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机几种起动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高压电机保护定值计算举例高压电机保护定值计算是指根据电机的额定参数和所需保护的要求,确定各种保护装置的定值参数。
下面将以高压电机过载保护定值计算为例,详细介绍计算过程。
一、定值计算前准备工作在进行过载保护定值计算之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参数:1. 电机额定功率:电机的额定功率是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电机能够连续运行的功率。
2. 电机额定电流:电机的额定电流是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电机运行时的电流。
3. 电机启动方式:电机的启动方式有直接启动、自耦变压器启动、星角变压器启动等。
4. 过载保护装置类型:常见的过载保护装置有热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电子保护器等。
二、过载保护定值计算步骤1. 确定电机额定电流:根据电机额定功率和电压频率,可通过电机额定功率除以电压频率乘以 1.732来计算电机额定电流。
例如,某电机额定功率为1000kW,电压为380V,频率为50Hz,则电机额定电流为1000 / (380 × 50 × 1.732) ≈ 1142A。
2. 确定过载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特性:根据电机的启动方式和过载保护装置的特性曲线,确定过载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
3. 计算过载保护装置的定值电流:根据过载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和电机额定电流,可通过查找过载保护装置的特性曲线,确定过载保护装置的定值电流。
定值电流一般为电机额定电流的一定倍数。
4. 验证过载保护装置的定值电流:通过实际操作或模拟实验,验证过载保护装置的定值电流是否满足实际保护要求。
若不满足要求,则调整定值电流,重新进行验证,直至满足要求。
5. 调整过载保护装置的灵敏度:通过调整过载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使其能够准确地对电机的过载情况进行保护。
三、举例说明过载保护定值计算以某高压电机为例,额定功率为800kW,额定电流为1446A,采用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装置。
根据热继电器的特性曲线,动作时间特性如下:1. 热继电器动作时间特性曲线:在电机额定电流下,热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为30s;在1.2倍电机额定电流下,热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为10s。
高压电机软启动的方法(一)无刷自控电机就是一种克服了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启动电流大,启动转矩小;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装有碳刷、滑环和复杂的启动装置等缺点;而保留了鼠笼电动机结构简单、维护工作量小;绕线电机启动电流小,启动转矩大等优点的电动机。
它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无刷自控电机能根据电机转速,自动控制串入电机转子内的电阻大小,达到增加电机启动转矩,减少电机启动电流和实现绕线式异步电动无刷运行的目的。
它不但能使异步电动机启动的电流由5—7Ie降到0.4—1.7Ie时,电机的启动转矩(0.4--1.6Me)和启动时间保持不变,还能使电机以最大转矩(1.6--3.1Me)启动。
它可以代替鼠笼电机及其启动装置;绕线电机的滑环、碳刷及其启动装置。
它可利用普通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去掉滑环、碳刷及启动装置,并更换成无刷自控电动机启动器后获得。
2.过大的启动电流和过小的启动转矩造成的危害普通异步电动机启动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5--7倍,而启动转矩只有额定转矩的0.4--1.6倍。
它在电网条件(电机启动时的电网压降小于10%)和工艺条件(启动转矩满足)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启动。
但过大的启动电流、过小的启动转矩和过长的启动时间给电机和电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当电机启动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6--7倍时,线圈发热量是电机在正常运行时的36--49倍,产生的电磁力同样达到了36--49倍。
过高的温度、过快的加热速度、过大的温度梯度和电磁力,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力,缩短了定子线圈和转子铜条(特别是转子常利用趋肤效应现象,降低启动电流,转子铜条在启动时,表面的温度达到350℃以上)的使用寿命。
如柳钢公司烧结厂29m2烧结主风机电机为两台1000KW鼠笼电机,全压直接启动,1997年一年内累计烧毁电机六次。
1998年开始采用降压启动后,到2002年止,已累计运行4年,再没有出现一次电机烧毁事故。
正因如此,有关统计显示:电机直接启动时间不及电机运行时间的0.1%,但故障率占到电机全部故障率的30%以上。
高压电机起动方式高压电机是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动机,其起动方式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启动方式。
首先,常见的高压电机起动方式是直接启动。
直接启动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通过将电机直接连接到电源,即可实现启动。
这种方式适合于启动电机负载较小、启动时电动机的起动转矩要求不高的情况。
直接启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缺点是启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启动电流冲击,对电网造成较大的负荷压力。
其次,还有星三角启动方式。
星三角启动是通过将电机起动时的绕组连接方式从星形转换为三角形来实现。
启动时,电机先以星形连接方式启动,然后在电机达到一定转速时,再以三角形连接方式运行。
这种启动方式适合于需要在启动时减小电机起动时的冲击电流,减轻对电网的负荷压力的情况。
星三角启动的优点是减小了启动时的电流冲击,但缺点是转速不能平稳提高,适用于一些启动过程对转速要求不高的场合。
另外,还有自耦变压器启动方式。
自耦变压器启动是通过将起动电机的绕组通过自耦变压器进行接入,从而改变电压的大小,实现电机启动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启动过程需要较大转矩,但又需要减小冲击电流的场合。
自耦变压器启动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较大转矩的启动,同时又可以减小启动过程中的冲击电流,但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最后,还有软启动方式。
软启动是通过电子器件来控制电机的起动过程,实现缓慢、平稳地提高电机转速的一种方式。
软启动适用于起动转矩较大、对电路保护要求较高的场合。
软启动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平稳启动、减小启动时的冲击电流,同时可以提供多种保护功能,但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高压电机的起动方式有直接启动、星三角启动、自耦变压器启动和软启动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在选择起动方式时,需要考虑电机的负载情况、启动时的转矩需求、对电网负荷的要求以及对保护功能的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起动方式,才能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寿命。
高压电机的起动方式
高压电机的起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直接启动:将高压电源直接接到电机的定子绕组上,通过开关启动电机。
直接启动适用于小功率的高压电机,启动时电机会产生较大的启动电流,对电网负荷影响较大。
2. 自耦变压器启动:使用自耦变压器降低电机起动时的电压,减小启动电流。
首先将高压电源接到自耦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上,再将主绕组与电机连接,启动时先将电机接通自耦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待电机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再使自耦变压器的主绕组与电机直接连接。
3. 电阻起动:在高压电机的定子绕组中串接一定的电阻,启动时通过电阻限制启动电流,待电机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再将电阻切除。
4. 自动抗串高压电阻起动:使用电子控制技术,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在电机的定子绕组中串接一定的高压电阻,启动时启动电流较小,启动完成后再将电阻自动切除。
5. 变频启动:使用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起动,将高压电源经过变频器变换为低频高压电源供电给电机,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速和电压,实现平稳起动。
这些起动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电机特性进行选择,以实现高压电机的安全、稳定起动。
高压电机几种起动方式
高压电机几种起动方式
普通鼠笼式电动机在空载全压直接启动时,启动电流会达到额定电流的4—7倍。
当电动机容量相对较大时,该启动电流将引起电网电压急剧下降,电压频率也会发生变化,这会破坏同电网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引起电网失去稳定,造成更大的事故。
电动机全压启动时的大电流在定子线圈和转子鼠笼条上产生很大的冲击力,会破坏绕组绝缘和造成鼠笼条断裂,引起电机故障,大电流还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损伤绕组绝缘,减少电机寿命。
mo8
串联电抗器启动为有级降压启动,在全压切换时转矩有跃变,会产生机械冲击。
与直接全压启动相比,操作过电压的几率会小些。
但由于高频振荡的随机性,大幅值的操作过电压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
自耦变压器减压启动与电抗器降压启动相比,在获得同样启动转矩的情况下,自耦变压器式降压启动的启动电流较小,适合于阻力矩比较大的情况。
用中压变频器做软启动装置来启动电机,其启动性能很好,但中压变频器价格昂贵,另外由于变频技术还处于发展时期,其可靠性还不是很高,用户的维修技术还跟不上,这便是这种方法尚不是应用很多的原因,一般都在进口设备上采用。
用变频器来启动电机,可以做到无操作过电压,但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中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也会对电机造成伤害。
采用可控硅串联技术的中压电机软启动装置对元器件特性参数的一致性要求很高,元器件的筛选率很低,而且筛选仪器的价格很高,这致使装置的价格较高。
另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元器件的参数还会发生变化,使元器件的均压性能降低,极易造成整串元器件的损坏,使这种装置的可靠性降低。
水电阻和液变电阻式软启动装置,水电阻式是靠极板的移动和大电流使水汽化(极板表面)形成高电阻改变液体的电阻来控制启动电流(电压),而液变电阻是靠掺入杂质的多少,极板的大小及大电流使极板附近的水汽化产生的高电阻来控制启动。
开关变压器式中压电机软启动装置是用开关变压器来隔离高压和低压,开关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与可控硅和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改变其低压绕组上电压来改变高压绕组上的电压,从而达到改变电机端电压的目的,以实现电机的软启动。
在启动过程中,开关变压器始终处于开和关两种工作状态,开关变压器损耗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