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22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分析摘要:本文以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实例,详细阐述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是针对既有实施技术方案,采用临时工程进行必要的交通外部分流及内部交通转换,保证施工中原有道路在满足一定的交通服务水平条件下保持畅通。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概述1.1、项目概况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主要采用两侧加宽、局部单侧加宽或采用分离式路基的形式进行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路线总体为南北走向,全长约30公里。
现况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4.5米,双向四车道。
改扩建后设计速度为120km/h,路基宽度42米,双向八车道。
1.2、施工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1、合理选择方案,正常交通与改扩建工程相结合,减少对现况交通影响。
2、交通组织方案应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3、最大限度利用原有高速公路交通设施,做到效益最佳。
4、因地制宜,采用成熟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既要能协调交通,便于施工操作,又要满足安全性要求。
2、施工交通组织方案2.1、施工阶段划分为了对处于同一施工序列的分项工程合并考虑、统一研究交通组织方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阶段划分如下:(1)施工第一阶段主线加宽部分的路基、桥梁下构、涵洞、通道的施工应尽量保留原路侧安全防护设施;路基施工完成后,拆除原有路侧防撞护栏,挖除原有土路肩和硬路肩,进行加宽部分的路基施工和桥梁上部构造的施工,此时,利用硬路肩部分宽度用来设置防撞设施和临时交通工程设施,保留行车道通行。
(2)施工第二阶段按4km-6km划分施工区间段,先封闭半幅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车辆移至另外半幅双向四车道通行。
(3)施工第三阶段待先封闭一幅的路面施工、标线等完成后,将交通导至此半幅,再封闭另外半幅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2.2、路基施工初期1.施工方案在施工中利用旧路最外侧路肩、两侧加宽部分作施工便道,边坡开挖采用分层台阶式开挖,开挖一层,填筑并压实一层。
髙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与安全管理尊敬的各位领导:近年来,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日益增多,如何在不间断交通前提下开展髙效安全的高速保通问题比较突出。
本次林**改扩建工程为例, 针对此问题给各位领导进行汇报。
1、施工前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按图纸在省界、各髙速、地方道路设置三级分流标志。
分流点设置一级分流点(诱导点):分别设置在省界路网的市级节点和外省公路入口处,主要功能为诱导交通、尽量分离过境交通;二级分流点(分流点):在区内路网的主要交叉口布设,以强制性的交通疏导为主要功能,并考虑设置部分临时交管设施;三级分流点(管制点):髙速公路沿线所有互通入口,包括直接相联系的互通出口,同样以强制性交通管制为主要手段,解决出现路堵时的交通疏解。
路网分流必须做好分流路径的提示,设置合理分流点位,限速限行、加强交通诱导和管制。
根据实际情况,**材改扩建施工期间限五轴及以上车辆,车辆运输车,危险品运输车及不可解体物体运输车,大车限速70KM/H,小车限速80KM/Ho2、施工阶段在完成分流点设置及限速限行后,改扩建施工区域车流量有效降 低后,开始施工第一阶段,此阶段髙速行车保持原状,正常行驶。
路侧移动钢护栏的安装由于改扩建施工,原高速土路肩及部分硬路肩需挖出后与新路拼 接,原髙速波形梁护栏需拆除,影响行车安全。
故施工前在原高速公 路双幅硬路肩距路沿石Ini 位置安装移动钢护栏,挖方段设置围挡防 止落石。
由于设置了移动钢护栏、围挡等会侵占原高速路面,此时应 急车道剩余1.5m 。
安装示意图如下:移动钢护栏所有管件及钢板的材质均为Q235,其机械性能及化 学成分符合GB/T700-2006的规定,进场经过检测验收合格后使用。
移动钢护栏的两侧均按照25的固定间距安装轮廓标。
移动钢护栏上设置防眩板,防眩板宽度为20cm,高度90cm,设 置间距为1.2山。
防眩板安装牢固,在发生交通事故等异常情况下,确 保防眩板不侵入行车净空。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探讨王㊀威摘㊀要: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陆续出现了程序不一的服务水平下降㊁通行能力不足情况,甚至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㊂此时,开展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就成为公路工程建设的新任务㊂文章以312国道㊁346国道南京龙潭港至绕越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对工程建设中交通组织方案的设计原则及要点进行了简单的探讨㊂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一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概述312国道㊁346国道南京龙潭港至绕越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南京海港枢纽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龙潭港与绕越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将为南京龙潭港综合枢纽服务集聚功能提升提供依据㊂该项目起于龙潭港区一期大门,沿栖霞达到向西部跨越七乡河,随后向南沿规划城市三环路跨越京沪铁路,紧接着沿312国道向西止于绕越高速公路栖霞互通㊂整条线路长达14.88km,交通组织压力较大㊂二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的设计原则(一)施工优先对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而言,交通组织应以施工优先为首要原则㊂以往道路上的交通流不可避免地会对施工造成影响,在开展交通组织设计时,不可过分强调交通流通畅度,而是优先考虑工程实施的便利性㊂(二)通而不畅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时,应贯彻落实通而不畅的原则㊂即在保持原路交通流运行的基础上,保证施工区各项任务安全开展㊂同时,工程施工与交通流相互协调,满足各项施工要求㊂(三)路网分流根据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特殊情况,在交通组织设计时,应贯彻路网分流原则㊂即根据施工进度变化以及对应路网情况差异,进行交通组织方案的调整,保证道路在微观层面上服务水平一定㊂三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的设计要点(一)交通量分析312国道㊁346国道南京龙潭港至绕越高速公路基本上为等外公路,沥青表处路面,通行能力较强㊂工程在栖霞ң七乡河与312国道基本并行,对项目建设存在较大的干扰㊂且由于该路段路面损坏较为严重,在施工前期㊁施工期间均需要实施维修操作㊂而规划城市三环路ң京沪铁路㊁312国道ң绕越高速公路栖霞段路面损坏程度稍好,但存在连接G312与G346的城市三环互通曲线段钢箱梁桥梁坡度陡㊁跨径大㊁转弯半径小等问题㊂综合考虑该工程各段情况,工程总体路段可适应的交通量为15000辆(小客车最大年平均日交通量),折合数车型比例为小货车(11.00%)㊁中货车(12.00%)㊁大货车(9.00%)㊁特大货车(40.00%)㊁小客车(25.00%)㊁大客车(3.00%)㊂整个通道内栖霞ң七乡河断面交通量最大,为满足交通要求,施工时序分段考虑交通流组织㊂(二)模式选择根据312国道㊁346国道南京龙潭港至绕越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上下行分向分流㊁交通及路政押车限速通行㊁交叉放行等几种交通流组织模式㊂上下行分向分流主要是考虑到该工程路测施工致使施工段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的情况,为避免道路承载能力不足以承担驶入交通流而引发的严重交通堵塞事故,在施工前期进行上下行分向分流应急方案的制订㊂即在道路出现堵塞苗头时,于道路进口,利用可变情报板作为交通诱导工具,促使后来车辆绕行到其他道路㊂同时进行道路临时出口的增设或临时进口的封闭,最大限度发掘区域路网优势,缓解分流道路通行压力㊂交通及路政押车限速通行主要是在完善交通事故预先警报或者恶劣天气预先警示的前提下,分时段组织交通警察㊁路政开展巡察㊂配合临时标志标线㊁可变信息板等手段的应用,最大限度保障改扩建施工期间交通安全㊂交叉放行主要是在312国道段盖梁及箱梁等桥梁工程与地面道路穿插进行其间,落实双方向车辆单方向间隔放行的方针㊂而在货车占全部客流量较大且对客车通行已造成影响时,强制落实允许客车先行㊁分车道通行方针㊂(三)分流组织根据312国道㊁346国道南京龙潭港至绕越高速公路交通组织模式的差异,交通分流组织包括通道内分流㊁区域路网分流两种㊂通过对交通量调查可知,该项目通道内交通压力最大的路段为栖霞ң七乡河段,因此,可选择该路段进行分流组织㊂在一定等级的服务水平下通行能力一定时,若该段年均日交通量为14560pcu/d,而一定等级的服务水平下的通行能力为800pcu/h/ln,按年平均日通信时间为16h计算,应有1760pcu/d的交通量由其他道路分流承担㊂具体分流模式为半幅全线封闭式交通流分割组织㊂第一阶段,进行栖霞ң七乡河段半幅拓宽部分路基㊁路面施工作业,并对原有路面进行修复处理㊂以往右半幅则维持两车道双方向通行㊂第二阶段,在栖霞ң七乡河段左半幅双向三车道路面改造完成后,将双向交通转移到左半幅,经临时标线㊁隔离设施,实现左半幅双向三车道限速通行㊂同时对右半幅路基㊁路面进行施工㊂第三阶段,在栖霞ң七乡河段左右半幅施工完毕后,全线实现双向六车道通行㊂随后基于规划城市三环路ң京沪铁路㊁312国道ң绕越高速公路栖霞段路宽度大的特征,施工期间保通难度不大,可以局部增设隔离墩㊁防抛网以及警告标志㊁限速标志,结合适当数量的交通管理人员㊁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可以维持施工期间交通流有序组织㊁分割㊂四㊁结语综上所述,交通组织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设计势必需要从整体入手,分析项目出口及入口与周边道路网络之间的关系㊂同时,结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总体方案,统筹规划,保障改扩建工程正式实施阶段交通的顺畅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改扩建施工对周边交通的影响㊂参考文献:[1]谢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研究[J].砖瓦世界,2019(12):196.[2]陈礼彪,邬晓光,苏兴矩,等.厦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65-70.[3]孙宪魁.乌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4):339-341.作者简介:王威,南京东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㊂032。
市政•交通•水利工程设计Municipal • Trt^fu • WRrsources Engineering Design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Traffic Organization Plan for 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王辉(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广州510620)W A N G Hui(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u 510620, China)【摘要】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呈现出日益增长的变化趋势,部分已运营的高速公路存在通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组织改扩建工作,缓解服务能力有限与交通量过大的矛盾论文以开平至阳江改扩建高速公路T 1标合同段为例,在施工过程中,制订了交通 组织基本原则、分流方式、限速方案,将该工程的交通组织方案设置为4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保证该工 程顺利进行,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服务能力:【Abstract 】 With the ever-increasing traffic volume o f expressways, some expressways in operation have the problem o f insufficient trafficservice capacity. It is necessary to organize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imited-service capacity and excessive traffic volume. Taking the T1 contract section of the Kaiping-Yangjiang 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ormulates the basic principles, diversion mode, and speed limit plans o f the traffic organiz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divides the traffic organization plan into four stages, and expound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 f e ach stage,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 f t he project and improve the traffic service capacity o f t he expressway.【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Keywords 】expressways;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traffic organization【中图分类号】U 491;U 418.8[DOI ] 10.13616/j .cnki.gcjsysj .2021.05.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467 (2021) 05-0063-03【作者简介】王辉(1986~),男,安徽安庆人,工程师,从事道路桥梁工 程施工管理研究。
京珠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京珠南高速公路韶关~广州段大部分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构造物多,有亚洲著名的隧道群,且粤北山区多雨雾天气,行驶在广韶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中有60‰以上是大货车,超载、超限、超速及疲劳驾驶现象十分严重,事故频发。
按照5月12日在省交警总队关于京珠南改扩建工程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协调会议精神,广韶路政大队、工程部及中交二院分别与韶关、清远、广州高速交警大队针对各段不同的特点迸行了具体协调,初步拟定方案如下:一、京珠高速公路南段在工程改造期间,按照“不封路、保畅通、保平安”的指导思想,按层次、区段、时段进行交通管制,合理分流车辆,保证安全施工,以保障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安全畅通。
二、京珠南工程施工改造期间南、北向分三个层次实施交通分流。
1、对南行车辆的分流:第一层分流,在江西、湖南省境内对进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的车辆进行分流,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向南下进入广东的司机告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韶关~广州)全线修路,提醒司机绕道进入广东;第二层分流,在施工路段前一个路口(在进一步确认)对车辆进行分流(分流至107国道),并在路口和收费站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告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韶关~广州)全线修路,四轴(含四轴)以上的运输车辆进入广东需走106、107国道;第三层分流,在京珠南高速公路韶关南或沙溪收费站对车辆进行分流,并在路口和收费站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强制四轴以上(含四轴)的运输车辆(装卸鲜、活农副产品及特有绿色通道通行证的车辆除外)离开高速公路,绕道行走106国道进入广东。
如选择在韶关南分流,应考虑曲江环岛4.5m限高、凉沙公路桥梁限载及大宝山隧道等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同时还应考虑分流车辆对曲江县城的影响,容易引起县城内交通堵塞。
如选择在沙溪分流,可避免曲江环岛4.5m限高及分流车辆对曲江县城交通的影响。
2、对北行车辆的分流:第一层分流,在广深、广佛、广惠、广州环城、广州北二环、机场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及地方公路连接京珠高速公路的路段对车辆进行分流,在路口或收费站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告知北上韶关、清远和出省的司机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韶关~广州)道路施工改造的信息,提醒司机绕道行驶;第二层分流,在京珠高速公路钟落潭将主线北行车流分流至广从公路和106国道,并在路口和收费站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告知北上的四轴(含四轴)以上运输车辆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韶关~广州)全线修路,请绕道行驶(装载鲜、活农副产品及持有绿色通道通行证的车辆除外);3、在沿线各匝道入口处设交通管制点,对四轴以土(含四轴)的运输车辆(装载鲜、活农副产品及特有绿色通道通行证的车辆除外)限制驶入。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设计规范适用于有计划改扩建的高速公路,旨在确保施工改扩建期间安全可靠的交通组织运行,确定各方面的组织安排规定及其实施措施,保证道路安全通畅。
一、重要衔接路段(含设施)交通组织规划1.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原则:(1)遵循“安全、有序”的原则;(2)保证衔接线、路口、设施的合理接续及安全通行;(3)避免引发路段阻塞、交通拥挤的情况。
2.交通组织规划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及问题:(1)交通标志牌、标线设置及相应交通安全措施;(2)机动车出入口的安排;(3)路段施工范围及其暂时交通组织安排;(4)衔接线安排;(5)路口临时信号控制措施;(6)超车线设置;(7)公共汽车、客运站台等中转设施及检查站设置;(8)危险货物、重型车辆、非机动车等特殊车辆交通组织安排。
3.设置的交通控制设施(如信号灯、行人通道)需能有效抵制车辆擅自越车、闯红灯等行为;4.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应考虑交通安全、避免造成对邻近校园、工厂等旅客或货物站的危害及不便,收集当地的交通安全规定与标准;5.各路口的安全保障措施要合理;6.暂停期间交通组织安排需考虑学校园区、工厂园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施工进程。
二、行人安全管理1.临时建筑物、影响限制区域设置临时行人穿越路口处,设置应安全顺畅、易行;2.设置人行横道、人行过江陆桥等,应内河桥路如实反映当地交通安全状况;3.行人穿越马路应安全文明,限制行人擅自或野蛮过马路;4.临时街道穿行处设置完善的信息告示,准确地反映当前交通状况。
三、车辆安全管理1.施工进场车辆及周边交通安全状况应总结说明;2.规划设置完善的视频监控设施;3.施工期间应禁止搭载危险品及违法超载车辆入口;4.重要工程与改扩建的路段实行行进时间管制;5.设施路段、中转站设置车速和行驶方向等适当的操作限制;6.设置明确的通行线,禁止擅自越行或变更行驶方向。
7.规划设置入口检查站,做到统一出入口、分类检查;8.站内车辆管理、辅道安置设施。
G76厦蓉高速(水格段)从江东收费站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工程概况G76厦蓉高速(水格段)从江东收费站项目地处从江县洛香镇,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毗邻。
从江收费站距离从江县城约35公里,距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约5公里门户通道。
项目地块紧邻贵广高铁从江站,南走从江,东走肇兴,北走黎平,西走贵阳。
目前的从江收费站匝道两进四出,属于三类收费站,拟建成收费站通道为“5入7出”,按照Ⅱ类收费站标准设计,提升站点服务功能。
新建收费管理用房284.59平方米、收费天棚、机电系统、交安设施、路基路面工程,以及收费站入口治超设施等工程施工。
工期为2个月。
原收费站进出站口照片原收费站进出站口照片施工简况先保留原有收费站,在进站口离原有收费站(两个收费站岛头之间的距离为10.5M)10.5M处修建新的收费站;新的收费站为“5进7出”,宽度为57M(以岛身长为宽,岛身长为57M),长度为70M,囊括了进站匝道及出站匝道两条道路;施工时间为两个月,于2018年6月10日实现新收费站正常运营。
新收费站平面图在能确保安全施工及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我部根据现场实地观察,决定在出站匝道右侧(车辆行驶方向)距离原收费站100m左右处开始修建一条圆弧形的临时车道,车道途径收费站内宿舍楼正前方,再绕行至原收费站,该临时车道为双向车道,中间采用安全柱进行双向车道的分隔,安全柱间距为2M。
在两侧围挡上贴放导向反光标志。
并在车道两头适当位置增设水马、防撞桶、警示灯等安全防护措施。
(图中黄色虚线之间区域为临时车道)因考虑到施工时:施工人员、车辆、机械、正常行驶的车辆、站内工作人员、站内车辆等因素;如不加以管理,将会导致现场十分混乱,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为此,我部决定使用彩钢瓦对施工区域、车辆行驶区域(临时车道)、及站内人员生活区域进行分离。
(图中黄色虚线为彩钢瓦围挡)思路三由于两个收费站岛头之间的距离为10.5M,且临时车道为双向车道,因为道路角度或场地的局限性,导致超限车辆(超高、超宽、超长车辆)在进站后及出站时,可能会发生刮擦、碰撞等问题,只要一发生该类问题,道路必然拥堵,现场将混乱不堪,而且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也非常耽误时间。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性交通组织方案一、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合同。
3、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第六标段施工图设计。
4、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第六标段投标文件。
5、国家公路工程基本建设法律、法规和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6、我单位长期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所总结积累的施工方法和经验、施工技术水平、现有的施工设备能力和管理水平等。
7、编制的依据的主要规范如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JTG/T L11- 2014)《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置设计细则》(JTG/T L80- 201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 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 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 200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二)编制范围本交通组织方案适用于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主体工程第六标段小许家以东路段,主线全长35.57公里,起止桩号为:青银段K294+385-K323+349.189、济广段K0+000-K6+600。
(三)工程概况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起于青岛即墨市朱官庄的新主线收费站,自东向西依次经过潍坊、淄博、滨州,经唐王枢纽互通立交与G35(济广高速公路)连接,终于济南零点立交,路线全长309.2公里,其中青银高速段286.947公里,济广高速段22.21公里。
济青高速公路在改扩建期间,仍保持正常通行。
第六标段主线全长51.18公里,起止桩号为G20 K294+385~K323+349.189、 G35K0+000~K22+210,G20 K323+349.189点与G35 K0+000点重合。
京珠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京珠南高速公路韶关~广州段大部分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构造物多,有亚洲著名的隧道群,且粤北山区多雨雾天气,行驶在广韶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中有60‰以上是大货车,超载、超限、超速及疲劳驾驶现象十分严重,事故频发。
按照5月12日在省交警总队关于京珠南改扩建工程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协调会议精神,广韶路政大队、工程部及中交二院分别与韶关、清远、广州高速交警大队针对各段不同的特点迸行了具体协调,初步拟定方案如下:一、京珠高速公路南段在工程改造期间,按照“不封路、保畅通、保平安”的指导思想,按层次、区段、时段进行交通管制,合理分流车辆,保证安全施工,以保障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安全畅通。
二、京珠南工程施工改造期间南、北向分三个层次实施交通分流。
1、对南行车辆的分流:第一层分流,在江西、湖南省境内对进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的车辆进行分流,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向南下进入广东的司机告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韶关~广州)全线修路,提醒司机绕道进入广东;第二层分流,在施工路段前一个路口(在进一步确认)对车辆进行分流(分流至107国道),并在路口和收费站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告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韶关~广州)全线修路,四轴(含四轴)以上的运输车辆进入广东需走106、107国道;第三层分流,在京珠南高速公路韶关南或沙溪收费站对车辆进行分流,并在路口和收费站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强制四轴以上(含四轴)的运输车辆(装卸鲜、活农副产品及特有绿色通道通行证的车辆除外)离开高速公路,绕道行走106国道进入广东。
如选择在韶关南分流,应考虑曲江环岛4.5m限高、凉沙公路桥梁限载及大宝山隧道等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同时还应考虑分流车辆对曲江县城的影响,容易引起县城内交通堵塞。
如选择在沙溪分流,可避免曲江环岛4.5m限高及分流车辆对曲江县城交通的影响。
2、对北行车辆的分流:第一层分流,在广深、广佛、广惠、广州环城、广州北二环、机场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及地方公路连接京珠高速公路的路段对车辆进行分流,在路口或收费站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告知北上韶关、清远和出省的司机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韶关~广州)道路施工改造的信息,提醒司机绕道行驶;第二层分流,在京珠高速公路钟落潭将主线北行车流分流至广从公路和106国道,并在路口和收费站树立交通指示标牌告知北上的四轴(含四轴)以上运输车辆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韶关~广州)全线修路,请绕道行驶(装载鲜、活农副产品及持有绿色通道通行证的车辆除外);3、在沿线各匝道入口处设交通管制点,对四轴以土(含四轴)的运输车辆(装载鲜、活农副产品及特有绿色通道通行证的车辆除外)限制驶入。
京珠国道主干线安阳至新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实施方案京珠国道主干线安阳至新乡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及河南省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速、平稳、畅通的优质服务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
随着京珠高速的全新贯通,必将在河南省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中显现更为突出的主动脉作用。
大流量的交通现状要求该路段以“边通车,边施工”的方式实施改扩建工程建设,改扩建施工中既要确保高速公路营运的安全畅通,又要保证施工人员、机械的安全及工程质量,其危险性和难度是新建项目无法比拟的。
因此,选择合理的交通组织实施方案是改扩建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
实施方案包括两部分,一是项目本身的实施技术方案,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交通组织方案。
一、施工交通组织应遵循的原则安全原则: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障运营车辆的行驶安全,同时也必须保障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畅通原则: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安阳至新乡高速公路应始终畅通,确保施工过程中部分车辆以分流公路承担的情况下,另一部分车辆能够以较低的速度通过,以减少因施工带来的高速公路运营损失。
确保施工进度原则:1改扩建工程是在原有高速公路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施工必然带来原有高速公路的运营损失,同时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有很大的阻碍。
因此确保施工进度,尽量减短施工周期是非常必要的。
效益最佳原则:改扩建工程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合理利润的追求必然要求工程在达到工程的质量、时间等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付出最小的经济代价。
因此在改扩建工程中对各项设施的要求是在达到质量要求下的最经济方案。
二、区域公路网分析1、可分流交通的平行道路本项目施工期间内安阳至新乡东北通道内除京珠高速公路外,主要有国道G107可供分流项目交通量。
还有国道G106和省道S219两条道路可以作为分流的备用路线。
国道G107为二级公路,路面宽15~18米,路况基本良好,穿越乡镇路段街道化严重,部分路段路面龟裂较为严重。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2005年~2007年改扩建项目实施期间,G107线交通量尚未完全饱和,仍可分流部分南北向交通流。
国道G106、省道S219:均为二级公路,路面宽12~15米,路况基本良好,也可分流部分交通量。
2、连接平行道路的横向道路省道S301:安阳互通式立交所在的省道S301线,位于安阳市北部,向西可通过安阳市市区道路连接到国道G107,向东直至濮阳,可连接到国道G106。
2目前本段道路状况良好。
省道S303:安阳南互通式立交所在的省道S303线,位于安阳市南部,向西通过安阳市市区道路可连接到国道G107,向东直至南乐,可连接到国道G106。
目前道路状况较好。
省道S302:汤阴互通式立交所在的省道S302线,位于汤阴县的东侧,向西通过汤阴县市区道路与国道G107相连。
目前道路状况较好。
省道S304:鹤壁至濮阳段高速公路:淇滨互通式立交所在的连接鹤壁市区的淇滨大道及新建的濮鹤高速公路,向西可连接到国道G107,向东可连接到国道G106。
目前淇滨大道和濮鹤高速公路道路状况良好。
省道S305:浚县互通式立交所在的省道S305浚县至大贲店公路,为二级公路,自安新高速公路向西与国道G107相连,目前道路状况较好。
省道S222:淇县互通式立交所在的省道S222淇滑公路为二级公路,连接安新高速公路西部的淇县和东部的滑县,与国道G107在安新高速公路西侧相交。
目前路段状况良好。
省道S101:卫辉互通式立交所在的省道S101新濮公路为二级公路,连接新乡和濮阳二地级城市,与国道G107在新乡市东侧相交。
目前路段状况良好。
以上与安新高速公路交叉的公路可以承担部分高速公路行驶车辆向国道G107转换的任务,加上与安新高速公路平行的国道G106和位于安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起点西灵芝收费站以北的起始分流点——河北磁县互通式立交,和位于本工程终点以南的最终分流点——新乡互通式立交,构成了本工程施工的完整的保通分流路网。
3三、施工组织和交通组织方案本项目施工过程中,路面施工阶段通行车辆所受影响最大,通过比较“半幅施工,货车分流”、“分段半幅施工,货车分流”、“半幅分车道施工,行车不分流”等几种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半幅分车道施工,行车不分流”能更好地满足要求。
根据“半幅分车道施工,行车不分流”交通组织方案,又设计了三种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分别为:方案一:东、西半幅外侧路基同时施工;东半幅外侧新建路面和原硬路肩路面施工,在东半幅原硬路肩每2km保留200m作为紧急停车岛并与中间带开口错开;东半幅内侧原路面、西半幅外侧新建路面施工,同样地,在西半幅原硬路肩保留紧急停车岛,待该阶段其它路面施工完成后再单独施工;西半幅内侧路面施工。
方案二:东、西半幅外侧路基同时施工;东、西半幅外侧新建路面和原硬路肩同时施工,在东、西半幅原硬路肩每2km保留200m作为紧急停车岛并与中间带开口错开;东、西半幅内侧路面同时施工。
方案三:东、西半幅外侧路基同时施工;东、西半幅挖除原硬路肩后和新建路面同时施工;东、西半幅内侧路面施工。
(一)标志设计1、临时标志的设计为确保各个阶段在拆除路侧标志后给驾驶员提供必要的道路交通信息,每个阶段设置较完善的临时交通标志。
路段临时标志主要包括:施工预告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分流标4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
标志设置详细情况为:禁令标志:仅设主线限速标志,其他禁令标志取消。
警告标志:增设“施工道路车辆慢行”、“道路施工谨慎驾驶”等施工警告标志。
指示标志:跨线桥上的标志取消。
指路标志:前方2km/1km/500m出口预告、出口、下一出口预告、服务区2km/1km/500m预告、服务区出口、地点距离、收费站预告、分合流诱导标等标志放置于紧急停车岛(小于2m的标志放置于中央分隔带);远距离的服务区预告,著名地点,车距确认,指向路政、交警单位的指路标志取消。
增设事故报警电话号码公告牌,方便紧急事件发生后的报警。
2、临时标志的摆放路段临时标志采用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类型。
宽度小于2m的标志采用固定式,大于2m的标志采用移动式。
撤除硬路肩前,宽度小于2m的临时标志采用固定式设置于中央分隔带内;其它则采用移动式置于紧急停车带上。
硬路肩撤除后,若保留紧急停车岛,部分临时标志采用移动式置于紧急停车岛内,其它则采用移动式置于新建路基、路面底基层或基层上;若没有保留紧急停车岛,则采用移动式置于新建路基、路面底基层或基层上。
外侧路面施工完毕,撤除临时标志,交通标志按改扩建标准布设于路侧。
3、临时标志版面设计5临时交通标志版面采用三级反光膜。
标志尺寸根据路段施工限速要求及《国标》进行设计。
版面采用国标图案。
4、临时标志结构设计设于中央分隔带的主线临时固定标志采用2mm厚的铝合金板,背面采用龙骨加固。
标志支撑采用立柱式,立柱不设基础,而是通过两根横梁将其固定在中央分隔带护栏的立柱上。
横梁与护栏立柱之间以及横梁与标志立柱之间均采用抱箍连接,以便于拆卸安装。
临时移动标志应移动方便,且根据摆放位置高度要求能手动升降高度。
标志结构按照版面大小分为单柱和双柱两种形式。
施工时如两个方向的标志相距很近,可将其合并为双柱两面双牌的标志形式,以减少标志支撑数量。
(二)三个方案详细说明1、方案一施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东、西半幅路基施工保留原路侧护栏,并在路侧护栏上安装临时网状隔离设施;拆除路侧标志,在中央分隔带处安装宽度小于2米的临时固定标志,在紧急停车带处安装临时移动标志;基底处理后,东、西半幅路基按照在原边坡处挖台阶的方式进行施工。
第二阶段东半幅外侧路面施工在东半幅老路通过标线重新划分车道(每车道3.5米宽),老路路侧安装防撞和警告设施(如砂包、混凝土隔离墩、水马、锥形标、频闪灯、爆闪灯6等);拆除东半幅原护栏及临时隔离设施;挖除东半幅硬路肩(保留紧急停车岛并放置临时标志,临时标志可放置于紧急停车岛内或置于新建路基、路面底基层或基层上)。
东半幅外侧底基层、基层、路面面层施工;面层施工完成后,东半幅外侧重新划分紧急停车岛并进行东半幅保留的紧急停车岛施工。
东半幅外侧标志、护栏安装完毕后拆除中央分隔带内北京方向的临时固定标志,并划分标线。
东半幅内侧通行车辆移至外侧通行。
第三阶段东半幅内侧、西半幅外侧路面施工在西半幅老路通过标线重新划分车道(每车道3.5米宽),老路路侧安装防撞和警告设施(如砂包、混凝土隔离墩、水马、锥形标、频闪灯、爆闪灯等);拆除西半幅原护栏及临时隔离设施;挖除西半幅硬路肩(保留紧急停车岛并放置临时标志,临时标志可放置于紧急停车岛内或置于新建路基、路面底基层或基层上)。
西半幅外侧底基层、基层、路面面层施工;面层施工完成后,西半幅外侧重新划分紧急停车岛并进行西半幅保留的紧急停车岛施工;同时铣刨东半幅内侧老路面,进行面层施工。
西半幅外侧标志、护栏安装完毕后拆除中央分隔带内珠海方向的临时固定标志,并划分标线。
西半幅内侧通行车辆移至外侧通行,东半幅全幅4车道通行。
第四阶段西半幅内侧路面施工铣刨西半幅内侧老路面,进行路面面层施工,拆除临时防撞设施,划分7标线,全线双向8车道通行。
2、方案二施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东、西半幅路基施工保留原路侧护栏,并在路侧护栏上安装临时网状隔离设施;拆除路侧标志,在中央分隔带处安装宽度小于2米的临时标志,在紧急停车带处安装临时移动标志;基底处理后,东、西半幅路基按照在原边坡处挖台阶的方式进行施工。
第二阶段东、西半幅外侧路面施工在东、西半幅老路通过标线重新划分车道(每车道3.5米宽),老路路侧安装防撞和警告设施(如砂包、混凝土隔离墩、水马、锥形标、频闪灯、爆闪灯等);拆除东、西半幅原护栏及临时隔离设施;挖除东、西半幅硬路肩(保留紧急停车岛并放置临时标志,临时标志可放置于紧急停车岛内或置于新建路基、路面底基层或基层上)。
东、西半幅外侧底基层、基层、路面面层施工;面层施工完成后,东、西半幅外侧重新划分紧急停车岛并进行东、西半幅保留的紧急停车岛施工。
东、西半幅外侧标志、护栏安装完毕后拆除中央分隔带内的临时固定标志,并划分东、西半幅外侧标线。
东、西半幅内侧通行车辆移至外侧通行。
第三阶段东、西半幅内侧路面施工铣刨东、西半幅内侧老路面,进行路面面层施工,拆除临时防撞设施,划分标线,全线双向8车道通行。
3、方案三施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8第一阶段东、西半幅路基施工保留原路侧护栏,并在路侧护栏上安装临时网状隔离设施;拆除路侧标志,在中央分隔带处安装宽度小于2米的临时标志,在紧急停车带处安装临时移动标志;基底处理后,东、西半幅路基按照在原边坡处挖台阶的方式进行施工。
第二阶段东、西半幅外侧路面施工在东、西半幅老路通过标线重新划分车道(每车道3.5米宽),老路路侧安装防撞和警告设施(如砂包、混凝土隔离墩、水马、锥形标、频闪灯、爆闪灯等);拆除东、西半幅原护栏及临时隔离设施;挖除东、西半幅硬路肩放置临时标志,临时标志可放置于紧急停车岛内或置于新建路基、路面底基层或基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