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图表现
- 格式:pdf
- 大小:88.42 KB
- 文档页数:1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消化系统疾病)模拟试卷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A4型题1.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的特点通常是A.呈喷射状呕血B.出血量大,且不易止血C.多为呕血,很少黑便D.多为鲜血便E.间歇性出血,量一般不太大正确答案:E解析: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一般不大,常呈间歇性,可自止。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2.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A.病史及临床表现B.X线钡餐检查C.胃电图检查D.胃液分析E.胃镜检查正确答案:E解析: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确诊有赖急诊胃镜检查,宜在出血发生后1—2天内进行,延迟检查可能无法确定出血病因。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3.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粗糙或刺激性物理性因素B.药物等化学性因素C.十二指肠液反流D.幽门螺杆菌感染E.机体自身免疫因素正确答案:D解析:近年来的研究已明确,绝大多数慢性胃炎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4.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可以引起恶性贫血B.有时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C.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增高D.胃酸偏低E.易出现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正确答案:A解析: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引起恶性贫血,其余几项均是其特点。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5.关于慢性胃体胃炎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B.病变主要在胃窦部C.易发生恶性贫血D.发病与遗传无关E.血清壁细胞抗体多为阴性正确答案:C解析:慢性萎缩性胃体炎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约90%的患者可检出抗壁细胞抗体,75%的患者有抗内因子抗体存在,发病与遗传有关,由于影响到维生素B12的吸收,易发生恶性贫血。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6.确诊慢性胃炎的主要依据是A.年龄B.X线钡餐检查C.大便潜血试验D.Hp检查E.胃镜及胃黏膜活检正确答案:E解析:胃镜检查并同时取活组织病检是慢性胃炎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胃电图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消化科徐辉胃电图是采用表面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记录胃肌电活动电压一时间曲线,是胃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学指标。
由于其非侵入、无痛苦、无刨伤、操作简便,病人乐于接受,在儿童尤其适合,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本文简要将胃电图在儿科临床的应用综述如下Tomomasa[1]、Chen[2]、Liang[3]等曾对正常新生儿及儿童进行体表胃电描记的观察,总结了新生儿及儿童胃电图的一些特征:1、健康新生儿的正常慢波百分比出生后即已出现,与胎龄无关,明显低于儿童和成人,并具有随着周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2、正常儿童的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接近成人水平,但餐后的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高于成人;3、正常儿童餐后的主频、主功率均比餐前要高。
随着胃肠动力检测技术的不断开展,EGG检查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在儿科临床中,目前EGG检测主要还是用于针对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的诊断,而对器质性疾病的观察研究报道不多。
1、功能性消化不良:Lin[4]等对13例健康儿童和l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胃电研究中显示空腹时两组胃电无差异,但餐后实验组正常慢波百分比减低较显著、主动率增加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小,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餐后胃肌电活动减低,提示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以胃电过缓为主要表现。
与健康人相比,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EGG表现为餐后主频功率升高减小。
餐后正常节律百分比下降,主频的不稳定系数不随着食物的不同而改变;胃排空时间延长;胃电节律紊乱率增高。
关于FD 患儿的多导胃电观察[5]中有人发现其主频率和主功率与正常对照相比均降低,尤以远端胃窦和幽门导联更为明显;节律紊乱以节律不齐为主;PR值偏低;慢波耦联百分比明显降低,以餐后远端导联为著,提示其慢波从胃体到胃窦的传导减弱;各导联DFIC 偏高,餐后较餐前无明显降低,呈现慢波频率和规律性的不稳定。
2、胃食管反流:Soykan[6]对30例成人患者进行胃电图分析认为52%GER有胃动力或肌电活动异常,但对小儿胃食管返流的胃电方面的研究较少。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2)1.★★★结核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A.原发性肺结核患者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C.干酪性肺结核患者D.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患者E.浸润性肺结核患者本题正确答案:D题解: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是肺结核的晚期类型。
多系浸润肺结核发展恶化的结果。
病程长,病情的好转与恶化,空洞的形成与纤维修补交替出现,病灶广泛纤维化。
此类病人经常大量排菌,为社会的重要传染源。
2.★★★成人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是A.原发综合征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浸润型肺结核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结核性胸膜炎本题正确答案:C题解:浸润型肺结核多见于成人,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
3.★★★判定肺结核临床类型的主要依据是A.肺部体征B.痰菌检查C.胸部X线征象D.结核菌素试验E.全身中毒症状本题正确答案:C题解:国内将肺结核分为五个类型:原发型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结核(Ⅱ型)、浸润型肺结核(Ⅲ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结核性胸膜炎(Ⅴ型)。
分型的主要依据是胸部X线征象。
4.★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规治疗不包括A.激素治疗B.胸腔抽液C.对症治疗D.支持疗法E.抗结核治疗本题正确答案:A题解: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规治疗措施有:一般治疗及对症处理;抗结核药物化疗;胸腔积液的处理等。
全身毒性症状严重、大量胸水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应慎重掌握其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和结核播散。
5.★★★抗结核化疗药物应用的原则是A.早期B.适量C.规律D.全程E.以上都正确本题正确答案:E题解:抗结核化疗药物应用的原则: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使用敏感药物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治疗。
6.★★★下列抗结核药中不属于杀菌药物的是A.利福平B.链霉素C.异烟肼D.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本题正确答案:D题解:异烟肼和利福平在细胞内外都能起到杀菌作用,为全杀菌剂。
链霉素和吡嗪酰胺也是杀菌剂,但链霉素对细胞内结核菌无效,在偏碱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吡嗪酰胺能透入吞噬细胞,只在偏酸环境中才有杀菌作用,因此两者都是半效杀菌剂。
我院胃肠病常用检查方法为了能够准确了解胃肠病的发展情况,一般都需要做仪器检查。
目前我院检查胃肠病的常用方法有:胃镜和结肠镜(统称消化内镜),胶囊内镜,钡剂造影检查,超声检查,胃电图和肠电图,14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胃功能四项(PGI,PGII,PGR,Hp)定量检测,幽门螺杆菌(HP)分型检测。
一、胃镜和结肠镜(统称消化内镜)优点:这是目前最准确可靠的一种检查,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其他检查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医生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以及下消化道(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回盲部)的内部表面情况,能够发现诸如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等比较严重的病变,还能看清黏膜的充血、水肿以及色泽改变等细微变化。
对于可疑病变,还能钳取一小块儿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还可确定有无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有密切关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同时,检查结果还能被电视屏幕显示或记录下来,有助于专家会诊或资料保存。
缺点:胃镜通过咽部时,有少数人会感到恶心或不适;结肠镜进入肠腔后,有些人会有程度不同的腹痛。
电子胃镜适应症:1、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需做检查以确诊者。
2、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者(如呕血、黑便)。
3、疑上消化道肿瘤者(如消瘦、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大便潜血阳性等)。
4、需胃镜随诊的病变(如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息肉病等),需要定期胃镜复查。
5、需内镜下治疗的患者。
电子胃镜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1)严重心肺疾患,无法耐受内镜检查。
(2)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3)怀疑消化道穿孔患者。
(4)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胃镜检查者。
(5)腐蚀性食管炎、胃炎的急性期患者。
(6)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7)脑卒中急性期患者。
2、相对禁忌症(1)心肺功能不全。
(2)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
(3)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
附一:胃电图临床诊断标准(试行)注:本标准在1987年合肥全国胃电图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基础上,根据1999年厦门全国胃电图学术会议通过的新标准,作适当修订。
附二:临床肠电图参考数据(试行)频率:c p m;幅值:µv说明:⑴正常人:CEA50%,DERA30%,CERA15%,CEC5% ⑵近病灶导联出现异常波形比率较高。
附三:临床胃肠电图检查操作统一规范(试行)一、检查前准备1.提前停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各种西药二天以上,中药须停五天以上。
2.检查前1-2天用普通膳食,避免过多辛辣、酒、油腻饮食或其他强刺激性食物。
3.须在空腹6小时以上进行检查,且在检查当日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紧张性精神活动。
4.被检查者仰卧。
精神安静、呼吸平稳后方可检查。
检查前尚须询问病员排便及排气情况,必要时可听诊肠鸣音。
5.仪器接地良好,电极接触可靠,应配有交流稳压电源。
6.仪器应预热20分钟以上,基线应稳定,且无漂移。
二、进餐功能负荷实验1.标准餐成分为:蛋白质18克,脂肪22克,碳水化合物10克加水100毫升,在5分钟内吃完。
记录时间10-30分钟,也可根据实验计划决定,但记录不得少于10分钟。
2.保持仰卧位进餐,一般左手(未缚电极)取食物或他人辅助进食,以免电极接触不良及导联投影位置改变。
3.进食吞咽动作全部完成后约5分钟(或连续观察),方可记录(或采样)。
4.可根据实验目的采用药物试验或进面食50克。
三、检查注意事项1.详细填写申请单、报告单,需积累完整资料。
2.安放电极处应以无水(或95%)酒精棉球仔细揩拭脱脂,电极与皮肤间的导电介质可用电极膏或0.9%盐水棉球(大小与电极中心凹部体积相当),保持自然湿度。
3.胃电图必须检测胃窦、胃体两个导联。
(也可做小弯、大弯导联)肠电图必须检测升结肠、降结肠两个导联,横结肠与乙状结肠因变异较大,只作为参考。
4.以单极导联检测为准,参考电极一般置于病人右腕部内侧,人体接地电极置于右小腿踝骨内侧。
智汇育儿经-188 - Family life guide张晓英文(乐至县中医医院)胃炎属于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生活中比较常见,由多种原因造成,当前人们胃炎发病率逐渐升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为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胃炎并不是小事,应给予其充分重视。
胃炎的不同类型与表现急性胃炎急性胃炎起病比较急,临床当中症状轻重不同,常见为单纯性胃炎,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恶心等,多数伴有的发热、腹泻问题,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休克、脱水、糜烂出血、黑便、呕血等多种问题。
化脓性胃炎可能会出现急性腹膜炎以及全身败血症。
其中腐蚀性胃炎在症状上最明显,表现主要为咽喉、口腔、上腹部等出现剧痛,同时可伴有呕吐,甚至是呕血,口腔、唇部、咽喉黏膜可能会出现不同灼痛。
如图1。
图1 急性胃炎表现慢性胃炎胃炎在类型不同的情况下临床表现也会不同,但是往往症状上不具备特异性,并且病变程度与轻重程度不存在一致性,可能部分患者不存在任何症状。
多数患者上腹会出现疼痛或者是不适感,疼痛不存在规律性,和饮食之间并无关联。
部分患者会产生的腹胀感,在用餐之后感觉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胃部当中留有食物,受消化不良与排空延迟所致。
部分患者会产生嗳气,这主要是由于胃部当中气体有所增多,由食管将其排出,在此情况下,上腹存在的饱胀感会暂时得到缓解,反酸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胃酸分泌过多造成。
患者出现萎缩性胃炎时,可能会出现腹泻、舌炎等多种问题。
如图2。
不同类型胃炎的发病原因急性胃炎发病原因首先,理化影响。
在食用辛辣食物、浓咖啡、烈酒、过热食物、过冷食物或者是粗糙食物的情况下可能会使胃黏膜受到损伤,胃黏膜屏障受到破坏,进而导致胃粘膜出现炎症。
同时使用阿司匹林、抗生素等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导致胃黏膜损伤,并且对胃黏膜修复产生影响,进而使炎症加重,在吞服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腐蚀性胃炎。
其次,生物因素影响。
就生物因素来讲,主要为毒素以及致病菌,其中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等,摄入受到毒素或者是细菌污染的食物,数小时之后便会导致胃炎的出现。
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电活动异常
徐辉;黄爱芬;胡伟国;程芹芹;黄开宇;朱欢;徐彰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07(027)001
【摘要】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是儿童临床常见疾病。
为了解儿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动力情况,本文对镜下不同病变程度的CSG患儿进行了胃电活动观察。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徐辉;黄爱芬;胡伟国;程芹芹;黄开宇;朱欢;徐彰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消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消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消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消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消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消化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消化科,浙江,温州,325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针灸推拿对50例小儿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电图的影响 [J], 罗伟;黄玲华
2.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图异常及应用西沙必利疗效观察 [J], 郝理华;李芬;张理菁
3.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电图与胃排空的关系 [J], 张向菊;劳绍贤;罗琦;连至诚;梁雪芬
4.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图表现 [J], 顾永权
5.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儿童胃电图异常及西沙必利的临床疗效 [J], 郝理华;李芬;张理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肠电图临床培训教材合肥华欣电子技术研究所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胃肠电图概况 21、胃肠电图机理 22、胃肠电图特点 2二、胃肠电图的发展历程2三、胃肠电图仪的设计原理 31、新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设计原理 32、新型八导智能胃肠电图仪设计原理 4四、胃肠电图仪临床操作规范 61、检查前准备 62、永久电极使用注意事项 63、进餐功能负荷试验74、记录注意事项75、波形分析参数及临床试行标准8五、胃肠电图临床表现特征91、正常胃电图92、病理胃电图10六、胃肠电图仪操作注意事项111、仪器操作注意事项112、体表电极使用注意事项11七、胃肠电图仪的保养与维护121、注意事项122、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12 附1:胃电图参考诊断标准(试行)14 附2:智能胃肠电图仪与电子胃镜临床诊断比较一览表15一、胃肠电图概况1、胃肠电图机理众所周知,人体各部位的运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活动,通常称之为“生物电”,如心电、脑电等。
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运动(蠕动)的结果。
胃肠电是电生理学科的重要分支,胃肠电图的检测方法同心电图(ECG)、脑电图(EEG)一样,都是利用皮肤电极从人体腹壁体表进行记录;当我们将皮肤电极置于胃肠部位相应检测点,便记录出胃肠电信号,作为胃肠功能活动的客观生物电指标。
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可对患者作出胃肠疾病的诊断参考及疗效判定。
2、胃肠电图特点胃肠电图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相对心电图而言起步较晚,这主要取决于胃肠电图的特点及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
由于胃肠电信号非常微弱和缓慢,给胃肠电信号的检取带来很大的难度。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
工程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胃肠电图技术的发展。
胃肠电信号非常微弱,通常是指其信号的幅度而言,一般胃肠电信号的幅度只是微伏级,而心电信号的幅度则为毫伏级,二者相差千倍,心电信号则比较容易检取,这也是心电图发展较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