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05国道顺德段为例浅析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场地设计和乡土植物生态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以105国道顺德段为例浅析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场地设计和乡土植物生态应用概要:本文介绍105国道顺德段绿化采用大量本土植物造景,采用生态设计手法,营造出顺德完美的生态廊道,阐述顺德本土植物的概念与特点,重点强调了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植物本土化应用,既是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又能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不仅改变了105国道的景观,对于保全路域生态系统完善生态廊道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道路景观特征,场地设计,乡土树种选择summary: in this paper,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shunde period use plenty native plant landscape greening, the ecological design gimmick, build a shunde ecological corridor of the perfec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native plants shund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emphasis on the 105 freeway shunde period of green plant localization application, is both shunde regional plant diversity protection effective means, and can realize shunde regional plant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not only change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landscape, and to preserve the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rridor expressway also is an important role.key words: the city greening, road landscape features, site design, native tree species selection105顺德段国道是顺德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 是顺德城市景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绿化景观提升设计重点打造绿地景观的量的改变,将交通组织融入绿地中,空间合理运用,使景观环境同时具备艺术性、多样性、延续性和使用性。
对广东国道绿化植物场地设计分析及植物应用简述【概要】本文通过介绍广东国道绿化的景观特征,并列举其中一些实例进行介绍。
介绍广东国道的绿地景观场地设计和植物立体设计的特色,并采用大量本土植物造景,采用生态设计手法,营造出顺德完美的生态廊道,阐述广东城市本土植物的概念与特点,并且重点论述了植物本土化应用对广东国道路景观的生态影响,以及对广东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有指导性意义,提出广东城市国道绿化本土树种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广东国道绿化,场地设计,乡土树种选择一个适宜人居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生态的城市、一个绿色的城市、一个交通便利的城市,同时还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城市。
顺德的建设目标是生态城市和谐社会以及宜居社会,广东顺德段在顺德城市道路中举足轻重,虽然广东国道绿化多次调整修改,但是在日益繁重的交通扩张中,绿化的层次和分量以及质量都已跟不上一个生态城市的要求。
所以广东国道的绿化提升改造已经到了势不容缓的地步。
在该项目中特别逐渐推行广东乡土绿化植物配置应用。
该国道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经过绿化升级提升设计之后,以更加完美的生态廊道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1 广东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特征:1.1 区域特征和设计定位:广东国道是一条沟通珠海、广州的主要交通道路。
它起自珠海、中山,贯穿顺德区的容桂、新城区、大良、伦教、北?虻戎饕?镇区,肩负着通行大量过境车辆的任务,又同时由于顺德区城市建设的发展,镇区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的机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它又扮演着顺德区内连系镇区(尤其是广东通过的该几个镇区)、疏导交通的城市道路的角色。
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麦克哈格在其著述《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二者缺一不可。
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因为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
”,我们更需要的一个生态城市、一个“森林般的城市”。
浅谈道路绿化景观五维设计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设计道路绿化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维度探讨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
一、功能性设计道路绿化景观在功能上主要有防尘、降噪、减少车速、美化城市等等作用。
因此,在设计上,需要根据道路的位置、周边环境等因素考虑植物、绿化区域的选择。
比如在繁华商业区,可以种植美观易养护的花卉,增加美感;而在城市的交通要道处,可以选择高大树木,起到防尘、降噪的作用;在学校周边,可以栽种松柏、枫树等常青树,给学生提供阴凉。
二、生态性设计道路绿化景观的生态性是其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能吸收雨水、防止洪水等等。
因此,在道路绿化设计中需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营养要求、根系等生态因素。
同时,还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科学的设计灌溉系统、设立雨水花园等手段,增强道路绿化景观的生态效益。
三、景观性设计道路绿化景观的景观性设计是其最为显著、直观的一面。
设计者应根据城市环境、历史文化等,选择不同风格、特色的绿化布局及建筑景观元素,如雕塑、休闲长椅、喷泉等,为行人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视觉效果。
四、安全性设计道路绿化景观的安全性设计尤为重要。
除了要考虑行人、车辆与绿化之间的安全距离外,还要注意绿化物种的毒性、刺性等因素。
在选择路侧固定物、栏杆等建筑设计时,也应根据受众需求与周边环境,选择不同设计元素以提高安全性。
五、可持续性设计道路绿化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是指其能够长期维持美丽、生态、景观、安全等效益的能力。
因此,在设计之初,应考虑可持续性的概念,选择易养护、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绿化植物,定期检查、修剪、补植等保养措施。
综上所述,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做到在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五个维度的设计,才能真正地达到提高城市环境、提高民生幸福的目的。
打造国道亮丽风景线建设宜居宜业新孔村孔村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孔村镇党委政府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05国道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及镇驻地中心社区建设,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提升整体对外形象和城镇品味为目标,决定实施了105国道两侧高标准绿化工程,全面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步伐。
具体汇报以下三点。
一、超前谋划早准备,高起点规划重效果沿105国道绿化一期工程,北起济菏高速与105国道交叉口,南至镇驻地中心社区,全长2300米,沿国道两侧各规划50米,绿化30米,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
共租用土地130亩,(租期30年,每亩800元,共计10万元)。
计划总投资350万元左右,今年4月底完工,明年4月底验收,根据苗木成活情况结算。
施工企业管护期限一年。
为达到高标准建设的目的,春节前,镇党委、政府便安排指挥部专业人员先后多次到相邻的肥城、泰安、聊城、济宁、江苏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特别是年前随同县领导到胶东学习考察,诸诚市的道路绿化给了我们很大启发,重点考察学习他们道路绿化情况,同时摸清了绿化和苗木的质量价格差异。
经过考察论证,对于绿化工程,镇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最终形成了“当年见效果、长年见效益、突出本地特色”总的绿化原则,制订了高标准施工方案,达到了“高、大、密、实、艳”的整体绿化视觉效果,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新路子。
在总体规划设计上,我们把105国道两侧30米绿化带最外一层种植青桐、法桐、白腊、黄金槐等高棵背景乔木,中间一层种植了雪松、侧柏、龙柏球、红叶石楠球、小叶女贞等四季常绿植物及樱花、紫叶李、百日红、榆叶梅等花冠植物,最里边一层以及绿化带外边20米密植了麦冬草、五彩石竹、金银花、芍药、牡丹等经济型药用花卉,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分层次立体感较强的整体效果,特别是探索了药用花卉的种植,既节省了苗木购买费用又将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还将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体现了孔村镇全省中药材基地的特色。
园艺园林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李 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园林管理处,新疆 奎屯 833200)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园林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园林规划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部分城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摒弃了当地乡土植物,使当地自然资源被严重浪费,导致城市特色差异逐渐消失。
本文将对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促进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有效对策。
以期为在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打造宜居环境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与延续乡土植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规划;乡土植物;应用研究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均有不同的、具有特色的自然植物,为提高城市辨识度,园林设计人员可把握这一点,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来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将城市特色凸显出来。
1 乡土植物概述从狭义上来说,乡土植物指的是经受长时间的自然择取,经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病虫害等灾害损毁仍然能完好无损存活下来的植物,这其中不包含已然高度适应恶劣环境的外来树种;从广义上来说,乡土植物是指经过人工长期护理、栽培和繁殖并确定已经较为适应相关城市辖区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生长极好的一种能够代表当地植被特色,具备很好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影响人们生活的树种。
2 促进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有效对策2.1 合理保护并开发在开发乡土植物的过程中,应在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保护是乡土植物资源开发的前提。
乡土植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当地自然资源、区域格局、民俗文化等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的。
所以保护和开发乡土植物,就是对当地自然资源、区域格局、民俗文化等的保护和开发。
首先,应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予以充分保护,自然资源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一旦遭受严重破坏,恢复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当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自然资源严重枯竭,并且珍惜野生动植物灭绝后,相关地区也就逐渐失去了旅游资源和价值。
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8-10-18T13:22:31.7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作者:薛智敏[导读]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污染日益严重、民俗风缺失,因而保护乡土资源、挖掘乡土特色谐共处薛智敏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528000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污染日益严重、民俗风缺失,因而保护乡土资源、挖掘乡土特色,逐渐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师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乡土元素;运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压力,环境污染的加重,民俗民风的缺失,对乡土文化的保持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
保护乡土资源,挖掘乡土特色,已成为园林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乡土”作为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有其深厚的生活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成功地运用,可使设计作品更显特色。
1乡土景观概述1.1乡土景观的内涵乡土景观,一般指地域性,即本土的景观,是此时此地人们对空间格局的改造和自然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边界模糊的景观现象,是乡村景观和地域性景观的结合。
具体来说,其范围和释义又可以扩大到生态、地理、农业等学科领域,是社会、自然、历史 3 种文化复合体的体现。
因为乡土景观同时包含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所以,它既要满足人们美学层面的需求,也要突出给人们带来深远长久的效益。
1.2乡土元素分类从扩展意义上分析可以包括两方面意义,一是指乡村当中土生土长的自然元素,一是能够体现出地域性乡村文化特色的文化元素。
(1)自然元素自然元素就是指具有实体的物质元素,通过当地的建筑、乡村的景色、田野山林以及池塘小路等等来综合性的体现景观现象。
按照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能够形成实体景观的材料,包括木材、乡土植物以及石头等等;第二种是当地居民平常使用到的物品、器具等;第三种是因为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和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农业景观。
乡土农作物在城市绿化景观中的应用与分析我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中国进行的越来越快,城市生活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现代城市中随处可见钢筋水泥,使得整个城市给人感觉非常压抑,对人们的心情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之前在紧抓城市建设,因此这方面问题没有引起重视,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并鼓励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空间。
最初的城市绿化大多选用观赏性植物,以乔木、灌木和地被的形式来进行城市绿化设计,但是这些植物过多之后引起了审美疲劳。
城市的快节奏让人们更向往乡村的田园生活,如采摘瓜果,收割水稻,赏油菜花……所以,在城市绿化景观中,人们更希望能看到充满野趣和乡土气息的植物,希望能在城市中实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梦想。
本文主要介绍了乡土农作物在环境绿化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农作物应用到城市绿化中来。
标签:乡土农作物;城市绿化景观;应用与分析一、乡土农作物概念以及特点(一)对乡土农作物的理解乡土农作物主要指的是某个地区本来就存在的植物,并非从外地引进来的植物,它与日常观赏性植物还有所不同,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是可以食用的。
这些植物在经历过长时间的选择淘汰之后,是最适合于在本地生长的植物,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长达几千年的进化中,使其适应了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是最适合被选择作为城市绿化的植物物种,人工维护和管理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十分推荐使用。
(二)乡土农作物的特点当地农作物作为大自然的选择,具有在当地生存的天然优势,主要有:这些植物在当地生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第二种特点就是乡土农作物易成活成本低,便于种植,这些植物已经经历过了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已经可以很好的适应,而且本土植物,可以就近取材,节约了很多运输费用;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自己的文化特点,当地植物与当地文化背景相契合,更容易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他更为新奇,农作物本来不是观赏性植物,是食用性植物,人们将它们种植到现代化城市中,使得城市居民更能接近自然,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而将农作物纳入城市景观建设中,可以鼓励人们亲近大自然,在原来的观赏基础上,加入了人文教育和绿色生态教育。
以105国道顺德段为例浅析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场地设计和乡土植物生态应用概要:本文介绍105国道顺德段绿化采用大量本土植物造景,采用生态设计手法,营造出顺德完美的生态廊道,阐述顺德本土植物的概念与特点,重点强调了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植物本土化应用,既是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又能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不仅改变了105国道的景观,对于保全路域生态系统完善生态廊道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道路景观特征,场地设计,乡土树种选择Summary: in this paper,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shunde period use plenty native plant landscape greening, the ecological design gimmick, build a shunde ecological corridor of the perfec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native plants shund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emphasis on the 105 freeway shunde period of green plant localization application, is both shunde regional plant diversity protection effective means, and can realize shunde regional plant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not only change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landscape, and to preserve the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rridor expressway also is an important role.Key words: the city greening, road landscape features, site design, native tree species selection105顺德段国道是顺德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 是顺德城市景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绿化景观提升设计重点打造绿地景观的量的改变,将交通组织融入绿地中,空间合理运用,使景观环境同时具备艺术性、多样性、延续性和使用性。
特别在该项目中逐渐推行珠三角乡土绿化植物配置应用,使该国道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经过绿化升级提升设计之后,以更加完美的生态廊道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1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特征:1.1 区域特征和设计定位:105国道贯穿顺德区的容桂、大良等主要镇区,任务繁重,又是顺德区内连系镇区、疏导交通的城市道路的角色,既是顺德区重要的经济走廊,也是综合反映顺德区城市形象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的生态廊道。
其定位为用景观系统的方法来构建生态的“森林城市”。
1.2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功能根据105国道道路性质、街道建筑、顺德气候及地方特点要求,以公共绿地为出发点,使道路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与顺德城市自然景色等、历史文物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注重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合理科学配置生境,为顺德人民提供具有优美环境、都市特色的场所。
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的顺德城市环境。
特别是该国道的绿化设计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
特别在树种的选择方面更加推行本土植物的配置。
2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分析2.1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105国道顺德段景观是在国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要素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
首先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其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
2.1.1宜路斯路---道路绿化功能性设计由于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性质与功能的道路网络。
由于交通的目的不同,不同环境中的景观元素要求也不同,道旁建筑、绿地、小品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
该国道是快速路,其绿地树种在高度、型、种植方式上应有适当的尺度,必须考虑汽车速度因素,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
105国道顺德段道路不应支配环境,而要与场地环境融为一体。
2.1.2宜树斯树--- 道路绿化生态性设计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植物采用大量本土植物,可以滞尘、净化空气、隔音、吸收噪音、防风、防雪以及防火,增加空气湿度,吸收一些有害气体,并能杀灭细菌,制造氧气,遮荫降温,遮挡汽车眩光等生态功能。
合理利用场地的现状条件,对现状植物进行合理保留和调整,尽量减少资源损失,让现状自然资源和绿化提升改造相互融合在一起。
2.1.3宜人斯人--- 道路绿化人本化设计因为不同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
在105国道顺德段主要通行机动交通路线要作为视觉线形设计对象,它的环境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的影响。
在考虑到105国道顺德段的交通方式产生的视觉特点后,在快车道设计流畅简洁景观,在人行绿地设计自然生态景观,形成具有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
2.1.4宜地斯地--- 道路绿化场地设计105国道顺德段绿地应与道路场地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配合起来。
在进行105国道顺德段的绿化时,为了交通安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应遮挡汽车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要留出公共站台的必要范围以及保证乔木有适当高的分枝点,不致刮到大轿车的车顶。
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
要对105国道顺德段沿街各种建筑对绿地的个别要求和全街的统一要求进行协调,其中对重要公共建筑的美化和对居住建筑的防护尤为重要。
道路附属设施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根据道路网布置的,并依照需求服务于一定范围,而道路照明则按路线、交通枢纽布置。
它们对提高道路系统服务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的组成部分。
对公众经常使用的厕所、报刊亭、电话亭给予方便合理的位置,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出入口、电杆、路灯、各类通风口、垃圾出入口、路椅等地上设施和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地下沟道等都应相互配合。
该国道服务性设施,要与场地路线结构物彼此呼应,和谐统一。
2.1.5宜土斯土--- 道路绿化土壤设计105国道顺德段绿地设计时考虑到顺德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
顺德是个有历史的城市,虽然雨水充沛,但是作为国道的话交通比较繁忙,道路内土壤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其他方面如浇水、除虫、修剪也会受到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这些因素在设计上也应兼顾。
2.2植物配置的生态立体方式105国道顺德段整条路段在生态设计的原则下,采用分段特色,用景观系统的方法加大植物的密度和数量,使整条道路显出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色廊道效果。
在各路段的设计中,将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将树木、植物叠加种植在一起,以取得层次丰富、环境充盈的效果。
部分地带保留现有的行道树芒果,增加和调整中下的灌木和地被植物。
以高大乔木与中灌木以及低矮花草木相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自然生态景观林带效果。
部分下木处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对道路沿线景观不佳的情况就采用遮挡型的绿墙。
主要路口对现有的绿地绿化进行调整与修改,增加大型乔木以形成绿色气势和绿色背景,增加小型自然型植物群落,如灌木和地被。
对大良、容桂、伦教等主要立交桥和现有桥头和管道进行攀爬垂直绿化。
3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本土化植物选择珠三角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珠三角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
乡土植物在105国道顺德段景观中的广泛运用,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保存了顺德当地植物的遗传基因和植被特色,同时对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有积极作用,为生态多样性的恢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造成乡土植物的独特形态,反映了顺德岭南地方特色,合理利用顺德乡土植物资源,实现顺德景观文化的岭南本土化。
乡土乔木的选择方面,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
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目前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海南蒲桃、紫檀、黄槐、合欢、凤凰木、桂花、细叶榕、大叶榕、幌伞枫、美丽异木棉、黄瑾、竹节树等。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应用较多的有杨金凤、易生木、白水木、福建茶、龙船花、山瑞香、桂花、双莢槐,等等。
顺德主要选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
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野牡丹,大叶蚌花,蜘蛛兰、大叶荭草、马缨丹等。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常用的有狗牙根,台湾草等。
在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设计中,重点强调该国道景观场地设计和绿化植物本土化应用,既是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又能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并且对城市道路生态型、节约型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1] 杨淑秋,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 郭建斌. 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 中外建筑[J],2010(2).[3] 杨建虎,魏琰.浅析乡土植物在西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35(28):343-344.[4]王浩,谷康,孙新旺,陈蓉,金晓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5]王缨.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 上海农业科技, 2008(6).[6]孙卫邦. 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 中国园林2003(7)[7]冯之安,任爱芝.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浙江建筑1996年02期[8]曹娅飞. 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建筑科技与管理[J],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