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的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低压高是怎么回事怎样治疗方法2篇第一篇:低压高是怎么回事,怎样治疗方法低压高是指血压呈现低收缩压高舒张压的状态。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血压为120/80mmHg左右,而低压高状态下的血压则为低于100/60mmHg的收缩压和高于90/60mmHg的舒张压。
这种症状并不常见,但对身体来说仍然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低压高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血液流动阻力减小,造成低血压,但当身体应对压力或暴力活动时,交感神经就会受到刺激,造成收缩压升高。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患者体内血容量过低,造成舒张压的升高,但由于糖尿病、肾功能不良等原因造成的低血容量状态则不能够引起收缩压的上升。
针对低压高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供参考:1. 调整生活方式:正常作息,保持充足饮水和松弛心态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作息、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等措施,可以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2.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身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一些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减少体内的液体,从而达到调节血液容量的效果;有些血管收缩剂或血管扩张剂可以通过作用于组织,增加心输出量和血液流动速度,从而协调舒张压和收缩压之间的平衡。
3. 接受手术治疗:针对一些特定的情况,如心脏病或血管疾病等,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是通过改变心脏或血管结构,从而达到调节血压的效果。
总之,低压高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疾病,其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正常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以保证身体健康。
血压低压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2篇(一)血压低压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向动脉内侧壁施加的压力,通常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
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而当收缩压低于90mmHg,同时舒张压大于90mmHg时,就被称为血压低压高。
那么,血压低压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一、血压低压高的原因1、高盐饮食:高盐饮食会引起血液中钠离子的积累,导致血容量增加,压力增大,从而引起高血压。
2、肥胖:肥胖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因为过度脂肪会对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系统造成伤害。
3、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化学物质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导致血管壁变得僵硬和狭窄,引起高血压。
4、饮酒过量:长期饮酒会引起血压升高,另外还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5、心理压力:长期心理压力、焦虑和疲劳等也会持续增加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从而引发高血压。
二、血压低压高的治疗方法1、改变生活习惯:对于血压低压高的患者,需要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和休息等方面。
建议患者减少饮酒和咖啡因、控制盐分的摄入、适量运动等。
2、药物治疗:在患者生活习惯改变后,若血压低压高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需要考虑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3、针灸治疗:针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可以通过针刺穴位,以充分调整体内阴阳平衡。
针灸治疗能够使人体经络气血顺畅,帮助消除疾病。
对于血压低压高的患者,针灸疗法可以缓解疼痛和疲劳感。
总之,治疗血压低压高需要调整生活习惯,包括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
在发现症状后,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定期检查血压,保持身体健康,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二)血压低压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血压低压高是指收缩压<90mmHg,舒张压>90mmHg的一种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疲劳、失眠、焦虑、头痛等不适症状,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低压偏高的原因影响低压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心跳频率改变和动脉关闭的弹性。
心率增快,舒张期偏短,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小动脉流向外周的血液也较少,因而心舒期末在主动脉中存流的血量增多,导致低压高。
老年时,血管胶原纤维病变,逐渐替代平滑肌与弹性纤维,再加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增加,使回心血量减少,在心韦末期留存在主动脉中血量激增,扰动就可以增高。
另外,低血压高跟血液的粘稠度是有关的,因此如果出现低血压高的时候,要先检查一些血流情况,然后进行降血脂治疗,这样就能把低压降到正常的指数了。
低血压低除了一种情况,就是则表示体内电解质过低,或是肾脏出现异常,并使电解质无法正常新陈代谢。
通俗一点,就是身体里盐分含量过低而引发的。
如果就是这种原因引致的低血压低,就要尽量少喝不含盐分低的食物,必须多运动,利用运动流汗去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
最出色就是检查一下肾功能和电解质。
另外,引起低血压高的原因还包括其他多种因素,如情绪起伏比较大、来自各界的压力、过度疲劳或是睡眠不好等。
如果是这一类因素,只要合理调整一下生活方式即可。
在医学上,扰动所指的就是舒张压,低于90就考量就是高血压。
一般说来,低血压高要比普通的高血压必须危险的多,那么低血压低了怎么办呢?当低血压偏高时,首先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令血压增高的原因,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排除继发高血压后,服药控制血压。
接着要做肾功能、肾上腺ct等相关检查。
另外,还要注意查一下血脂情况。
如果有其他疾病,必须要同时治疗。
同时,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多喝一些低脂肪、高盐的食物,一定无法吸烟饮酒,同时必须懂适度排遣情绪,以免情绪过分兴奋。
可以适当吃一些芹菜,尤其是芹菜根,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还要多喝水,尽量不吃一些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不要大量喝咖啡等。
平时要多注意休息。
低血压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血压是衡量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我们说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高往往比较常见且容易引起关注,而舒张压高,也就是您说的低血压高,同样不容忽视。
那么,低血压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低血压高的常见因素之一。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
精神压力过大,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导致血管收缩,进而使得舒张压升高。
比如,工作中的竞争压力、生活中的琐事烦恼,都可能让我们的神经长期紧绷。
饮食方面,如果长期摄入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也容易引发低血压高。
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
而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会引起肥胖,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缺乏运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人常常久坐不动,运动量严重不足。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保持良好的弹性。
而长期不运动,血管的弹性会逐渐下降,血压调节能力也会减弱,容易出现低血压高的情况。
不良的睡眠习惯同样会影响血压。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血压波动,尤其是舒张压容易升高。
其次,遗传因素在低血压高的发生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那么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会相对增加。
这种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在血管结构、肾脏功能等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使得血压调节机制更容易出现问题。
年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会逐渐硬化,弹性降低。
对于年轻人来说,血管弹性较好,收缩压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但舒张压可能会因为血管不能有效舒张而升高。
另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低血压高。
比如,肾脏疾病,肾脏在调节血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肾脏出现问题,如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会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平衡,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包括舒张压的升高。
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血压。
高血压低压偏高的原因高血压低压偏高的原因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长期血压升高所致。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被分为两个值: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
如果低压偏高,可能是下列原因导致的。
1.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引起低压偏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变得硬化,这导致了动脉的弹性减退。
这种情况下,即使心脏放松时血压下降,动脉仍然无法完全恢复其原始形态,从而导致低压偏高。
2.肾功能异常:肾脏在维持正常血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肾脏功能异常,尤其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可能导致体内的水钠潴留,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虽然通常是高压受到影响,但在某些情况下,低压也可能升高。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导致低压偏高。
这些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心脏和血管的舒张功能,从而导致低压升高。
4.其他疾病: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贫血等,也可能导致低压偏高。
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血压的升高。
结论:低压偏高可能是由于动脉硬化、肾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如果您发现低压偏高,建议尽快咨询医生以确定原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
本文档涉及附件:(在此处列出相关附件,如研究报告、药物说明书等)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指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动脉硬化:指血管壁逐渐变得硬化和失去弹性的病理过程,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3.肾小球滤过功能:指肾小球对血浆的过滤功能,通常通过测量尿清蛋白和肌酐的比值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人体低压高的原因
哎呀,你知道吗?人体低压高这个事儿可真是有点复杂呢!
就拿我邻居王叔叔来说吧,他前段时间去体检,就发现自己低压高。
我当时可好奇啦,低压高到底是咋回事呀?
后来我听医生说,这原因啊,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得一点点去挖掘。
比如说,压力大就可能是个“大坏蛋”。
你想想,王叔叔每天工作忙得像个不停转的陀螺,操心这个操心那个,心里的弦一直绷得紧紧的,身体能吃得消吗?压力大的时候,身体里的激素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到处乱跑乱闹,这不就容易让低压升高嘛!
还有啊,不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个“捣蛋鬼”。
就像我们如果总是吃那些油乎乎、甜腻腻的东西,身体能舒服吗?血管也会被堵住的呀!血管就像一条条小马路,如果马路上堆满了垃圾,车子能跑得顺畅吗?血压能正常吗?
再说说不爱运动这回事儿。
你看我们班的小胖,平时就不爱动,跑几步就喘得不行。
要是一个人总是懒得动,身体就像一台生锈的机器,运转能好吗?血液循环也会变得慢吞吞的,低压能不高嘛?
还有啊,肥胖也是个大问题!就好像一个人背着重重的大包袱,身体能轻松吗?血管也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低压自然就上去啦!
你说,这低压高是不是很烦人?我们可得好好注意,不能让这些“坏蛋”找上我们!
所以呀,我觉得为了不让低压高这个“小怪兽”欺负我们,我们得养成好习惯。
每天开开心心的,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少吃那些不健康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还要多多运动,让身体这台机器好好运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败低压高这个“小怪兽”,健健康康地生活,难道不是吗?。
高血压朋友低压高,有3种原因,长期高危害也大,3类降压药是首选展开全文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血压有高压和低压,高压即收缩压,低压即舒张压。
收缩压也就是心脏收缩往外射血时,血液进入主动脉后对血管的侧压力。
舒张压,即心脏舒张时,由于血管弹性回缩推动血液向前流动,而对血管产生的压力。
血压中的低压高,也就是舒张压高,这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多见,即40-60之间的人群中最多见。
长期舒张压高的话,会导致压差变小,心、脑、肾等重要组织器官供血不足,高血压朋友更容易感觉到头晕、心慌、胸闷等,和收缩压升高一样,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所以仍然不容忽视,需要及时纠正。
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往外射血,血液通过全身动脉为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然后经动静脉交换后变为静脉血,静脉血经过肺泡获得氧气后,在心脏舒张的回吸力作用下又回到心脏,从而形成全身的血液循环。
因此,在心脏舒张时血管的弹性、外周血管阻力的大小、心率,是影响舒张压的重要因素。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长期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人,血管内皮往往会受损,常常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或者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导致血管老化,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管的弹性减弱,从而导致舒张压高,也就是低压高。
这样一来常导致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压差变低,高血压朋友们就会总感觉头晕、胸闷,不舒服。
心脏舒张时,由于血管的弹性回缩,产生的舒张压会推动着主动脉中的血液,向周围组织中的小动脉中流动。
如果这些外周的小动脉或毛细血管阻力大,比如老年人血管动脉硬化,或者年轻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抽烟喝酒,交感神经活性往往偏高,过度兴奋紧张外周血管就会收缩,相当于把这些小血管堵住了,导致主动脉中的血液淤积,对血管的压力也就变大,即舒张压偏高。
另外,心率也对舒张压有较大的影响,心率过快往往导致心脏舒张期较短,在较短时间内小动脉中的血液流向外周组织中的也较少,导致心脏舒张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容量增多,舒张压升高。
血压低压高是什么原因在我们关注血压健康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低压高”这个说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血压低压高?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首先,我们得明白血压的构成。
血压通常由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组成。
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而舒张压则是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低压高,简单来说,就是舒张压超过了正常范围。
造成血压低压高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血压的波动,包括低压升高。
饮食方面,如果摄入过多的盐分,会使得体内的钠离子增多,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导致血压升高,包括低压的升高。
另外,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容易引发肥胖。
肥胖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还会影响血管的弹性,使得血压调节出现问题,低压也容易升高。
精神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会促使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一些激素,如儿茶酚胺等,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低压也可能随之升高。
缺乏运动也是导致低压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消耗多余的能量,减轻体重,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而长期久坐不动,身体的代谢能力下降,血管的弹性也会逐渐变差,容易出现低压高的情况。
一些疾病也可能引发低压高。
例如,患有肾脏疾病时,肾脏的功能受损,可能会影响体内水盐的代谢,导致血压异常。
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使身体的代谢加快,心脏的兴奋性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包括低压的升高。
药物的影响也不能忽略。
某些药物,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会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和代谢过程,导致血压的变化,包括低压升高。
年龄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会逐渐下降。
但在中青年人群中,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低压高的情况更为常见。
这需要适当节制饮食,还要注意低脂饮食,高脂食物会加重糖尿病。
富合胆固醇的食物,如肝、脑、肾、蛋黄等,应少吃为宜。
要适当运动,如快步走、慢跑、太极拳等,可增强心脑血管的功能、改善供血。
戒烟、限酒、低盐饮食、放松精神、控制情绪、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大喜大悲、避免冷空气刺激、洗浴时避免水温过凉或过热、避免大便干燥等。
高血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下降压的药物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饮食注意膳食搭配,高血压多为钠摄入过量造成,所以,平时要注意少吃咸的食物,食盐要适量,平时可多吃点芹菜、冬瓜、苦瓜、洋葱、大蒜、木耳、蘑菇菌类,过些天吃点带杆的蔬菜,比如韭菜、油菜、油麦菜、空心菜,这些蔬菜有较长的纤维,能清理肠道宿留的垃圾,疏通肠道排毒。
性别:男
年龄:48
病情描述:
48岁测量血压高压130低压110症状脑门发胀
建议非药物治疗,就是生活方式的控制。
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苹果、鲜枣、橘子、西红柿、萝卜汁、土豆、甘薯、草莓、菠萝等,早餐喝点酸奶有助于降低血压。
少吃高热量、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引起神经亢奋,对自已的情绪没办法掌控,尤其是燥热性体质的人,烤炸或辛热的食物应尽量避免。
盐控制在每天6—8克,少吃油脂,特别是动物性的脂肪,少食多餐。
平日增加活动量,尽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于激动,保持安静的环境及愉悦的心情。
“是药三分毒”,想降“低压高”,那只有靠食疗了。
下面我来给你谈谈“降低高血压”及其介绍几则成功降压的食疗药膳: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以40岁以上的病人为多见。
是一种由于中枢神经及体液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慢性疾病。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为血压经常超过21.33/14.66Kpa(即舒张压超过14.66Kpa,收缩压超过21.33Kpa)。
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偶或体格检查时才发现,表现有头痛、头晕眼花、失眠、烦闷、乏力、记忆力下降。
高血压病后期,常可并发心、脑、肾脏疾病。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
1)肝阳上亢型:眩晕、头胀痛、耳鸣、易怒、面红、目赤、口唇舌红,苔黄,脉弦数。
1.绿豆粥--绿豆50克,白米50克。
先煮绿豆,放入少许碱、矾,至熟,再入米煮成粥,入糖食,可常用。
2.海蜇拌菠菜--菠菜根100克,海蜇皮100克,香油、盐、味精适量。
先将海蜇洗净切丝,再用开水烫过,然后将用开水焯过的菠菜根与海蜇加调料同拌,即可食用。
每日1次。
3.海蜇荸荠汤--海蜇头60克(漂洗去咸味),荸荠60克,共煮汤服。
每日1次。
2)肝肾阴虚型:眩晕、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腰酸腿软,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数。
1.海参粥--海参20克,白米60克,煮粥调味食用。
2.淡菜皮蛋粥--淡菜30克,皮蛋1个,粳米60克,共煲粥调味服食。
3.发菜蚝豉粥--发菜3克,蚝豉60克,瘦猪肉50克,大米60克,煲粥调味服食。
4.淡菜紫菜汤--淡菜50克,紫菜6克,先将淡菜加水煮软煮熟,再加紫菜,稍煮片刻,调味服食。
3)阳气虚弱型:眩晕、耳鸣、心悸、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
1.杜仲炖猪腰--猪腰2个,杜仲30克,一同炖熟调味食用。
2.桂心粥--白米100克,桂心末7克,先用白米煮粥,粥半熟入桂心末,再文火煲片刻,熟时趁热食用。
3.韭菜煮蛤蜊肉--韭菜100克,蛤蜊肉150克,加水适量煮熟,调味服食。
4)瘀血阻络型:眩晕、健忘、失眠、心悸,面或唇色紫黯,舌有紫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1.桃仁莲藕汤--桃仁10克,莲藕250克,将莲藕洗净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煮汤,调味饮汤食莲藕。
2.桃仁牛血汤--桃仁10克,新鲜牛血200克(切成块状),与桃仁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牛血。
3.醋煲青蟹--青蟹250克,醋50克,煮熟,加糖调味服,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