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74.50 KB
- 文档页数:42
科学社会主义笔记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专题一、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恩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列、斯、毛,剖析传统苏联模式三、社会主义模式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重点谈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第一个专题: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三个部分哲学:继承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辩证、实践、历史维护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科学社会主义:继承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伴随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但对资本主义持批判、否定立场,提出应当以更先进、更进步、更文明社会制度取而代之的思想。
三个发展阶段:1.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
代表著作,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意康帕内拉《太阳城》。
2.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阶段,标志1789年,法国大革命。
代表著作,摩莱星《自然法典》,马布利《马布利选集》3.18世纪末、19世纪,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三阶段,席卷欧洲的一种思潮,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成了欧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流。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贡献:1.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揭露和批判。
2.对未来更加进步和先进的社会做了很多天才的猜测和设想。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缺陷:1.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不好是不符合人类理性。
实际上社会进度关键在于改革社会制度,以生产力为基础推动社会制度进步,精神只能起辅助作用。
2.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主观唯心主义。
3.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一方面认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值得同情,同时也认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能形成有影响的社会力量,认为依然要靠社会上层起带头作用,实现社会主义。
但社会上层是既得利益阶级,不愿意变革社会,追求社会主义。
恩:(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生产力进步->经济制度变革->政治制度变革这个过程非外力所附加的,是人类社会的自我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专题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经典基础题1.(2022·全国·高一期末)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如果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长达二三百万年。
人类社会长期处于童年期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B.人们满足于平等互助的关系C.氏族长用强制手段解决内部问题D.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答案】A【详解】A:人类社会长期处于童年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A符合题意。
B: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并不是“人们满足于平等互助的关系”,B 排除。
C:在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氏族长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C说法错误。
D:在原始社会,其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到了末期,生产关系逐渐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原始社会逐渐解体,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2022·黑龙江·大庆市东风中学高二期末)下列传导正确的是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B.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C.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答案】D【详解】ABC: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私有制开始出现,私有制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进入阶级社会,国家随之产生,故ABC错误。
D:考查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依据教材知识可知,D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D。
3.(2021·山东济南·高一期末)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下列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法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详解】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①错误。
重难点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考查知识:近两年高考考查内容(全必修一)比较多的知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新时代、中国梦、青年学生如何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等。
(2)考查关键能力:近两年高考,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与加工信息、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反思与评价等能力。
(3)从题型角度看,以选择题为主。
1.以“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为议题,探究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阶段。
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可列举实例,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证实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2.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为议题,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与产生的历史条件。
解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明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讨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024年高考备考,从学科必备知识角度看,要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两条主线理清本册教材学科知识,掌握高频必备知识;从时政角度来说,要重点关注主题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全方位把握相关时政材料,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分析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采用图说等方式,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结合当前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评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3.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地位;4.结合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思维导图|(一图串尽主干知识)(建议用时: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选修一《专题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选修一《专题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2. 教材内容概述本专题从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出发,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深刻思考,进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的理解。
3.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掌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分析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原因和经验教训•培养学生批判思考和创新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原因和经验教训2. 教学难点•分析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的背后原因•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内容一: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第一部分,了解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并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概括。
2. 内容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和小组讨论,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里程碑事件。
•学生分析社会主义的特点,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等。
3. 内容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原因和经验教训•学生深入研究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的背后原因,如历史原因、国际环境因素、制度问题等。
•学生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例如防止脱离实际、防止权力过分集中等。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和导入,激发学生对本专题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基本内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基本认识。
•第三步:展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第四步:开展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主义的转变原因和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