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
- 格式:doc
- 大小:504.00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十大斜拉桥1.苏通长江大桥1088米,中国,2008 双塔双索面钢箱梁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建设苏通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沿江整体开发,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保证航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桥建设工程情况:苏通大桥工程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终于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
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
l、跨江大桥工程:总长8206米,其中主桥采用100+100+300+1088+300+100+100=208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斜拉桥主孔跨度1088米,列世界第一;主塔高度306米,列世界第一;斜拉索的长度580米,列世界第一;群桩基础平面尺寸113.75米X 48.1米,列世界第一。
专用航道桥采用140+268+140=548米的T型刚构梁桥,为同类桥梁工程世界第二;南北引桥采用30、50、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2、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15.1公里,设互通立交两处,主线收费站、服务区各一处;3、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9.1公里,设互通立交一处。
苏通大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南、北两岸接线为120公里/小时,跨江大桥为100公里/小时,全线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
主桥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船队通航需要。
全线共需钢材约25万吨,混凝土140万方,填方320万方,占用土地一万多亩,拆迁建筑物26万平米。
工程总投资约64.5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六年。
四项世界之最:最大主跨:苏通大桥跨径为1088米,是当今世界跨径最大斜拉桥。
市政工程教学课件:斜拉桥 (一)市政工程教学课件:斜拉桥随着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斜拉桥作为新兴的跨河大桥类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中。
因此,斜拉桥已经成为市政工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斜拉桥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施工过程及设计要点四个方面介绍市政工程教学课件中关于斜拉桥的内容。
一、斜拉桥的基本概念斜拉桥是一种跨越河流或峡谷的桥梁,其特点是用一定数量的钢缆将主梁与主桥塔相连。
根据钢缆的相对位置不同,斜拉桥可以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类型。
对称式斜拉桥钢缆以主桥塔为中心呈放射状交错排列,两侧对称;非对称式斜拉桥钢缆则呈现不对称排列方式。
二、斜拉桥的结构原理斜拉桥的结构原理基于悬索桥和梁桥的设计理念。
其主要由桥塔、主缆、斜拉索和桥面构成。
其中,主缆是斜拉桥的骨架,通过与桥塔的相互支撑,来承担桥面荷载。
斜拉索可以分散荷载到主缆上,使其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桥面则是行车和行人通过斜拉桥的必经之处。
三、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斜拉桥的施工分为预制和吊装两个阶段。
预制阶段,主梁和桥面板等桥梁部件将在工厂内进行制作和预组装,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难度。
吊装阶段,吊车将桥梁部件吊装至主塔和斜塔顶部,最终通过各部分的拼装,形成完整的斜拉桥。
四、设计要点在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如下要点:1. 斜拉桥应结合地形、河流流域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 主桥塔的高度和形状应适宜,以支撑稳定的主缆和斜拉索。
3. 主缆和斜拉索之间的间距和张力应合理,以保证斜拉桥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4. 桥面结构应考虑承载荷载、行驶舒适度和外观美观等因素,同时便于维修和养护。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中的斜拉桥课件,不仅涵盖了斜拉桥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和施工过程,还需要关注设计要点。
只有科学合理的斜拉桥设计和施工才能保障其安全、稳定,为交通运输提供更加便捷的选择。
第四章 斜拉桥内容提要:在本章内主要介绍斜拉桥。
内容包括其构造类型和结构体系。
学习的基本要求:1、了解斜拉桥各组成部分(斜索、塔柱、主梁)的构造类型2、了解斜拉桥的四大结构体系斜拉桥——20世纪50年代蓬勃兴起的一种桥梁型式。
斜拉桥是一种用斜拉索悬吊桥面的桥梁。
最早的这种桥梁,其承重索是用藤罗或竹材编制而成。
它们可以说是现代斜拉桥的雏形。
斜拉桥的发展,有着一段十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
18世纪下半叶,在西方的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都曾修建过一些用铁链或钢拉杆建成的斜拉桥。
可是由于当时对桥梁结构的力学理论缺乏认识,拉索材料的强度不足,致使塌桥事故时有发生。
如德国萨尔河桥(1824)在建成第二年,就在一次有246人举行的火炬游行人群聚集桥上时,桥突然坍塌而酿成50 人丧生的严重惨剧。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斜拉桥这一桥型就销声匿迹了。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重建欧洲的年月中,为了寻求既经济又建造便捷的桥型,使几乎被遗忘的斜拉桥重新被重视起来。
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公路斜拉桥是1955年在瑞典建成的,主跨为182.6m 的斯特罗姆海峡钢斜拉桥。
近年来斜拉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建成跨度最大的是日本国多多罗桥(890m )。
一、斜拉桥的构造类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斜索布置、塔柱型式和主梁截面是多种多样的,现扼要介绍它们的构造类型。
1、 斜索(一) 辐射式:斜索集中塔顶,锚固困难。
(二) 竖琴式:斜索相互平行,倾角相同,外形美观。
(三) 扇式:介于两者之间,采用最多。
2、 塔柱从桥梁行车方向看,塔柱可做成独柱式、双柱式、门式、斜腿门式、倒V 式、宝石式和倒Y 式等多种型式。
3、 主梁斜拉桥主梁的截面形式有板式、箱形截面二、斜拉桥的结构体系斜拉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斜索、塔柱和主梁,这三者可按相互的结合方式组成四种不同的结构体系,即悬浮体系、支承体系、塔梁固结体系和刚构体系。
1、 悬浮体系(漂浮体系)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除两端外全部用缆索吊起而在纵向可稍作浮动的一种体系。
世界十大斜拉桥No.1 苏通大桥1088米,中国,2008年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建设苏通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沿江整体开发,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保证航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通大桥工程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终于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
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
No. 2 香港昂船洲大桥1018米,在建昂船洲大桥位于香港,是全球第二长的双塔斜拉桥。
大桥主跨长1018米,连引道全长为1596米。
是本港首昂船洲大桥座位处市区环境的长跨距吊桥,在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都可以望到这座雄伟的建设。
大桥属于8号干线的一部份,跨越蓝巴勒海峡,将葵涌和青衣岛的8号和9号货柜码头连接起来。
昂船洲大桥离海面高度73.5米,而桥塔高度则为290米,两者都比青马大桥为高。
桥面为三线双程分隔快速公路。
而昂船洲大桥于2003年1月开始动工兴建,耗资27.6亿港元。
香港政府把修建世界最长斜拉桥的合同给了Media-Hitachi-Yokogawa-HsinChong合资公司,合同金额高达48亿港元(合6.16亿美元)。
这座大桥名为“昂船洲大桥”,设计者是OveArup合伙事务所,主要跨度长1018米,超过了世界上最长的同类斜拉桥日本的多多罗大桥(890米),直到被苏通大桥超越。
No. 3多多罗大桥890米,日本,1999年多多罗大桥是位于日本濑户内海的斜拉桥,连接广岛县的生口岛及爱媛县的大三岛之间。
大桥于1999年竣多多罗大桥工,同年5月1日启用,最高桥塔224米钢塔,主跨长89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连引道全长为1480米,四线行车,并设行人及自行车专用通道,属于日本国道317号的一部分。
斜拉桥采用斜拉索来支撑主梁,使主梁变成多跨支撑连续梁,从而降低主梁高度、增大跨度。
斜拉桥属于自锚结构体系,斜拉索对桥跨结构的主梁产生有利的压力,改善了主梁的受力状态。
主要构造(1)基础(2)墩塔(3)主梁(4)拉索。
其上的主梁是受弯构件,为多点弹性支撑,弯矩和挠度显著减小,斜拉索水平分力,提供对称的预应力,减缓主梁的压力。
斜索是受拉构件,为主梁提供弹性支持,调整其索力、间距和数量,可调整桥梁内力分布及刚度,对斜拉索进行预张拉。
斜拉桥孔跨布置主要可分为双塔三跨式、独塔双跨式和多塔多跨式等三种形式。
在特殊情况下,斜拉桥也可以布置成独塔单跨式或者混合式。
目前双塔三跨式最常用,对称式和非对称式,适用在跨越较大的河流、海口及海面
以下为双塔三跨式的例子,杭州湾跨海大桥建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2008年5月1日启用。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此桥的特点为两侧都建有辅助墩,目的是为了缓和端锚索应力集中或减少边跨主梁弯矩,增大桥梁总体刚度。
,
独塔双跨式适用于跨越中、小河流、谷地和城市道路或较大河流的主航道。
江苏通州世纪大桥位于江苏著名通航运河,南通第一运河——通吕运河上。
该桥主桥采用双跨独斜拱塔双索面预应力斜拉桥,主桥主梁共分成17个标准节段,节段长度6米,采用挂蓝悬浇施工;锚跨采用支架现浇施工。
塔为钢结构“拱形”索塔,塔高约62米,塔向岸跨倾斜15度,塔身为箱形截面,纵桥向为变宽,横桥向为椭圆线形。
跨径组合为110+80米,主桥36、6米。
由无背索式让我突然得到一个想法,我们既然有无背索式,那么我们为何不将它使用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做设计,如今武汉长江大桥需要做一些改进,使得那么排水量大的船通过,那么我们可以在某一段作为截开点,在这个截开两侧分别使用无背索式,然后再加上现在的液压法在这两处,也就是在有大货船通过时,将一部分的桥梁直接通过液压的方式向上升起。
(1)力学体系
主梁是以承受压力和弯矩为主的偏心受压构件,力学体系上可分为:连续体系、非连续体系。
(2)主梁的高跨比
等高度梁,h/l=1/100~1/200
(3)材料
钢材、混凝土、结合梁、混合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