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硬胶囊剂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描述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3
目录1 产品概述2 处方和批准文号3 工艺流程图4 原药材的整理炮制5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6 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 中间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8 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9 包装材料和包装规格、质量标准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2 物料平衡、收率的指标及计算公式1 产品概述1.1 产品特点1.1.1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棕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1.1.2 功能与主治:具有改善睡眠功能。
1.1.3 用法与用量:每日1次,每次3粒,口服。
1.1.4 规格:每粒胶囊装0.35克。
1.1.5 有效期:二年1.2 处方来源:2 处方和批准文号2.1 处方11254 7.0 g 192kg11211 3.5g 96kg11097 3.5g 96kg11172 2.1g 58kg11044 2.1g 58kg合计 18.2g 500kg 制成胶囊5粒13.7万粒2.2 批准文号:3 工艺流程图4.原药材整理炮制4.1 炮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4.2 整理炮制方法4.2.1 酸枣仁:除去杂质,粉碎成最粗粉。
4.2.2 桑椹:除去杂质。
4.2.3 合欢花:除去杂质。
4.2.4 五味子: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4.2.5 柏子仁:除去杂质。
5 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5.1 称量配料工序:按照每批处方量称量各种药材备用。
5.2 提取、浓缩5.2.1 提取:将已备好的五味药材称量复核,复核后的药材投入提取罐内,加6倍量的饮用水,浸泡2-3小时后,升温第一次煎煮,煎煮2小时后,放液,药液用300目滤布过滤;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放液,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放入贮罐静置2-6小时,备用。
5.2.2一次浓缩:将静置后的上清液减压浓缩,真空度为-0.060~-0.085Mpa,温度为60℃±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时(60℃±5℃测),收取浓缩液(1),备用。
《中药制药技术》电子教材胶囊剂的制备一、硬胶囊剂的制备硬胶囊剂的制备一般包括空胶囊的制备、药物填充、封口等工艺过程。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在实际生产中空胶囊大多已由专业的药用胶囊厂生产,药品生产企业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购买使用。
硬胶囊制备工艺流程如图1。
包装图1 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一)空胶囊的制备1.囊材的组成①明胶是制备空胶囊的主要原料。
明胶为动物的皮、骨、腱与韧带中胶原蛋白经不完全酸水解、碱法水解或酶降解后纯化得到的制品,或为前述不同明胶制品的混合物。
制备的药用空胶囊的明胶应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
②增塑剂增加囊壳的坚韧性和可塑性,如甘油、山梨醇等可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增加明胶液的粘度及其可塑性。
③增稠剂增加胶液的胶冻力,如琼脂。
④遮光剂防止光对药物的催化氧化作用,增加光敏性药物的稳定性,以二氧化钛(钛白粉)最为常用。
⑤着色剂赋予胶囊壳颜色,增加美观,便于识别,通常使用食用规格的水溶性色素,如柠檬黄、胭脂红等。
⑥防腐剂防止胶液在制备及贮存过程中发生霉变,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⑦增光剂可增加胶囊壳的光泽,如十二烷基硫酸钠。
⑧芳香矫味剂调整胶囊剂的气味和口感,如乙基香草醛、食用香精等。
2.空胶囊的制备主要包括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截割→整理等工序。
一般由机械化或自动化生产线完成。
明胶空心胶囊被现行版《中国药典》作为药用辅料进行收载,其生产企业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并严格按照药用辅料GMP(《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
明胶空心胶囊成品应在温度10~25℃,相对湿度35%~65%条件下,密闭保存。
3.空胶囊的规格和质量空胶囊呈圆筒状,系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有弹性的空囊。
空胶囊可分为透明(两节均不含遮光剂)、半透明(仅一节不含遮光剂)、不透明(两节均含遮光剂)三种。
规格按由大到小可分为000、00、0、1、2、3、4、5号共8种,各型号对应容积(ml±10%)见表1。
硬胶囊的工艺流程硬胶囊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包装形式,它由胶囊壳和胶囊盖两部分组成,通常用于装填固体或液体药物。
硬胶囊具有密封性好、易于吞咽和携带等优点,因此在药物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硬胶囊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硬胶囊的主要原料是明胶和纯净水。
首先,将明胶加入到一定量的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膨胀。
然后,将膨胀后的明胶进行煮沸、脱脂、干燥等处理,得到明胶片。
2. 胶囊壳制备:将明胶片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胶囊片,然后将胶囊片放入胶囊壳制备机中。
胶囊壳制备机会根据胶囊规格自动将胶囊片卷入胶囊壳内,并将其封口,形成完整的胶囊壳。
3. 胶囊盖制备:与胶囊壳制备类似,将明胶片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胶囊片,然后放入胶囊盖制备机中。
胶囊盖制备机会将胶囊片卷入胶囊盖内,并将其封口,形成完整的胶囊盖。
4. 胶囊组装:将胶囊壳和胶囊盖通过胶囊组装机进行组装。
组装机会将胶囊壳和胶囊盖对准并加压,使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组装好的胶囊会经过质量检测,确保其尺寸和密封性符合要求。
5. 药物装填:将药物装填到胶囊中。
装填药物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装或混装。
分装是指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按照一定剂量装填到胶囊中;混装是将多种固体药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装填到胶囊中。
药物装填完成后,通过震动台将药物压实,确保装填的药物均匀且不易受振动影响。
6. 胶囊封闭:将装填好药物的胶囊进行封闭。
封闭方式有两种:热封和冷封。
热封是指使用热封机对胶囊进行加热,使胶囊壳和胶囊盖熔融并封闭;冷封是指使用冷封机对胶囊进行压合,使胶囊壳和胶囊盖紧密结合。
7. 包装和灭菌:封闭好的胶囊经过清洁、检查后,进行包装和灭菌处理。
包装一般采用铝塑泡罩包装,以保护胶囊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灭菌是为了确保胶囊中的药物不受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蒸汽灭菌和辐射灭菌等。
8. 质量控制:对胶囊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尺寸、密封性、药物含量等指标的检测。
目录1 产品概述2 处方和批准文号3 工艺流程图4 原药材的整理炮制5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6 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 中间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8 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9 包装材料和包装规格、质量标准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2 物料平衡、收率的指标及计算公式1 产品概述1.1 产品特点1.1.1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容物为黄棕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1.1.2 功能与主治:具有改善睡眠功能。
1.1.3 用法与用量:每日1次,每次3粒,口服。
1.1.4 规格:每粒胶囊装0.35克。
1.1.5 有效期:二年1.2 处方来源:2 处方和批准文号2.1 处方11254 7.0 g 192kg11211 3.5g 96kg11097 3.5g 96kg11172 2.1g 58kg11044 2.1g 58kg合计 18.2g 500kg 制成胶囊5粒13.7万粒2.2 批准文号:3 工艺流程图4.原药材整理炮制4.1炮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4.2 整理炮制方法4.2.1 酸枣仁:除去杂质,粉碎成最粗粉。
4.2.2 桑椹:除去杂质。
4.2.3 合欢花:除去杂质。
4.2.4 五味子: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4.2.5 柏子仁:除去杂质。
5 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5.1 称量配料工序:按照每批处方量称量各种药材备用。
5.2 提取、浓缩5.2.1 提取:将已备好的五味药材称量复核,复核后的药材投入提取罐,加6倍量的饮用水,浸泡2-3小时后,升温第一次煎煮,煎煮2小时后,放液,药液用300目滤布过滤;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放液,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放入贮罐静置2-6小时,备用。
5.2.2一次浓缩:将静置后的上清液减压浓缩,真空度为-0.060~-0.085Mpa,温度为60℃±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时(60℃±5℃测),收取浓缩液(1),备用。
硬胶囊生产工艺流程
硬胶囊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包装形式,它具有容量大、密封性好、耐药物侵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领域。
以下是硬胶囊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材料准备:硬胶囊的主要原材料是明胶和甘油。
明胶是一种由动物骨骼、皮肤等制成的蛋白质,是胶囊的主体材料。
甘油则是增加胶囊的柔韧性和可延展性。
2. 制备明胶溶液:将明胶粉末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明胶完全溶解。
然后,加入甘油并继续搅拌,直到溶液变得均匀透明。
3. 胶囊成型:将明胶溶液倒入胶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中,模具中有一排小孔,溶液会通过小孔流入胶囊的外壳中。
成型机会根据设定的参数,控制胶囊的大小和形状。
4. 干燥:新成型的胶囊被放置在通风的区域进行干燥。
干燥能够使胶囊外壳变得坚硬,增加其密封性。
5. 检验:经过干燥的胶囊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和密封性等方面。
胶囊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或缺陷,尺寸应符合规定范围,密封性应达到要求,以确保药物不会泄漏。
6. 包装:通过自动包装机将胶囊分装到密封的瓶子或铝箔袋中。
瓶子或袋子会进行严密密封以防止湿气和氧气对药物的影响。
包装时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及其他物质的污染。
以上就是硬胶囊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制得的硬胶囊符合药物的应用要求。
同时,需要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胶囊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