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技术介绍(通流改造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48
生产培训教案主讲人:简菁技术职称:所在生产岗位:本体调速班讲课时间: 2006年8月10日生产培训教案培训题目:600MW汽轮机通流结构介绍培训目的:熟悉汽轮机高中低压缸的通流结构,设备组成,技术标准及要求..内容摘要:1、高压通流部分2、中压通流部分3、低压通流部分培训内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由高、中、低压3部分组成,高压由调节级和1l级压力级组成,中压为2X9级,低压为双流2X(2X7)级,共计58级。
高压通流部分高压通流部分由1个单列调节级和11级压力级组成。
单列调节级的形式和固定方法见图1调节级叶片为冲动式的三叉三销三联体叶片结构。
这种结构的叶片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
每组叶片通过电解由1块单独的材料加工而成。
叶片根部为三叉形,安装时插入转子上已加工好的与之配合的槽内。
再由3只纵向的销子加以固定。
这种形式的叶片能够承受最小的部分进汽运行工况而不会损坏。
高压11级压力级通流部分见图2。
11级静叶均装于高压静叶持环上。
静叶片为变截面扭叶,由方钢制成,它采用偏心叶根和整体围带。
各叶根和围带焊接在一起,形成具有水平中分面的隔板。
装于静叶持环上直槽内的每半块隔板,用一系列短的L型填隙条来锁紧。
填隙条装在直槽内加工出的附加槽内。
各上半隔板再用制动螺钉固定在静叶持环的上半,该螺钉位于水平中分面的左侧(当向发电机看时)。
生产培训教案动叶片由方钢铣制而成。
可控涡叶片采用倒T型叶根,见图2中叶片装配详图。
每级轮槽均有一末叶槽,叶片从末叶槽插入,并沿着周向装入轮槽内,叶片根部径向面相互贴合。
为使叶根支承面与轮槽紧密贴合,故每只叶片根底均填入垫片。
最后1只装入的末叶片,其与末叶槽连接的锁紧形式见图2A—A截面。
末叶片根部轴向两侧加工出与锁紧件齿形相同的半圆形槽,而转子末叶槽轴向两内侧加工出与上述相同的半圆形槽。
每级所用的两只锁紧件,由I、II两半组合而成,分别装于末叶根部与末叶槽内侧,然后将末叶片同半圆锁紧件I一起装入末叶槽。
福州八中2009—2010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命题:高三集备组审核:王艳华校对:吴晖2009.11.14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是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3.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战国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4. 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5.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6.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
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7.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汽轮机组通流部件改造情况一、汽机通流部件改造情况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主要是指采用先进成熟的气动热力设计技术、结构强度设计技术及先进制造技术,对早期采用相对落后技术设计制造的或长期运行已老化,经济性、可靠性较低的在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以提高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并延长其服役寿命。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国内在役的汽轮机开始进行改造,目前国内200MW及以下功率等级的汽轮机已有数百台实施改造,改造后汽轮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均有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改造效果。
近两年内,早期投运或采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技术设计制造的300MW功率等级的汽轮机也已有几十台进行了通流部分改造,为后续的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积累了诸多经验。
任何机组都会因具体工作环境的影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最常见的损伤原因包括固体颗粒的冲蚀、积垢、间隙增大、锤痕、异物损伤等。
其次,还有结合面或密封环的泄露和点蚀。
静、动部件的摩擦将会增大泄露及其相关损失。
引起摩擦的原因包括大的转子振动、静止部件的热变形、轴承故障、进水、固体颗粒冲蚀等。
除了因表面粗糙度增大,反动度改变,正常级内压力分布混乱造成的损失以外,结垢亦可引起较大的出力下降。
因为结垢后使喷嘴面积减小,限制了通流能力。
锤痕和异物损伤也会同样引起损失。
其它诸如进口密封环、内缸结合面及隔板间的泄漏可引起较大的损失,因为这些泄露流量中有的蒸汽旁通了若干级或整个通流部分。
上述原因导致汽轮机各级损失较大,级效率及通流效率低下,多数机组缸效率及热耗率达不到设计值。
300MW等级汽轮机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汽轮机多数不同程度的存在喷嘴室变形、高压调节级及中压第一级固体颗粒冲蚀损坏、内缸体变形严重、低压末级、次末级断裂、损伤故障、水蚀严重及其它影响机组可靠性的安全隐患。
汽轮机在投运若干年后,随着老化其性能逐渐下降变差而无法避免,在机组正常估算寿命期内,其故障率的大小往往呈现“浴盆曲线”式的变化,设备经多年运行后,在部件磨损阶段故障率会趋于增长。
节能降耗汽轮机通流改造技术应用摘要:大唐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4台汽轮机通流改造,有效实现机组节能降耗、单台机组供电煤耗下降最小14.09kJ/kW·h,下降最大15.23kJ/kW·h,为大唐宝二公司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燃煤机组煤耗目标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汽轮机节能降耗热耗供电煤耗一、设备介绍大唐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拥有4×300MW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汽轮机型号N300-16.7-537/537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高中压合缸、凝汽式汽轮机,锅炉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公司生产的DGl025/18.3—Ⅱ9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炉;发电机采用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QFSN-300-2-20型三相同步汽轮发电机,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
机组原设计参数,THA工况设计值为:锅炉效率91.66%,汽轮机热耗率7962kJ/kWh。
4台机组相继为1998年至2001年2月投产,受机组设计水平、加工制造水平和服役时间等因素影响,机组老化严重,汽轮机热耗率远高于设计值。
多年来由于机组年平均负荷率逐年降低,机组运行工况明显偏离机组经济运行工况点,机组运行经济性较差,导致机组能耗水平偏高。
改造前4台机组在THA工况下的修整热耗为8221.3-8326.88kJ/kW·h,远高于汽轮机设计THA下的热耗值7962kJ/kWh。
汽轮机汽缸效率偏低,以3号汽轮机为例:高、中、低压效率分别为82.91%、88%、81.77%,比设计值低3.34、3.54和7.0个百分点。
二、改造应用技术大唐宝二发电公司4台300MW汽轮机为亚临界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机型,该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相对当前新一代机组要差3%~5%。
在通流改造上采用目前汽轮机设计的先进技术,这些先进设计技术是东汽公司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应用当代技术进步的成果,经过近20年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汽轮机通流设计先进技术。
苏制超临界三缸两排汽320MW汽轮机通流技术改造李宝清,赵吕顺,杨舰,王胜利(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5)摘要:苏制超临界320MW汽轮机热耗高、效率低,显著低于目前300MW机组的先进水平。
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最新的设计技术对其进行了通流技术改造,通流改造后的热力性能试验表明该型汽轮机的通流改造是非常成功的,也为国内其他进口机组的通流改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超临界;汽轮机;通流改造;缸效率;热耗0•引言随着近几年我国和全球经济、能源和环保形势的发展,火力发电企目前面临的形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节能减排已经提升为火电企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火力发电企业的电量调度已由铭牌调度逐步调整为节能调度;07年以来国内外电煤价格一度高涨,火电企业经营压力陡增。
在上述背景下,机组的煤耗水平、汽轮机的热耗水平已成为影响火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指标,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发展优势,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降低汽轮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水平。
华能南京电厂# 1、# 2机组为前苏联生产的超临界机组。
1994年投产以来,汽轮机缸效率和热耗率一直严重偏离设计值,机组煤耗较高,且存在某些安全可靠性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实现机组热力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提升,以实现大幅度的节能减排、应对节能调度和煤炭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1•苏制超临界320MW汽轮机概况华能国际南京发电厂# 1、# 2汽轮机是乌克兰哈尔科夫汽轮机厂生产制造的K —320—23.5 —4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汽冲动凝汽式汽轮机。
该型机组主蒸汽参数为23.5Mpa、540 C;再热蒸汽参数为 3.7Mpa、540 C ,铭牌出力为320MW。
K —320 —23.5—4型汽轮机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型汽轮机由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三个汽缸组成,其中高、中压缸为双层缸,采用蒸汽流向反向布置,低压缸采用双流图1超临界320MW汽轮机纵剖面图高压缸部分通流级数为9级,包含1个单列调节级和8个压力级;中压缸部分通流级数为10级,低压缸的通流级数为2拓级。
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分析尉帅摘要:汽轮机通流部分是工质在汽轮机的本体中流动做功所经过的汽轮机部件的总称。
汽轮机的通流部件主要是包括了截流调节装置、汽轮机静叶栅和动叶片、汽封和轴封及其它辅助装置。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技术改造是提高机组的效率、进行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
本文简要分析了汽轮机流通部位改造的技术原则及主要内容,并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国内企业改造汽轮机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组汽轮机;流通部位;改造;效果分析为了能够满足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近几年来,国家关于节能降耗的政策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稳步的推行,而火力发电厂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消耗大户,降低火电厂供电煤耗对实现国家号召的节能减排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国家电源建设高速发展,电力的供需矛盾日益趋于缓和。
节能降耗与发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发电企业的迫切需要。
供电煤耗是影响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火电厂热经济性的分析研究表明,电厂的煤耗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效率低。
虽然高参数、大容量的机组在我国陆续的投产,但是在我国,低参数、小容量的机组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从我国当前的机组运行的情况来看,机组的实际运行的供电煤耗率均大于设计值。
我国自20世纪8O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研究汽轮机组的技术改造的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通过围绕提高机组效率和电厂效益、改善污染环境、降低成本的理念,在现阶段,国内诸多企业纷纷将多种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融入到汽轮机改造之上,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规模、有针对性地实施对国内的老旧机组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以增加机组出力、降低电厂煤耗。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经过研究,已被证实是提高机组效率的有力措施。
1汽轮机本体改造的必要性采用最新的汽轮机设计技术对超临界660MW等级机组高、中、低压通流部分进行改造,最大限度提高通流效率,尽可能的消除内漏,从设计上提高机组整体效率并确保运行效率与机组设计效率趋于吻合,从而最终降低机组热耗率,提高机组经济性。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汽轮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动力设备,在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今,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汽轮机在传动效率、耐久性和复杂度等方面有着更高的需求。
而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就是为了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而进行的重要工作。
汽轮机通流部分是指从进气口到排气口的气体传输道路,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叶片和散热器。
这个部分的设计决定了汽轮机的性能和运行效率。
但是,由于长时间使用或不合理的设计,通流部分可能会出现磨损、泄漏、堵塞等问题,导致汽轮机性能衰退,故需要进行改造。
一般来说,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可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叶片改造、散热器改造和通流系统改造。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 叶片改造叶片是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决定了汽轮机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所以,在进行通流部分改造时,先考虑叶片的设计和材料。
在这方面,可以采用一些新型材料,如涂覆碳化硅等高温抗磨涂层,并增加新型叶片的数量。
这样做将大大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和整体热交换性能。
2. 散热器改造汽轮机通流部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散热器。
它们有时会出现磨损和严重的腐蚀,导致汽轮机性能下降,甚至危及汽轮机的安全。
散热器改造的方法包括更换散热器、增加散热面积和增加通径。
这些方法将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热交换性能,减少了汽轮机因过热而引起的损害和停机时间。
3. 通流系统改造通流系统改造是对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整体改造。
除了单个叶片或散热器的更改外,还可以增加通流系统中的传导组合体,并重新设计通流系统的布置和优化热交换机制。
此外,还可以改善管道连接方式、放大通气口面积和减小噪音等。
这些改造将极大地提高汽轮机的发动机性能、效率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精细的处理。
但是,通过改造,可以显著提高汽轮机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并大大减少故障和维护时间。
这对于长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摘要:汽轮机是火力发电项目中的关键性动力设备,能够将蒸汽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目前火电厂中的大部分现役汽轮机机组都存在着运行效益低的问题,因此进行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是现代化火电项目全面升级的要求之一。
在对汽轮机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后,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机组改造前后的部分参数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出现经济效益降低的情况,经分析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为机组通流能力偏大、蒸汽参数偏低、缸效率偏低等,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实改造目标,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于汽轮机制造工艺的研究,科学应用过载补汽技术,合理设置机组初参数,加强调节级喷嘴的改造,加强汽轮机通流部分设计,并优化汽轮机性能考核方式。
关键词: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效果电力能源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而火力发电是电力能源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为了贯彻执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环保理念,火电项目环保改造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就包括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项目[1]。
汽轮机是一种可将蒸汽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是火力发电站中的关键性动力设备,由于设计水平及制造工艺的限制,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滑销系统卡涩、机组振动大、中低压转子弯曲等事故,影响到汽轮机机组的正常运行,使得火力发电工序由于设备故障而不得不中止,影响到火力发电的经济效益及生产安全。
因此,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火力发电厂对对汽轮机通流部分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1.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对汽轮机通路部分进行改造,通常有以下4种改造方式:①通流部分的全面改造,将内缸、转子等零构件更换掉,这一方式适用于运行时间常、经济性差的机组;②通流部分的局部改造,一般情况下只改造汽封系统等部分关键构件,将内缸、低压转子等零件更换掉,这一方式适用于运行时间较短的机组,能够降低机组煤耗率;③机组的增容改造。
为响应国家火电项目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建设要求,各大汽轮机生产商家利用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对现役汽轮机通流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汽轮机的经济性和环保性[2]。
汽轮机技术知识整理(详细完整版)一、汽轮机概述汽轮机是一种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热力发动机,广泛应用于发电、工业驱动等领域。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进而驱动发电机或其他机械设备。
二、汽轮机主要部件1. 汽轮机本体:汽轮机本体是汽轮机的核心部分,包括转子、叶片、汽封等。
转子是汽轮机的旋转部分,叶片是汽轮机做功的关键部件,汽封则是用来密封汽轮机内部空间,防止蒸汽泄漏。
2. 蒸汽发生系统:蒸汽发生系统负责产生汽轮机所需的高温高压蒸汽,包括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等设备。
3. 调速系统:调速系统负责调节汽轮机的转速,包括调速器、油泵、油马达等设备。
4. 冷凝系统:冷凝系统负责将汽轮机排出的乏汽冷凝成水,以便循环利用,包括冷凝器、水泵等设备。
三、汽轮机工作原理1. 蒸汽发生: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
2. 蒸汽膨胀:蒸汽进入汽轮机,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
3. 机械能输出:汽轮机转子旋转,通过联轴器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或其他机械设备。
4. 冷凝:汽轮机排出的乏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凝成水,以便循环利用。
四、汽轮机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汽轮机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润滑保养:定期对汽轮机进行润滑保养,保证各部件的运行顺畅。
3. 清洁保养:定期对汽轮机进行清洁保养,保持汽轮机的卫生状况。
4. 预防性维护:根据汽轮机的运行情况,进行预防性维护,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五、汽轮机的类型1. 按照工作压力分类:有低压汽轮机、中压汽轮机、高压汽轮机、超高压汽轮机、亚临界压力汽轮机和超临界压力汽轮机等。
2. 按照热力循环分类:有朗肯循环汽轮机、再热循环汽轮机和热电循环汽轮机等。
3.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有单缸汽轮机、双缸汽轮机、多缸汽轮机等。
六、汽轮机的发展趋势1. 高参数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轮机的参数越来越高,热效率也越来越高。
2、蒸汽对汽轮机的热交换形式:蒸汽对汽轮机金属部件表面的热传递有两种方式:当金属温度低于蒸汽的饱和温度时,热量以凝结故热方式传递给金属表面。
凝结放热时热交换是通过蒸汽凝结放出汽化潜热的方式来实现的,故其放热系数一般较大。
凝结放热有两种形式,蒸汽在金属表面凝结形成水膜,而后蒸汽凝结时放出的汽化潜热通过水膜传给金属表面,这种方式叫膜状凝结。
冷态起动初始阶段蒸汽对汽缸内表面的放热就是这种方式,蒸汽在金属表面凝结放热时,不形成水膜则这种凝结方式叫珠状凝结。
冷态起动初始阶段,由于转于旋转的离心力,蒸汽对转子表面的放热属于珠状凝结。
当金属表面温度等于或高于蒸汽的饱和温度时,热量以对流放热方式传结金属表面。
3、润滑油膜的形成和对油温的要求:轴瓦的孔径较轴颈稍大些,静止时,轴颈位于轴瓦下部直接与袖瓦内表面接触,在轴瓦与轴颈之间形成了楔形间隙。
当转子开始转动时,轴颈与轴瓦之间会出现直接摩擦。
但是,随着轴颈的转动,润滑油由于粘性而附着在轴的表面上,被带入轴颈与轴瓦之间的楔形间隙中。
随着转速的升高,被带入的油量增多,由于楔形间隙中油流的出口面积不断诚小,所以油压不断升高,当这个压力增大到足以平衡转子对轴瓦的全部作用力时,轴颈被油膜托起,悬浮在油膜上转动,从而避免了金属直接摩撩,建立了液体摩擦。
当转速较低,油温设定较低,以提高润滑油粘度,方便建立油膜。
当转速较高时,应提高油温以提高油膜刚度,防止发生油膜振荡。
二、汽轮机的暖机:1、汽轮机启动暖机的目的:汽轮机维持在一定转速下运行,蒸汽通过汽轮机对转子和汽缸均匀受热膨胀,使转子由于停机后微量弯曲得到缓缓伸直。
同时通过汽轮机暖机,使汽缸充分膨胀,防止因转子膨胀过快,造成汽轮机转子和汽缸差胀加大,使汽轮机动静之间发生摩擦,造成汽轮机振动。
通过汽轮机的中速暖机使汽轮机转子中心孔的内部金属温度高于脆性转变温度。
2、中速暖机时为什么要注意机组振动情况:大型机组起动时,发生振动多在中速暖机及其前后升速阶段,特别是通过临界转速的过程中,机组振动将大幅度的增加。
火电厂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技术研究火电厂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技术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火力发电作为一种主要的发电方式,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火力发电厂中,汽轮机作为核心设备之一,起到将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关键作用。
因此,改善汽轮机的效率和性能,对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发电能力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火电厂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和性能。
一、背景介绍火电厂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是提高汽轮机效率和性能的关键步骤。
通流部分主要由汽轮机的叶片和导叶组成,其设计和布局对于流体的能量转化至关重要。
优化叶片和导叶的结构和形状,可以减小流体运动阻力,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因此,研究和改进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改进思路为了改善汽轮机的效率和性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改造。
1. 叶片设计优化叶片是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对于提高效率十分关键。
通过优化叶片的形状、角度和剖面,将气流进一步加速,并改善气流动力特性,降低损失,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2. 导叶布局改进导叶的作用是引导气流进入叶片,使其能够得到最大的能量转化。
通过优化导叶的布局和角度,可以改善气流的进入和流动情况,减小能量损失,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3. 减小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对于汽轮机效率的影响非常大。
通过减小叶片表面的阻力和流体的摩擦阻力,可以提高汽轮机的效率。
采用先进的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减小叶片的粗糙度和表面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流体阻力。
4. 利用新型材料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如高温合金等,可以提高叶片和导叶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降低材料的疲劳和腐蚀损伤,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三、实施方案为了实现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改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方案。
1.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数值模拟模型,对气流的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空间。
汽轮机基本工作原理简介通流部分-汽轮机本体做功汽流通道称为汽轮机的通流部分,它包括主汽门,导管,调节汽门,进汽室,各级喷嘴和动叶及汽轮机的排汽管。
汽轮机的级-是由一列喷嘴叶栅和其后紧邻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
级的工作过程-蒸汽在喷嘴中降压增速,热力学能转变为汽流的动能;在动叶中一方面继续降压增速,热力学能转变为汽流的动能,另一方面汽流在动叶中改变运动方向,将动能转换成转子的旋转机械能。
前者属于反动能,后者属于冲动能级的工作过程蒸汽膨胀增速的条件--是有合理的汽流通道结构,另一是蒸汽需具有一定的可用热能且有压差存在速度三角形:C:汽流的绝对速度 W:相对速度 U:圆周速度:旋转平面与 W 的夹角:旋转平面与 C 的夹角动叶进口速度三角形 : W1=C1-u动叶出口速度三角形: W2=C2+u热力过程分析热力过程线――蒸汽在动、静叶栅中膨胀过程在h-s 图上的表示。
滞止参数--相对于叶栅通道速度为零的气流热力参数。
用后上标为”0”来表示。
βα反动度——或反动率,表征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膨胀程度,定义为动叶中的理想焓降与级的等熵绝热焓降之比,用Ω来表示。
即:00b m tn bh h hh h ∆∆Ω=≈∆∆+∆级的类型和特点纯冲动级――Ω=0,汽流在动叶通道中不膨胀。
●结构特点:动叶为等截面通道;●流动特点:动叶进出口处压力和汽流的相对速度相等。
因压降主要●发生在静叶栅通道中,故又称为压力级。
反动级――Δhn=Δhb=Δht,动静叶中焓降相等.●结构特点:动、静叶通道的截面基本相同;●流动特点:动、静叶中增速相等.冲动级――膨胀主要发生于喷嘴中,一般Ω=0.05~0.30复速级――由固定的喷嘴叶栅、导向叶栅和安装在同一叶轮上的两列动叶栅所组成的级称为复速级,又称双列速度级。
级的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轴向蒸汽的轴向力应是汽流轴向力、压差力的总和。
设动叶压差作用有效面积为Az ,则总的轴向力轴向力使汽轮机转子轴向产生移动,故采用轴向推力轴承对转子作轴向定位。
科技成果——汽轮机通流部分现代化改造适用范围电力行业50-600MW各种形式的汽轮机行业现状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耗能现状为200MW及以下机组缸效率较差,300-600MW机组比国外同类型机组供电煤耗高出20-30g/kWh。
目前应用该技术可实现节能量13万tce/a,减排约34万tCO2/a。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采用先进的汽轮机三维流场设计技术,结合四维精确设计,对汽轮机通流部分及汽封系统进行优化。
2、关键技术(1)高压缸调节级,采用子午面收缩静叶栅;(2)高压缸压力级隔板静叶,采用新型优化高效静叶叶型;(3)中、低压缸隔板静叶,全部采用弯扭静叶片;(4)采用新型动叶叶型,改善速度分布,减少动叶损失;(5)增加各级动叶顶部汽封齿数,减少漏汽损失;(6)采用子午面通道光顺技术;(7)提高末级叶片的抗水蚀能力;(8)提高未级根本反动度,改善未级气动性能。
3、工艺流程现场对通流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大修将转子和隔板返厂加工,随后安装调整。
主要技术指标通过技术改造,高压缸效率提高4%-6%;中压缸效率提高1%-2%;低压缸效率提高7%-8%。
典型案例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1×300MW机组投资节能改造资金3843万元,使供电煤耗下降了20g/kWh,年取得经济效益2846万元。
投资回收期1.4年。
对另一台300MW机组投资6400万元进行改造,可使供电煤耗下降20g/kWh,年取得经济效益4519万元,投资回收期1.4年。
市场前景300-600MW机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主力机组,由于效率偏低和供电煤耗偏高,通过部分改造以提高经济性,将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手段。
预计未来5年,该技术在行业内可推广至80%,形成的年节能能力约为17万tce,年碳减排能力45万tCO2。
生产培训教案主讲人:简菁技术职称:所在生产岗位:本体调速班讲课时间: 2006年8月10日生产培训教案培训题目:600MW汽轮机通流结构介绍培训目的:熟悉汽轮机高中低压缸的通流结构,设备组成,技术标准及要求..内容摘要:1、高压通流部分2、中压通流部分3、低压通流部分培训内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由高、中、低压3部分组成,高压由调节级和1l级压力级组成,中压为2X9级,低压为双流2X(2X7)级,共计58级。
高压通流部分高压通流部分由1个单列调节级和11级压力级组成。
单列调节级的形式和固定方法见图1调节级叶片为冲动式的三叉三销三联体叶片结构。
这种结构的叶片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
每组叶片通过电解由1块单独的材料加工而成。
叶片根部为三叉形,安装时插入转子上已加工好的与之配合的槽内。
再由3只纵向的销子加以固定。
这种形式的叶片能够承受最小的部分进汽运行工况而不会损坏。
高压11级压力级通流部分见图2。
11级静叶均装于高压静叶持环上。
静叶片为变截面扭叶,由方钢制成,它采用偏心叶根和整体围带。
各叶根和围带焊接在一起,形成具有水平中分面的隔板。
装于静叶持环上直槽内的每半块隔板,用一系列短的L型填隙条来锁紧。
填隙条装在直槽内加工出的附加槽内。
各上半隔板再用制动螺钉固定在静叶持环的上半,该螺钉位于水平中分面的左侧(当向发电机看时)。
生产培训教案动叶片由方钢铣制而成。
可控涡叶片采用倒T型叶根,见图2中叶片装配详图。
每级轮槽均有一末叶槽,叶片从末叶槽插入,并沿着周向装入轮槽内,叶片根部径向面相互贴合。
为使叶根支承面与轮槽紧密贴合,故每只叶片根底均填入垫片。
最后1只装入的末叶片,其与末叶槽连接的锁紧形式见图2A—A截面。
末叶片根部轴向两侧加工出与锁紧件齿形相同的半圆形槽,而转子末叶槽轴向两内侧加工出与上述相同的半圆形槽。
每级所用的两只锁紧件,由I、II两半组合而成,分别装于末叶根部与末叶槽内侧,然后将末叶片同半圆锁紧件I一起装入末叶槽。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作者:陈超欧彪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3期[摘要]汽轮机是用于发电的主要设备之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汽轮机的改造也在逐渐提升。
汽轮机通流部分是工质在汽轮机本体中流动做功所经过的汽轮机部件的总称。
对于这部分的改造有利于机组效率的提升,对与节能降耗是一个重要手段。
本文简述了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的必然性,之后对改造采用的技术特点、改造内容、效果做了探讨,以期为汽轮机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技术;内容中图分类号:T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280-01为了加快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战略要求,近年来我国节能降耗的政策不断在各行中推行。
火力发电厂作为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部门,必须重视将节能降耗和发展紧密结合,实现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汽轮机是燃煤发电三大主机设备之一,目前在役300MW 等级的汽轮机多存在通流效率低、热耗率高等问题,这也是电厂煤耗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过长期运行,机组实际供电煤耗率已远超过设计值。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以全三维气动热力设计体系为核心的第三代技术使汽轮机效率提高了1.5%[1]。
21 世纪初汽轮机设计开始进入第四代——非定常流体力学设计时代,使得结构设计更加可靠、简约,汽轮机效率又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此基础上,一些先进国家开始在原有热力系统基础上,引入第三、四代技术对汽轮机进行改造,以提高现役机组的出力和经济可靠性。
我国大型火电机组改造起步于1987 年,此后全国125MW、200MW 以及300MW 机组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规模地实施在役旧机组通流部分改造,以增加出力、降低电厂煤耗。
一、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的必要性由于国产200MW及300MW汽轮机组设计年代早,限于当时设计技术水平和制造条件,加之运行时间长,主设备严重老化,热力系统过于复杂的通病,所以汽轮机通流部分效率较低,热耗、煤耗高,机组热力性能较差,与现代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相比,缺少竞争力。
汽轮机低压缸通流改造四措两案
摘要:
一、汽轮机低压缸通流改造的背景和意义
二、汽轮机低压缸通流改造的实施过程
三、汽轮机低压缸通流改造的技术要求
四、汽轮机低压缸通流改造的预期效果和意义
正文:
汽轮机低压缸通流改造是我国能源行业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当前全球能源形势紧张、环保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对汽轮机低压缸进行通流改造,可以有效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汽轮机低压缸通流改造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汽轮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通流改造方案;其次,采购必要的改造设备,包括通流部件、测量仪器等;然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改造实施,包括低压缸的拆卸、清洗、安装和调试等工作;最后,对改造后的汽轮机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确保改造效果达到预期。
汽轮机低压缸通流改造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造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汽轮机的原貌,避免不必要的拆卸和改动;其次,通流部件的选择应根据汽轮机的具体参数和工况进行,以保证改造后的汽轮机能够正常运行;最后,改造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汽轮机的其他部件,避免因改造而造成其他部件的损坏。
汽轮机低压缸通流改造的预期效果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造后汽轮机的热效率将得到提高,能源消耗将减少,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其次,改造后汽轮机的排放指标将得到改善,有利于保护环境;最后,改造后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