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间抽制度合理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17.00 KB
- 文档页数:4
优化抽油井间抽制度概述抽油井是油田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通过抽取地下油藏中的油,实现油田开采。
在油田开发中,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抽油井来提高产油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优化抽油井间的抽制度,可以防止单井开采量过大,从而影响整个油田的开发效率和生产效益。
本文将介绍以下内容:•抽制度的定义•抽制度优化的意义•抽制度优化的方法•抽制度优化的实施步骤抽制度的定义抽制度是指在一个油藏内采用多口抽油井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各口抽油机组的抽油量及开井时间,对单井产量进行一定调整来控制整个油藏的产量,达到油田生产效益最佳化的效果。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控制单口井的产量和开采时间来控制整个油藏的开采效率。
抽制度优化的意义抽制度的优化对于油田的开发效益和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1.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当单井开采量过大时,会导致油井的部分或全部沉积物受到扰动,进而影响油藏中的压力分布,从而影响整个油藏的开发效率。
而合理的抽制度调整可以有效地控制单口井产量,保证油藏中的压力分布稳定,从而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
2.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益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如果单井产量过大,会导致油藏油压降低,速度加快,进而导致油藏的储量减少,从而影响油田的生产效益。
因此,通过优化抽制度,调整单口井的产量,保证油藏中的储量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益。
抽制度优化的方法抽制度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1.对油井进行测试分析,获取井下油压等测量数据通过对油井进行测试分析,获得井下油压、水压等测量数据,对油井开采及负荷状态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抽制度。
2.考虑油井间的空间关系在制定抽制度时,既要考虑单井产量控制,又要考虑与其他井的协调。
因此,在制定抽制度时,应考虑油井间的空间关系,制定相应的平衡方案。
3.应用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计算采用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可针对单井开采过程中的各种难题进行研究,选择合理的控制参数进行抽制度优化,从而提高抽制度优化的精度和有效性。
抽油机井智能间抽控制技术及其方案北京金时公司单项技术介绍1.间抽控制的优点●缩短抽油时间,减少能量消耗。
通常平均可节约能量20-30%。
●保持了较低的平均液面,意味着较低的井底流压,可使较多的液体流人井底。
通常可增加产量1-4%。
●井下和地面设备的维修费用减少25-30%。
主要是消除了液击现象(此现象可大大增加起油管作业量)。
●最后,使用抽空控制大大增加了系统性能信息的数量和可靠性。
每口井的效率提高了,从而有杆抽油系统的总经济效益也就大大提高了。
(摘自石油工业出版社,“当代有杆泵抽油系统”,刘合/王广昀)2.间抽控制方式●人工控制方式;●自动功图控制方式;●自动液面控制方式;●冲次调节的变频控制:在抽油井间抽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变频控制器,然后根据示功图或液面深度得到的油井供液状况,自动调节油井的冲次,实现地层供液能力与抽出能力的最佳匹配。
3.自动功图间抽控制器●原理:•通过示功图的变化判断油井供液情况,决定抽油机的启停。
•自学习功能。
在设定的初始间抽时间的基础上,根据示功图判断得到的油井供液情况,自动学习、逐步逼近油井的最佳间抽时间。
油井供能力发生变化,也将及时自动调整间抽时间。
•可以预设最短抽油时间、最长停抽时间,防止稠油停抽时间长难以再次启动的问题。
并且由于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可以判断抽油机平衡块位置,使得抽油机的启动更加顺利。
●设备组成:•井场RTU机柜,主要由RTU集成模块、开关电源、端子、机柜等构成。
•示功图采集一次仪表,主要由固定载荷变送器与角位移变送器构成。
•电机启停模块,检测1-3路电流、并且具有DI/DO端口,控制电机的启停。
●扩展功能:• PDA手操器,读取数据与设置RTU。
•增加数传电台或GPRS模块,即可实现数据的实时远程传输,并可实现远程启停控制与间抽方案调整,以及通过控制中心设定间抽参数,监控间抽状况,实现控制中心人工干预。
4.自动液面间抽控制器●原理:•直接检测套管空间液面的高度,并根据设定允许液面的最高与最低高度,控制抽油机的启停,实现间抽。
抽油机井间抽制度合理性分析【摘要】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对于已经降低工作参数但泵效依然比较低的低效井,往往采用间抽方式生产。
由于各间抽井的井下自然状况、供夜能力、下泵深度、泵效及与各间抽井相互连通的注水井吸水能力的不同,所以导致各间抽井的动液面、沉没度恢复与下降的情况有所不同。
部分低效、低产井在供排关系上已不具备全天运行的生产能力。
因此对低效井进行统一固定的间抽制度,这样不利于挖潜和节能。
本文通过分析动液面、沉没度的变化,阐述了间抽制度的合理性,间抽节能效果,为节能降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达到挖潜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抽油机井间抽;动液面;沉没度;节能降耗随着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时间的延长,产量递减含水上升、薄差油层相继投入开发,导致低产、低效井数不断增加。
这部分井受注采关系不完善影响,且地面参数无调整余地,如何改善低产低效井工况,提高出油效率,减少无效能耗。
因此,低效井往往采用间抽方式或二次减速(加二次传动装置来实现)生产。
同时为了更加方便生产管理,在生产现场中,绝大部分的低效井普遍采用了规定的间抽制度。
统一固定的间抽制度(较为普遍的是采用每天启抽8小时停机16小时)不能保证每口井都能在有足够供液能力的情况下运行,抽油机井长期处于供液不足的情况下运行,既浪费了能源同时也损耗了设备。
因此,对于不同的低效井应当结合抽油机井实际生产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连续测动液面及示功图,找出其动液面变化的过程,与实际测得的示功图相结合来确定间抽井的合理工作制度,确保抽油泵在有足够供液能力的情况下运行。
所以要寻找一种合理的间抽制度对于油田生产管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xxxx 年我队开展了水驱抽油机井间抽试验,加大了间抽措施的优化和实施力度,实现了理论优化与设备优化相结合。
1、间抽井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为了寻求间抽井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方法,探索间抽井产量的变化情况。
我们开展了间抽井合理工作制度确定方法的现场试验工作,通过试验对间抽井液面的变化规律、产量变化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间抽井合理生产制度摸索【摘要】近年来油田间抽井数不断增加,目前各区基本都是靠经验法确定间抽制度,在节能形势日趋严峻以及确保稳产的双重压力下,进一步探讨和摸索油井合理的间抽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数据,初步找到了一种合理间抽制度的确定方法,为下步间抽制度调整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低液面间抽沉没度1 寻找合理间抽制度的总体思路间抽制度的核心就是在遵循“高产、高效”的原则下,努力做好开关井时机的把握。
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最大限度保证地层渗流量,地层渗流量增大,油井沉没度就必然要降低,这样泵效也会随之降低,增加能耗;要想获得高效,就必须最大限度保证泵效,泵效升高,流压必然要增大,而此时地层渗流量又会受到影响。
所以说,某种程度上地层渗流量和泵效两个参数是一对矛盾体。
但是如何将这两个矛盾参数统一起来,就必须要求我们在两者之间获得一种平衡,也就是说要找到两个参数的共同理想区域。
要找到2个参数的共同的理想区域,通常的方法是把2个参数的变化曲线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这就要求2个参数的量纲必须统一。
当理论排量一定时,泵抽产量和泵效具有完全相同的变化趋势,而泵抽产量和地层渗流量有着相同的量纲。
因而,可通过寻找泵抽产量和地层渗流量的共同高产区域,找到泵效和地层渗流量间的共同理想区域。
所以,把泵抽产量和地层渗流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作为研究间抽制度的主要研究对象。
2 试验井基本情况选取树103区块1口低产低效井树46-55,主要开采层位yii3,有效厚度5.4m,泵径为32mm,油层中深1662.8m,泵深1546m,冲程3m,冲次为2.8次/min,连续生产时日产液0.5t/d,沉没度65m,功图显示严重供液不足。
从2012年6月开始执行关2天抽1天间抽生产。
3 现场试验情况3.1 间抽开井时间确定间抽开井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沉没度高低、井口产量大小和地层渗流量多少这三项参数,通过现场数据采集、分析、整理,找出三项参数随时间变化特点,进而确定间抽开井时间。
抽油机井合理间抽制度的确定作者:贺光明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抽油机井间抽工作制度是指制定抽油机油井合理的起、停时间。
目前现场常用的量油观察法是指停抽一段时间后起抽生产,多次或连续量油直到无液为止,通过摸索来确定抽油机井停、起时间,方法简单但受泵况影响较大;而用液面法不仅可以精确了解油层的供液能力,还可以间接了解泵况的好坏;示功图法可以精确了解泵况好坏,有利于提高泵效。
关键词:抽油机井间抽;动液面;沉没度;示功图;节能降耗1 低产、低效井的危害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油层储量下降,造成单井产量递减含水上升,加上部分薄差油层相继投入开采,低产、低效井数不断增加。
如果油层供液能力下降后,油井供液不足,而抽油机继续工作,对抽油机井的危害较大。
①泵筒内充满程度不够,抽油泵柱塞在泵筒内干磨,造成泵的磨损加剧,增加检泵周期及作业费用;②泵效降低,导致对电的浪费,吨油成本增加;③由于间抽需按时起、停机,特别是恶虐的天气条件下给抽油机井的日常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增加了岗位员工的劳动强度;④频繁的起停抽油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抽油井的杆管,抽油机设备、皮带,电气设备等的磨损。
2 抽油机井合理间抽工作制度的确定制定每口抽油机井合理的间抽制度对油田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由于部分油井受注采关系不完善的影响,油层供液能力严重下降,在抽油机生产参数无下调余地的情况下,就应该采取间抽的生产方式。
由于每口间抽井的下泵深度、泵效、地层供液能力、以及与相对应的注水井吸水能力的不同,导致各间抽井的动液面下降和恢复情况也不同。
这些低产低效井在供排关系上已不具备全天生产运行的能力,如果对这些井这行简单的或统一的间抽制度,这样不利于节能和增效。
这里通过用液面法、示功图法结合量油观察法,对这些低产低效井制定合理的间抽制度,能够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2.1 液面法2.1.1 原理在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量油无液时或者油井液面较低时停止抽油机运转。
抽油机井间抽制度合理性研究
作者:刘军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17期
[摘要]目前,采油四区对严重供液不足和间歇排液的油井,实行了间抽生产管理。
间抽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是低效抽油井能否正常生产的关键。
本文通过现场实验,提出了通过示功图和液面恢复法确定合理间抽制度的方法,见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抽油机井;间抽制度;沉没度
中图分类号:TG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037-01
1 引言
头台油田作为一个裂缝性低渗透油田,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低效井(低产液、低泵效、低流压)较多,这些低效抽油井间歇排液,既磨损设备又浪费能源,实行间抽是一种科学的解决方法。
由于地下供液能力不同,每口抽油井动液面下降和恢复速度也不一样,因此间抽制度也不一样,所以寻找一种合理的确定低效抽油井间抽制度方法,对于油田生产管理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2 抽油机井间抽制度合理性研究原理
首先对低效抽油井停机恢复动液面,每半个小时测一次动液面,当液面几乎不恢复时启抽;启抽后每半个小时测一次动液面和示功图,直到沉没度小于30m停抽(保护油层,保持一定流压,防止油层出砂出气)。
根据监测的示功图和动液面资料确定间抽生产时的合理沉没度范围和停机时间。
3 现场实验情况
实验井源39-105,日产液1.1t,日产油1.0t,全天启抽的情况下,测得沉没度34m,示功图显示严重供液不足,是典型的低效井。
3.1 连续监测,确定动液面下降和恢复速度
3.2.1 动液面恢复速度监测
首先停机恢复动液面,每半个小时测一次动液面。
试验第一天上午8:30停机,当液面几乎不恢复时启抽(第二天上午6:10),液面恢复21.7h。
启抽时测得动液面1080m,沉没度166m,具体数据见表一。
3.2.2 动液面下降速度监测
动液面恢复监测工作完成后,启抽,每半个小时测一次动液面和示功图,直到沉没度小于30m时停抽(第二天晚上18:50停机),抽汲12.7h。
停机时测动液面1217m,沉没度29m,具体数据见表二。
3.3 确定间抽运行合理沉没度范围
图一为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经过整合后的启停机时间沉没度曲线图。
根据图一,停机恢复动液面过程中,当沉没度较低时,沉没度恢复速度较快;由于受到井液自身重力作用,随着沉没度增大,生产压差减小,沉没度恢复速度逐渐减缓。
在启机的过程中,在高沉没度下启抽,由于泵效较好,沉没度下降速度较快;随沉没度逐渐下降,泵效逐渐变差,沉没度下降速度也趋于缓慢。
那么沉没度的合理范围该怎么确定呢?分析源39-105启停抽时间沉没度曲线图,认为把该井间抽沉没度控制点确定在沉没度恢复和下降曲线的交点附近,即在沉没度75m左右比较合理。
因为在该点动液面恢复速度与动液面下降速度相当,而且该控制点既考虑了泵效,也考虑了地层的供液能力。
下面从不同沉没度对应的功图来进一步确定该井间抽生产的合理沉没度范围。
分析示功图,沉没度在160m左右时示功图显示功液能力充足,泵充满系数较高,当沉没度高于160m 时,液面恢复较慢,不利于挖掘生产潜能,所以确定上限为160m左右是合理的;沉没度在50m左右时,示功图已出现了一定的供液不足,如果继续生产,将浪费电能并且增加机、杆、泵的无效磨损,所以下限为50m左右是合理的。
3.4 确定启停机时间
分析沉没度恢复和下降曲线,停机时沉没度从50m到160m大约需要17h,启抽时沉没度从160m降到50m也大约需要6.7h。
考虑到抽的过程中,动液面也在恢复,故该井的间抽制度定为抽8h停16h。
4 效果评价
通过这种方法,采油四区对区内23口抽油井进行了间抽实验,间抽效果较好:
(1)以源39-105为例,间抽井启抽时测得的示功图和停机前测得的示功图表明,8h的抽汲时间可以保证抽油泵在50m~160m的沉没度内运行,提供足够的供液能力。
该井实行抽8h 停16h间抽制度后,日产液1.1t,产油1.0t,与全天启抽对比产量相当。
表明间抽基本不影响产量,能有效地挖掘生产潜能。
(2)通过对低效抽油井实行间抽,简单有效地解决了低效井间排导致光杆等设备损耗的问题,而且也减少了因严重供液不足造成的泵筒与活塞干磨损坏的作业井次。
据统计,2007年采油四区共作业22口,而23口间抽井无一作业(截止2007年11月5日)。
可见实行低效抽油井间抽能有效延长检泵周期,进而大大节约作业费用。
(3)通过对低效抽油井实行间抽极大地节约了电能,以每台电机功率10KW,每天间抽时间为6个小时计算,则每年采油四区23口间抽井节约电能10×18×23×365=151万度。
参考文献
[1] 于小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M].黑龙江大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出版社,2006.
[2] 谢新柱,于景波.九九年度头台油田采油工程论文[M]:省石油工程学会,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