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春-种猪体型外貌鉴定
- 格式:ppt
- 大小:35.41 MB
- 文档页数:83
种猪的体型外貌评定方案种猪必须体型结实、结构适当才能维持正常繁殖功能。
因此,体型外貌鉴定势所必需。
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制定统一的体型外貌鉴定方法。
为此,我们参照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研究成果(参见:Replacement Gilt Selection Guidelines; A National System for Recording Conformation Traits),制定下列鉴定办法,作为实际工作中的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们仅给出了品种要求以及结构与结实度、肢蹄、乳腺、外生殖器等的鉴定方法,因为大量研究证明这些方面对于猪的繁殖性能是最为重要的。
1 品种要求1.1 杜洛克⏹颜色棕红,两耳下垂、大小中等;⏹不得有白毛或黑毛;⏹皮肤黑斑不得超过3块,每块直径不得超过5cm;⏹不得存在条型斑纹;⏹具备父本品种特征。
1.2 长白猪⏹颜色全白,两耳前罩;⏹不得存在杂毛;⏹皮肤色素沉着不得超过3块,每块不得超过硬币大小;⏹具备母本品种特征。
1.3 大白猪⏹颜色全白,两耳直立;⏹不得存在杂毛;⏹皮肤色素沉着不得超过硬币大小;⏹眼睛上方的异常皮毛不得超过硬币大小;⏹具备母本品种特征。
2 结构与结实度图3 和图8 中的骨骼结构,部分是根据活体猪的透视结构所绘制的。
其中特别强调了猪的前肢角度(M)和后肢角度(N)。
图3 显示了理想的前后肢结构,而图8 则显示了不理想的骨架结构。
图 3 所示的小母猪背平、臀平直、尾附着高。
侧视,观察肩胛骨与前肢的角度(M),这个角度使肩关节在B点对受力有很好的缓冲作用。
图3 所示的后肢关节,角度(N)良好,有利于髋关节(E)、膝关节(F)和跗关节(G)同时有效地减缓压力。
系部(D)倾斜、长直,利于减震,并使脚趾较好地接触地面。
图8 所示母猪后肢结构显示斜尻、尾附着过低、角度(N)比图1 所示的大。
髋关节(E)、膝关节(F)和跗关节(G)在行走时将处于一条直线。
系部(D)短而直,使猪以趾尖站立。
种猪外貌评定技术要点介绍种猪外貌评定是一种直接根据体型外貌和外形结构进行选种的表型选种法。
猪的外形能反映猪的体质、机能、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尤其是对品种特征和肢蹄强健性等项目必须根据外貌评定来选择,故现代种猪育种仍需强调外貌评定,但外貌评定不能真实反映遗传素质,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法,要求选种人员有丰富的经验。
外貌评定从品种特征、躯体、生殖器官、性格四方面分别进行评分,然后再乘以一定的经济加权系数,最后得出一个综合分数,用以评价种猪外貌的优劣。
技术要点:(1)品种特征(30分)整体感观:高长开阔,结实匀称,活力强,品种特征明显的给5分;短粗、骨骼纤细,杂合特征的给0分。
系数为3。
头部特征:比例适当,耳型、额头、脸型、嘴筒符合品种特征的给5分;眼部色斑、卷耳、兜齿的给0分。
系数为2。
被毛:短薄顺贴的给5分;杂色、色斑、背旋的给0分。
系数为1。
(2)躯体(35分)前后躯:肌肉丰满,明显凸出体宽的给5分;静脉曲张、棱角分明、成为负担的给0分。
系数为3。
胸腰:胸宽深,背宽平直,结合流畅,腹部和腮无赘肉的给5分;胸椎肌萎缩、扎肋的给0分。
系数为2。
四肢:正立,步态稳健有力,关节灵活,骨骼粗壮,前后肩等高的给5分;卧系、大小蹄、大球节、O形腿的给0分。
系数为2。
(3)生殖器官(30分)有效乳头:白猪7对、杜洛克6对以上,排列均匀对称,发育良好的给5分;副乳、乳头扁平的给0分。
公猪系数为2,母猪系数为5。
睾丸发育:发育充分、匀称,附睾明显,阴囊松弛,与肛门距离适中的给5分;单睾、隐睾、偏睾的给0分。
系数为2(仅限公猪)。
尿泡:无尿泡的给5分;有积尿、软鞭的给0分。
系数为2(仅限公猪)。
阴户发育:正常的给5分;小而上翘的给0分。
系数为2(仅限母猪)。
(4)性格(5分)亲和性:活泼、灵敏、稳重的给5分;木讷、毛躁的给0分。
系数为1。
实验一猪的外形鉴定、体尺测量和仔猪打耳号猪是我国的主要畜牧业和屠宰业动物之一,猪肉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猪的饲养管理对猪的生长发育、生产效益及猪肉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猪的饲养管理中,猪的外形鉴定、体尺测量和仔猪打耳号是必要的操作步骤之一。
一、猪的外形鉴定猪的外形鉴定是指通过对猪的外形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从而进行分类或评价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根据猪的性别、生长阶段、品种等特征,可以将猪分为不同的类型。
猪的外形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猪的体型大小:体型大小是评价猪的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体长、体高、体重等。
体长是指从前牙楼到臀骨直线距离,体高是指从前蹄到背脊最高点的距离。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测体尺来测量猪的体长和体高,并计算猪的体重。
2.猪的颜色和斑纹:不同品种的猪外形颜色和斑纹均有所不同。
如黑猪、白花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等均有其特有的外形颜色和斑纹。
3.猪的头部特征:不同品种的猪头部特征也有所不同,如荷兰猪的头部宽大,哈威猪的头部较小,毛猪猪头部有短刷毛等。
4.猪的耳朵:不同品种的猪的耳朵形状和大小也有所差异,如杜洛克猪的耳朵较大,白花猪的耳朵较小,而长白猪的耳朵则偏向垂直方向。
5.猪的背线:猪的背线是指从颈部到尾部的脊柱线条,不同品种的猪的背线有所不同。
如荷兰猪的背线较平坦,毛猪猪的背线则较高。
二、猪的体尺测量猪的体尺测量是指通过使用测体尺等工具对猪的身体各部位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以便进行猪的管理和评估。
常见的体尺测量包括体长、体高、胸深、体围等指标。
1.体长:猪体长是指从前牙楼到臀骨直线距离,可使用测体尺进行测量。
3.胸深:胸深是指猪胸部的最大深度,通常测量时要求猪站立或伏卧。
5.体重:猪的体重是评价猪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可以使用体重计或测体尺等方法进行估算。
三、仔猪打耳号仔猪打耳号是指对仔猪进行标识和序号排列,以便于管理和饲养。
打耳号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和需要进行调整,但通常会使用一些标识工具,如耳标、仔猪标、铭牌等。
种公猪体型外貌评定标准(一)种公猪评定根据体型外貌和生长性能进行评定,但种公猪群的免疫结果必须合格。
综合评分=0.35×体型外貌评分+0.65×生长性能评分。
符合项目要求的种公猪必须是综合评分90分以上;种公猪必须健康无疫病;具备《种畜禽合格证》和《检疫合格证明》;附有三代系谱且档案齐全完整。
(二)各品种种公猪的评定大白猪1、体型、外貌特征大白猪体型高大,被毛全白,允许眼角、耳根、尾根有少量黑斑,头长脸宽而微凹,耳大而竖立,背部平直而稍呈弓形,体驱长、胸深广,肋骨张,腹充实而紧凑,后驱宽长,四肢结实。
2、体重体尺达85—105kg体重时:体长80—102cm,胸围88-125 cm。
成年公猪体重达300—380kg。
3、生长性能56-84天体重30kg以上,142-186天体重100kg 以上,30-100kg体重料肉比2.46:1,日增重948-1050g。
4、繁殖性能同窝产为10头以上,初生个体重为1.35kg-1.7kg。
5、评定标准表1 大白猪种公猪体型外貌评分标准分级品种特征与体质头颈腮肩背腰臀部体长四肢生殖器官睾丸生产模式遗传缺陷评分优秀符合品种特征,体质结实发育匀称头清秀,腮肉不明显宽平丰满长结实健壮匀称适中符合无≥90 良好符合品种特征,体质较结实发育匀称头清秀,腮肉较明显中等较丰满中/长较结实健壮匀称适中符合无≥75 合格基本符合品种特征,体质较结实发育较匀称头较重,腮肉明显中等或窄一般中/短一般匀称适中符合无≥60 表2 大白猪种公猪生长性能评分标准分级同窝仔数/头个体初生重/ kg28日龄个体重/kg30 kg体重日龄评分优秀≥11≥1.5≥8.5≤70≥90 良好≥10≥1.3≥8≤75≥75 合格≥9≥1.0≥7.5≤80≥60 表 3 种猪免疫情况猪瘟口蹄疫实验方法判定方法判定结果实验方法判定方法判定结果正向间接血凝实验≤1:16合格正向间接血凝实验≤1:128合格长白猪1、体型、外貌特征长白猪体形呈流线型,全身被毛白色,允许眼角、耳根、尾根有少量黑斑,两耳稍大而向前倾,嘴筒直长,头肩较轻,胸宽中等,体躯较长,腹线平直,背线平直或略弓,腿臀丰满,眼肌面积大,皮薄骨细,四肢强健结实。
种猪体型外貌评分及选择手册
前言
体型外貌评估在种猪的选择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它以人的主观评分为标准,但这种主观行为是建立在对猪的体型结构和潜在缺陷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基础上的。
种猪体型外貌评分的标准化将有利于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比较和应用。
本手册汇集了与种猪体型外貌相关的评分实践、个体选择和体型的遗传机制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合了世界上业内知名专家的实战经验和观点,是他们智慧和成果的结晶。
首先我要感谢为本手册成功完成做出贡献的所有公司技术人员,特别是Konrad Broekman, Patrick Charagu, Peter Derks, Lambert Houwen,
Jordi Mora, J. ángel Pedrido, Geert Rutten,感谢他们对Hypor 猪育种工作中就确定对种猪具有重要意义的特点和因素方面的帮助。
另外,还要感谢Benny van Haandel 和 Linda Nelson这两位编辑,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使本手册变得更加完善详实和通俗易懂。
种猪的使用寿命和耐用程度一贯是Hypo公司关注的焦点,而且通过遗传选育的理论和方法来不断改进种猪的使用寿命是本公司区别于其他育种企业的特色之一。
已有部分研究证明,跛足是现代养猪场中除了繁殖障碍以外、非自主淘汰的首要因素。
因此,我们在种猪形体结构方面的持续研究和不懈改进,将可大大提高猪种在现代养殖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使其更好的适应集约化条件饲养。
无论是母系还是终端父系,“理想型”都是各品系的终极育种目标。
对于母系来说,理想型的标准是体躯长而强壮、腹部发育良好、肢蹄结实、断奶更多的仔猪、分娩更多的胎次。
一般来说,具有体型
i。
实验二猪的外形鉴定、体尺测量和仔猪打耳号一猪的外形鉴定鉴定程序猪体各部位特点的识别,可将猪体分为头颈、前躯、中躯、后躯等四部分依次进行。
(1)头颈部头:符合品种标准,不宜过大。
鼻嘴:稍长而微凹。
嘴筒要宽,口叉要深,上下唇接合整齐,咀嚼有力,鼻孔大,呼吸功能颈大。
耳:符合猪的品种特征眼:要圆、大而明亮有神,对外界物体反应灵敏。
额:额的宽度与前躯的宽度一般呈正相关,头宽则前躯也较宽。
颈:应中等长度,颈部肌肉较丰满,颈与头,与前躯应结合良好,无凹陷。
(2)前躯:肩:宽、平、直,与前后衔接良好,无凹陷。
鬐甲:要平而宽,两肩之间无凹陷。
胸:宽深而开阔,可从两前肢间的距离来判断,距离大,站立直。
前肢:正直,左右距离宜宽,不呈“X”形或“O”形,系宜短而坚强,忌卧系。
蹄大小适中,形状端正,蹄壁角质坚滑,无裂纹。
(3)中躯:背:宽平,直而长,前与肩,后与腰的衔接要良好,没有凹凸腰:要平、宽、直、肌肉结实,与背臀结合自然而无凹陷。
腹:容积广大,但不下垂也不卷缩,收腹吊肚,与胸部结合自然而无凹陷,腹面最好与地平线平行。
乳头和乳房:乳头应分布均匀,有效乳头数不少于12个,有假乳头和没有泌乳孔的乳头都属缺点。
乳房排列良好,左右间隔适当宽,每个乳头间隔均匀,后面的乳头间隔较前面的略宽。
(4)后躯臀部:要求宽、平、长,后侧看圆,微倾斜大腿:宽广深厚而丰满,一直到飞节仍有大量的肌肉。
后肢:由后方观察后肢的宽度,要正直、距离阔,系部短而有力。
(5)其他:皮毛:皮肤、被毛要求柔软光亮,不过薄、有弹性而坚韧,皮无皱纹,被毛稀密适中。
尾:尾根要求粗壮,尾长不超过飞节。
外部生殖器官:公猪的睾丸,要大而明显,大小一致对称,并无单睾,隐睾,大小不一或疝气等缺点,阴茎应抽出快,较长而色鲜红或紫红。
母猪阴户应发育良好,阴户宜向上翘。
二、体尺测量体长:(皮尺)两耳连线中间沿背部至尾根部的距离。
猪头呈自然状态体高:(钢卷尺)耆甲至地面的垂直距离胸围(皮尺):肩胛骨后缘绕胸部一周的距离。
种公猪站的迭代升级本刊编辑/黄若涵编者按: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1998 年广东省广州种猪精液中心成立,是首家面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种猪精液的社会化公猪站,2001年北京浩邦猪人工授精服务有限公司开始大面积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为促进北京市猪人工授精普及率由2001年的10%提高到2008年的85%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近几年以上海祥欣、广西扬翔、河南谊发等一批兼具实力与技术的种猪企业先后建立了一批先进的种公猪站,无论从猪舍的硬件设施还是管理软实力都有了巨幅提升,中国种公猪站建设正经历着迭代升级。
本刊特邀请了有关专家、企业家针对种公猪站管理、建设方面的升级变化做盘点,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诸多挑战和应对策略等进行探讨。
现代化公猪站的硬件标配升级本刊:新时代下公猪站的建设有哪些要求?张守全:随着种猪常温精液的交流日趋频繁,人工授精市场日趋成熟;精液可传播伪狂犬、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和圆环病等病毒性烈性疫病,也可传播葡萄球菌、埃希菌、假单胞菌、克雷伯菌、柠檬酸细菌、微球菌和真细菌等引起的疫病。
公猪站公猪的SPF 化已日显迫切。
传统公猪舍(图1)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现代化种公猪站的基本要求是远离其他猪群,密闭式猪舍(图2)、水帘降温、空气过滤、自动喂料、水泡粪等等配套系统设施的应用。
本刊:目前空气过滤主要有哪几种?成本相对于传统公猪舍增加多少?张守全:空气过滤猪舍目前主要有对侧抽风、同侧送风、正压送风过滤空气然后对侧抽风3种(图3-图5)。
公猪定位饲养条件下,空气过滤成本每头公猪在原来的基础上约增加3 000元。
建设种公猪站的经济效益分析本刊:高投入、高标准建设种公猪站的主要意义在于?郑华:首先是育种的遗传纽带作用。
以深圳市农牧实业有限公司为例,有6个猪场分布在广东不同地区,猪场间形成了统一的生猪繁育体系。
单独选址高投入高标准建设种公猪站,能更好促进公司内场间联合育种。
其次从提升优良种公猪的利用效率、降低疫病感染交叉风险、减少公猪饲养成本、良种补贴项目等角度考虑。
潘玉春:浅谈地方猪种开发中的几个问题搜猪网摘要:地方猪种开发正在不断升温,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强调地方猪种开发应遵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基本原则,同时基于地方猪种的特点,阐述了其品牌建设、繁育模式、饲养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地方猪种开发; 基本原则;品牌建设; 繁育模式; 饲养管理地方猪种开发正在不断升温,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下面谨就地方猪种开发的基本原则、品牌建设、繁育模式、饲养管理等几个关键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1 基本原则开发地方猪种,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兼顾社会效益就是必须牢记保种、注意效率。
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对于企业如此,对于整个行业更是如此。
1.1 牢记保种地方猪种的基因组中蕴含着大量的遗传变异,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与缺失(Indel)、重复数变异(CNV)、结构变异(SV) 等。
这些遗传变异进一步以特定方式组合起来,形成基因、个体、品系、品种等不同层次上的功能多样性(种质特性)。
因为这些遗传变异及其组合方式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之下,经漫长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过程产生、传递、累积而形成的,所以不仅具有适应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求的潜在能力,而且一旦丢失很难重复。
因此,为了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对地方猪种开发之时牢记保种,即开发不能导致地方品种灭绝或者主要特性发生重大变化。
1.2 注意效率尽管各个品种(系) 间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中国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抗病、抗逆等优良特性和生长慢、瘦肉率低等劣势。
当前,地方猪种开发主要以肉质好作为切入点和卖点,并通过高价销售给高端人群而获得利润。
但不能因此忽视高效益与高效率之间的矛盾,因为如果单纯追求肉质好,忽略了综合利用地方猪种繁殖力高、耐粗饲、抗病、抗逆等各种优良特性,尤其是不能利用其耐粗饲的特性而另辟饲料资源,那么地方猪种及其杂种的生产效率是存在问题的。
所以,从国家战略角度讲,仅以肉质好为重点的地方猪种开发可以作为企业的主打方向,但在国家层面或者省市区域层面的比重不宜过大。
生猪购销论级定价肉眼鉴别技巧一、五看:体型分级和鉴别出肉率(一)、看品种(1)、依据猪体型特征、体质、外貌进行鉴别品种及杂交组合、配套系:根据各品种及各种杂交组合的基本特征:如体型、头型、耳型和毛色等特征来判定该猪的品种,是皮、杜、长、大纯种、还是二元、三元、三元转回杂交、四元,以及PIC、海波尔、托匹克、斯格等配套系,或外来良种猪与国内优质品种培育杂交猪。
(2)、自繁自养场看父母代公母猪品种及来源。
(3)、育肥场看猪苗产地来源及父母代公母猪品种和来源。
(4)、各品种猪及杂交组合、配套系体型外貌特征看样猪图片(见养猪图片资料)。
(5)、各品种标准体型猪屠宰率:见下表1注:以上为各品种标准体型猪空腹24小时屠宰(相当于进屠宰厂静养8小时),去头、蹄、尾的净白条(带板油、肾)占活体猪重的比重,也称屠宰率,为国家屠宰测定的计算标准;(二)、看体型1、鉴别方法(1)、从侧面观察:头长、体长,有无明显腮肉,背腹线是否平直或弓吊,前、中、后躯比例,前后躯是否丰满,腿臀比重,体侧是否平整。
(2)、从前面观察:头型大小、耳型、额宽及体躯的宽度(包括胸宽、肋骨开张度、背腰宽等),前肢站立姿势及距离的宽度等。
(3)、从后面观察:腿臀发育宽深度,背腰宽度,背中线凹凸程度、尾根正上方5厘米左右肌窝凹深程度,臀部两侧肌肉外展程度。
2、外形分级一级猪:头细、无腮肉、颈部平直,吊肚,嘴尖体长,弓背,背部中间凹线明显,前后腿肌肉结实丰满,均匀度好,肌窝深凹,超级靓猪。
二级猪:头小、无明显腮肉,前后躯丰满,背平直、腹部小,体质结实,外形紧凑,肌窝较深,靓猪体型。
三级猪:头尖,稍有腮肉,肚下垂不明显,身长较短,背平直,背部中间凹线不明显,后腿丰满度较丰满,肌窝浅凹,标准体型。
四级猪:头较小、腮肉明显,前中后躯比例不明显,呈圆桶状,背肚下垂,背线平满、肢蹄结实,无肌窝,偏肥体型。
五级猪:头较重、颈较粗,腮肉多,肚子低垂,腹大,背部中间呈凸线形,后躯欠丰满,腹部较大,肢蹄欠结实,无肌窝,明显偏肥,肚大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