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配伍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509.06 KB
- 文档页数:29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大纲要求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001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1.药物配伍变化研究的目的2.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一、药物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的含义药物配伍变化: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
药物配伍禁忌: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药物配伍变化。
研究目的:根据药物及其制剂组方的性质和作用——分析了解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因药物配伍不当而造成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预防医疗与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1二、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兼病或兼证)需要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须、相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吗啡+阿托品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磺胺药+甲氧苄氨嘧啶(T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Q:合理配伍——预防治疗、协同增效、降低毒副、拮抗作用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2三、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1.中药学配伍变化配伍理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2.药剂学配伍变化——发生于体外物理配伍变化化学配伍变化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33.药理学配伍变化(疗效学配伍变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于体内药理学配伍禁忌:疗效降低或消失,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协同作用:复方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拮抗作用:含钙类的制酸中药+阿司匹林/水杨酸毒副作用:甘草+洋地黄强心苷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4第二节药剂学的配伍变化学习要点:1.物理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2.化学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3.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一、物理的配伍变化药物配伍后在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质量的变化。
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原因
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在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安全性,因此需要调整配伍。
2. 物理相容性:某些药物在一起混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沉淀、溶解度变化、颜色变化等物理变化,影响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配伍变化。
3. pH值影响:一些药物在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和相容性可
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伍变化。
4. 不相容性反应:某些药物在一起混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不相容性反应,产生有害的化学反应产物,可能导致药物破坏或引起不良反应,需要进行配伍变化。
5. 疗效增强或减弱:某些药物在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疗效增强或减弱的效果,为了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需要进行配伍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注射剂的配伍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的变化1 输液配伍过程中药物的变化输液配伍是指多种药物在特定条件下混合制成一种制剂,以便于患者使用。
在输液配伍过程中,药物的性质和稳定性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仔细考虑。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的变化。
2 药物溶解在输液制剂中加入药物时,首先需要将药物粉末或液体溶解于溶液中。
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是制剂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不同药物在不同的溶液中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溶解剂的时候需考虑药物的特性,以避免药品稳定性的降低。
3 pH调节药物在不同的 pH 值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
因此,在制剂中,需要调节 pH 值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
例如,一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能很好地溶解,导致药效下降;而在碱性环境中,某些药物会发生分解反应,从而降低药品的活性。
4 相互作用不同的药物在相互作用下也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某些药物在特定环境下容易与其他药物结合,影响其药效。
因此,在输液配伍中,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5 氧化与还原药物在输液配伍中还会遭受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药物在氧化反应后易分解,而另一些药物则在还原反应后容易分解。
因此,在输液制剂中,需注意药物的氧化还原特性。
6 结晶某些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会发生结晶,从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适反应。
因此,在输液配伍中,需要控制药物的浓度和干扰因素,以避免药物结晶。
在输液配伍中,对药物性质和稳定性的了解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的药物配伍方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通过液体药剂和注射剂配伍变化的观察,进一步了解配伍变化的发生原因,并初步掌握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方法实训器材药品氨茶碱、磺胺嘧啶钠、盐酸四环素注射液、氯霉素、维生素C、碘解磷定注射液、羟苯乙酯、胭脂红、活性炭、滑石粉、盐酸肾上腺素、双氧水、亚硫酸钠、EDTA 器材试管,烧杯,滤纸实训指导(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1ml,加纯化水4m1,观察现象。
取5%羟苯乙酯1ml搅拌下逐滴加入100m1纯化水中,观察现象。
(2)取胭脂红溶液1滴,加纯化水至50ml,观察此溶液显色情况。
另取上述溶液20ml加活性炭0.5g,搅匀后用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另取20ml上液加滑石粉0.5g搅匀,干燥滤纸过滤,观察滤液显色情况。
2.注意事项(1)羟苯乙酯中加入纯化水时要边搅拌加滴。
(2)加活性炭加入的量不能太多,否则影响显色。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1)取5支试管编号。
(2)分别按表26-1进行操作与记录。
表26-1化学性配伍变化操作及结果记录1号管2号管3号管4号管5号管加0.1%盐酸肾上腺素2ml 2ml 2ml 2ml 2ml 加蒸馏水2ml 2ml ---加3%双氧水--2ml -2ml 加1%亚硫酸钠---2ml 2ml 加热至沸-+-+-出现的现象2.注意事项试管编号不能错,操作时尽量注意平行操作。
(三)注射剂配伍变化1.方法步骤取6支试管,按表26-2进行配伍操作,将两种注射液配伍的结果记入表中。
2.注意事项同化学性配伍变化。
表26-2 注射剂配伍变化组号A注射液B注射液A注射液和B注射液混合后现象2.5%氨茶碱5ml 20%磺胺嘧啶钠5ml12.5%氨茶碱5ml 5%盐酸四环素5ml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ml212.5%氯霉素1ml 5%葡萄糖10ml2%维生素C 2ml 0.25%碘解磷定1ml30.25%碘解磷定、1%亚硫酸氢钠、2%维生素C 2ml1%EDTA各1ml实训报告实验二十六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训目的实训结果(一)物理性配伍变化1.按操作顺序,先后出现现象一;现象二。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注射剂配伍变化的研究方法。
2.掌握注射剂pH变化点的测定方法。
3.了解发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和处理的原则。
二、实验原理概念:药物合并使用时,可能出现各种配伍变化。
配伍变化发生与否,受配伍量、配合次序、温度、时间和pH值等因素应影响。
肉眼观察法步骤:方法规定时间临床处方混合药物-------- 观察现象--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指导用药量比测定注射液变化点pH值法步骤:测定注射剂原始pH值---0.1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滴定至产生肉眼可见变化---测定变化点pH值(pHT)---计算pH移动数值---确定pH值区域---判断混合液能否发生配伍变化---指导用药pH移动数值= pHT- 原始pH;pH值区域:自pHT起的pH值区域,即配伍变化区。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与试剂纯化水、樟脑、樟脑醑、薄荷脑、鱼肝油乳、20%葡萄糖注射液、10%水杨酸钠、0.1mol/L盐酸、0.1mol/L氢氧化钠、20%亚硫酸钠、5%水杨酸醇溶液、亚硫酸铁试液、0.1mol/L依地酸钠溶液、纯化水、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ml:1g)、氨茶碱注射液(2ml:0.25g)、青霉素注射液(160万单位溶于10ml注射用水)等。
器材架盘天平、Ph计、试管、乳钵、试剂瓶、烧杯、滤纸、玻璃棒、量杯、量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
四、实验内容(一)物理配伍变化1.溶媒改变(1)取樟脑醑1ml于试管中,加1ml纯化水,出现现象。
(2)取樟脑醑1ml于试管中,逐渐滴入纯化水,振摇使沉淀溶解,继续滴加纯化水至出现混浊不再溶解,共用去纯化水滴。
(3)取纯化水1ml于试管中,用滴管加入樟脑醑1滴,振摇,出现现象。
2.产生低共熔物取薄荷脑0.3g,加樟脑0.6g,研磨,混合,出现现象。
3.盐析作用(1)取鱼肝油乳1滴,加20%葡萄糖注射液4ml,用力振摇5分钟,呈(2)取鱼肝油乳1滴,加20%亚硫酸钠溶液4ml,用力振摇5分钟,呈现象。
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概述三、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具体内容四、临床应用检索表的特点与优势五、临床应用检索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与意义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中西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配伍变化也愈发复杂。
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对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 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以供临床医护人员参考。
二、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概述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是一本收录了 459种常用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信息的工具书。
本书内容翔实、栏目清楚、应用及方法具体、叙述简明扼要,每一注射剂均注有参考权威著作的页码。
本书不仅提供了药物配伍变化的快捷检索,还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药物应用的详细信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三、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具体内容本书共收录了 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包括药物名称、配伍药物、配伍变化、稳定性、ph 值等方面。
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种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如沉淀、浑浊、变色、产气等,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稳定性问题。
这些信息对于临床医护人员在药物配伍和应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四、临床应用检索表的特点与优势1.便捷快速的检索:本书采用书签式索引,使检索更加轻松、快捷。
2.权威可靠的信息:本书所收录的药物配伍变化信息来源于国内外重要药物使用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3.详细实用的应用信息:本书不仅提供了药物配伍变化的信息,还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药物应用的详细信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五、临床应用检索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与意义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摘要:一、引言二、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内容1.药物配伍变化的意义2.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来源和特点3.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三、药物配伍变化的意义1.提高药物疗效2.减少不良反应3.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四、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来源和特点1.来源于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2.覆盖面广,包含多种常见疾病治疗药物3.配伍变化详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五、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使用方法1.检索药物配伍变化2.参考药物配伍应用3.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现代医学中,药物配伍变化在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应运而生,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查找药物配伍变化的工具。
二、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内容1.药物配伍变化的意义药物配伍变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一患者体内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可能发生的药效学或药动学变化。
药物配伍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是药物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2.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的来源和特点(1)来源: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中的药物配伍变化信息主要来源于国内外临床实践、科研成果和药物说明书等权威资料。
(2)特点:本检索表共收录了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覆盖面广,包含了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
同时,本表中的配伍变化详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工具。
3.459 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的使用方法(1)检索药物配伍变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本表中查找特定药物的配伍变化信息,了解不同药物在同一患者体内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配伍变化
药物的配伍变化指多种药物或其制剂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常引起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效应等方面产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药物的配伍变化。
配伍变化符合用药目的和临床治疗需要的称为合理性配伍变化;否则称为不合理性配伍变化。
不合理性配伍变化能设法纠正的称为配伍困难,否则就称为配伍禁忌。
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是为了能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预测药物的配伍变化,探讨其产生变化的原因,给出正确处理或防止的方法,设计合理的处方、工艺,进行制剂合理配伍,避免不良药物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
但有些药物的配伍则往往同时发生几种变化,如由于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效价下降或产生有毒物质,则同时可引起药理上的变化。
药学专业知识:注射液的配伍变化(一)注射液的配伍变化的概述一般单糖、盐、高分子化合物溶液输液都比较稳定,常与其它注射液配伍。
但有些输液不适于与其它注射液配伍,如: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
(一) 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溶剂组成改变:某些含有非水溶剂的制剂与输液配伍,由于溶剂的改变使药物析出。
安定输液与5%葡萄糖配伍析出沉淀PH值改变:凡两种药物溶液中pH值相差较大,发生配伍变化的可能性也大。
pH的变化可引起沉淀析出与变色。
此外,输液本身的pH范围也是配伍变化的重要因素。
缓冲容量:某些药物在含有缓冲剂的注射液中或在具有缓冲能力的弱酸溶液中析出。
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药物的水解反应。
直接反应:某些药可直接与输液中的一种成分反应。
四环素与含钙盐盐析作用:胶体分散体系加到含有电解质的输液中,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凝聚。
配合量:配合量的多少会影响药物的浓度,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出现沉淀,或降解速度增加。
混合的顺序:药物制剂配伍时的混合次序极为重要,可用改变混合顺序的方法来克服某些药物配伍时产生沉淀现象。
反应时间:许多药物在溶液中反应很慢,但个别药物注射液混合后几小时出现沉淀,应在规定时间内输完。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有些药物制成注射液时,需在安瓶内填充惰性气体,以排除氧气,防止药物氧化。
也有些药物受二氧化碳的影响,如苯妥英钠、硫喷妥钠注射剂因吸收二氧化碳导致pH 值下降,析出沉淀。
光敏感性:如两性霉素B、磺胺嘧啶钠、维生素B2、四环素等,对光敏感药物应避光。
成分的纯度: 由于药物的纯度不够,某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异常现象。
例题:一般注射剂和输液配伍应用时可能产生A.由于pH的改变药物析出B.药物的含量降低C.引起溶血D.使静脉乳剂破乳E.输液剂中的氯化钠能使甘露醇从溶液中析出答案:ABCDE。
药剂学化学配伍变化
化学配伍变化系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等)而导致药物成分的改变,产生沉淀、变色、产气、发生爆炸等现象,以致影响到药物制剂的外观、质量和疗效,或产生
毒副作用。
1.产生浑浊或沉淀
中药液体药剂若配伍不当,在配制和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浑浊或
沉淀。
例如有机酸与生物碱等等。
2.产生有毒物质
含朱砂的中药制剂不宜与还原性药物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等配伍。
3.变色与产气
药物配伍产生有色化合物时,可直接影响外观或药效,例如含有
酚羟基的药物与铁盐相遇,可使颜色变深。
产气现象一般由化学反应
引起,如碳酸盐、碳酸氢钠与酸类药物配伍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发生产气现象。
4.发生爆炸
发生爆炸大多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配伍而引起。
另外,某些辅
料与一些药物配伍时也可发生化学配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