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2物态变化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物理上册 2 物态变化复习课学案苏科版班级姓名日期一、知识梳理:(学生整理)二、分析总结(教师点拨)三、例题突破:例1:我国某城市一年中的最低温度如图甲所示,最高气温如图乙所示,那么该城市最低气温是℃,该市的年温度差是、知识点1:例2:小红同学把温度计放入水中测量沸水温度(如图1)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她把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并观察温度计(图2),记下沸水温度,问:(1)小红同学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错误?(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999999999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②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3)图a、图b、图c是三名同学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分析该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热、(填“吸”或“放”)知识点2:例3: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知识点3:。
例4:为了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发现碘锤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汽,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明同学对此提出了疑义,他认为固态碘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同学们争论不休!老师告诉同学们一组数据:常温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数据,老师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该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1)碘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2)若要解决这个“争议”,必须对实验加以改进,你认为怎样改进实验更合理:;(3)通过这个案例,你对学习物理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知识点4:。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复习学案苏科版【学习目标】XXXXX:知道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的含义及吸放热情况;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
【知识梳理】XXXXX:1、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__________,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2、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
3、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5、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占总水量的 _____%、6、雾、露、霜对应的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XXXXX:例1、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_____态。
(选填“固”、“液”或“气”)(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例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B、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例3、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例4、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
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
物态变化一、学习目标(时间2分钟)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2、学法指导: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A 与B,C与D)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生:学习笔记二、自主学习(课前独学,然后对学、群学,时间15分钟)知识点一、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上的标度采用温标,标度的单位是。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人的正常体温为。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和;⑵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⑶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⑷读数时,视线要。
知识点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
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有:。
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有:。
3.影响蒸发快的因素有、、。
4.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知识点三、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凝固时,需要,但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_。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2.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知识点四、升华和凝华、水循环第1页共3页第2页 共3页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物质_______________叫凝华。
2. 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请写出图中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分别为 ℃ 、 ℃ 、 ℃ 。
第二章《物态变化》【学习目标】班级姓名1.巩固物态变化知识,总结吸热、放热的物态变化及其应用;2.会用物理语言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态变化现象进行解释;3.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与习惯。
【预习探学】【合作互学、交流助学】例1 下表是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氧铁铜金钨熔点/0C0-39-117-114-218153510831064341沸点/0C1003577835-1832750259527075627根据上表,思考下列问题:(1)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温度计;(2)铜在10830C时状态可能是;(3)氧在-2500C 时状态是态,在-2000C 时状态是 态,在-1500C 时状态是 态;(4)能不能在铜锅里熔化铁? ;(5)白炽灯的灯丝一般是用 做,是因为 ;(6)在铁、铜、金、钨四种金属中,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例2 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上表:(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 .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B .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C .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D .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例3 在做“探究海波熔化规律”实验时,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选择了图2-52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哪个实验小组的方案好?请你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28 32 36 40 44 48 48 48 54 60(2)上右表是一个小组的测量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海波熔点是___ _ _℃,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热量,温度____ ___ 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分钟。
物态变化教学目标:(1)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物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会测温度。
(3)知道物态变化的几种具体形式、产生的条件和吸、放热情况。
(4)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教材重、难点:(1)能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
(2)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课前准备:投影仪、温度计25支,盛适量水的烧杯25个。
课堂类型:复习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本章我们学习了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二、师生共同分析: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请说出物质通常所处的三种状态。
(2)如何比较物体的冷热程度。
(3)通过观察温度计,说出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指导学生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5)指出学生的典型错误。
例题:下面是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实验步骤:A.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分度值和测量范围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F.整理仪器请在横线上按实验的正确步骤顺序排列2、物态变化、水循环(1)请在箭头的旁边填出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1)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有什么相似之处?例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会不会熔化?(2)汽化的方式有哪两种?它们有什么异同点?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100℃时水一定沸腾B、在定条件下,90℃的水也可能沸腾C、如果温度太低,水就不蒸发D、酒精擦在皮肤上感到凉,是由于酒精蒸发放热。
(3)液化和凝华形成的条件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例3:冬季,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地区,有时会在树枝上出现俏丽的雾凇,成为一种美妙的奇观。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如何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讲解:首先要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据此确定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再结合现象产生的条件进行解释.注意: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经常所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液化成的小水珠。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苏科版.doc————————————————————————————————作者:————————————————————————————————日期:图图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1 苏科版【学习目标】 班级 姓名 1.巩固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正确使用温度计;2.巩固物态变化的知识、特点,;会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预习探学】 完成《同步练习》P27 《知识回顾》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例1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2-41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2-42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 滴一滴体积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 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例: 。
例2 “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
“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 煲底隔离,如图2-43所示。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图图图图图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现象(填 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
在“炖汤”过程中,应该是用 (大/小)火烧,这样 做的好处是 。
例3 小明和他的同学们用如图2-44所示装置做“水沸腾”的实验,结果过了十几分钟水温只有600C ,为缩短实验时间,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____ _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案2(新版)苏科版一、例题精讲考点1:熔化和凝固【例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例2】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例3】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A、凝固点高B、凝固点低C、比热容大D、比热容小【例4】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_(A/B)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____。
BA考点2:升华和凝华【例5】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盖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华【例6】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华【例7】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3:水循环(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特点)【例8】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成小冰粒。
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_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例9】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二、巩固练习《中考指导书》板书设计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此过程要吸热。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温度是指物体的,测量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摄氏温度是首先规定的,单位是。
规定把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
温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
2、体温计: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
构造上有。
3、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和;(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3)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视线与温度计中。
3、、、是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
4、叫熔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5、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而非晶体没有。
6、熔化和凝固曲线图:图中AD是的曲线图,在AB段处于态,在BC段是过程,热,但不变,处于状态;CD段处于态;DE段于态,EF段落是过程,热,不变,处于状态,FG处于态。
7、汽化的方式有和。
蒸发是在温度下,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温度下,在液体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但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它与气压有关。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 ;(2) ;(3) 。
液体蒸发具有的作用。
8、热岛效应的原因很多,城市中水面小,水的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9、、可以使气体液化;有的气体单靠的方法不能使它液化。
10、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系统。
二、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例题2】填写物态变化名称:①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玻璃杯“冒汗”;②夏天晒干衣服;③蜡烛“泪”慢慢变硬;④火山喷发涌出的岩浆变成岩石;⑤冬季结冰的衣服也会变干。
【例题3】某同学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根据实验记录画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从28℃到开始熔化经历了约 min,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在7min时,海波处于态.在12min时,海波处于态,海波的熔点约为℃.【例题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器材除了烧杯、水、铁架台、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外,还需要器材有和。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案苏科版【复习目标】(5)知道常见的温度值,会正确使用温度计;(6)会判断常见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现象;(7)知道沸点、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问题;(8)会从图象中读出对解题有用的相关信息;(9)熟悉几个重要的实验。
温度: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根据。
使用方法:①观察你所使用温度计的和。
②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
③读数时,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温度计仍要与被测物体接触,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注上表面。
温度的测量1、物质的由液体变为气态叫做,这个过程要。
2、只在液体发生的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可以在温度下进行。
液体蒸发时需要,有作用。
3、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1、沸腾是在液体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需要。
2、液体的温度叫做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物质的由变为叫做液化,气体液化时要热。
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 ;蒸发汽化和液化物态变化沸腾液化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
2、有的固体叫做晶体,没有的固体叫做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有。
3、晶体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非晶体熔点。
晶体是叫做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凝固时要热。
4、要使晶体熔化,温度必须达到,且必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要使晶体凝固,温度必须达到,且必须。
1、物质的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做,要热。
2、物质的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做,要热。
3、常见的升华现象有,凝华现象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
物态变化过程总伴随着_________的转移。
水循环【考点1】温度的测量〖例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盐城冬季的最低气温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例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只有当温度计的玻璃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可以测量很低的温度〖例3〗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学案一、教学内容1. 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2. 熔化与凝固3. 汽化与液化4. 升华与凝华5. 物态变化的吸热与放热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三态的基本概念,理解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原理。
2. 能够识别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例理解吸热和放热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三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1. 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判断。
2. 实际情境中物态变化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包括加热器和冷却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冰雕、融化冰雪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的变化。
2. 理论学习:讲解物质三态的概念。
通过PPT展示和讲解三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举例说明吸热和放热在物态变化中的具体表现。
3. 实验演示:演示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针对刚学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进行即时反馈。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吸热和放热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应清晰地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物质三态变化的图示和定义吸热和放热在物态变化中的角色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实例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冰雪融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情况。
2. 列举三个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3. 实验报告: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物态变化现象,并分析吸热或放热的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考虑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拓展延伸活动可以包括让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如自制冰棍、观察冰箱中的水蒸气凝结等,以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
物态变化
(时间
)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课前独学,然后对学、群学,时间15分钟)
理量,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的性质制成的。
温标,标度的单位是。
通常情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⑵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⑶
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
,凝固时,需要
____计的正确读数,分别
例2.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采用了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观察
0 2 4
6
8 10
9
95 100
温度/℃
甲 乙 丙
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随机分配任务,小组班级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