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 格式:ppt
- 大小:4.62 MB
- 文档页数:91
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选修一《专题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选修一《专题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2. 教材内容概述本专题从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出发,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深刻思考,进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的理解。
3.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掌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分析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原因和经验教训•培养学生批判思考和创新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原因和经验教训2. 教学难点•分析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的背后原因•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内容一: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第一部分,了解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并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概括。
2. 内容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和小组讨论,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里程碑事件。
•学生分析社会主义的特点,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等。
3. 内容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原因和经验教训•学生深入研究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的背后原因,如历史原因、国际环境因素、制度问题等。
•学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例如防止脱离实际、防止权力过分集中等。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和导入,激发学生对本专题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基本认识。
•第三步:展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第四步:开展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主义的转变原因和经验教训。
马原2021年版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__学院__班的__。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四激扬青春,我们一路向前》。
青春就是一个季节,一个不可或缺的风景,人生追到了青春驿站,也就意味著生命的顶峰已经到来,生命的极致也将被青春的激情推至巅峰。
人说朝着一个目标前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激扬青春,我们也是朝着自己的目标一路向前。
曾几何时,我们在象牙塔中修炼并提升自己。
一边感叹着青春易逝,一边憧憬着缤纷而未知的世界。
那是怎样一个最伟大又最渺小的时代,那是怎样一个最颓废又最兴旺的时代,那是怎样一个破茧成蝶的挣扎。
带着迷茫与激情,我们来到这个生动的世界,才发现青春刚刚开始。
没有人可以留心月亮什么时候就是圆的,又什么时候可以残缺不全,就像是没有人意识到青春从何时起至,何时可以完结一样。
直面刚刚淡淡的的花儿,你不懂珍视,不懂观赏,要到花儿凋零之时才例如梦初,艳丽美丽随风消逝,伤感也随之到来,这样的青春除了什么激情呢?有人说,青春是用来挥霍的,这句话虽不恰当,却也不无道理。
是啊!年轻时代就应该有一颗炽热而饱满的心灵。
无论经历多少挫折与痛苦,享受多少阳光与温暖,都是我们的宝贵的财富。
回首__年前,五四精神仍在耳边,它鞭策着我们革命、建设新中国,至了当代又鞭策着我们战胜了“非典”、地震等一个个困难。
此时,我们必须搞的就是一路向前,这样当你回首来路时,可以辨认出尽管存有曲曲折折的弯路,可以方向总是向着你的目标,一路前进!一路上,我们的每一个成果,都是由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努力与付出换来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又更加激励我们的青春。
记得第一天到学校去上课,天刚蒙蒙亮,路上遇见最多的一群人就是学生。
此时,心中便有一个感想:从此就开始与朝阳为伍的日子!舞动青春,我们存有宽广的舞台,给我舞台我将给青春精彩。
歌咏青春,我们存有自己的方向,给我方向我将一路向前!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不好!踏着春天的节拍,我们走进绚烂的五月,激情五月,青春四射,今天我们迎来青春的节日,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为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设立的,今年正好是纪念五四运动__周年及共青团建团__周年的日子,回眸历史,穿越岁月峰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__年的风雨征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初步探索同学们好,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正是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才使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
但是科学的理论并不一定会成为现实,它需要进行革命道路的探索才能把理论转化成现实。
那么,社会主义是经过哪些革命探索,最终从理论到现实的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有哪些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这节课开始学习第二讲。
这一讲,我们主要探讨三个内容,一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初步探索,二是社会主义革命,三是社会主义建设。
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初步探索先看第一个内容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初步探索,这里我们主要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探索,包括理论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
(一)理论方面:共产主义同时胜利理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无产阶级必然要通过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但是如何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在多大的范围内建立政权,这是摆在无产阶级面前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革命形势,提出了共产主义同时胜利理论。
马恩曾经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争。
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
”这段话的意思简要地说,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由于大工业使得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人民都联系了起来,并且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阶级局限:〈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1、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首先,他们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圣西门说资本主义制度是“新的奴役形式”、“黑白颠倒的世界”。
傅立叶说资本主义工厂是“温和的监狱”和“贫困的温床”,而雇佣劳动制则是“复活的奴隶制”。
欧文认为,私有制、宗教和资本主义婚姻制度是“三位一体的祸害”,尤其是私有制“往往把富人变成两脚兽”。
其次,他们猛烈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圣西门揭露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欺骗性。
傅立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是富人和特权者的统治工具。
欧文认为,各国现存的政府都是使用暴力和欺骗手段压迫和掠夺生产阶级的机构。
再次,他们还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已经变成在每一个身上占统治地位的感情”。
傅立叶揭露了资本主义商业的36种罪恶(如投机倒把、巧取豪夺、买空卖空、弄虚作假等等)。
欧文指出,资本主义的婚姻制度是建筑在金钱帐目上的。
2、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妙天才的设想:第一,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上,他们都主张财产公有。
第二,他们都主张未来社会要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
第三,在未来社会的分配原则上,他们都提出了宝贵的设想。
圣西门主张,个人的收入应该与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
傅立叶提出按比例分配的设想(劳动占5/12,资本占4/12,才能占3/12)。
欧文则把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向按需分配的过渡性措施。
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找不到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
傅立叶曾在报刊上刊登广告:“任何资本家,凡愿意把自己的资产加入法郎吉这个实验组织的,每天中午十二点到我家来找我。
”◆造成这些根本缺陷的客观历史限制是,“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恩格斯)〈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哲学基础1846年,马、恩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今天,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的指导思想,并且变成了伟大的社会实践。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这样一条真理: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社会。
一句话,人类社会必然要进入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现实的长期发展过程,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恩格斯在谈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时指出: “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就是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思想体系。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徘徊、寻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步减少了空想的色彩,增加了现实主义的精神。
发展到十九世纪初,出现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们生活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和英国工业革命巳经开始的时期,但当时的无产阶级仍然处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的地位。
这种令人极其失望的现实,引起了无产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的普遍不满和反抗,他们渴望建立新的美好的社会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就是当时无产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经济、政治要求的反映。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第一、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尖锐地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第二,对社会历史有很多卓越的见解,有了唯物史观的萌芽第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设想并且进行了一些试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这些思想材料出发批判地继承了他们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 “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
第三章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课堂提纲第三章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3.1列宁主义关于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工人革命运动相结合的理论结晶。
3.1.1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3.1.1.1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扩张政策;第二国际理论家希法亭认为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考茨基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非和平的暴力兼并政策。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
具有垄断性、腐朽性、垂死性。
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帝国主义具有5个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和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和以往的商品输出大为不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列宁选集2卷。
651)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腐朽性:原因有二:一是垄断导致技术进步和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消失;二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
垂死的资本主义的结论是建立在对帝国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上。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派生的三大矛盾已经非常尖锐,这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内部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于是,德、奥、意结成同盟,同英、法、俄对抗,引发世界大战。
进而使两大阶级的矛盾激化,并将上升为主要矛盾,引发世界革命,最后无产阶级必然胜利。
3.1.1.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是:一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二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只有起来革命;三是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发、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国家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贩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臶,把在这些国家引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四是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然少,但革命性强,由农民做同盟军,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