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性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设计性实验的心得体会8篇设计性实验的心得体会篇1这两个星期是我们的网页设计实训时间,这正是考验我们实力的时候了。
经过一个学期的网页设计的学习,我们的专业基础更加扎实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更加有信心了。
一开始对于网站设计我是抱着好奇以及兴趣认真地学习,刚开始接触网页设计会觉得很神奇,平时上网接触到的网页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建成。
一心想着设计一个美观大气的大网站,可以与其他网站媲美。
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有这种天真的.梦想促使我更努力的学习网页设计。
平时老师授课,讲解了有关网页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示范。
网页设计更着重于实际操作,我们在机房通过每次上课的学习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一开始我们都是看着别人的网站去模仿建设,到后来每个人在设计自己的网页时都有自己的人个人风格,这就是网页设计的乐趣。
他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还可以把自己的风格更大胆地展示出来,是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空间,使我们更有成就感。
这两个星期我们实训课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建站水平。
实训任务是建立自己班级的网站,刚开始觉得两个星期足够我们去建成一个网站,但是我们都太高估我们自己了。
一开始设计网站时不知道从何下手,之前老师上课讲的知识一时不知道怎么灵活运用起来,我才发觉对我软件功能的不太熟悉,除了基本的框架构建,其他的设计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思考以及翻查书本。
但是同学们都很积极地向老师提问,把自己存在的问题一一的解决掉。
虽然建立网站不是很顺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正视自身,把平时半桶水的听课方式给改掉。
在这次的网站建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巧妙地结合起来,对代码的不熟悉,这更加是一个大问题。
建站过程中会遇到代码出错,代码位置写错之类的问题,当测试的时候出现了错误但是不能看懂出错原因,只能靠网上搜索。
因为对于这种程序的东西我会比较抗拒,从小就不喜欢思维性太强的学习,所以建站会遇到比较多这种问题,但是我只能积极去面对才能完成任务,毕竟这是我的专业,为了专业而专业,不能说不喜欢就不愿意去学,这次实训我反省了自身的存在问题。
设计性实验---二至丸的定性定量分析1145929魏柏趁一定性分析1实验条件:超声清洗机2试剂:二至丸齐墩果酸对照品3样品制备:3.1样品溶液:取本品粉末0.5g,加三氯甲烷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3.2对照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4TLC分析:4.1展开剂:三氯甲烷—甲醇一甲酸(40:1:1)4.2点样: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4.3检测: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5结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二定量分析1.实验条件:薄层色谱扫描仪2.试剂:二至丸齐墩果酸对照品3.样品制备:3.1样品溶液:取本品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酸乙酯适量,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酸乙酯至干,残渣用乙酸乙酯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3.2对照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4薄层色谱扫描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2: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清晰,放冷,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30nm,λR= 680nm,测量供试品吸光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光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一、实验目的(一)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二、实验原理(一)实验背景简要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包括相关公式、原理等。
(二)实验原理详细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包括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装置的原理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一)实验材料列出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如试剂、样品等。
(二)实验仪器列出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等。
四、实验步骤(一)实验前准备1. 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2. 准备实验材料;3. 熟悉实验原理和步骤。
(二)实验过程1.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2.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3. 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是否成功。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一)实验数据列出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
(二)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六、实验讨论与分析(一)实验结果分析1.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2. 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探讨原因;3.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二)实验改进与建议1. 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 对实验设计提出建议,以提高实验效果。
七、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实现情况1. 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2. 提高实验设计能力;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结果总结1.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2.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八、实验报告附件1. 实验数据表格;2. 实验照片;3. 实验装置图;4. 实验原理图;5. 实验步骤图。
九、实验报告撰写人及日期实验报告撰写人:________实验报告撰写日期:____年__月__日注:本实验报告格式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调整。
自主设计性实验教案教案标题:自主设计性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4. 强化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 实验变量的定义和分类;3. 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和设备;2. 实验记录表格;3. 实验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兴趣,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科学问题或现象来引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探究:1. 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括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和控制变量、记录实验结果等。
2. 分组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可以提供几个实验问题供学生选择,或者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提出实验问题。
3.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步骤,设计实验步骤和控制变量,并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4. 强调实验安全措施,确保学生的实验过程安全。
实施:1. 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设计的经验和教训,强调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拓展:1. 鼓励学生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挑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2. 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评估:1. 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评估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展示和口头述评,评估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延伸:1. 在其他科学课程中引入实验设计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广阔的实验设计平台和机会。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指导策略。
实验设计基本知识1.实验设计(1)何谓设计性实验?其目的及作用是什么?设计性实验是机能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同学们在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 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自行提出问题,进行选题并设计研究方案,通过实施实 验、观察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等环节最终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
开设设 计性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 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2)设计性实验有哪些基本程序?进行设计性实验要经过选题、设计、实验、收集实验资料、整理分析实验资料和撰写论文几个阶段。
选题是实验设计的前提,决定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是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的过程。
一个好的选题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需要认真查阅大量文献资 料,了解有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已取得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结合实验室的条件、 仪器设备,经过科学思考,找出所要探索研究的内容, 形成假说,进而确立明确的研究题目; 设计即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和方案,实验设计应遵循随机、重复、对照的三大原则,以有效 的控制干扰因素,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高效率;实验分为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前者是对选题 进行初步实验,以熟悉实验技术,确定正式实验的各项条件,然后进行正式实验;实验中应 准确操作,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各项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资料,统计实验数 据,分析实验结果,最终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并写出论文。
(3)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进行实验设计时,应围绕处理因素、实验对象、实验效应三方面考虑。
处理因素(study factor)即所研究问题的作用因素。
处理因素可以是物理因素,如电刺激、温度、手术等, 也可以是化学因素,如药物、毒物、缺氧等。
设计处理因素时,应考虑处理因素的性质、作 用强度或剂量、作用时间等。
一般的实验常用单因素设计,即除了某特定的实验因素可变动 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机能药理设计性实验
【研究题目】:
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及解救
【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吗啡常用其盐酸盐或硫酸盐,属于阿片类生物碱,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吗啡作用于中枢神经与平滑肌,通过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激动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
对一切疼痛均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效果强于间断性锐痛和内脏绞痛。
吗啡现已广泛使用。
但是在临床使用吗啡的过程中,吗啡中毒很常见,其中吗啡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抑制。
解救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主要是纳洛酮,纳洛酮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拮抗药,本身无内在活性.但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对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生效迅速,拮抗作用强.
纳洛酮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
1.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静注0.2~0.4mg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
【研究内容】
建立吗啡引起呼吸抑制的家兔模型,用纳洛酮实施抢救,并观察其抢救效果。
研究方法:
(一)实验对象:普通家兔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实验组给予纳洛酮溶液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三)实验器材:
兔手术台、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普通手术剪、丝线、纱布、棉花、尼龙线、、气管插管、三通管、头皮针、注射器(1ml、5ml、20ml)天平、静脉导管及静脉输液装置、止血钳等。
20%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纳洛酮、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组
1 . 动物准备
(1)抓取一只兔子,称重。
(2)麻醉固定从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ml/kg 麻醉家兔,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
(3)颈部手术a剪毛:用手术刀剪除颈部皮毛
b 皮肤切口:从甲状软骨向下5cm长的颈部正中切口,下到胸骨上缘
c 气管插管:分离气管,做气管插管,在甲状软骨下0.5~1.0cm处两个软骨环之间剪开气管,使之呈“╩”形,插入气管插管,并用线绑紧固定。
2. 仪器连接连接呼吸换能器,描记呼吸曲线,显示呼吸的频率和幅度。
3 呼吸抑制的复制通过颈外静脉和输液装置,缓慢静脉注射1%盐酸吗啡溶液1~2 ml/kg,同时密切观察各项指标并及时记录。
出现呼吸变慢,瞳孔缩小等现象后即呼吸抑制模型成功,立即停止注射,开始实施抢救。
4 自行设计和实施抢救治疗方案在静脉注射盐酸吗啡之前,必须选择和准备好抢救药物纳洛酮。
在呼吸的频率、幅度以及瞳孔出现变化后立即实施抢救,通过耳缘静脉快速注入纳洛酮0.1ml/kg。
如果短时间内不能输入抢救药物,动物会因吗啡中毒而死亡。
实施各项抢救药物后,观察呼吸的情况变化。
二、对照组
前三项完全一样,在第四项时,注射0.1ml/kg 的生理盐水,观察疗效。
余同实验组。
【预期实验结果】
1、实验数据统计表
纳洛酮对呼吸抑制的解救效应
观察项目呼吸幅度(cm)呼吸频率(次/min) 瞳孔大小(mm)
处理前注射吗啡抢救后处理前注射吗啡抢救后处理前注射吗啡抢救后
实验组
对照组
2、预期结果
实验组:耳缘静脉注射盐酸吗啡后,出现呼吸抑制的现象,立即抢救耳源静脉注射纳洛酮后,呼吸抑制被缓解,由原来的变成正常呼吸状态。
对照组:耳缘静脉注射盐酸吗啡后,出现呼吸抑制的现象,但立即抢救耳源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呼吸抑制现象基本没有改变。
任然呈现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减小,瞳孔缩小甚至吗啡中毒呼吸抑制而死亡。
【统计方法】
实验统计设计中贯彻随机、对照原则。
(1)随机:选正常成年健康体重相近的家兔2只,随机编号为A、B,以A兔为实验组对象,B兔为对照组对象。
(2)对照:本组实验设立了实验对照组,即B兔(用生理盐水实施呼吸抑制抢救)。
(3)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搜集计量资料,初步确定对各组实验数据的比较(即呼吸的频率、幅度的变化)。
【注意事项】
1、麻醉速度宜慢,且麻醉要适度,麻醉过浅,动物疼痛,手术过程中会不好实施,也有可能
导致神经源性休克;麻醉过深,会引起呼吸抑制而死亡;
2、耳缘静脉穿刺时因触动家兔耳及针刺肯可能会引起家兔的呼吸改变,故需要等待这些变
化消失,呼吸恢复正常再向静脉内推注药液;
3、注射吗啡时速度要缓慢,变注射边观察,当出现呼吸抑制时立即停止注射;
4、在上述剂量范围内先用小剂量,如抑制作用不明显适当增加剂量;
5、注射纳洛酮时速度要缓慢,变注射边观察,当出现呼吸兴奋时立即停止注射,如注射过
快可产生惊厥,甚至死亡;
6、在静脉注射盐酸吗啡之前,必须选择和准备好抢救药物纳洛酮。
7、颈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神经,防止切断、结扎、牵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参考文献】
1、龚永生、陈醒言《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供临床口腔检验眼视光预防影像麻醉和护理等医学类专业用)》;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2、杨宝峰《.药理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类专业用)》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1979年9月;
3张光辉, 于洪亮,辛朝光, 等.肛肠病术后镇痛的治疗现状[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 9) : 1446 - 1448.
4 沈克中等吗啡的呼吸抑制效应其机制生理科学进展1984 1
5 162
5 王崇针关于阿片药物致死的受体机制中国药理学会编生化药理学进展(1985) 第一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87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