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4.61 MB
- 文档页数:32
【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12】:第11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祁东县第一中学徐蕾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
通过欣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雕群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及文化背景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程序】一、导入探究课题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1、设置情景: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相关图片2、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过哪些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学生活动:有秦始皇陵兵马俑……。
导出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一一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二、新知探究(一)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代表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
(板书)师: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形成原因?师:分析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历史渊源。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共同看一下代表中国古代雕塑最高水平、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一一秦始皇兵马俑。
(二)秦始皇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板书)1、教师活动:多媒体用录像的形式介绍秦始皇兵马俑2、学生活动:感受其艺术风貌及魅力。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一同学谈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3、放映图片(兵俑的头饰、五官、铠甲)加深学生对秦始皇陵俑人制作几格写实性的认识。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教学设计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学生年级:高一授课节次:3节课时授课内容:第一课时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
陵墓雕刻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法设计:美术鉴赏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看为主的一门学科,同学们通过观察才能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美,学生作为欣赏的主体,教师在引导的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采用分组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观察法、作业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深入学习要领,掌握重难点。
根据本课特点,采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手段,直观教学,增强视觉冲击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兵马俑创作背景和社会价值。
掌握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兵马俑的表现形式,认识兵马俑主要内容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小组探究形式,学生对兵马俑进行观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深入了解兵马俑的艺术表达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2、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课前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兵马俑图片、仿制品兵马俑实物学生:查阅秦始皇生平事迹、秦始皇兵马俑材料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具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约7分钟)1、师:你们所了解的秦始皇?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