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36.44 KB
- 文档页数:1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期植物保护学摘要本文总结了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介绍了其关键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农药防治等方面内容,并分析了应用该技术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为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01-0132-02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01.05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王锡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江苏南通226006)十字花科蔬菜是南通市崇川区常见的一类蔬菜,种植品种有西兰花、大白菜、甘蓝、青菜和萝卜等,常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菜粉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和烟粉虱等。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风险不断增加,不仅影响蔬菜质量安全,更危及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1-2]。
近年来,崇川区转变植保防灾方式,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开展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初步形成了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在崇川区观音山、钟秀街道进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控害效果。
1技术模式综合采用农业防治(轮作换茬、清除残株败叶、平衡施肥等)、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黄板诱杀或防虫网阻隔(烟粉虱、蚜虫等)、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等措施,绿色、有效防控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
2防控目标2.1防控效果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40%以上,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总体防效达到90%以上,蔬菜产品农残检出合格率达到100%。
2.2减损目标总体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内,十字花科蔬菜不因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斜纹夜蛾、菜粉蝶、甜菜夜蛾、蚜虫和烟粉虱等病虫害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十字花科蔬菜虫害防治措施一、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的种类白菜类: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红菜薹等;甘蓝类:椰菜、椰菜花、芥蓝、青花菜、球茎甘蓝等;芥菜类:叶芥菜、茎芥菜(头菜)、根芥菜(大头菜)、榨菜等;萝卜类;水生蔬菜类。
二、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1、菜蚜菜蚜体小质柔软,体形多呈近椭圆形,体色变化较大。
以成虫和幼虫在菜叶上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包心,以致减产;为害留种株的嫩茎、花梗和嫩荚,致使花梗畸形扭曲,不能正常抽薹、开花、结荚,荚果籽粒也不饱满。
此外,蚜虫又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的传播媒介,其传播病毒所造成的为害,有时比蚜害本身更大。
防治要点:(1)农业防治:夏季可不种或少种十字花科蔬菜,切断或减少秋菜的蚜源和毒源。
(2)物理防治:①采用银灰色薄膜避蚜。
苗床四周铺17厘米宽银灰色薄膜,苗床上方每隔60-100 厘米挂3-6厘米宽银灰色薄膜,可避蚜防毒;②设黄板诱蚜。
黄板上涂机油插于田间,春秋季可诱杀有翅蚜,降低田间蚜虫密度;③化学防治:对菜蚜首选药为50%抗蚜威(僻蚜雾)2000-3000 倍液,其次为10%吡虫啉可湿粉(咪蚜胺、蚜虱净)1 000-2000 倍液。
还可选用2.5%鱼藤酮乳油500倍液,或30%松脂酸钠乳剂150-300 倍液,或15%乐溴乳油2000-3000 倍液,或1.3%鱼藤氰戊乳油400-500倍液,或10%氯菊辛乳油1200-2400 倍液。
注意交替喷施2-3次或3-4次,视虫情、苗情、天气等隔7-10天喷1次,采收前10-15 天应停止用药。
2、黄曲条跳甲俗称狗虱虫,成、幼虫对寄主植物均可为害。
成虫咬食叶面成许多小孔,尤以幼苗受害最重,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吃后或咬坏生长点可致整株死亡,造成缺苗,甚至毁种。
幼虫在土中将菜株根皮蛀成许多环状弯曲虫道,或咬断须根。
此虫的为害性愈往南方愈严重。
防治要点:(1)农业防治:①抓好田园清洁,清除菜园残株落叶,铲除杂草,以消灭其越冬场所和食料基地;②收获后或播前及时翻耕晒土,创造不利于幼虫生活的环境并消灭部分虫蛹;③提倡十字花科蔬菜与其他菜类轮作,可减轻受害;④加强苗期水肥管理;⑤移栽时选用无虫苗,如发现根部有虫,可用药液浸根,如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5%鱼藤乳油600-800 倍液。
坝上冷凉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几种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摘要介绍坝上冷凉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严重发生的小菜蛾、蚜虫、草地螟等主要害虫,使蔬菜残留不超标,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
关键词冷凉地区;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河北省坝上地区气候冷凉、土壤肥沃,十分适宜种植喜冷凉的白菜、甘蓝、菜花等十字花科时差蔬菜。
蔬菜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但严重发生的小菜蛾、草地螟、蚜虫等虫害常常使菜农遭受很大损失,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的结果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并造成产品的安全隐患。
绿色防控技术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物理防治措施,在害虫严重发生时,结合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以提高总体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通过在坝上地区2008—2013连续6年的探索实践,证实绿色防控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小菜蛾绿色防控技术1.1 农业防治一是做好栽培管理,提高蔬菜抗逆能力。
选择抗(耐)虫品种;合理施肥,重施有机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破坏小菜蛾成虫食物来源;清洁田园,减少虫源基数。
二是实行十字花科蔬菜与其他种类蔬菜轮作和间作技术,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破坏小菜蛾的食物链[1]。
1.2 生物防治即性信息素诱杀。
利用小菜蛾性信息素对其成虫进行诱杀。
在蔬菜生长季节,安装船形或三角形小菜蛾诱捕器45个/hm2,交叉放置,诱芯距粘板底部1 cm,诱捕器底部距植株顶端20 cm,粘板诱满后及时更换,可有效降低其虫口密度,压低田间落卵量,减少危害。
2013年在丰宁县坝上示范区定点调查,每个诱捕器每个生长季节可诱杀小菜蛾95头,比常规对照区蔬菜少用农药2次左右,用药量减少20%左右。
1.3 生态调控在十字花科蔬菜田周边于早春种植宽1 m的紫花苜蓿带,给小菜蛾的天敌提供栖息场所,以此吸引更多的天敌捕食小菜蛾。
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①结合积肥,将田间枯叶、残株和杂草积集中沤肥或烧毁,消灭其中隐藏的幼虫和蛹;②收获后或播种前采取灌水淹杀、深耕细耙等方法,物理、机械杀灭幼虫和蛹卵等,以减少虫源;③化蝶前和孵化后,人工捕杀蛹和幼虫,产卵前用捕虫草网捕杀成虫。
生物防治①保护蜘株、瓢虫等天敌,人工释放粉蝶金小蜂,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尤其是广谱性杀虫剂;②幼虫2龄前,可用20%米满或25%灭幼脲3号1000~2000倍液,或Bt500~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或0.6%灭虫灵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雾;③用0.2%菜青虫体液水溶液防治。
每亩拾取100克菜青虫,捣碎,对水250毫升,加洗衣粉50克,再对水至50千克喷雾。
植物药源防治①在卵孵化高峰期,用50%苦树根皮粉,用纱布包住,抖在菜株上,亩用药1.5千克;②以1%~3%的石灰水或1%~3%的过磷酸钙浸液喷雾。
低毒化学杀虫剂防治施药应在二龄之前。
可选90%敌百虫、5%百树得或48%乐斯本1000倍液,45%绿百事1000~1500倍液,2.5%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2000~2500倍液,24%美满悬浮剂2000~2500倍液,40%新农宝乳油1000倍液,3.5%锐丹乳油800~1500倍液,20%斯代克悬
浮剂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5%抑太保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注意:应于早上或傍晚,在植株叶片背面正面均匀喷药,并交替使用相关药剂。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园艺植物病虫害是园艺爱好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更为突出。
而十字花科蔬菜作为美味又健康的蔬菜,特别是花椰菜、西兰花等受大家的喜爱,但是它们也是病虫害的重点防治对象。
所以,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病虫害1.病害十字花科蔬菜比较容易感染炭疽病、菜瘤病、黑腐病、软腐病等多种疾病,其中以软腐病最为常见。
软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后会使叶片出现褐色或者黄色的斑点。
一旦感染,到了晚期,植株就会彻底烂掉。
所以,在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软腐病的防治。
2.虫害十字花科蔬菜常常被青虫、蚜虫、蛴螬等虫害危害。
其中,青虫是破坏力最强的虫害之一,它们容易在花盆的根部吸食植株的水分,使植株叶片留有大片的浅黄色斑点,形成被吃光的感觉。
二、防治措施1.病害防治(1)要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软腐病的初期征兆。
如出现病部无水焦褐色,并有黄色液滴的斑点,往往就是软腐病的早期症状。
(2)勤换水,保持良好的湿度环境,同时增加通风和温度等环境卫生条件,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软腐病。
2.虫害防治(1)使用拟除虫菊酯等低毒、高效的杀虫剂。
在使用前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在施药前,要结合施药药剂和植株的生长阶段,以及害虫再生蚜形成的群集大小等项目,选择最适合环境的施药方式和时间。
(2)在植株的生长过程中,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链格孢等。
此外,还可采用驱赶、盖网等方式进行防治。
三、预防措施1.在选取种子时选择质量好且无病虫害的种子。
2.在播种前要经常浇水,保持良好的土壤湿度和通风环境。
3.合理施肥,做好土壤的养护和保健。
最后,正确的防治病虫害方法对于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种植园艺植物的过程中,应多向专家咨询,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为园艺爱好者带来更美好的体验。
常见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白菜软腐病
症状识别:
属细菌性病害,田间植株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常见症状是在植株外叶上,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水渍状,后变灰褐色腐烂,病叶瘫倒露出叶球,俗称脱帮子并伴有恶溴,另一常见症状是病菌先从菜心茎部开始侵入引起发病,植株外生长正常,心叶逐渐向外腐烂发展,充满黄色黏液,病株用手一拔即起,俗称烂疙瘩,湿度大时腐烂发出恶臭。
发生特点:
病菌在土壤堆肥、害虫体内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通过自然裂口和虫伤口侵入传播。
防治方法:
1、品种与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避免与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蔬菜连作,提前翻犁、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
2、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水位低,肥沃的地种植,增施有机栏肥,及时拔除病株后用生石灰消毒。
3、防治害虫:及时防治黄曲条跳甲,猿叶甲、小菜蛾等害虫,减少害虫为害和田间作业造成伤口。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或枯斑黑腐净1000倍液或加瑞农750倍液,5~7天喷一次,连续3次,重点喷洒在病株茎部及近地表处,铜制剂对白菜敏感,不宜在白菜上使用。
(二)白菜类黑斑病。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防治技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有甘蓝、花菜、大白菜等,由于这些蔬菜的商品外表对其单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类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对种植这类蔬菜的农户增收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搞好冬季十字花科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种较常见并且很重要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病害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有三大病害即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这三种病害严重时不仅造成减产减收,甚至于会使本季蔬菜产品绝收。
一、霜霉病主要危害白菜、大白菜、甘蓝、莴笋等蔬菜的叶片。
在平均气温16℃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连绵阴雨的天气,该病易流行。
如果一个地区终年种植十字花蔬菜,则该病的发生就会周而复始,终年不断。
防治方法:一是种子消毒。
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二是加强田间管理,深沟高厢,合理施肥;三是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每亩使用安克20克加75克代森锰锌75克,兑水50-80公斤喷雾或36%新露灵悬浮剂600-800倍液或用百思特30克兑水15公斤,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上述药剂轮流施用效果更好。
二、软腐病、黑腐病高温、阴雨天气适宜该病害的发生,害虫猖獗时黑腐病发病重。
防治方法:一是种子处理。
温水浸种或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防止伤根伤苗,及时防治虫害,发现软腐病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三是药剂防治: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加可杀得20001000倍液;50%灭菌威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
7-10天一次,连续2-3次。
三、病毒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播,高温干旱天气利于该病发生,但在冬季前期受到过蚜虫危害的蔬菜也会发病。
防治方法:一是前期的蚜虫防治工作:发现病株后可用镇蚜1500倍液及时控制;二是药剂防治:3.95%病毒必克可湿粉剂600-700倍液;20%病毒A 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24%毒消水剂1000-1500倍液;2%菌克毒克水剂500—1000倍液;1.5%植病灵1000倍液。
2024年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范文2024年XX市蔬菜病虫害发生总体趋势为中等偏重,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有甜菜夜蛾、小菜蛾、螃虫、黄曲条跳甲、烟粉虱、斑潜蝇、蓟马、韭蛆、软腐病、霜霉病、锈病、白粉病、菌核病等。
为做好2024年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控害,确保蔬菜生产的绿色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防控目标重点防控十字花科、茄果类、“三棵菜”等蔬菜发生的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黄曲条跳甲、螃虫、烟粉虱、斑潜蝇、蓟马、韭蛆、豆荚螟、软腐病、白粉病、菌核病等主要病虫害。
总体防治处置率为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控害,促进蔬菜主要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确保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蔬菜病虫害采取相匹配的防控手段,抓住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关键环节、关键措施,实施精准防控,开展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理化诱控、生物防控和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提升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提高蔬菜生产效益,推动蔬菜高质量发展。
防控措施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明确防控对象,虫害一般掌握在田间虫口基数较低且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初龄期,病害一般掌握在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选择适当的病虫害防控手段,实施相应防控措施。
(一)生态调控实行的轮作制度,优化生态栽培措施,设施内控湿防病、加强通风、调整播期,培育适龄壮苗、合理配置株行距,优化群体结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科学施肥等。
生长前期以及发病以后,适当控制浇水,减少的土壤湿度,采收后及时清理残株、败叶,减少病虫源以及提高田间通透性。
(二)理化诱控1、杀虫灯诱杀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每15〜25亩挂置一台杀虫灯,挂灯高度为65~75cm;性信息素诱杀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每2〜3亩设置1个诱捕器,诱捕器挂置高度为80〜100Cm;防治小菜蛾:每亩设置8〜10个诱捕器,挂置高度为距离作物顶部IOcm左右。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害虫防控:采取入菜园前施药除虫,采用除虫药或化学诱杀剂杀虫。
发现虫害后配合有效施药,以改善蔬菜生产环境。
肥料应均匀施用,要注意把握施肥量,以防虫害发生。
2、病害防控:要改善蔬菜栽培环境,利用增菜及拔苗等方法,增加蔬菜抗病力。
施用有效的转基因抗病菜种,结合定植距离及适度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善栽培技术,增强植株抗病力。
3、绿色防控:适当进行精挑细选,组织蔬菜育种人员科学施肥,强化病虫害的现场管理,并定期开展病虫害调查,进行蔬菜的健康管理。
采取生物防治、植物保护剂以及植物激素等技术进行绿色防控,避免滥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