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 格式:pdf
- 大小:228.68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3.不同物体的传声效果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的速度(固>液>气)。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5.声音是一种波(科学上用类比法研究声波),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6.声波是具有能量的(声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
7.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影响声速的因素喂介质和温度。
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二、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单位是分贝,用字母表示为dB)2.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3.影响人听到响度的因素:○1声源振幅的大小○2距离声源远近4.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5.音调的影响因素:振动的频率。
6.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用字母表示为Hz)。
7.一般情况下,声源质量越大,发出的音调越低。
8.声音的品质叫做音品(音色)。
9.音色的影响因素:声源本身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
注意点:○1响度小,声源振幅不一定小,还可能与距离声源远近有关;○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变,音调不变;○3听音调可以判断机器是否损坏,瓷器是否完好、瓜果是否成熟;○4一部分乐器是空气柱振动而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三、乐音与噪声1.从生活角度来说,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噪声。
2.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波形有规律的声音叫做乐音;波形杂乱无章的声音叫做噪声。
3.噪声来源:○1工业噪声○2交通噪声○3生活噪声4.噪声的危害:噪声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还会损害人的听力,使人产生头痛、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噪声还是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5.控制噪声的途径:○1声源处○2传播途中○3人耳处6.控制噪声的方法:○1消声○2吸声○3隔声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1.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叫做可听声(即人耳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
第一章 声现象第1课时 声音是什么(一)课堂作业1.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正在发声的物体叫________.2.《黄河大合唱》中有一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则它们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你可以清楚地听到声音.(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瓶内的空气,手机的声音将会_________.(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4.指出下列情况中的声音是依靠什么传播的.(1)人们平时谈话:________.(2)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小火柴盒制成的“土电话”进行对话:________. (3)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_________.5.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就会立即停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被鼓面吸收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C.声音传到鼓里去了D.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6.“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巡天,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7.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 )A.传声B.传热C.导电D.通风8.(09·江苏)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第1题第7题第4题B.声音产生的原因C.声音具有能量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课后作业9.(09·湛江)“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到人耳的.10.二胡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军号是靠_________振动发声,“哗哗”的瀑布声________是靠什么振动发声.11.音叉发声的时候,用手握住音叉,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音叉发出的声音B.手使音叉停止了振动C.手使音叉的振动加快了D.无法判断1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当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原因尚待考查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桌面的一端放一块表,把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可以听到表的走动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人潜没在水里,可以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C.在月球上,宇航员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D.花样游泳运动员可以通过水听到音乐14.闲暇时,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吹口哨来消遣,口哨声主要是由 ( )A.声带振动产生的B.气流振动产生的C.鼻腔振动产生的D.胸腔振动产生的1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 我们听到树枝上鸟的“叽叽”声C.鱼儿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16.如图所示,用小锤敲右边的音叉时,发现挂在左边音叉旁的塑料小球_______(会/不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这个实验在月球上进行,塑料小球________(会/不会)被弹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17.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6题第2课时声音是什么(二)课堂作业1.声音是一种_______,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_形式向远处传播.2.打雷时,我们在听到雷声的同时也会听到门窗的颤动声,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声波能传递________.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________m/s.4.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14 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 500 m/s).这种方法_______(能/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没有任何阻碍,传播速度最快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受到阻碍最大,传播速度最慢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D.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变大6.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声波能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B.声波能粉碎胆结石C.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会引起水波D.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7.(09·荆门)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课后作业8.如图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_________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第8题9.用金属棒敲击一下钢管的一端,耳朵贴近钢管的另一端,会先后听到两次声音,其中第一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中的,第二声是通过_________传人耳中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见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声音在下列四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空气B.煤油C.海水D.铝1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13.在风和日丽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10.30秒B.10.59秒C.10.88秒D.10.18秒14.人耳能分辨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据此,要想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A.大于17 mB.小于17 m C大于34 m D.小于34 m15.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你一定有所发现,请写出两条重要规律.一些介质中的声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正在紧张进行,随着发令员“各就各位”的口令,运动员一个个蹲在起跑线上,一声枪响,炸裂长空.运动员们一个个疾如炸雷,快如电光,奔向终点.(1)假如由你用停表站在终点帮他计时,你应该在_______(a/b)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a.听到发令枪响;b.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2)某班科学探究小组中的三名同学用比赛用的发令枪、停表和皮卷尺进行了测量声速的实验.他们选择352 m的平直地段进行实验.两人在起点,其中一人用发令枪发出信号,另一人在发令枪响的同时启动手中的停表.还有一人位于终点,当他听到发令枪声时立即启动手中的停表.然后把两只走动的停表交给发令者,由他同时按停停表,两表计时的读数差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两停表的读数差为1.10 s,则他们测得的声速是________m/s.第3课时 声音的特性(一)课堂作业1.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由探究影响响度因素的活动可知,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有关.请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声音的_________叫音调,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的.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越_______(高/低).3.声源_________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某音叉振动的频率是265 Hz,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钢琴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_________就越大;敲击不同的琴键会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弦振动的_________不同.5.(09·益阳)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声音不同之处是 (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6.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指音调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如图所示,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不开门? ( )A.说话响度不同B.说话音调不同C.说话音色不同D.敲门声音不同8.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辨别的依据是 ( )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飞行路线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 课后作业9.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的音调高;说明它的声源振动的________高;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声源振动的________大.10.同学们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如图所示.当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用相同的力拨动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当伸出桌外的长度相同,用不同的力拨动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1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__而发出声音.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第10题___________来判别的.12.“响鼓要用重锤敲”说的是 ( )A.鼓面振动增速B.鼓面振动减速C.鼓面振幅增大D.鼓面振幅减小13.男同学的声音通常比女同学的沉闷、浑厚,原因是男同学 ( )A.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小B.声带振动频率低,振幅大C.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大D.声带振动频率低,振幅小14.表中列出了一组音乐的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小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D.发声体振动钠频率越大,音调越高15.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这是因为 ( )A.汽笛声音调高B.汽笛声响度大C.汽笛声传播速度大D.汽笛声频率高16.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男低音比女商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17.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的实验中,其中正确的是 ( )A.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传播速度越小C.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声速不受影响18.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及发声音调的高第19题低情况.(1)分析比较第1、2两次实验情况,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第______和第______两次实验情况,能得出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的结论.(3)分析比较第3、4两次实验情况,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猜想);④得出结论.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第4课时声音的特性(二)课堂作业1.李林接到一个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就听出是妈妈打来的.为了使声音更清晰,他常把音量调大些,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2.小提琴和大提琴都属于弦乐器,都是靠琴弦的_________而发声的;但当它们以相同的音调及响度演奏时,我们还能将它们的声音区分开来,这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3.(09·广东)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小明用不同的力弹拨琴弦,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4.(09·成都)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5.电子琴能模仿小号、双簧管、钢琴等多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衡量模仿的声音与乐器发出的声音相似程度的物理量是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6.(09·益阳)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声音不同之处是 (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7.正在拉二胡的二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声音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8.(09·朝阳)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无法判断课后作业9.从声音的特征看,“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_好,“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高.10.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_________就会振动而发出声音.按住不向的笛孔,声音的________就会改变.11.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分辨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12.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不等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的音调.那么发声体是______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从左至右逐渐__________.13.(09·娄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14.(09·济宁)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15.(09·烟台)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6.医生在诊病时使用昕诊器,听诊器 ( )A.能增大心脏振动的振幅,使响度增加B.能加快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7.夏天买西瓜时,总是用手敲击西瓜,听声音可以判断其生熟,其依据是西瓜发声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18.下列有关“听”的应用中,不是根据声音的特征来判断的是 ( )A.听你说句话就知道你感冒了B.敲打花盆能听出花盆的好坏C.听你说的话就明白你的想法D.弹拨琴弦能听出琴弦的松紧程度19.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是否满的?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20.在如图所示的波形图中,能够反映是同种乐器演奏,但声音响度不同的是 ( )第12题将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用力吹一根细管并把他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A B C D 第20题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第5课时令人厌烦的噪声课堂作业1.小兰在学习“令人厌烦的噪声”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请你将小兰所缺的内容补充完整.(1)从物理学角度着眼:乐音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________;噪声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_____________.(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着眼: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___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噪声.2.在声学上人们用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通常把人耳能昕到的最小的声音大小定义为_________dB.________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处减弱.有关部门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禁鸣喇叭,其目的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4.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6.下列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7.(09·贵阳)如图所示,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课后作业8.“无声手枪”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孔,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教室外噪声较大,同学们关好门窗后继续认真听课,这是在_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9.(09·平原会考)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10.下列声音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他在欣赏着老师讲课的声音B.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C.夜深入静时的引吭高歌声D.睡觉时听到蚊子的叫声1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音,响度小的是乐音C.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D.录音机播放的音乐一定是乐音12.如图所示,从波形上看,噪声的波形图是 ( )13.(09·潍坊)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14.通常人们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噪声防治,下列措施中属于从人耳处这一环节防治噪声的是 (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公路两旁植树C.在耳朵中塞一小团棉花D.学校门口禁止鸣笛1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6.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依次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请你回答问题:(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大/小)的原理.(2)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课时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堂作业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至___________之间,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频率高于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_的声波叫做次声波.2.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超声波主要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碎石等方面.3.下列事例中,属于次声波的应用的是 ( )A.声呐测定海底深度B.预报地震和台风,监测核爆炸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D.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4.下列现象不属于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飞行时的定向B.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C.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D.医生用听诊器听心脏的声音5.在生活中,不少小动物对地震的预警比人类要早得多也敏感得多,其原因是 ( )A.这些小动物能听到响度很小的声音B.这些小动物听到地震中的次声波C.这些小动物能听到地震中的超声波D.这些小动物容易感觉地震6.(09·威海)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产生次声波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产生次声波C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且很容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D.次声波对人体无伤害课后作业8.如图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_.9.大象能够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_________.蝙蝠用回声测知墙壁等障碍物时,人听不到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波的_______________.病人有病到医院时,医生常常建议病人做“B 超”检查,“B 超”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10.(09·湛江)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11.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旁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觉到蝴蝶从你身旁飞过B.能感觉到蜜蜂从你身旁飞过C.都能感觉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D.都感觉不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12.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13.下列实例中,属于超声波应用的一组是 ( )①监测核爆炸;②利用声呐监测潜艇位置;③利用“B 超”观察母体内胎儿的位置;④测定运动中乒乓球的速度;⑤预报地震、台风;⑥塑料袋口焊接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14.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通过手机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15.下列不是利用回声定位的是 ( )A.蝙蝠发现迎面飞来的昆虫B.海豚发现前面游动的不是鱼,是潜水员第8题小孩对着山壁喊话 A 工人用电钻钻墙 C 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B 路旁安装隔音壁 D。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清单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①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②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振动发声,都可以作为。
③振动停止则停止,已经产生的声音继续向前。
(2)声音的传播:①声音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不能在中传播;②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为;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m/s。
(3)声音的本质:①声音是一种疏密相间的,称之为;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②声音可以传递和;声音所具有的能称之为。
2. 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声音的):与声源的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还与传声介质、传播距离、扩散程度有关。
(2)音调(声音的):与声源振动的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
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的物理量,具体指的是物体每振动的次数;声源振动频率与声源、粗细(横截面积)、材料、松紧程度有关。
(3)音色(声音的):由声源的结构、材料决定。
(4)声波图:①波的高度:反映声音的;②波的疏密:反映声音的;③波的形状:反映声音的。
3.噪声:(1)定义:物理角度,声源做振动产生;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工作。
(2)声强级:响度>90 dB:损伤;响度>70 dB:影响;响度>50 dB:影响;响度为0 d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3)防控:噪声防控的三种途径是在、在、在。
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1)超声波:①定义:频率Hz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②特点:在水中传播距离,方向性,穿透能力,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可以成像,使塑料薄膜发热等。
③应用:声呐、B超、速度测定仪、探伤仪、倒车雷达,清洗器、焊接器等。
(2)次声波:①定义:频率Hz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②产生:产生于海啸、地震、台风、火箭发射等,可用于预报地震、海啸、台风以及检测核爆炸。
③特点:传播距离,穿透能力,易于绕过障碍物且几乎无孔不入。
难点补充:1.震耳欲聋、引吭高歌、低声细语等是描述的词汇;悦耳动听、闻其声知其人等是描述的词汇。
【核心实验汇总】实验1:探究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1)操作:敲击音叉。
(2)现象:小球被多次弹开..。
(3)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分析:①小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②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转换法...。
实验2:探究声音的传播(如图所示)(1)操作:将瓶内空气不断抽出。
(2)现象: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
(3)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4)分析:①该实验最终是几乎听不见.....声音。
②该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实验+推理)。
实验3:探究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如图所示)(1)操作:分别用较小的力和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使之振动发声。
(2)现象:较大的力....拨动时,钢尺振动的幅度较...大.;听到的声音较响....。
(3)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分析: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实验4: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如图所示)(1)操作: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
(2)现象: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钢尺振动的较.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较低....。
(3)结论:音调与声源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分析: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实验5:水沸腾实验(如图所示)(1)操作: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②每隔1min(或2min)记录1次水的温度,并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③沸腾后几分钟,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④作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
(2)现象:①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大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小变大....;②沸腾前...,温度逐渐升高......,需要继续吸热....;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需要继续吸热......。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重点难点一、测量单位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否则,即使是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的值也是不确定的,这个选定的标准就是测量单位。
说明(1) 古人最方便采用自己的身体或其中某一部分(如: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以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单位。
(如日晷仪、沙漏、水钟等)(2)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简称SI。
(3) 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
(4) 在国际单位制中,还有一些常用的长度和时间单位。
比“米”大的有“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km=103m;1 dm=10-1m;1 cm=10-2m;1 mm=10-3m;1μm=10-6m;1 nm=10-9m。
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小的有“毫秒”(ms),“微秒”(μs)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h=60 min;1 min=60s;1s=103 ms;1 ms=103μs。
二、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尽管每个同学选用的刻度尺不同,但这些刻度尺都有共同的特点:①都有零刻度;②都有分度值;③都有量程;④在刻度尺的一端都标有单位,在整刻度处标有数字。
说明1、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在使用刻度尺前,首先应该弄清楚刻度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图):刻度尺及其相关信息示意图(1) 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2) 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3)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分度值是指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2、使用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1)选对(2)放对(3)看对(4)读对(5)记对。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章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1.2乐音的特征1.3 噪声及其控制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第二章物态变化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2 汽化和液化2.3 熔化和凝固2.4 升华和凝华2.5 水循环第三章光现象3.1光的色彩颜色3.2 人眼看不见的光3.3 光的直线传播3.4 平面镜3.5 光的反射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4.1光的折射4.2透镜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管路敷设技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梳理1.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停止,发声就停止。
声音不仅传递,还传递。
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用了法显示出物体振动。
2.声音的传播条件是。
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声音在固体中的效果好。
声音不能在中传播,这个结论的出的方法是在的基础上得出的。
3.声音在空气中以的形式向外传播,我们称作。
其中把水波和弹簧中的波以及声波作对比是一种的实验方法。
4.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
在固体中传播最,在气体中传播最。
5.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在时计时,声音传播一百米约需秒。
6.乐音的三个特性:、、。
频率是指,频率是表示振动的物理量。
单位为符号。
卡片在4分钟内振动了2400次,它的频率为。
7.声音的响度与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用刻度尺可以演示这个实验,应控制刻度尺,用的力弹拨。
声音的响度还与有关。
8.声音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就。
用刻度尺做实验,用的力,刻度尺伸出桌子外的长度,刻度尺伸出桌子越长尺就振动的。
音调就越。
钟的数量多是为了获得丰富的。
9.不见其人便闻其声、辨别不同的乐器都是根据。
10.人们以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响度。
11.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1)(2)(3)。
在传播途中又可以通过、、来控制噪声。
12.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超声波频率。
次声波频率。
超声波特点,应用举例;次声波特点,应用举例。
13.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的好坏方法是,这种方法称为法。
14.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摄氏温标规定为0℃,为100℃。
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待温度计内液面时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的上表面。
体温计量程为分度值为15.汽化指物质由变为,汽化要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
16.蒸发指发生的的汽化现象,在温度下进行,要热。
影响蒸发快慢得因素①②③④液体的种类。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科学方法叫。
17.沸腾指。
在温度下进行。
沸腾前的现象是,沸腾时的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