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才和就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14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试析俄汉语副词“就”与“才”教学概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对俄汉语中“就”和“才”的教学研究,本文内容也分析了不出现实际语境和出现实际语境的句子。
从同样的语义、句法进行分析,“就”和“才”运用同样的句法。
在对俄汉语教育中,应该详细的分析“就”与“才”的语法特点,应该树立“就”与“才”的句子概念,对“就”与“才”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强调“就”与“才”的汉语特征。
对“就”与“才”的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对“就”与“才”的句法概念进行分析,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别。
从重音、语义、句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在对俄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三个角度的分析,将汉语副词“就”与“才”的概念进行介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强调语法分析的形式和意义,对静态和动态进行结合,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综合的掌握“就”与“才”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特点。
在俄语中,分类十分简单,俄语中没有“就”与“才”这样的副词,也没有相似的情况出现。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了俄语中的“就”与“才”的特点,对俄汉语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就”与“才”的重音分析重音在俄语中具有独特的特点,在俄语中每一个单词和每个句子都有重音的出现。
重音在俄语中有区分句义的意思,在汉语中虽然没有重音,不同的词语也是具有重音的表达形式。
在对俄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的运用俄语和汉语的不同点进行教学,这样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有着积极意义。
在汉语中,重音大多数是用于副词之前。
重音在前的例子,如:(1)'三瓶就够了。
(2)'五岁就读书了。
重音在后的例子,如:(3)'就剩这三本了。
(4)就写了'五斤。
从上面的例子是能够看出来,“就”在后面就会有量词的出现。
“就”表示数量词是主观的。
“才”重音在前时是帮助表示主观大量的,例:(5)'三小时才做完。
(6)到'三十岁才结婚。
重音在后时是帮助表示主观小量的,例:(7)才'三小时。
(8)才'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 个语法点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 “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 “的 ”: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 “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 “地 ”: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 “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形容词(1)动词+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 ⋯ ):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