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四课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43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与公转一、教学目标: 知识: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
能力:1、 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德育:5、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观二、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特点。
2、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课堂讨论五、教学过程: 导入[知识回顾]:1、 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发生的地方?3、宇宙资源包括哪几方面的资源?地球的自转注: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1、 从不同的方向看地球自转(通过动画的演示从不同的角度) 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a 、 从北极上空看:(学生观测思考后得出结论逆时针转) b 、 从南极上空看:(学生观测思考后得出结论顺时针转) 1501515837千米1447千米1670千米300600002、 地球自转的周期: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3、 地球自转速度通过对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读图P.15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小结: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 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注: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有时间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
地球的公转1、 地球公转的方向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2、 地球公转的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3、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读图P.16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近日点和远日点 角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
线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约30㎞/S读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补充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增加学生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普勒三定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并总结出的行星运动所遵循的定律。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是自转和围绕太阳的公转。
地球自转:地球沿其自身轴线进行旋转,这个过程称为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这也决定了我们经历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自转轴的方向在空间中是固定的,与地球的轨道平面垂直,但随着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轴的位置在空间中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地球公转: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旋转,这个过程称为公转。
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也决定了我们经历的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轨道的半长轴为149,598,871千米,半短轴为149,585,700千米,两者之差为13,171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
公转轨道的偏心率约为0.0167,偏心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这也决定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我们所经历的天文现象。
1。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案教案: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理解其对地球的影响,认识地球上的地理现象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原理与特点。
教学难点:自转与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如季节变化等现象的解释。
教学准备:教科书、地球模型、图表、幻灯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地球模型,询问学生地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引发学生对于地球运动的思考。
Step 2:讲解自转运动1. 通过地球模型和幻灯片图表,向学生解释地球的自转运动,并介绍自转的原理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自转运动对地球的影响,如昼夜交替、地球形成了自己的形状等。
Step 3:讲解公转运动1. 通过地球模型和幻灯片图表,向学生解释地球的公转运动,并介绍公转的原理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公转运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季节变化、岁差等现象。
Step 4: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 通过幻灯片图表,向学生展示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并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如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而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Step 5:案例分析通过给出实际案例,如为什么赤道附近的地区气温较高,为什么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Step 6:小结与讨论对课堂进行小结,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运动与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Step 7:拓展阅读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更多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
Step 8: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练习题、地球模型制作等,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球模型、图表等教具的运用,结合幻灯片以及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