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doc
- 格式:doc
- 大小:179.02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本学期我将继续担任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
离一年级新生入学还有一周的时间,我需要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以迎接新生们的到来。
一、学情分析一年级新生由于刚从幼儿园出来,环境变化大,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
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
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有计划性的,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计划,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
一、基本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今年我任教一年级三四班数学,学生人数93人。
全班学生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
2、认知能力:学生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对于点数、数字的书写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经验;而有的学生,对于数字和数学语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认识,学生的程度深浅不一。
3、学习态度及习惯:每个学生都抱着美好的愿望来上学,开始他们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来接受正规的教育。
但是谈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4、培养目标: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养成喜欢数学,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5、其他:本学期我要狠抓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数学的能力。
并且,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安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二、全册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安排及特点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
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目标
- 确保学生掌握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乐趣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
- 学生能够认识1-100以内的数,能够读写数字
- 学生理解数的大小、数的顺序关系和数的合成分解
2. 数的运算
- 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学生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数的应用
- 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进行计数和测量
4. 图形和几何
- 学生认识常见的二维和三维图形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方式对图形进行认识和描述
5. 数据图表
- 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数据图表,理解其含义
- 学生通过制作简单的数据图表来呈现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方法
-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 通过游戏和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注重让学生参与,采用小组合作研究和探究式研究等方式
教学评估和反馈
- 每节课结束时进行课堂练,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 采用平时成绩和作业的评定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 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展
教学资源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
- 数学实物教具和图示材料
- 电子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
时间安排
- 总共40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每周上4节数学课
备注
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5篇数学教学计划是老师对每一课时做的特定教学方式的规划,是一个老师对他的工作尽职尽责的表现,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非常看重的一个表现,不是只照着课本去念去学,它包含了老师的心血和希望在里面。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方便大家学习。
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一(8)班现有学生64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找规律。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人教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人教版(精选5篇)时间稍纵即逝,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
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人教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1一、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但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发现有些小孩很粗心,不能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以至于出错,因此在这学期的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要多培养学者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小孩学习的真实状况。
而且在这学期中,要更多的注意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习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
在学者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者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的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者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者的空间观念。
同时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3篇(一)为了制定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目标和要求,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
2. 制定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确定要教授的知识点和技能。
3. 安排教学进度:根据学期的时间安排,合理地安排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4. 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讲解、小组合作、游戏练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定期评估和反馈:建立评估方式,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给予学生反馈和帮助。
6.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进行顺利。
7. 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定期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关系。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制定一份全面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3篇(二)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拼音知识,能正确书写和识别拼音;2.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汉字书写,并能初步理解字的构构成;3.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语文文字,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动力;4. 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语文知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拼音:复习、巩固基础音节,学习初音节和整体认读;2. 汉字:学习基础汉字书写和笔画;3. 词语:学习常见的词语,并能识别和运用;4. 句式:学习基础句式,初步进行语句组合。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2.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参与度;3. 循序渐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量增加难度,循序渐进。
四、教学手段:1. 课堂教学参考教材《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2. 制定教学计划,每周进行教学复习和总结;3. 配备教学工具,如黑板、彩色笔、教具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例一、教材概述(结构体系、单元内容、核心挑战)在必修5的第一单元,主题为解三角形,核心内容为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主要挑战在于应用这些定理解决三角形的度量问题。
第二单元涉及数列,重点讲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难点在于其和的计算与实际应用。
第三单元为不等式,关键知识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以及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线性规划问题,难点在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及实际应用。
必修2的第一章是空间几何体,重点是理解并绘制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计算表面积与体积,难点在于三视图的绘制。
第二章探讨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重点和难点均在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为直线与方程,主要教授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及直线方程,难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第四章介绍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同样在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1、学生应能通过探索任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以便解决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和实际的测量与几何计算问题。
2、通过实例,学生应理解数列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了解数列作为特殊函数的特性。
3、学生应理解不等式(组)在描述不等关系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基本方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应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解决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4、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理解几何学是研究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一些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和相互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
通过数形结合,培养他们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例(二)一、指导原则:二、学情评估:基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但部分学生过度依赖,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在听课时分心,导致学习成绩不甚理想。
白山小学校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6—2017 学年度下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数学新课程标准》 为指导,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
变教研工作的理念,改进教研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
路。
二、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 39 人,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
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
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
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
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
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
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
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 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 、20 以内退位减法、分
类与整理、 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进位加法
和退位减法(一)、找规律。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 表示的意义,能够
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会读写 100 以内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
一位数和整
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
欣赏数学美的意
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
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 100 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
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
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 、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
学生参与学习活
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
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
的游戏、童话、
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止日期 计划进度 课时 备注
安排
1 2.12-2.17 认识图形(二) 5
2 2.20-2.24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5
3 2.27-3.3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5
4 3.6-3.10 整理和复习 5
5 3.3-3.17 分类与整理 5
6 3.20-3.24 100 以内数的认识 5
7 3.27-4.1 100 以内数的认识 5
8 4.5-4.7 认识人民币 4
9 4.10-4.14 认识人民币、 5
10 4.17-4.21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5
11 4.24-4.28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5
12 5.2-5.5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
13 5.8-5.12 整理和复习 5
14 5.15-5.19 找规律 5
15 5.22-5.27 总复习 5
16 5.31-6.2 复习 3
17 6.5-6.9 复习 5
18 6.12-6.16 复习 5
19 6.19-6.23 复习考试 5
20 6.26-6.30
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