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84
2-1-2共价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2、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复习离子键,原子、离子、分子的电子式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书写。
【引言】我们知道钠在氯气中燃烧学生成氯化钠分子,它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
那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共价化合物HCl的形成和NaCl一样吗?H2和Cl2在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H2和Cl2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是通过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吗?【回答】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讲解】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就需要得到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得到一个电子,两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都可以达到稳定结构象氯化氢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二、共价键【板书】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讲解】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对概念进行一下剖析【板书】2、成键粒子:原子【板书】3、成键作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提问】那么什么样的元素原子之间能够形成共用电子对呢?(对照离子键形成的条件)【讲解】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明了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板书】4、成键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以及部分金属元素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FeCl3;【讲解】象HCl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第三节化学键(离子键)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
而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
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
离子键是指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熟练使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精神[来源:二、学习者特征分析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离子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至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对于学生来说,化学键没有实验、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
而启发-掌握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掌握式教学加强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优势教师适时引导启发。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重点: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过程学生自学1、描述NaCl的形成过程:2、离子键:(1)定义:(2)成键微粒:(3)成键本质:(4)成键条件:活泼原子和活泼原子之间形成的3、离子化合物:(1)概念:(2)常见离子化合物:(归纳总结)学生小组讨论,并由今天的小老师组织讨论以及评价。
结构化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1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能量级、轨道量子数:主量子数、角动量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量子数1.2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结构:横行、纵列主族元素:性质与位置关系过渡元素:性质与位置关系稀有气体元素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2.1 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形成条件、性质共价键:形成条件、性质金属键:形成条件、性质氢键:形成条件、性质2.2 分子的几何构型与键角VSEPR模型:预测分子几何构型杂化轨道:sp、sp^2、sp^3、sp^3d、sp^3d^2键角:孤对电子对键角的影响第三章:晶体结构与固体化学3.1 晶体类型离子晶体:构成微粒、性质分子晶体:构成微粒、性质金属晶体:构成微粒、性质原子晶体:构成微粒、性质3.2 固体化学半导体:导电性质、应用超导体:导电性质、应用绝缘体:导电性质、应用第四章: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4.1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特点、实例分解反应:特点、实例置换反应:特点、实例复分解反应:特点、实例4.2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定义、计算、应用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第五章:物质结构分析方法5.1 紫外光谱:原理、应用π-π吸收n-π吸收分子内电荷转移吸收5.2 红外光谱:原理、应用functional groups:吸收频率与化学键关系分子结构分析: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解析5.3 核磁共振谱:原理、应用核磁共振现象:进动频率、化学位移分子结构分析: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解析第六章:X射线荧光光谱(XRF)6.1 XRF原理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激发态和荧光的产生谱图的解析6.2 XRF应用元素分析合金分析环境监测第七章:原子吸收光谱(AAS)7.1 AAS原理原子化过程吸收光谱的产生检测限和准确度7.2 AAS应用金属元素分析环境样品分析生物样品分析第八章:质谱分析8.1 质谱原理质量分析器离子源检测器8.2 质谱应用分子结构和组成的确定生物大分子分析药物分析第九章:电化学分析9.1 电化学原理电极过程电位滴定电流滴定9.2 电化学应用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离子选择性电极第十章:现代结构分析技术10.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理与操作图像解析样品制备10.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理与操作图像解析样品制备10.3 核磁共振成像(MRI)原理与操作图像解析应用领域重点和难点解析: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包括质子、中子、电子以及量子数的分布,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大学无机化学教案中的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无机化学是化学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
在大学的无机化学教学中,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从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化学键是构成化合物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电子的共享情况,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力所形成的。
在离子键中,一方的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另一方的原子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就构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
共价键通常存在于非金属之间,如氧气(O2)中的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根据共享电子对的数量而定。
单键是两个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双键是两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三键是两个原子共享三个电子对。
共价键的特点是强度较高,通常需要较大的能量才能破坏。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形成电子海,形成了金属键。
金属键的特点是导电性和延展性较好,金属物质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二、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成的固体。
晶体结构的分析是无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晶体结构的分析常用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和核磁共振等。
其中,X射线衍射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晶体中的原子会对X射线产生散射,形成衍射图样。
根据衍射图样的特点,可以确定晶体的晶格常数和晶体结构。
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晶体的表面形貌和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情况。
核磁共振则可以通过核磁共振信号来分析晶体中的原子种类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晶体结构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晶体的性质,还可以为无机化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无机化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无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1.2 基本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离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原子结构、电子排布、离子键、共价键等基本概念1.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平衡原理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1 原子结构原子核的结构和组成电子云和电子轨道原子的大小和质量2.2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理和结构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的特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3 化学键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基本概念3.2 电子转移和电荷守恒电子转移的类型和特点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和动力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章:溶液与离子反应4.1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的定义和分类溶剂的选择和溶解能力4.2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离子反应的类型和规律4.3 离子反应的平衡和动力学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离子反应的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第五章:化学键与晶体结构5.1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5.2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晶体的定义和分类晶格和晶胞的结构5.3 晶体结构的类型和特点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第六章:有机化学基础6.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6.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碳原子的四价键特性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6.3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第七章:有机化学反应7.1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有机合成策略和催化方法7.2 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反应热分解、光分解、氧化分解等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7.3 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反应醇、醚、酮等官能团的转化反应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第八章:分析化学基础8.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化学的目标和任务分析化学的方法和分类8.2 定量分析方法滴定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法等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8.3 定性分析方法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定性分析的步骤和技巧第九章:物理化学基础9.1 热力学基本概念系统、状态、过程等基本概念能量、功、热量等基本物理量9.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熵和自由能的概念9.3 动力学基本概念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化学动力学的级数和机理第十章:化学实验技能10.1 实验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常识和事故处理10.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实验目的和步骤的制定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实验结果的图表展示和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的理解和电子轨道的概念是理解后续化学反应的基础。
无机化学《晶体结构》教案[ 教学要求]1 .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的基本类型及其性质特点。
2 .了解离子极化的基本观点及其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解释。
3 .了解晶体的缺陷和非整比化合物。
[ 教学重点]1 .晶胞2 .各种类型晶体的结构特征3 .离子极化[ 教学难点]晶胞的概念[ 教学时数] 4 学时[ 主要内容]1 .晶体的基本知识2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3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4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5 .晶体的缺陷和非整比化合物6 .离子极化[ 教学内容]3-1 晶体3-1-1 晶体的宏观特征晶体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
不论在何种条件下结晶,所得的晶体表面夹角(晶角)是一定的。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在熔化时,在未熔化完之前,其体系温度不会上升。
只有熔化后温度才上升。
3-1-2 晶体的微观特征晶体有各向异性。
有些晶体,因在各个方向上排列的差异而导致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只有在单晶中才能表现出来。
晶体的这三大特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
晶体内部的质点以确定的位置在空间作有规则的排列,这些点本身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称结晶格子或晶格。
每个质点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称晶体的结点。
每种晶体都可找出其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称为单元晶胞简称晶胞。
晶胞在三维空间无限重复就产生晶体。
故晶体的性质是由晶胞的大小、形状和质点的种类以及质点间的作用力所决定的。
3-2 晶胞3-2-1 晶胞的基本特征平移性3-2-2 布拉维系十四种不拉维格子类 型 说 明单斜底心格子( N ) 单位平行六面体的三对面中 有两对是矩形,另一对是非矩形 。
两对矩形平面都垂直于非矩形 平面,而它们之间的夹角为β, 但∠β≠ 90°。
a 0≠ b 0 ≠ c 0 ,α = γ =90°, β≠ 90°正交原始格子( O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 行六面体为长、宽、高都不 等的长方体,单位平行六面 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正交体心格子( P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行六 面体为长、宽、高都不等的长方 体,单位平行六面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正交底心格子( Q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 行六面体为长、宽、高都不 等的长方体,单位平行六面 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正交面心格子( S ) 属于正交晶系,单位平 行六面体为长、宽、高都不 等的长方体,单位平行六面 体参数为: a 0 ≠ b 0 ≠ c 0 α = β = γ =90 °立方体心格子( B ) 属于等轴晶系,单位平行六 面体是一个立方体。
1《晶体的常识》课堂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在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加强合作学习。
加强直观教学,在建立某些抽象概念时,借助于播放视频、图片、动画模拟、形象比喻等有效手段,尽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准确把握深度,对照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本节内容无需做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和性质差异,了解晶体生成的一般途径,知道晶胞是晶体的最小重复结构单元。
过程与方法:了解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能用“共享与均摊”的原则计算一个晶胞实际拥有的微粒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晶体的特点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四、教学难点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五、教学准备课前给学生准备一些固体物质:硫酸铜晶体、氯化钠晶体、高锰酸钾晶体、碎塑料片、碎橡胶块、橡皮泥等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初中我们就接触过晶体与非晶体,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了解得还不够全面,今天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晶体的世界,学习晶体的常识。
[情境创设]初次见面,给大家带了点礼物,请各小组来一位代表领取[学生活动]领取礼物,并给这些物质按几何外形的规则性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汇报答案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有:硫酸铜、氯化钠、高锰酸钾2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有:碎塑料片、碎橡胶块、橡皮泥[教师评价]引出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固体入手,直观、简洁地引入课题,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融入课堂,同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多媒体]播放《放大镜下的晶体》及显微镜下的几组图片。
[引导探究]晶体规则几何外形是自发形成的[学生讨论]探究问题一“晶体自范性是自发过程,故晶体呈现自范性无需任何条件”,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探究问题二玻璃制品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它们属于晶体么?探究问题三为什么晶体呈现规则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呢?你认为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活动]给学生观看两个图片:猜测:哪个图是晶体SiO2哪个图是非晶体SiO2,猜测依据是什么?[学生总结]第一个图片是晶体SiO2,第二个图是非晶体SiO2猜测依据是:只有内部结构规则,几何外形才会规则。
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共价键类型,二是键参数。
在化学必修2模块中,学生已经对化学键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共价键的实质、共用电子的运动情况、共价键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深层关系没有揭示。
因此,本节在第一课时中在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电负性的知识,探讨共价键的形成和实质、共价键的类型和特征,第二课时介绍键参数。
二、教学目标1.通过氢分子的形成过程认识共价键的实质,知道共价键的形成、分类和特征。
2.共价键模型的建立和运用动画、网络信息资源及图片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归纳总结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3.学生体会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的乐趣。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上讲台展示,学生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不同层次学生学业水平、信息素养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提高。
三、学情分析本节所接触的内容较为抽象,通过在化学必修课程中所学的化学键的有关知识引出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理论。
学生学习时应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培养迁移应用能力,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意识地将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共价键的类型——σ键和π键),要利用交流研讨的方式来完成;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四、教学重点、难点1.共价键的实质。
2.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特征。
五、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模型投影视频资料六、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比理解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目的【引入】我们在第一章学习了原子结构与性质,在原子层面以上的是分子,我们第二章一起来学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视频播放】科技前沿【讲解】【板书】【提问】元素的原子靠什么作用形成物质?【提问】什么是化学键?化学键分为哪两类?具体又是什么?一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集体回答】【集体回答】复习必修2引入,降低难度,学生易于接受。
C H H H 2019-2020年高三化学《化学键与晶体结构》教学设计班级 姓名 学号专题目标:1、掌握三种化学键概念、实质,了解键的极性2、掌握各类晶体的物理性质,构成晶体的基本粒子及相互作用,能判断常见物质的晶体类型。
[经典题型][题型一]化学键类型、分子极性和晶体类型的判断[ 例1 ]4.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 2和SiO 2 (B)CO 2和H 2 (C)NaCl 和HCl (D)CCl 4和KCl[点拨]首先根据化学键、晶体结构等判断出各自晶体类型。
A 都是极性共价键,但晶体类型不同,选项B 均是含极性键的分子晶体,符合题意。
C NaCl 为离子晶体,HCl 为分子晶体 D 中CCl 4极性共价键,KCl 离子键,晶体类型也不同。
规律总结 1、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可形成离子晶体2、含共价键的单质、化合物多数形成分子晶体,少数形成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
3、金属一般可形成金属晶体[例2]、.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点拨]化合物只要含离子键就为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而离子化合物中还可能含共价键。
答案 A 、D[巩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 4和NO 2都是共价化合物B. CCl 4和NH 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C. 在CaO 和SiO 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D. 甲烷的结构式: ,是对称的平面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答案:C题型二:各类晶体物理性质(如溶沸点、硬度)比较[例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O2 、I2 HgB 、CO 2 KCl SiO 2C 、Na K RbD 、SiC NaCl SO2[点拨]物质的熔点一般与其晶体类型有关,原子晶体最高,离子晶体(金属晶体)次之,分子晶体最低,应注意汞常温液态选B[例4]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最新4篇)化学教案《化学键》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
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典型化合物形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3)、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氯化钠生成过程的实验观察和微观想象,产生探究欲望(2)、了解模型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专题四:化学键和晶体结构班级姓名学号专题目标:1、掌握三种化学键概念、实质,了解键的极性2、掌握各类晶体的物理性质,构成晶体的基本粒子及相互作用,能判断常见物质的晶体类型。
[经典题型][题型一]化学键类型、分子极性和晶体类型的判断[ 例1 ]4.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B)CO2和H2(C)NaCl和HCl (D)CCl4和KCl[点拨]首先根据化学键、晶体结构等判断出各自晶体类型。
A都是极性共价键,但晶体类型不同,选项B均是含极性键的分子晶体,符合题意。
C NaCl为离子晶体,HCl为分子晶体D中CCl4极性共价键,KCl离子键,晶体类型也不同。
规律总结1、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可形成离子晶体2、含共价键的单质、化合物多数形成分子晶体,少数形成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
3、金属一般可形成金属晶体[例2]、.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点拨]化合物只要含离子键就为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而离子化合物中还可能含共价键。
答案A、D[巩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HH HH A. P 4和NO 2都是共价化合物B. CCl 4和NH 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C. 在CaO 和SiO 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D. 甲烷的结构式: ,是对称的平面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答案:C题型二:各类晶体物理性质(如溶沸点、硬度)比较[例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O2 、I2 HgB 、CO 2 KCl SiO 2C 、Na K RbD 、SiC NaCl SO2[点拨]物质的熔点一般与其晶体类型有关,原子晶体最高,离子晶体(金属晶体)次之,分子晶体最低,应注意汞常温液态选B[例4]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
结构化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1 原子结构电子的排布原子核的构成原子的大小和质量1.2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构成主族元素的特点过渡元素的特点稀有气体的特点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2.1 化学键离子键的形成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与性质金属键的形成与性质2.2 分子结构分子几何形状分子轨道理论键角和键长第三章:晶体结构与固体化学3.1 晶体结构晶体的基本概念晶体的类型与性质晶体的空间点阵3.2 固体化学固体的分类半导体的性质与应用超导体的性质与应用第四章: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4.1 化学键的极性化学键极性的判断化学键极性对分子性质的影响4.2 分子的极性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子极性与分子的溶脂性第五章:化学反应与键的变化5.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5.2 键的变化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第六章:立体化学与分子轨道对称性6.1 立体化学基础手性碳原子立体异构体旋光性和偏振光6.2 分子轨道对称性群论基础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分子轨道对称性与化学键第七章:现代结构分析技术7.1 X射线晶体学X射线晶体学原理晶体学的布拉格定律X射线晶体衍射图谱分析7.2 核磁共振(NMR)NMR原理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NMR谱图的解析第八章:化学键的电子效应与分子性质8.1 电子效应吸电子效应给电子效应诱导效应与共振效应8.2 分子性质分子极性与化学性质分子轨道与化学键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第九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9.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碳原子四价键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与键角9.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十章:现代化学研究方法简介10.1 量子化学计算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分子轨道理论量子化学计算方法10.2 谱学方法红外光谱质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10.3 化学研究的新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核磁共振成像(MRI)重点解析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重点:元素周期表的构成、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稀有气体的特点。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摘要】欢迎来到高三化学教案栏目,此栏目中汇集了大量有关化学的教案,在此小编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三化学教案: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学习或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案: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一.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化学键、金属键和键的极性。
1.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在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2.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活泼金属跟活泼非金属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是离子化合物,包括强碱、多数盐和典型的金属氧化物。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易导电。
3.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其中: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包括酸(无水)、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多数有机物和少数盐(如AlCl3)。
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不(或很难)导电。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常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定: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2、黄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锰酸钾[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化学键与晶体构造【】基于大家对查词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此文高三化学教学设计:化学键与晶体构造,供大家参照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学设计:化学键与晶体构造化学键与晶体构造一.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认识化学键、金属键和键的极性。
1.相邻的原子之间激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在罕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2.阴、阳离子间经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开朗金属跟开朗非金属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经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均是离子化合物,包含强碱、多半盐和典型的金属氧化物。
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易导电。
3.原子间经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 )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其中: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不一样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包含酸(无水 )、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多半有机物和少量盐(如 AlCl3) 。
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都不(或很难 )导电。
4.在铵盐、强碱、多半含氧酸盐和金属过氧化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5.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叫做金属键。
二.理解电子式与构造式的表达方法。
1.可用电子式来表示:①原子,如:Na②离子,如:[:O:]2 ③原子团,如: [:O:H] ④分子或化合物的构造;⑤分子或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构造式是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化学式。
三.认识分子构型,理解分子的极性和稳固性。
1.常有分子构型:双原子分子、 CO2、C2H2( 键角 180)都是直线形分子;H2O( 键角104.5)是角形分子;NH3( 键角10718') 是三角锥形分子 ;CH4( 键角 10928')是正四周体分子 ;苯分子 (键角120) 是平面正六边形分子。
2.非极性分子:电荷散布对称的分子。
-1-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
2、掌握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并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能够对共价键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3、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离子键?2.下列物质中存在离子键的是()A.NaClB.H2C.HClD.MgBr2[回答]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引入新课]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相同吗?如果不同,那原子又是怎样结合成分子的?上题中的H2、HCl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下面一组漫画][板书]二、共价键[学生讲解]根据漫画内容,请一位同学以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为例,分析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讲解]共价键成键时,电子不是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是在两个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
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核周围运动,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提问]结构式: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2-[板书]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学生练习]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及结构式。
分子共价化合物电子式H2N2H2OCO2CH4[过渡]在前一节,我们学习过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那么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如何呢?[板书]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例:HCl分子的形成过程:[练习]用电子式表示H2O、NH3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