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 格式:docx
- 大小:13.03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单元梳理第一单元: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1壶是怎样传热的:知识点1: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
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部分。
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知识点2: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知识点1:当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逐渐均匀。
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对流。
知识点2:水和空气通过热传导传递的热很少,热对流是主要的传热方式。
3炉火周围的热现象:知识点1:发出热量的物体是热源。
知识点2:热源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辐射。
而热传导、热对流是需要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进行热传递的。
4保温和散热:知识点1:怎样保温?(阻止热传递)知识点2:怎样散热?(加快热传递)第二单元:后代与亲代5孩子与父母:知识点1:性状(从父母处获得的稳定的相貌特征),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知识点2:动物的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6植物的后代与亲代:知识点: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都非常相似,但是在性状上又有一些差异。
7灭绝的远古动物:知识点:科学研究发现,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当今存活的有些生物和它们具有相似之处。
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8水中的微小生物:知识点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知识点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9显微镜下的细胞:知识点: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10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知识点1:生活中的应用的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抗生素)。
知识点2:病毒和致病菌。
知识点3:大型微生物(蘑菇、木耳)11预防传染病:知识点1:传染病是一种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植物体内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部位;
2、能够使用相关植物体词汇,运用知识描述植物体发育的几个主要步骤及原理;
3、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学习较好地理解植物营养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植物体发育的几个主要步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并正确使用相关植物体词汇;
3、精确认识和理解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植物体发育的各个部位;
2、理解和正确使用植物体词汇;
3、正确理解植物营养作用。
四、教学过程
1、激活:老师带领学生观看一个植物从种子发芽到茁壮成长等环节的图片展示和视频,通过讨论引出自身的植物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解理解:以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植物体发育的各个步骤,同时提出相关植物体词汇,让学生理解其间的关系,并激发学生自学的能力;
3、辅以游戏: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加深学生学习的深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4、提出检验: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把握情况,提出各种层次的检验,避免因学生能力及掌握情况不同而造成的教学误差。
五、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萌发——植物体发育——根茎结构——营养作用。
第一课时《壶是怎样传热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提升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 科学思维能力:通过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推理过程。
3. 科学知识积累:掌握热传导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同材质在传热性能上的差异。
4.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热传导的概念,认识金属、陶瓷等材料在传热过程中的作用及差异。
难点: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并解释不同材料对热传导速度的影响,理解并应用热传导原理于日常生活。
三、教学过程(一)、填空题:1、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_____。
答案:热的传递2、在给金属加热时,热会沿着金属从_____的部分传向_____的部分。
答案:温度较高;温度较低3、像金属这样容易传导热的物体被称为_____,而像塑料、木头这样不容易传导热的物体被称为_____。
答案: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4、不需要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就能传递热量的方式是_____。
答案:热辐射(二)、判断题:1、用煤气灶烧水时,壶和水是同时热起来的。
答案:✘2、烧水时,水能热起来,是因为壶身将热量传递给了水。
答案:√3、用陶瓷杯装热水有利于保温。
答案:√4、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传递热的方式属于热传导。
答案:✘(三)、简答题:1、为什么用金属壶烧开水?答案: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当我们在壶底加热时,金属壶能够迅速将热量从底部传导到壶身的其他部分,甚至到壶内的水中。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烧水的效率,还能确保整个壶身均匀受热,避免因局部过热而导致的损坏。
因此,金属壶是烧开水的理想选择。
2、在烧水过程中,壶身是如何传热的?答案:在烧水过程中,壶身的传热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实现。
火源在壶底加热时,热量首先被壶底的金属吸收并升高其温度。
由于金属内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热量会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壶底迅速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壶身其他部位。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是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一、单元导入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这门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实验、推测和总结,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2.学会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3.掌握正确的观察和实验技巧;
4.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三、课程内容
本单元共分为五个小节,分别为:
1.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
2.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的步骤和要点;
4.科学的总结和推理;
5.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学习任务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包括:
1.阅读相关课文,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2.进行观察实验,学习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进行实验,学习实验的步骤和要点;
4.结合课堂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和推理;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五、学习资源
本单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本、习题册、实验材料等。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六、学习评价
本单元的学习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实践操作进行评价,同时还包括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面。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指导教学。
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和评估。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探索科学的奥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以上内容为虚构,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