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
- 格式:docx
- 大小:37.10 KB
- 文档页数:2
人文主义的历史与现实人文主义是一种关注人文价值、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哲学思想。
它发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文学、哲学、政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也对现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人文主义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上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发展始于14世纪意大利,当时欧洲处于黑暗时期,宗教和教会统治严峻,文化水平低下。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为人文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人文主义者试图通过回归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思想传统,挖掘人类的文化遗产,以重建人类的价值观和信仰为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人文主义者非常注重自由和个性的发展。
这种关注个性成为了人文主义者与中世纪许多思想流派不同的特点。
在以辩证法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中,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人性的核心价值,强调了理性的作用,提倡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由发展。
除此之外,在文学、艺术、社会和政治等领域,人文主义者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文主义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体现在对古典文学和艺术的研究和推广。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学者们搜集古代文化和艺术作品,重修了古典文化的学科,这大大推动了古典文化和艺术的恢复和创新。
人文主义也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许多文学巨匠,如莎士比亚、但丁和米开朗基罗。
除此之外,人文主义还影响了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关注点从神权转向了人权,这为人类历程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人文主义不仅有助于推翻旧的阶级制度,还为政治制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现代民主制度。
现实中的人文主义当今的世界也需要人文主义的精神,以帮助人们在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时坚定信念、增强自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更加频繁,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也更加尖锐。
此外,人类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正式因文化认知的不同而产生的。
因此,重视人类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价值是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发展史摘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当代人文主义教育对于西方的发展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西方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特点,以此对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发展史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1 作为起源的古希腊、古罗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教育。
雅典人把聪慧和公正作为公民最重要的品质。
雅典教育目标是培养“身心既善且美的人”。
在教育内容上,雅典教育以文雅学科为主,即从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及群育着手,实施读、写、算、文法修辞等教育活动,强调身心平衡发展。
①在希波战争后,雅典取得了统治权,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以投票方式决定城邦所有重大事务,所有的公职向公民开放。
②这样宽松的政治氛围为雅典人发散思维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会。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观点,把个人作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真假、善恶的惟一标准,透露出一种朴素的人本主义价值倾向。
古罗马教育比起古希腊人文教育,其更加注重文化陶冶对人精神培养的作用。
不论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还是后来继承者的古罗马人文主义,其对人文的理解还是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是一种视角相对狭窄的人文主义,其与我们现在理解的人文主义差别很大。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从西罗马灭亡到东罗马的灭亡,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中世纪”。
在此期间,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占据了人们精神统治的位置。
教会垄断了一切,不论是文艺还是在教育方面,此时的欧洲正在经历一个黑暗的时期。
为了彰显人性,欧洲于14世纪开始进行了一场影响深刻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批判神性,它复兴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人文精神,提倡人的尊严和自由。
③批判经院主义教育,批判禁欲主义的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恢复了体育、音乐、绘画和诗歌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也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反对苛刻的纪律和体罚,提倡用能激发学生兴趣或直观的教学方法。
人文主义概述人文主义概括摘要:本文简单综述了人文主义的产生背景,介绍了人文主义中西方发展历程,人文主义的历史影响,结合我国的社会背景介绍人文主义,最后阐述了人文主义的深层次矛盾和未来方向。
关键字:人文主义;发展历程;社会背景;未来方向1.人文主义产生背景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两者目的虽相差很大,但矛头都指向腐败虚伪的罗马教会,罗马教会极力抵制宗教改革,不惜发动战争,而没有抵制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以及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人们不满足于长期受迫于落后的教会,开始寻求自由、平等以及两性间的关系,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文主义在西方进入蓬勃发展期。
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出现在晚明时期,专制主义的强权政策,使人们反抗的人文主义显露,但是究其根源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
红楼梦中突出了封建“礼乐”的残忍,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则是对封建礼教婚姻的一种抵制。
人们追求自由的思潮开始显现。
2.人文主义的中西方发展历程2.1西方发展历程可分为西塞罗时代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
西塞罗时代此时的人文主义既有其成就,亦有其限制。
其成就在:这种人文主义能极成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政治生活;其限制在:这种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政治生活,只是外在的重秩序、尚和谐,实不能凝聚收摄于人的生命中而得以最后的贞定。
因此,可以说,此时的人文主义所成就只是外在的、形式的、美的人间境观,而这种美的人间境观是外在的、形式的,因而是松散的、虚脱的,随时可以滑坠堕落。
这是因为,人文主义若只落实在现实的生活情调之上,即是松散的、无“本”的,而无“本”,则自身并不能挺立得住。
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个时期人文主义之得到世界的意义。
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依然承继了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传统——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桎梏的对峙和超脱。
人文主义学科关键字:人文主义;发展历程;社会背景;未来方向1.人文主义产生背景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两者目的虽相差很大,但矛头都指向腐败虚伪的罗马教会,罗马教会极力抵制宗教改革,不惜发动战争,而没有抵制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以及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人们不满足于长期受迫于落后的教会,开始寻求自由、平等以及两性间的关系,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文主义在西方进入蓬勃发展期。
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出现在晚明时期,专制主义的强权政策,使人们反抗的人文主义显露,但是究其根源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
红楼梦中突出了封建“礼乐”的残忍,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则是对封建礼教婚姻的一种抵制。
人们追求自由的思潮开始显现。
2.人文主义的中西方发展历程2.1西方发展历程可分为西塞罗时代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
西塞罗时代此时的人文主义既有其成就,亦有其限制。
其成就在:这种人文主义能极成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政治生活;其限制在:这种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政治生活,只是外在的重秩序、尚和谐,实不能凝聚收摄于人的生命中而得以最后的贞定。
因此,可以说,此时的人文主义所成就只是外在的、形式的、美的人间境观,而这种美的人间境观是外在的、形式的,因而是松散的、虚脱的,随时可以滑坠堕落。
这是因为,人文主义若只落实在现实的生活情调之上,即是松散的、无“本”的,而无“本”,则自身并不能挺立得住。
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个时期人文主义之得到世界的意义。
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依然承继了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传统——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桎梏的对峙和超脱。
此时的人文主义还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后的补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觉自立。
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虽表示人性的觉醒,个性自我的觉醒,然其所谓人性仍只是对自神本落下来而说,而落下来自其自身而观之,又只是一个浑沦的泛说,而个性自我亦只是一个浑沦的整全,因此亦只偏于就才情气而说。
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文学史上一般把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
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为人文主义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早期,主要成就在意大利和英国。
此时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是,在14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当时的人文主义作家对基督教神学本质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后来那种科学理性的程度,他们更多地是从神权否定人权、神性排斥人性等感性角度,感受到了神学体系的不合理。
这样,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就成了当时人文主义文学家对神学体系否定的主要方式。
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中期,主要成就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人文主义文学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早期创作的基础上,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一代人文主义作家愈来愈感到,单纯地讴歌人的本能欲望和展示个性要求,这是对人本身缺乏深入认识的反映。
他们认为,既然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和才能创造出从未有过的奇迹,那么,只有把人的巨人风采和理性力量展现出来,才能更清楚地反映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才能真正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
所以,描绘巨人的形象,展示巨人的思想和行动就渐渐成为第二个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主导趋势。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晚期。
在此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人文主义文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此时文学成就主要在西班牙和英国。
在这一阶段的人文主义文学中,除前两个时期的讴歌人性和展示巨人风范两种主题仍然被加以表现外,对人自身矛盾的关注,进而言之,对由于人性的弱点所造成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探讨成为此时文学的基本任务。
这种对人自身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客观上既是对人文主义进步性与局限性的艺术总结的反映,同时也更具有否定神学体系的巨大价值:它说明人不仅是自己欲望情感和行动的主宰,同时人的自身矛盾和行动也决定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和演进。
社会上的一切矛盾、运动、发展乃至斗争,均是由人而非神造成的。
从上述人文主义文学主导精神的演进可以看出,人文主义作家用美学和艺术的方式展示了对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这一时期,希腊人对宇宙、人类和政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索,并形成了哲学、数学、艺术和政治等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
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古希腊文化得到传播和扩展。
罗马帝国演绎出了罗马法、城市规划和修筑宏伟建筑等重要成就。
同时,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也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世纪时期,教会成为欧洲的文化和知识中心。
这一时期,大量的修道院和教堂建筑兴建,宗教艺术和音乐达到顶峰。
此外,中世纪思想家如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对西方文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新追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和文化,重新提倡人文主义。
大量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创作出了众多不朽的作品。
同时,印刷术的发明也推动了知识和思想的广泛传播。
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维、科学方法和人权观念开始在西方文化中兴起。
众多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和亚当·斯密等倡导人权、民主和经济自由的观念。
同时,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突破。
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工业化带来了新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变革,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得到提升。
这一时期,现代艺术、现代文学和现代音乐等领域也兴起。
20世纪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
现代主义的兴起推动了文学、艺术和音乐等领域的创新。
而后现代主义则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对权威的拒绝。
今天,西方文化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同时,西方文化也面临着挑战,如文化多样性的呼唤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等。
这些也将继续影响西方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作者:姜银鹰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12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共有四个重要的历程,使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起源智者学派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和神转移到人本身,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拉,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智者学派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体现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它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代表作《理想国》。
主张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其影响是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充分体现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二、复兴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在经历了千年中世纪的压抑后再次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号称振兴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内容主要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三、发展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得救”,他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西方文化发展历程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从古希腊文明开始,经历了古罗马文化的发展和衰落。
古希腊文明在哲学、政治、艺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奠定了其后西方文化的基础。
古罗马帝国则通过征服广大领土和文化融合,将希腊文明发扬光大,并追求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落和西欧进入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兴起和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将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体系引入西方文化,并在中世纪欧洲起到了统一社会秩序和文化认同的作用。
封建制度则影响到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文化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从14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并在整个欧洲迅速扩散。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智慧。
它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新解读,为西方思想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还推动了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如伦勃朗、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成为经典,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发端的思想运动,致力于推动知识和理性的发展,挑战传统的宗教权威和专制统治。
启蒙运动强调科学和自由思想,对社会和政治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人权、民主和法治等理念。
启蒙运动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近代科学、人权和民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和现代性的兴起改变了西方社会的面貌。
西方文化受到了国家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技术进步、大众传媒的崛起也使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深入人心。
现代艺术、电影、音乐等领域的发展使西方文化多元化和丰富化。
在当代,西方文化不断演变,新的思潮和价值观不断涌现。
全球化的影响使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交流和碰撞,进一步丰富了西方文化的内涵。
同时,西方文化也在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如多元性与一体化的冲突、消费主义与环境问题等。
总体而言,西方文化经历了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基督教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多个重要阶段的发展。
它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艺术和生活方式,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发展到17世纪
的欧洲各国,并在18世纪启蒙时代得到进一步拓展。
下面将
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时代三个阶段来介绍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开始重新关注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和艺术。
他们认为自由的个体是人类最高的追求,要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
人文主义者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他们反对狭隘的宗教和教条主义,寻求人性的本真和现实世界的真实模样。
例如,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通过研究和翻译古代经典文献,提倡人们追求知识和真理。
人文主义者希望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研究,恢复人的尊严和人性的丰富性。
宗教改革是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等改革家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反对教会的
荣耀和中介。
他们主张个人信仰的自由和对圣经的独立理解。
这是一次对宗教和教权的颠覆,也是对传统体制的挑战。
宗教改革的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们强调了个体的地位和权利,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个体的自由发展。
启蒙时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高峰期。
启蒙思想家们秉持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观点,推崇人的理性和科学的方法,主张人们应该解放自己,摆脱迷信和偏见的束缚,追求真理和自由。
伏尔泰是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宽容和言论自由,并对迫害异议的封建体制进行了批判。
另外,洛克和卢梭等哲学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权利理论,强调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来源于社会的共识和个人的自由意志。
启蒙思想家们对教权进行了强有力的质疑,促进了人权和民主的发展。
总而言之,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时代。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追求,以及个体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推崇。
这些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现代的人权和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也充分体现了西方社会由封建传统向个体自由和人权迈进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