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5
抽油井示功图应用实例与调整效果分析抽油井示功图是用来分析油井的产能及工作状态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示功图获得油井的产能、流体性质以及井底流体动态等信息。
下面将介绍两个抽油井示功图的应用实例,并分析调整效果。
1. 应用实例:分析抽油机工作状态抽油井示功图可以用来分析抽油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通过示功图可以观察到抽油机的工况参数,如冲程长度、冲次、冲程时间等,并可以计算出抽油机的功率及效率。
如果示功图显示抽油机的功率波动较大或者效率较低,可以根据示功图的特征来判断问题出在哪里,如抽油泵的磨损、阀门失效、载荷过重等。
根据示功图反馈的信息,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更换磨损部件、修复阀门、减少载荷等,从而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2. 应用实例:评估油井产能抽油井示功图可以用来评估油井的实际产能。
通过示功图可以观察到油井的采油动态,如油井的油水比、油井的产量等。
根据示功图反馈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油井的产能,并与设计产能进行对比。
如果示功图显示油井的产能较低或者油井的油水比较高,可以根据示功图的特征来判断问题出在哪里,如油井的堵塞、沉积物堆积、水气井干扰等。
根据示功图反馈的信息,可以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清理井筒、防止沉积物堆积、减少水气井干扰等,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调整效果分析:通过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示功图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减少能耗。
2. 提高产能: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优化油井的工作状态,降低油井的油水比,提高油井的产能。
3. 减少停产时间:示功图的分析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油井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从而减少油井的停产时间,提高油井的连续生产能力。
4.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及时发现抽油机和油井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从而避免设备的进一步损坏,降低维护成本。
抽油井示功图在抽油机工作状态分析和油井产能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示功图的分析和调整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浅析抽油机示功图的原理分析及应用发表时间:2020-08-11T13:49:44.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作者:李义峰史向明张东寅吴江王新泽[导读] 摘要:抽油机的示功图能够有效的反应抽油机深井泵、抽油杆、抽油管的工作状况,及杆、管、泵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合理。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第四油矿技术队摘要:抽油机的示功图能够有效的反应抽油机深井泵、抽油杆、抽油管的工作状况,及杆、管、泵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否合理。
抽油机井示功图是用来对抽油机井井下深井泵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抽油机井示功图时检验抽油机井的工作状态,对抽油机井的生产动态进行分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学习掌握抽油机井示功图的原理、分析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抽油机井深井泵的工况,及时处理抽油机井出现的问题,达到降本增耗的效果。
关键词: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原理 1、抽油机示功图的作用1.1检验杆、管、泵的工作状况。
1.2检验机采井的工作参数是否合理。
1.3间接计算出机采井的产液量。
2、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测绘制原理 2.1理论示功图绘制的条件2.1.1油井供液能力充足,泵能够完全充满。
2.1.2油井没有连抽带喷现象2.1.3深井泵质量合格,工作正常。
2.1.4不考虑活塞在上、下冲程中,抽油杆柱所受到的摩擦力、惯性力、震动载荷与冲击载荷等的影响,假设力在抽油杆柱中的传递是瞬间的,凡尔的起落也是瞬间的。
2.1.5抽油设备在工作中,不受砂、蜡、水、气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进入泵内的液体不可压缩 2.2理论示功图的绘制:机采井深井泵由泵桶、活塞、游动阀尔、固定阀尔等组成。
当抽油机上行运动时:抽油机的驴头带动光杆、抽油杆、向上运动,此时由于游动阀尔闭合。
驴头悬点要承受活塞截面以上液体及抽油杆柱的的重量抽油杆发生弹性伸长(图1中的A-B段的形成);当驴头悬点的力量克服油管内液体重力、光杆、抽油杆柱的重力时,活塞开始向上移动泵桶内形成负压,固定阀尔在泵桶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打开。
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分析及应用摘要:利用示功图对井下生产状况进行分析时,必须要全面了解油井的情况(井下设备、管理措施、目前产量、液面、油气比以及以往的生产情况等),才能对泵的工作状况和故障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可诊断抽油机井是否正常生产,并提出了地面示功图的发展方向,为油田开发现场分析诊断提供可借鉴性依据。
关键词:抽油机示功图应用发展一、典型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是指某一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形状代表了该该因素影响下的基本特征。
虽然实际情况下有多种因素影响示功图的形状,但总有其主要因素。
所以,示功图的形状也就反映着主要因素影响下的基本特征。
(1)正常功图。
动载荷和摩擦载荷不大,充满良好,漏失较小的正常功图,较接近于理论静载荷示功图。
见图1。
(2)气体影响。
由于在下冲程结束前,泵的余隙内残存一定数量的溶解气和压缩气,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的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使固定阀打开滞后,加载变缓。
余隙越大,残余的气量越多,泵口压力越低,则固定阀打开滞后的越多,则线越长。
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使游动阀滞后打开,卸载变缓。
泵的余隙越大,进入泵内的气量越多,示功图卸载线的上凸抛物线越明显,见图2。
(3)泵充不满。
当沉没度过小,供液不足,使液体不能充满泵筒时示功图特征是,下冲程中悬点载荷不能立即减小,只有当柱塞接触到液面时才迅速卸载。
所以,卸载线较气体影响的卸载线(左凸形抛物线)陡而直。
有时,因柱塞撞击液面(液击)在抽油泵上会造成很高的冲击应力,使卸载线出现波浪。
快速抽吸时往往因液击发生较大的冲击载荷使图形变形严重。
见图3。
(4)泵漏失。
泵漏失主要包括排出部分漏失,吸入部分漏失和排出和吸入同时漏失。
排出部分漏失:上冲程时,泵内压力降低,柱塞两端产生压差,使柱塞上面的液体经排出部分不严密(游动阀及柱塞间隙),漏失到柱塞下部的泵筒内,漏失速度随柱塞下面压力减小而增大。
当漏失量很大时,由于漏失液体对柱塞的“顶脱”作用很大,上冲程的载荷远低于最大载荷,固定阀始终是关闭的,泵的排量为零,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