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春保健操动作要领(根据录音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7
回春医疗保健操回春医疗保健操于70年代创编,在北京和其它地区推广,有众多的人参加锻炼。
它集中了我国导引术,按摩学,养生学,针灸学等医学原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经络,脏的基本理论,并吸取了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精华。
长期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医疗康复的作用。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图5)。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肚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肚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32下)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拍打322转腰,3作用:4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左右各16次)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左右各16次)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
交替进行。
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
两边共32次。
作用:促进胸部心肺区气血畅通,对消除气闷、胸闷、胸痛有一定疗效。
7.叉跳动作:两臂自然下垂,交叉在身前,两臂一左一右,互相摆动。
第一次摆动,右臂在前,左臂在后,第二次摆动抖动,左臂在前,右臂在后,交替进行。
同时两32次,环。
8次。
910动作:两手握拳,腰向左转,左拳向左甩出,与肩平,吸气,同时右拳移放左胸处,头随着左拳转动,眼注视左拳的前方。
然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甩右臂,呼气。
左右交替,共甩16次。
作用:头随拳转,活动颈、肩、臂、腰各关节,对老年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
11.搂拳(24次)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半蹲,上身挺直,骑马姿势。
两手握空拳,置于两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臂向前平伸,掌心转向右面,吸气,用力往腰间拉回,拳心转向上,呼气,再换左拳,方法同上,交替进行,共搂24次。
作用:导引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上肢关节和肌肉,并起调理脾胃作用。
中老年人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简介(38节)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第一节,前后拍打,游臂。
第二节,正反方向,转腰。
第三节,上下甩臂。
第四节,前后双摇臂。
第五节,左右推拳。
第六节,左右手拍胸。
第七节,原地叉跳。
第八节,左右手打背。
第九节,攥拳扩胸。
第十节,左右甩拳。
第十一节,半蹲步搂拳。
第十二节,左右弯腰。
第十三节,左右按手。
第十四节,上摇球。
第十五节,中摇球。
第十六节,下摇球。
第十七节,左右手抓空。
第十八节,左右摇放辘轳。
第十九节,左右摸鱼。
第二十节,上举下蹲挖泥。
第二十一节,弯腰打膝盖。
第二十二节,左右回头看足跟。
第二十三节,向前,向左,向右,上下弯腰。
第二十四节,背手,前后弯腰。
第二十五节,左右转膝。
第二十六节,双手压膝。
第二十七节,左右前踢腿。
第二十八节,七敲,一敲大陵穴,二敲腕骨穴,三敲合谷穴,四敲后溪穴,五叉虎口,六叉八邪穴,七打劳宫穴。
第二十九节,八打,一打阴阳交,二打足三里,三打阳陵泉阴陵泉,四打风市血海,五打萁门,六打居髎,七打承扶,八打环跳。
第三十节,平伸双臂,蹲敦。
第三十一节,弯腰打膝盖。
第三十二节,抱后脑颠足跟。
第三十三节,双手交叉托腹。
第三十四节,叉腰左右蹬腿。
第三十五节,叉腰后蹬腿。
第三十六节,叉腰微闭双眼,左右转脖颈。
第三十七节,揉搓压膝。
第三十八节,全身抖动。
【转】38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解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肚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32下)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
作用:前打气海、关元,后打命门、肾俞,震动腹部内脏,沟通任督二脉,舒展经络。
2.转腰(顺逆各16圈)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16次)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作用:活动肩肘各关节经络,舒展内脏、防治肩周炎、手臂麻木。
4.双摇臂(正反各16次)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左右各16次)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左右各16次)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口令精编版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01.游臂(一曲一伸32下)02.转腰(左右16圈)03.甩臂(甩16次)04.双摇臂(前后各16圈)05.推拳(左右共推32次)06.拍胸(两边共32次)07.叉跳(跳32次)08.打背(肩后背两边共32次)09.扩胸(交替共做32次)10.单摇臂(左右各12圈)11.甩拳(左右交替共16次)12.搂拳(共24次)13.左右弯腰(各8次)14.原地跑步(64步,冬天加倍)15.慢游臂(共32次)16.按手(交替进行32下)17.上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18.中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19.下瑶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20.抓空(交替共做32次)21.摇放辘轳(左右摇16圈)22.摸鱼(左右12圈)23.大晃腰(左右6圈)24.挖泥(反复8次)25.打膝盖(共32下)26.回头看足跟(交替做16次)27.大弯腰(中左右各3次)28.前后弯腰(共16次)29.转腰(左右32圈)30.转膝(左右32圈)31.压腿(左右16次)32.前踢腿(交替踢32下)33.原地小跳(32次)34.七敲(32次)35.八打(各24次)36.蹲堆(反复8次)37.打膝盖(交替进行32次)38.抱后脑颠足跟(足跟8次)39.托腹(上下颤动200次)40.左右蹬腿(共16次)41.后踢腿(左右16次)42.转脖颈(高血压改搓脖12次)43.揉搓压膝(各16圈)44.洗眼(晃32次)45.摩眼皮(共16圈)46.摩鱼腰(反复16次)47.晃承泣四白穴(共16次)48.揉睛明(16次)49.洗鼻(上下为一次,16次)50.按迎香(16圈)51.指耳(8次)52.震耳(16次)53.干洗脸(共16次)54.十指梳头(16次)55.揉风池(左右各16圈)56.揉太阳(左右各16圈)57.鸣天鼓(60下)58.搓耳(搓到耳部发热为止)59.搓降压沟(40次)60.揉耳垂()61.叩齿()62.转舌()63.搓颈动脉()64.按揉内关(左右各16圈)65.搓手(左右各32次)66.全身抖动(共200下)。
《回春医疗保健操》《回春医疗保健操》是根据康复医疗和按摩疗法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实践逐步完善的。
这套操通过自我按摩各部穴位和四肢与躯干的适度活动来调整全身各器官、疏通脉络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防治多种疾病和慢性病,具有增强免疫力,是健体强身,保健医疗,康复医疗的好方法。
这套操简单易学,无副作用,只要认真练,持之以恒,可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效果。
回春医疗保健操于70年代创编,在北京和其它地区推广,有众多的人参加锻炼。
它集中了我国导引术,按摩学,养生学,针灸学等医学原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经络,脏的基本理论,并吸取了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等基本理论和实践精华。
长期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医疗康复的作用。
此操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体质的人,不需任何器具。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图1)。
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图2)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图3)。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最佳答案回春医疗保健操1. 游臂.一曲一伸32下.2. 转腰. 左右16圈.3. 甩臂.甩16次.4. 双摇臂.前后各16圈.5. 推拳.左右共推32次.6. 拍胸. 两边共32次.7. 叉跳.跳32次. 8. 打肩井后背.两边共32次.9. 扩胸.交替共做32次。
10.单摇臂. 左右各12圈.11.甩拳.左右交替共16次. 12.搂拳. 共24次。
13.左右弯腰.各8次. 14.原地跑步.64步.(冬天加倍)15.前后慢游臂.共32次。
16.左右按手.交替进行32下.17.上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 18.中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19.下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 20.抓空.交替共做32次.21.摇放辘轳.左右摇16圈. 22.摸鱼.左右12圈.23.大转腰.左右6圈. 24.挖泥.反复8次.25.打膝盖.共32下. 26.回头看足跟.交替做16次.27.大弯腰.中左右各三次. 28.前后弯腰.共16次。
29.转腰.左右32圈. 30.转膝.左右共32圈.31.压腿.左右16次. 32.前踢腿.交替踢32下.33.原地小跳.32次. 34.七敲.32次.35.八打.各24次. 36.蹲推.反复8次.37.打膝盖.交替进行32次. 38.抱后脑颠足跟.8次.39.托腹.上下颤动200次. 40.左右蹬腿.共16次.41.后踢腿.左右16次. 42.转脖颈.左右共12次.43.揉搓压膝.各16圈. 44.洗眼.晃32次.45.摩眼皮.共16圈. 46.摩鱼腰.反复16次.47.晃承泣四白共16次. 48.揉晴明.16次.49.洗鼻.上下为一次,16次. 50.按迎香.16圈.51.干洗脸.共16次. 52.十指梳头.16次.53.揉风池.左右各16圈. 54.揉太阳.左右各16圈.55.搓耳.搓到耳部发热为止. 56.指耳.8次.57.震耳.反复10次. 58.按揉内关.左右各16圈.59.搓手.左右各32次. 60.全身抖动.共200下.此操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体质的人,不需任何器具。
回春保健操内容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
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
两边共32次,冬季加倍。
8.打背动作:右手掌经身前用力拍打左侧肩井穴(在颈旁肩部高处),吸气,同时左手背经身后用力拍打右腰肾俞穴,换左手掌和右手背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肩和左腰,呼气。
左右手掌交替拍打。
中老年回春医疗保健操动作名称简介(66节)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
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
两边共32次,冬季加倍。
7.叉跳动作:两臂自然下垂,交叉抖动;两臂摆动时,两脚一上一下,配合双手交替运动。
作用:这一节时全身运动,轻松、舒适,既活动关节又震动内脏,促进血液循环。
回春保健操内容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
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
拍打时手起吸气。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
拍打32下。
2.转腰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
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
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
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
甩16次。
4.双摇臂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方向相反,再转16圈。
,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
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
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6.拍胸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
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
两边共32次,冬季加倍。
8.打背动作:右手掌经身前用力拍打左侧肩井穴(在颈旁肩部高处),吸气,同时左手背经身后用力拍打右腰肾俞穴,换左手掌和右手背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肩和左腰,呼气。
左右手掌交替拍打。
回春保健操动作要领第一节游臂(32)两脚分开一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右掌心拍打身前关元穴,同时左掌背拍打身后命门穴、肾俞穴。
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
震动腹部内脏,沟通任督二脉,舒展筋络。
这一节是预备活动。
第二节转腰(16*2)两手叉腰,姆指在后,点按肾俞穴。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脊柱下,旁开1.5寸处。
反方向。
这一节疏通经络,增强腰部血液循环,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叉气,并能消除腰疲劳。
第三节甩臂(16)两臂高举过头顶,掌心向前,自然下甩,双膝配合一屈一伸,带动腰部颠动。
这一节活动肩肘部各关节经络,舒展内脏,防治肩周炎,手臂麻木。
第四节双摇臂(16*2)双手屈肘,掌心置于面前,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
反方向。
这一节,活动肩、背、肘部经络,从而防治肩、臂、肘及关节疾病。
第五节推拳(16*2)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如骑马式,臀下坐,双手握拳,掌心向上,置两侧腰间。
先右手,手心向下,用力向前推拳。
收拳时,手心向上。
如此两手交替进行。
这一节活动上肢经络,增强臂力,同时疏通腰部经络、腿部经络。
第六节拍胸(16*2冬季加倍)右手拍左胸前区,两用左手拍打右胸前区,两手交替进行。
这一节震动心肺,促进心肺区气血畅通,扩展肺络。
对消除胸闷、气闷、胸痛有一定疗效。
第七节叉跳(16*2)两臂自然下垂,交叉在身前,两臂摆动时,两脚一上一下配合双手原地跳动。
这节活动全身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第八节打背(16*2)右手掌用力拍打左肩肩井穴。
肩井穴在大椎与尖峰端连线的中间。
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的右肾俞穴。
双手交替进行。
这一节防治高血压,增强肾功能,减轻背疼痛。
第九节扩胸(32)两手握拳,平屈交错置胸前,两臂用力向胸两侧扩展,两臂上下交替进行。
这一节,扩张胸肺,疏通气血,可增强胸肺功能,并能纠正鸡胸。
第十节单摇臂(16*2*2)左手叉腰,姆指点按肾俞穴,右臂斜上举握拳向前划16圈。
反方向,再划16圈。
最后一圈,手掌向前甩出。
换手,左手向前划16圈,反方向。
这一节活动肩肘关节经络,防治肩、肘、臂疼痛。
最后一圈,手掌向前甩出。
第十一节甩拳(8*2)两手握拳,先左臂向左甩出,右拳置于胸前,头随拳转动,左右交替进行。
这一节,活动肩、臂、腰部经络,对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
第十二节搂拳(12*2)两手握拳,置两侧腰间,两腿分开,半蹲,骑马式,拳心向上,翻手往回搂拳,肘臂用力向腰间拉回,左右交替进行。
这一节促使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肌键和上肢关节。
第十三节左右弯腰(8*2)两手叉腰,姆指点按肾俞穴,上身渐渐向右弯,一弯一起,做八次。
反方向,用同样方法再向左弯八次。
这一节活动腰部和内脏,防止脊柱活动不便,调节脾、胃和肾脏功能。
第十四节原地跑步(64)双手握拳做原地跑步动作。
这一节活动肩、肘、腿和脚部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辅助疗效。
第十五节慢游臂(32)右臂向前平伸,左臂同时向后摆动,两臂一前一后,自然起落。
配合手臂,两膝一屈一伸。
这一节,是跑步后的整理运动,作用:消除疲劳。
第十六节按手(32)肘平屈,两手平放在右侧腰部,掌心向下,由右向左,用力按四次,至左侧腰部。
往返进行。
这一节增强臂力,防治手颤抖。
第十七节上摇球(12*2)双手如抱球,举在头上前方转动,眼睛看着手。
反方向。
这一节,增强视力和脑垂体平衡功能。
第十八节中摇球(12*2)双手如抱球,放在胸前,沿上、左、下、右转动,眼睛看着手转。
反方向。
作用同第十七节。
第十九节下摇球(12*2)弯腰50度,双手如抱球,摇过头顶。
反方向。
作用同第十七节并活动腰部经络。
第二十节抓空(16*2)右臂高举抓空握拳,用力收回。
两手交替进行。
这一节活动手、臂关节经络,防治肩、臂疾病,有调整心、肺、肝、胆作用。
第二十一节摇放辘轳(16*2)右腿跨前一步,做摇辘轳动作。
换腿,做放辘轳动作。
这一节,活动肩、肘、腰部经络,增强脏腑蠕动及心、肺、肾功能。
第二十二节摸鱼(12*2)左腿向前跨一步,做摸鱼动作。
换腿。
这一节活动腰、腿、肩、肘各关节经络。
第二十三节大转腰(6*2)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手放开,举过头顶,转大圈。
反方向。
这一节活腰健肾,气血通畅,防治腰肌劳损,对腰胯酸麻有辅助疗效。
第二十四节挖泥(8)双手举过头顶,掌心向外,下蹲,做挖泥动作。
这一节活动腰、腿、膝关节经络,并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
第二十五节打膝盖(16*2)双手扣打左右腿膑骨,弯腰,松肩,垂臂。
这一节解除两腿疲劳,防治膝关节病并对腿软有疗效。
第二十六节回头看足跟(8*2)双手并齐,肘平屈,放左腰部,头向右后甩动,带动上身与双手,两眼看右足跟,双手同时跟进下按。
左右交替进行,防治腰、肩、肘关节骨质增生,并对颈椎病有疗效。
第二十七节大弯腰(3*2*3)两手交叉,手臂向上伸直,连举三次,弯腰向下,连按三次。
右上方、左上方各三次。
这一节预防闪腰叉气,腰背酸痛,预防老年性脊柱侧弯。
第二十八节前后弯腰(16)两手抱肘放后腰处,向前、后往返交替进行弯腰后仰。
这一节预防罗锅、老年驼背,对体虚肾亏、腰酸背痛和腰椎骨质增生有疗效。
第二十九节转腰(16*2)同第二节,这一节消除以上各节的弯腰活动可能引起的腰肌疲劳。
第三十节转膝(16*2)上身稍微前俯,半蹲,双手扣住左右膑骨,向左转。
反方向。
这一节活动膝关节,增强腰、腿、足、膝功能,抵抗衰老,对腿膝筋骨酸痛和鹤膝风有疗效。
第三十一节压腿(16)双手用力分别按压左右膝盖,疏通委中穴及腿部经络。
委中穴是治疗腰腿痛的重要穴位,同时也舒展了膝关节下的阴陵泉、阳陵泉穴位。
第三十二节前踢腿(16*2)双手叉腰,姆指在后点按肾俞穴,右大腿抬平,脚面绷直向前踢,两腿交替进行。
这一节,活动腿、膝、腓关节,防治下肢无力、风湿麻木、酸痛及大小腿痉孪症。
第三十三节原地小跳(32)两臂向前平伸,两掌心相对,上下摇动,两脚上下原地跳动。
这一节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内脏,促使全身气血畅通。
第三十四节七敲一敲大陵穴(32):大陵穴在腕关节横纹上两筋间,两手握空拳,两大陵穴对敲。
此穴治疗心痛、心悸、心烦、胸内痛、吐血及失眠。
二敲腕骨穴(16*2):腕骨穴在手掌尺侧,第五掌骨与勾骨(弯豆腐)之间凹陷处。
两腕骨穴对敲。
换手。
此穴治疗腕、肘及指关节炎、头痛、耳鸣、糖尿病、胃炎及胆囊炎等症。
三敲合谷穴(32);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间,桡侧肌肉隆起处,两手合谷穴对敲。
此穴治疗牙痛、感冒、头痛、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炎等症。
四敲后溪穴(32):后溪穴在微握拳小指尺侧本节后掌横纹头、次白肉际处。
后溪穴相互对敲。
主治后头痛、盗汗、腹痛、耳鸣、耳聋、腰背痛、落枕、手指痉挛、麻木等症。
五叉虎口(16*2):两手姆指与食指分开,两手虎口相互对叉。
换手。
效果同合谷穴。
六叉八邪穴(16*2):八邪穴在一到五指间蹼缘上0.5寸处。
两手手指张开,相互对叉。
这一节治疗手指麻木、痉挛、手背红肿等。
七打劳宫穴(16*2):劳宫穴在掌内第二、三掌骨间,握拳时中指指处。
另手握拳,敲击劳宫穴。
换手。
此穴主治口腔炎、妊娠呕吐、手颤、心烦、心痛、心脏病等。
第三十五节八打一打阴阳交(8*3):阳交穴在外腓上七寸,三阴交穴在内腓上三寸,两手进行拍打。
主治小腿痛、颈椎病、消化不良、麻痹、浮肿等症。
二打足三里(8*3):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此穴主治腹胀、腹泻、呕吐、失眠、高血压及各种慢性病。
三打阳陵泉、阴陵泉(8*3):阳陵泉:腿骨小槽凹陷处、阴陵泉:胫骨内侧腓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腰、膝、腿痛、半身不遂、关节炎等症。
四打风市、血海(8*3):风市穴在大腿外侧国和横纹上七寸,血海穴:屈膝膑内上缘处二寸。
主治腰腿痛、半身不遂、下肢麻木及一切血液病。
五打箕门(8*3):箕门穴在血海上六寸。
主治腿痛及生殖器病。
从阴阳交沿两腿侧向上拍打到箕门穴,再向下拍打到阴阳交。
换腿,打阴阳交、足三里、打阳陵泉、阴陵泉、打风市、血海、打箕门,然后从阴阳交扣打到箕门,再向下扣打到阴阳交。
六打居髎(8*3):居髎穴即胯轴,在第11肋骨前端六寸三分处。
这一节主治胃痛、下腹痛、睾丸炎、膀胱炎、子宫内膜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七打承扶(8*3):承扶穴在大腿后臀下横纹处正中。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痔疮、臀肿、小便不利等。
八打环跳(8*3):环跳穴在大转子后方,大转子与骶骨裂孔连线外三分之一与内三分之二交点处。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水肿、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
从居髎经承扶扣打到环跳,再从环跳扣打到承扶、居髎。
第三十六节蹲堆(8)两臂前伸平举与肩平,手心向下,两腿慢慢弯曲下蹲。
这一节活动腰膝关节,调理腿部经络,防止腿膝酸软无力。
第三十七节打膝盖(16*2)膝关节微曲,上身稍弯,左右掌分别拍打左右膝盖。
这一节解除蹲堆后可能引起的腿膝疲劳。
第三十八节抱后脑颠足跟(8)双手交叉抱后脑,颠足跟。
这一节防治足跟骨刺,足跟病和痔疮,同时沟通任督二脉,使脊髓、大脑充满活力。
第三十九节托腹(200)身体放松,两脚分开,脚趾抓地,两手交叉在一起,手心向上托住小腹,手不动,两腿膝盖微曲,一屈一伸弹腿带动小腹上下颠动。
这一节,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防治习惯性便秘,对肠胃病有疗效。
可起到减肥作用。
第四十节左右蹬腿(8*2)双手叉腰,右腿用力向右蹬出,换左腿,如此交替进行。
这一节活动腿部关节经络,对膝髋关节酸痛无力有疗效。
第四十一节后踢腿(8*2)两手交叉,姆指在后点按肾俞穴,右腿后踢时,以足跟踢右臀部,用同样方法,左右腿交替进行。
这一节活动下肢关节,并对腿部酸痛无力有疗效。
第四十二节转头颈(6*2)两手交叉,姆指在后点按肾俞穴,两眼微闭,头慢慢转动。
反方向。
这一节防治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及晕车晕船、对防治神经官能症也有良好的作用。
第四十三节揉、搓、压膝(8*2、16、16)右腿向前跨一步,右手放在右膝盖上,左手放在右手背上揉,反方向。
搓、压。
换左腿,揉,反方向。
搓、压。
这一节活动膝关节,防治膝关节疾病。
第四十四节洗眼(32)两姆指弯曲,眼微闭,用两姆指第一关节背左右晃动上眼皮。
这一节对远近视、老花眼、白内障有辅助疗效。
第四十五节摩眼皮(8*2)两手中指轻轻地从左右两个内眼角顺上眼皮往外眼角划圈,再往回,沿下眼皮划到上眼角。
这一节按摩白眼球,作用同四十四节相同。
第四十六节摩鱼腰(16)两手食指和中指按压两眉间的印堂穴,分别沿眉用力横摩到太阳穴,反复进行。
这一节,通过按摩印堂、攒竹、丝竹空到太阳穴,使眼睛明亮,防止流泪和角膜炎。
第四十七节晃承泣、四白(16)两手中指分别按住承泣穴和四白穴。
左右摇晃。
承泣在瞳孔直下七分。
这一节治疗眼病、面瘫、面神经、三叉神经等疾病。
第四十八节揉睛明(16)右手的姆指和食指轻轻地捏揉两眼内角的睛明穴,睛明穴在内眼角上一分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