在中央,可以调节主机底部三个支脚;7点击Check now,进入eTest界面8将测试杆移到test位置,每个通道分别运行eTest测试,出现“eTest value is OK”表明测试通过后,点击Done,弹出对话框,把测试杆移回Load位置,点击确定。
注意:如果不通过可以使用调节笔,调节通道后对应的BASE旋钮,增减基线值,使测试通过。
上杯操作:将杯架沿着杯杆往下滑到平台上。
测试杆必须位于Load位置。
将杯架滑到杯杆上部,将一只手放在分析仪顶部,另一只手按住杯架底部的按钮,按压三次,确保金属针已经插入杯盖。
将杯架往下滑到杯杆一半时,两手扶住杯架,用大拇指将杯子压回杯槽中,上杯完成;9选择病人名字或建立新病历:在工具栏上点击“Case”,选择Add case,点击“Done”输入入病人ID号以及姓名,点击“Done”10选择一通道,选定样品类型(K或KH),在下拉菜单中选定病人名字,填写简单说明(也可不填);11将高岭土试剂瓶盖摘下,向瓶中注入1ml血。
盖上瓶盖后上下颠倒5次。
注意不要剧烈摇晃;12打开高岭土瓶盖,吸取360μl血,沿杯内壁向杯中缓缓注入,上升杯架至顶端;13将Lever杆移到Test位置。
选中加样的通道,按下“Start”或F10。
14其他通道按相同步骤进行;15点击Done回到TEG主界面,查看描记图形;16双击描记图形小图可以最大化图形,直到MA值参数值两面没有星号表示描记已经结束,可以停止。
血栓弹力图临床的操作方法及意义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是血栓弹力仪描绘出的特殊图形。
弹力仪的主要部件;自动调节恒温(37℃)的不锈钢盛血杯,插入杯中的不锈钢的小圆柱体及可连接圆柱体的传感器。
盛血杯安置在能以4°45'角度来回转动的反应池上,杯壁与圆柱体中间容放血液。
当血液标本呈液态时,杯的来回转动不能带动圆柱体,通过传感器反映到描图纸上的信号是一条直线,当血液开始凝固时,杯与圆柱体之间因纤维蛋白黏附性而产生阻力,杯的转动带动圆柱体同时运动,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加阻力也不断增大,杯带动圆柱体的运动也随之变化,圆柱体运动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电流转换为数字信号,此信号通过传感器描绘到描图纸上形成特有的血栓弹力图。
操作方法(1)自然全血法:静脉血取出后立即放入盛血杯内测定。
(2)全血复钙法:38g/L柠檬酸钠抗凝血(血∶抗凝剂=9∶1)0.6ml放入塑料试管或涂硅试管中,再加入12.9g/L的CaCl2液0.4ml混合,立即开动秒表,取0.36ml混合液于盛血杯内测定。
(3)血浆复钙法:将38g/L柠檬酸钠抗凝血以1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浆0.4ml和等量的12.9g/L CaCl2液混合立即开动秒表,取0.36ml混合液于盛血杯内测定。
临床意义(1)血栓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梗塞)、动静脉血栓形成等,r值及K 值明显减少,而ma值及mε值增大。
(2)血小板异常性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r和K值增大,而ma值和mε值值降低。
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则ma值和mε值明显降低。
(3)凝血因子缺陷性疾病: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r值及K值显著增加,而ma值及mε值降低。
(4)纤溶亢进性疾病:原发性纤溶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继发性纤溶,在突发纤溶时,TEG可示纤溶的强度和速度。
血栓弹力检查操作方法
血栓弹力检查是一种血液凝血功能评估方法,常用于评估患者的出血或凝血状态。
它可以评估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的形成和降解以及凝血酶的形成和溶解能力。
血栓弹力检查操作方法如下:
1. 收集患者静脉血样:首先,使用无菌护理程序,在感染控制的条件下收集患者静脉血样。
2. 准备凝血样品:将血样分成两份。
一份用于通常的凝血指标测定(如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另一份用于血栓弹力检查。
将其注入血栓弹力仪中。
3. 加载血栓弹性仪:将血栓弹性仪上的检测仪器与直径为4mm的小管子连接起来。
4. 加载样品到小管子:将样品加载到小管子中,然后将小管子放置在血栓弹性仪的夹具上。
5. 运行检测程序:运行血栓弹性仪的程序,按照要求完成测试。
然后,记录结果并保存数据,以供之后分析。
6. 维护设备:完成测试后,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在下一次测试前保持其干燥和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血栓弹力检查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保持测试的准确和安全。
同时,仔细衡量所有的测试因素,包括设备状态、患者样品质量以及测试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目录一. 方法原理 ................................................................. .. (2)二. 方法确认可(包括线性、不精密度、检出限、灵敏度和特异性) ............................................................... (6)三. TEG®实验检测取血要求.................................................................. (11)四.仪器和试剂 ................................................................. . (12)五.TEG®质控检测操作流程.................................................................. . (13)六.TEG®普通杯检测操作流程.................................................................. (18)七. TEG®血小板图检测操作流程.................................................................. (21)八. 参考区间(高岭样品) ................................................................ . (25)九. 临床意义 ................................................................. . (26)十.TEG 日维护 ................................................................. .. (31)十一.TEG 月维护................................................................... . (33)一方法原理承载血标本的测试杯以作4°45'的角度和每 9 秒一周的速度均速转动,一旦血栓形成,置于血标本检测杯中的金属探针受到标本形成的切应力作用,随之出现左右旋动,金属针在旋动过程中由于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给电脑软件处理后,便形成 TEG 曲线。
目录一. 方法原理 (2)二. 方法确认可(包括线性、不精密度、检出限、灵敏度和特异性) (6)三. T EG?实验检测取血要求 (11)四.仪器和试剂 (12)五.TEG?质控检测操作流程 (13)六.T EG?普通杯检测操作流程 (18)七. T EG?血小板图检测操作流程 (21)八. 参考区间(高岭样品) (25)九. 临床意义 (26)十.TEG 日维护 (31)十一.TEG 月维护 (33)一方法原理承载血标本的测试杯以作4°45'的角度和每9 秒一周的速度均速转动,一旦血栓形成,置于血标本检测杯中的金属探针受到标本形成的切应力作用,随之出现左右旋动,金属针在旋动过程中由于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给电脑软件处理后,便形成TEG 曲线。
TEG参数图解凝血弹性描记仪(TEG)参数解析✍ SP时间(测量从反应开始到弹力图曲线出现分叉的时间)1、SP=Split time2、纤维蛋白原未被激活前的时间。
✍ R时间(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描记图幅度达2mm所需的时间):1、R 时间是血样放在TEG 分析仪内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之间的一段潜伏期。
2、R 时间因使用抗凝剂或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长,因血液呈高凝状态而缩短。
3、R 延长能通过注射FFP(新鲜的冰冻血浆)而纠正。
(FFP 含有丰富的凝血蛋白)✍ K时间(从R时间终点至描记图幅度达20mm所需的时间):1、评估血凝块强度达到某一水平的速率(20mm 幅度);2、通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较小程度地通过血小板功能来缩短K,而影响血小板功能及纤维蛋白原的抗凝剂能延长K;3、K 时间延长通过注射cryo(冷沉淀)与FFP 来纠正;✍✍✍✍✍ Alpha角度(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1、血凝块动力学特性;2、影响Alpha 角度的因素与K 时间相同(见上);3、参数Alpha 角度与K 时间密切相关,两者都是反映血凝块聚合的速率。
血栓弹力图标准操作规程目录一. 方法原理 (2)二. 方法确认可(包括线性、不精密度、检出限、灵敏度和特异性) (6)三. T EG®实验检测取血要求 (11)四.仪器和试剂 (12)五.TEG®质控检测操作流程 (13)六.T EG®普通杯检测操作流程 (18)七. T EG®血小板图检测操作流程 (21)八. 参考区间(高岭样品) (25)九. 临床意义 (26)十.TEG 日维护 (31)十一.TEG 月维护 (33)一 方法原理承载血标本的测试杯以作 4°45'的角度和每 9 秒一周的速度均速转动,一旦血栓形成,置于血标本检测杯中的金属探针受到标本形成的切应力作用,随之出现左右旋动,金属针在旋动过程中由于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给电脑软件处理后,便形成 TEG 曲线。
TEG 参数图解凝血弹性描记仪(TEG )参数解析SP 时间(测量从反应开始到弹力图曲线出现分叉的时间)1、SP=Split time2、纤维蛋白原未被激活前的时间。
R 时间(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描记图幅度达 2mm 所需的时间):1、R 时间是血样放在 TEG 分析仪内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之间的一段潜伏期。
2、R 时间因使用抗凝剂或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长,因血液呈高凝状态而缩短。
3、R 延长能通过注射 FFP (新鲜的冰冻血浆)而纠正。
(FFP 含有丰富的凝血蛋白)K 时间(从R 时间终点至描记图幅度达20mm 所需的时间):1、评估血凝块强度达到某一水平的速率(20mm 幅度);2、通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较小程度地通过血小板功能来缩短K,而影响血小板功能及纤维蛋白原的抗凝剂能延长K;3、K 时间延长通过注射cryo(冷沉淀)与FFP 来纠正; Alpha 角度(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1、血凝块动力学特性;2、影响Alpha 角度的因素与K 时间相同(见上);3、参数Alpha 角度与K 时间密切相关,两者都是反映血凝块聚合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