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打造新生代的品牌
- 格式:docx
- 大小:22.08 KB
- 文档页数:9
经典广告词赏析4篇篇一:经典广告语分析百事可乐:蓝色风暴,突破梦幻国度汇源果鲜美:汇源果鲜美,我喝我先美1可口可乐——永远的可口可乐,独一无二好味道[赏析在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总是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似乎可乐就是可口, 虽然可口可乐的广告语每几年就要换一次,而且也流传下来不少可以算得上经典的主题广告语,但还是这句用的时间最长,最能代表可口可乐的精神内涵。
2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赏析]: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终于找到突破口,它们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歌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终于赢得青年人的青睐。
一句广告语明确的传达了品牌的定位,创造了一个市场,这句广告语居功至伟。
3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一句广告语,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广告语。
简单而又意味深远,朗朗上口,因为发自内心的感受可以脱口而出,正是其经典之所在。
以至于雀巢以重金在全球征集新广告语时,发现没有一句比这句话更经典,所以就永久地保留了它。
4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赏析作为全球第二大咖啡品牌,麦氏的广告语堪称语言的经典。
与雀巢不同,麦氏的感觉体验更胜一筹,虽然不如雀巢那么直白,但却符合品咖啡时的那种意境,同时又把麦氏咖啡的那种醇香与内心的感受紧紧结合起来,同样经得起考验。
5麦氏咖啡: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赏析]这是麦氏咖啡进入台湾市场推出的广告语,由于雀巢已经牢牢占据台湾市场,那句广告语又已经深入人心,麦氏只好从情感入手,把咖啡与友情结合起来,深得台湾消费者的认同,于是麦氏就顺利进入台湾咖啡市场。
当人们一看见麦氏咖啡,就想起与朋友分享的感觉,这种感觉的确很好。
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
——红牛饮料红牛饮料平面广告广告语:轻松能量来自红牛标题:还在用这种方法提神;文案正文:都新世纪了,还在用这一杯苦咖啡来提神;你知道吗;还有更好的方式来帮助你唤起精神:全新上市的强化型红牛功能饮料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更添加了8倍牛磺酸,能有效激活脑细胞,缓解视觉疲劳,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更能加倍呵护你的身体,令你随时用有敏锐的判断力。
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品牌定位与推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品牌进入精神生产领域,品牌企业大量涌现。
为此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品牌定位与推广,欢迎参阅。
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品牌定位与推广篇一1.市场的宏观环境分析(1)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提高,饮料消费市场容量稳步增长,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也在快速增长,而我国国内企业只有康师傅、统一、哇哈哈等少数几个具有竟争实力。
(2)政治和法律因素上,中国加入WTO,各项法制日益健全,饮料行业管理政策趋于完善,市场环境日益良好。
(3)社会和文化因素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出行、吃饭、聚会等场合多会选择饮料来消费,各类饮料的风味、包装及购买的方便快捷都促使人们的购买,而目前国内市场上很多的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碳酸饮料。
2.市场的微观环境分析(1)百事可乐与供应商:由于百事可乐公司实力雄厚、资金充足,因此可以得到供应商的信任,在原料供应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同时百事可乐公司选择的供应商都具有良好的信誉,以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百事可乐营销渠道:百事借助经销商强大的区域影响力和物流能力完成了全国的营销网络覆盖,同时对于营销渠道不断进行整合和变革,打破了原有的渠道格局,建立了现代渠道、即饮渠道、传统渠道等新的渠道管理。
(3)目标消费者分析:百事可乐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人群,与成熟或大龄的消费群体相比,年轻消费群体相比这个消费群体充满自信乐观,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品牌忠诚度不高,使得百事可乐找到了能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消费群体;同时这个消费群体喜欢创新,喜欢冒险,百事可乐的精神灌输更容易引起他们的认同和共鸣;而且这部分人群有充分的购买力和成长性,可以持续的为百事可乐的销量增长做贡献,并呈现上升趋势。
(4)竞争者分析:目前在国内的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个世界巨头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总体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根据相关新闻报道:康师傅与百事的联盟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将超可口可乐。
对百事可乐的广告分析企业名称:百事公司,世界领先的饮料和休闲食品公司,百事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饮食产业之一,在全球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万雇员,为全球第四大食品。
百事公司的前身百事可乐公司创建于1898年。
百事可乐公司于1965年与世界休闲食品最大的制造与销售商菲多利(Frito-lay)公司合并,组成了百事公司。
,企业理念:盼望无穷”,提倡年青人积极进取的生涯态度,寓意是对年青人来说,机遇和幻想有着无穷多的空间,他们可以纵情地遐想和寻求。
企业定位: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并且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把品牌人格化形象,通过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情节开始了文化的改造。
1994年,百事投入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拍摄广告片——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
把最流行的音乐文化贯穿到企业和产品之中。
音乐体育双剑合璧,同时这一攻势集中而明确,都围绕着“新的一代”而展开,从而使百事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领先地位基于其三大可持续的优势。
强大的、有实力的品牌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多样化产品的开发能力强有力的营销体系产品名称:百事可乐产品广告:1898年清爽、可口,百事可乐。
1903年提神、爽心、增进消化。
1905年可口之饮料。
1906年天然饮料——百事可乐。
1907年百事可乐:可口、健康。
1909年百事可乐:使你才气焕发。
1910年喝百事可乐,让你心满意足。
1923年这就是健康:百事可乐品尝百事,你将喜欢它。
1928年百事可乐,激励你的士气。
1932年一样的价格,双倍的享受。
1939年一样的价,双倍的量。
1940年百事可乐是属于你的饮料。
1943年令人诱惑的口味。
1945年百事可乐:更多、更好。
1949年口味最好、花钱更少。
1950年量多、活力更多。
1953年清新、爽口。
1958年爱社交,喝百事喝百事,增友谊。
1959年百事可乐令你心旷神怡。
宣传广告语籍、我们身边的错别字和病句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对于人们理解品牌内涵,建立品牌忠诚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耳熟能详的世界经典广告语是如何造就世界级的品牌的。
*M&M巧克力:不溶在手,只溶在口这是著名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的灵感之作,堪称经典,流传至今。
它既反映了M&M巧克力糖衣包装的独特USP,又暗示M&M巧克力口味好,以至于我们不愿意使巧克力在手上停留片刻。
*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百事可乐终于找到突破口,它们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歌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终于赢得青年人的青睐。
一句广告语明确的传达了品牌的定位,创造了一个市场,这句广告语居功至伟。
*群众甲克虫汽车:想想还是小的好年代的美国汽车市场是大型车的天下,群众的甲克虫刚进入美国时根本就没有市场,伯恩巴克再次拯救了群众的甲克虫,提出“thinksmall的主〞张,运用广告的力量,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使美国人认识到小型车的优点。
从此,群众的小型汽车就稳稳的执美国汽车市场之牛耳,直到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耐克:justdoit耐克通过以justdoit为主题的系列广告和篮球明星乔丹的明星效应,迅速成为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而这句广告语正符合青少年一代的心态,要做就做,只要与众不同,只要行动起来。
然而,随着乔丹的退役,随着justdoit改为“Idream.,〞耐克的影响力逐渐势微。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似乎不是诺基亚最早提出的,但却把这句话的内涵发挥的淋漓尽致,事证明,诺基亚能够从一个小品牌一跃为移动市场的第一品牌,正是尊崇了这一理念,从产品开发到人才管理,真正表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口号才喊的格外有力,因为言之有物。
*戴比尔斯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证明经典的广告语总是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语句的结合体,戴比尔斯钻石的这句广告语不仅道出了钻石的真正价值,而且也从另一个层面把爱的价值提升到足够的高度,使人们很容易把钻石与爱情联系起来,这确实是最美妙的感觉。
百事可乐广告案例分析“新一代的选择”是百事可乐的广告语,从这则广告语中我们就能体会到它的市场定位。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作某种新奇或与众不同的事项,而是去操作已经存在于心中的东西,去重新结合已存在的联结关系。
”定位的基点并不是产品,而是着重于产品与消费者心理位置的统一。
定位的目的是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本产品与众不同的优势。
定位所宣称的并非同类产品所没有的,而应该是竞争对手没有说明的,或者是尚未引起注意的,但却确确实实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的那部分特征。
因此,定位是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空间出发,对产品优势的一种创造,既创造功能更创造形象。
百事可乐从4P和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的角度把市场定位于年轻人。
百事公司作了一次市场调查。
调查人员发现:当消费者在挑选软饮料时,他们实际上做出了三项选择,第一他们拿定主意喝软饮料,而不是果汁、水或者牛奶;接着他们选择了可乐,而不是雪碧,七喜或者其他软饮料。
只有在这时,他们才开始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及其它可乐中挑选。
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消费者认为百事可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具备新的思想,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是一个发展很快、赶超第一的企业,不足之处是鲁莽,甚至有点盛气凌人。
而可口可乐得到的积极评价是:美国的化身,可口可乐是“真正的”正牌可乐,具备明显的保守传统;不足之处是老成迟钝、自命不凡,还有点社团组织的味道。
所以百事可乐选择青少年作为自己的形象,年轻人充满情趣,令人振奋,富有创新精神。
例如:1994年,百事可乐又投入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拍摄广告片。
此举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
而且调查表明,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广告片,这部广告片开播不到30天,百事可乐的销售量就开始上升。
在中国大陆,继邀请张国荣和刘德华做其代言人之后,百事可乐又力邀郭富城、王菲、珍妮·杰克逊和瑞奇·马丁四大歌星做它的形象代表。
我们认为百事可乐以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做形象代言人是它广告策略最成功的一点。
百事可乐营销策略
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广告宣传:百事可乐通过打造鲜明的品牌形象和广告宣
传来吸引消费者。
他们经常与全球知名的明星、体育赛事、音乐节等进行合作,推出各种广告和宣传活动,提高品牌
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产品创新:百事可乐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推出新口味、
新包装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时尚潮流。
他们也会针
对不同市场的消费习惯和口味特点进行产品调整和定制,
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
3. 营销活动:百事可乐经常组织各种营销活动,如促销、
抽奖、合作推广等,通过赠品、优惠券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购买。
他们也会参与各种大型活动和展览,如体育赛事、
户外音乐节等,提升品牌曝光度。
4. 社交媒体营销:百事可乐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
销活动,与粉丝互动,分享品牌故事和用户体验,传播正
能量和积极形象。
他们也会通过与影视作品、网红等进行
合作,增加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
5. 与零售商的合作:百事可乐与各大零售商合作,进行产
品陈列和促销。
他们会与超市、便利店等进行合作,提供
特别的陈列位置和促销方案,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
有率。
6. 品牌形象塑造:百事可乐注重塑造积极、年轻、时尚的
品牌形象,通过各种渠道传达产品的乐观、活力和青春气息。
他们还注重社会责任,通过参与慈善活动和环保倡议,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百事可乐经典营销成功案例分析一、百事可乐与百事公司(一)百事可乐百事可乐(Pepsi-Cola)最初于19世纪90年代(1890-1900)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位名为Caleb Bradham 的药剂师所造,以碳酸水、糖、香草、生油、胃蛋白酶(pepsin)及可乐果制成。
该药物最初是用于治理胃部疾病,后来被命名为“Pepsi”,并于1903年6月16日将之注册为商标。
是美国百事公司推出的一种碳酸饮料,也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百事可乐一直惨淡经营,由于其竞争手法不够高明,尤其是广告的竞争不得力,被可口可乐远远甩在后头。
然而经历了与可口可乐无数交锋之后,百事可乐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新生代的可乐”形象对可口可乐实施了侧翼攻击,从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广大的市场。
如今,饮料市场份额的战略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百事可乐的定位是具有其战略眼光的。
其方式是在消费者定位上实施差异化。
百事可乐摒弃了不分男女老少“全面覆盖”的策略,而从年轻人入手,通过广告,百事力图树立其“年轻、活泼、时代”的形象,而暗示可口的“老迈、落伍、过时”。
百事可乐完成了自己的定位后,开始研究年轻人的特点。
精心调查发现,年轻人现在最流行的东西是酷,而酷表达出来,就是独特的、新潮的、有内涵的、有风格创意的意思。
百事抓住了年轻人喜欢酷的心理特征,开始推出了一系列以年轻人认为最酷明星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
(二)百事可乐公司百事公司是世界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万雇员,2004年销售收入293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
2006年,曾获得由世界企业品牌竞争力实验室《中国100家最佳雇主排行榜》的第53名,在2004年公布的《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百事公司位列第166位,并于最近连续两年被评为《财富》“全球最受赞美的饮料公司”第一名。
在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美最有价值公司品牌”中百事公司位列在前十名。
江西师范大学百事可乐市场调查计划书一、调查背景百事可乐是一种在中国耳熟能详的碳酸饮料,百事品牌的理念是“渴望无限”,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寓意是对年轻人来说,机会和理想有着无限多的空间,他们可以尽情地遐想和追求。
为了推广这一理念,百事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
可乐在校园内很受欢迎,大学生普遍都有自己喜欢的品牌可乐,对可乐的消费需求也很强。
但在校园内,可乐品种繁多,竞争力强,所以需要对百事可乐在校园内市场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性认识准市场机会点和切入点,明确广告宣传重点,确定目标消费群,制定营销方案,因此在江西师大内对百事可乐市场调查显得尤为必要。
二、调查目的1、分析百事可乐在江西师范大学的市场容量及市场发展状况2、了解确定在师大校园内百事的主要竞争对手3、分析江西师范大学校园内主要竞争对手可口可乐、雪碧和芬达的的市场份额及在学生心中的受欢迎度、信誉度4、比较分析主要竞争产品的的情况,比较出百事在师大校园内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百事的将来发展趋势5、确定百事在师大校园内的产品定位,制定百事在校园内的广告策略与营销策略三、调查内容1、调查范围(1)调查区域男生寝室:11栋、3栋、15栋女生寝室: 13栋、7栋、10栋(2)目标产品:百事可乐(3)调查对象:江西师范大学男生及女孩各自喜欢的可乐品牌,对百事可乐的认可度和了解程度2、可乐行业市场调查(1)江西师大可乐市场的容量及发展潜力(2)江西师大的可乐竞争状况(3)江西师大的可乐的种类、品牌和销售状况3、师大在校师生消费者调查(1)消费者对可乐的消费心理(2)消费者对可乐的了解程度(包括特点、包装等)(3)消费者对品牌的意识、对本品牌及竞争品牌的观念及品牌忠诚度(4)消费者月开支及比例4、竞争者的调查(1)师大主要的其他可乐品牌及优劣势(2)师大主要竞争者的市场概括四、调查方法1.资料搜集法(1)目的了解江西师大各可乐零售点的销售状况,如哪些品牌的饮料在师大销售状况,从来知道各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度、忠诚度及认知度等。
百事可乐打造新生代的品牌百事公司创始于1898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百事公司(PepsiCo.,Inc.)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列《财富》2000年全球500强第203位。
2001年2月19日,美国《财富》周刊公布了每四年一次的"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排行榜,调查报告显示,百事公司成为饮料行业中"最受推崇"的公司之首。
百事公司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初。
1981年,百事公司与中国政府签约,在深圳兴建百事可乐灌装厂,成为中国的首批美国商业合作伙伴之一。
1994年,百事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取得重大突破,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上海正式成立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这一投资性控股公司的成立,使百事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与投资发展融为一体。
时至今日,百事公司已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20多家合资或合作企业,总投资超过3亿美元。
本土化策略本土化管理与本土化生产是当前全球跨国公司的趋势。
具体到某一种具体的产品、某一个公司的本土化,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展成绩斐然。
百事中国区的管理层70%已经由中国人担任,其中只有1个不是中国内地土生土长的。
可以肯定,百事与贵格的合并会加速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
目前,直接从事百事可乐饮料业务的中国员工近1万人,同时,拥有至少5倍于这个数字的间接雇员通过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渠道参与百事可乐的有关业务。
由于百事可乐公司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大力推广先进的市场和管理经验,推行本土化,参与饮料国有企业的改造和人才培训,使中国的饮料行业在短短的20年中,由工艺简单、生产粗放的落后状况,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专业化程度较高、充满勃勃生机的饮料市场。
品牌经营策略百事可乐进入中国市场,成功地走过了三个阶段:树立品牌;激活品牌;让消费者关注、熟悉、喜爱百事品牌。
渴望无限"渴望无限"是百事可乐的品牌理念,是百事带给年轻人的感性诉求:我们虽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将从生活中获取精彩人生;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更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我们深信世界充满机会,相信生命将会无比精彩。
百事与年轻人一起,将"渴望无限"的品牌理念体现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全力支持中国足球的发展,包括赞助中国足球联赛,与曼联联合举办足球训练营;不断地为中国的年轻人带来最好的音乐。
(如在国内举办演唱会,校际音乐大赛等。
)总之,百事品牌的经营理念从"新生代的选择"到"渴望无限",由形象化到实践,是更高层次的信念。
这信念具体表达了年轻人要从生命中获得更多价值和乐趣。
百事圆球百事可乐的品牌标志以蓝色为标识色,标志是红、白、蓝相间的球体,富有动感。
其标志设计紧扣目标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并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地修正。
今日的百事标识摒弃了以往平板、单调的设计。
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瞬息万变的立体图像。
全新百事圆球标识象征着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与全世界的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多元化的品牌策略目前,百事可乐国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旗舰品牌是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和激浪。
此外,还包括亚洲、北冰洋和天府等着名地方品牌。
国际着名的调查机构尼尔森(ACNIELSEN)公司在200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百事可乐已成为中国年轻人最喜爱的软饮料之一。
就产品组合的宽度而言,百事的产品组合远比可口可乐要丰富。
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非常单纯,仅仅从事饮料业。
而百事公司除了软饮料外,还涉足运动用品、快餐以及食品等。
特别要指出的是,2001年8月百事公司宣布并购贵格公司。
与贵格的联姻使百事可乐得到了含金量颇高的Gatorade品牌,并大幅提高了百事公司在非碳酸饮料市场的份额。
尽管就市场规模而言,非碳酸饮料与碳酸饮料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其成长速度却是后者的3倍。
百事并购贵格后,在中国的销售战略并没有改变,但业务范围扩大了,品牌资源扩大了。
百事在原来碳酸饮料的基础上将会很好地整合果汁和运动饮料,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还会陆续推出其他消费者喜爱的饮料,如茶饮料、纯净水等,让中国的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传播策略整合营销传播(IMC)的中心思想是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统一运用和协调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使不同的传播工具在每一阶段发挥出最佳的、统一的、集中的作用,其目的是协助品牌建立起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关系。
百事可乐的整合营销传播就是把公共关系、广告宣传、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等促销策略集于一身,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各种宣传媒介和信息载体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名人广告众所周知,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往往别出心裁。
在与老对手可口可乐的百年交锋中,百事可乐广告常有好戏出台,使可口可乐备感压力。
其中,百事可乐运用的名人广告,是它的一个重要传播手段。
1983年,百事可乐与美国最红火的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
杰克逊签订了一个合约,以500万美元的惊人价格聘请这位明星为"百事巨星",并连续制作了以迈克尔。
杰克逊的流行歌曲为配曲的广告片。
"百事可乐,新生代的选择"这一宣传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百事可乐从美国市场上名人广告的巨大成功中尝到了甜头,于是在世界各地如法炮制,寻找当地的名人明星,拍制受当地欢迎的名人广告。
在香港,百事可乐推出张国荣为香港的"百事巨星",展开了一个中西合璧的音乐营销攻势。
不久以后,百事可乐更是聘得美国的世界级走红女歌星麦当娜为世界"百事巨星",轰动全球。
"每一次选歌和出唱片,我都有自己的选择。
追风,那不是我的性格。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百事。
"中国大陆的不少消费者,也许都听过这段出自刘德华之口的广告语。
作为走红于大陆和港台的影、视、歌星,刘德华的号召力是巨大的。
这是百事可乐为开辟中国饮料市场而做的广告。
郭富城与百事的合作始于1998年,其"雨中飞奔为邻家女孩买百事可乐"、"百事蓝罐包装上市"、"与国际巨星珍妮。
杰克逊合作"、"与王菲合唱百事主题曲"、"为百事可乐中国足球联赛主唱首支主题曲"、"森林中智取可爱猩猩"等版本广告,成为百事广告的扛鼎之作。
在全国各地百事饮料的销售点上,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是郭天王执着、坚定、热情的渴望眼神。
郭天王高人一筹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获得了百事的一致认可,并升格成为亚洲区品牌形象代言人。
独特的音乐推销1998年,百事可乐百年之际,百事推出了一系列的营销举措。
1998年1月,郭富城成为百事国际巨星,他与百事合作的第一部广告片,是音乐"唱这歌"的MTV情节的一部分。
身着蓝色礼服的郭富城以其活力无边的外型和矫健的舞姿,把百事一贯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片在亚洲地区推出后,引起了年轻一代的普遍欢迎。
1998年9月,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推出其最新的蓝色包装。
配合新包装的亮相,郭富城拍摄了广告片"一变倾城",音乐"一变倾城"也是郭富城新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曲。
换了蓝色"新酷装"的百事可乐,借助郭富城"一变倾城"的广告和大量的宣传活动,以"ask for more"为主题,随着珍妮。
杰克逊、瑞奇。
马丁、王菲和郭富城的联袂出击,掀起了"渴望无限"的蓝色风暴。
由郭富城和珍妮。
杰克逊联袂演出的主题广告片"渴望无限"投资巨大,场面恢弘,是百事近年力推的作品。
歌曲"渴望无限"由珍妮。
杰克逊作曲,音乐从慢节奏过渡到蓝色节奏,最后变成20世纪60年代的House音乐,曲风华丽。
郭富城美伦美奂的表演和性感的造型,珍妮。
杰克逊大气的唱功,使整个广告片充满了浪漫色彩,尤其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两位巨星共同演绎,更加引人注目。
王菲的歌曲在亚洲乐坛独树一帜,她为百事拍的广告片同样以"渴望无限"为主题,由她创作的音乐《存在》表现了王菲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渴望无限"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体现。
2002年1月,乐坛天之娇女——郑秀文小姐正式加盟百事家族,成为新一代中国区百事巨星。
2002年,F4的"百事可乐" 广告成为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广告。
音乐的传播与流行得益于听众的传唱,百事的音乐营销成功正在于它感悟到了音乐的沟通魅力,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沟通。
好听的歌曲旋律,打动人心的歌词,都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语言。
有了这样的讯息,品牌的理念也就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了。
大手笔公关长期以来,百事可乐始终致力于建立以"百事可乐基金"为切入点的良好公共关系体系,热心赞助体育赛事以及其他公益事业。
例如,赞助"八运会"、赞助中国甲A足球联赛、支持中国申奥成功等等。
百事可乐不惜巨资赞助"八运会",取得了八运会饮料的指定产品的称号,大张旗鼓地掀起了一场沟通高潮,出尽了风头,造成了一个虽在总体上不及、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中气势大大超过可口可乐公司的局面,不但在当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而且还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百事可乐为庆祝中国申奥成功,把申办前的"渴望无限"和成功后的"终于解渴了"整合在一起,做成全屏广告的形式,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与当时的气氛同频共振,不如此难表激情万丈,不如此不够痛快淋漓。
相信在那一时刻,每个看到此广告的人都会心跳!短短四个小时,全屏广告点击数高达67877人。
百事可乐此时与他们共同支持申奥,心灵相映,情感相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品牌的社会形象得以大大提高。
2001年12月,由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捐赠,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的专项基金——"百事可乐基金",向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捐款。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当地缺水家庭修建"母亲水窖"及贫困失学儿童复学等项目。
此类活动大大增加了百事可乐的美誉度。
变化多端的营销战术SP又称为销售促进或营业推广,它可分为针对消费者的、针对经销商的和针对业务员的三种。
百事可乐取得的成绩与它变化多端、强有力的促销是分不开的。
⒈促销。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迅速打开市场,抢占制高点,初创的上海百事果断采用直销模式。
当时的饮料市场,计划经济的气氛还相当浓郁,销售人员在办公室里,朝南坐、听电话、接订单,商家要饮料必须到厂里来提货。
但是百事可乐一下子招聘了占公司员工相当比例的销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