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标准化验收作业指导书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标准化验收作业指导书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标准化验收作业指导书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标准化验收作业指导书

编号:Q/孔目江500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竣工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写: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20年月日时至20年月日时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孔目江500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竣工验收作业。

2、引用文件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30号令,2002年5月电网与电厂自动化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DL/T 860-2006《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DL/T 1372远动终端设备

DL/T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线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得接地

DL/T 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各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协议子集得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63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T5003—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江西电网DL/T179-2000 电力系统电能量计量传输实施细则(试行)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

IEEE Std 1344—1995(R2001)IEEEStandard for Synchrophasors forPower Systems Q/GDW 131-2006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IEEEStdC37.118—2005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标准

Q/GDW 273-2009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3、验收前准备

3、1 人员要求:

3。2 危险点分析:

3、3 安全措施:

3、4验收工器具及材料、资料:

3.5 作业分工:

4、作业卡

4、1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检查

4.2变电站远动功能检查

电力变压器安装作业指导书(doc18)(1)

电力变压器安装作业指导书1、电力变压器安装流程图

2、作业方法及要求 2.1 设备接货清点、交接验收 2.1.1 绝缘油接货验收 2.1.1.1作业方法 1) 检查每批到达现场的绝缘油的试验记录,收集整理备查。 2) 对于运抵工地的每桶绝缘油,首先用透明玻璃管取样观察颜色,闻气味,以免非绝缘 油混入。仔细辨认各桶商标,各桶商标应一致。 3) 对每批到达现场的绝缘油进行取样试验。

4) 绝缘油经验收合格后,将油抽注到临时储油罐内进行过滤处理。 2.1.1.2 质量检验 1)检验依据:产品说明书及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第2.2.3条。 2)检验方法及器具 绝缘油桶质量:外观目测 绝缘油质量:用透明玻璃管观察颜色,对照试验记录检查质量指标。 2.1.2 变压器本体接货验收 2.1.2.1 作业方法 1) 观察本体各部位外观有无机械损伤,有无锈蚀情况,清点联接螺栓是否齐全,用木榔头、 扳手检查螺栓紧固是否良好,有无渗漏现象, 2) 检查并记录充气运输的变压器的气体压力表压力值,油箱内应为正压,其压力值为0.01-0.03Mpa。 3) 装有冲击记录仪的变压器,检查并记录冲击记录仪的记录值,冲击记录仪的记录值不应超标。 4) 对于不立即安装的变压器,作业人员定期检查本体内压力值,发现压力下降,立即按要求进行补气,作好检查记录和补气记录。 2.1.2.2 质量检验 1)检验依据:产品说明书及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二节2.2.1,2.2.2条。 2)检验方法及器具: 外观检查:用木榔头、扳手配合目测检查。 冲气压力:读取压力表压力值对照产品说明书检查。 冲击情况:读取冲击记录仪的记录值对照产品说明书检查。 2.1.3 附件开箱、清点验收 2.1. 3.1 作业方法 1) 包装运抵现场的附件,检查包装物是否完整无损;密封运抵现场的附件,检查密封是否良好。

变电站验收规范标准

变电站验收规范

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 1.端子箱、机构箱: 1)箱体整齐无锈蚀。 2)电缆排列整齐,端子压接规范无受力。 3)端子箱封堵符合要求。 4)箱内元件齐全。 5)端子箱有明显接地与主接地网可靠相连,可开启门与用软铜导线可靠接地。 6)电缆牌齐全,填写符合要求(包括电缆名称,起止地点,电缆型号,规格长度等)。 7)至微机保护屏去的电缆应采取屏蔽措施,并接地良好。 2.电缆沟: 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装牢固。 2)电缆沟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3)电缆沟清理干净,盖板齐全。 3.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要求: 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作成喇叭状,且上管口应封堵。 2)电缆管应安装牢固,并列的电缆管口应排列整齐。

3)室外电缆保护管安装牢固符合规范;电缆保护管直径、弯曲半径符合规范,无锈蚀; 电缆保护管与操作机构箱交接处设置合理;金属软管与设备固定牢固;电缆保护管封堵严密;金属电缆保护管可靠接地。 4.电缆的敷设: 1)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美观,无明显交叉,弯曲半径符合规范;并加以固定,且 电缆牌清楚。 2)在电缆终端头、拐弯处均应挂电缆标志牌,电缆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及电缆型号、 规格。 3)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不应同层敷设。 4)电力、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单股:15d、多股:2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d。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钢铠护套:20d,裸铅包护套:15d,无护套:10d。 ?控制电缆:10d。 5)电缆固定: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每一个支架上。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转弯及每隔500mm-1000m的地方。 ?电缆进入电缆沟、盘柜、及串入电缆保护管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封闭。 6)电缆直埋的安全要求: ?电缆埋置深度至少应距地面0.7m,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 ?且电缆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砖块或混凝土盖板。

作业指导书(电力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中能建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作业指导书版本号:B版状态:执行 编号:ET-001 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 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号:ET-001版本号:B版状态:执行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编制依据 4、试验项目 5、试验准备 6、试验条件 7、试验顺序 8、试验方法 9、工艺质量及计量要求 10、质量记录 11、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2、附录 文件修改记录: 版本号修改说明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

1目的 1.1为了确定电力变压器制造和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程规定,保证电力变压器的安 全投运。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 3编制依据 3.1设计院设计图纸。 3.2厂家提供的电力变压器技术资料。 3.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3.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标准》(DL/T596-1996)。 3.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DL2002-01-21) 4试验项目: 序号试验项目备注 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测量铁芯的绝缘电阻 2.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3.测量电力变压器各档位的变比及接线组别 4.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直流泄漏电流 5.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损以及电容值 6.高压套管的绝缘电阻以及高压套管的介损 7.变压器油试验 8.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5试验准备: 5.1人力资源: 5.1.1试验负责人1名。 5.1.2试验人员3名。 5.2技术资料: 5.2.1制造厂家的技术说明书。 5.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标准》(DL/T596-1996)。 5.2.3设计院图纸。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

变电站验收规范标准 2017年2月

一次部分 一、主变压器验收检查项目: 1.主变压器交接试验项目: 1)绝缘油试验或SF6气体试验; 2)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3)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4)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5)测量与铁心绝缘的各紧固件(连接片可拆开者)及铁心(有外引接地线的) 绝缘电阻; 6)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7)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8)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9)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δ; 10)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11)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 12)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13)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 14)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15)检查相位; 16)测量噪音。 1.容量为1600kVA 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 5、6、7、8、12、14、15款的规定进行; 2. 干式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2、3、4、5、7、8、12、14、15款的规定 进行; 3. 变流、整流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5、7、8、12、14、1 5款的规定进行; 4. 电炉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5、6、7、8、12、14、1款 的规定进行; 5. 穿芯式电流互感器、电容型套管应分别按本标准第9章互感器、第16章的试 验项目进行试验。

6 分体运输、现场组装的变压器应由订货方见证所有出厂试验项目,现场试验按 本标准执行。 7.0.2 油浸式变压器中绝缘油及SF6气体绝缘变压器中SF6气体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缘油的试验类别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0.0. 2 的规定;试验项目及标准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0.0.1 的规定。 2 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在66kV 及以上的变压器,应在注油静置后、耐压和局部放电试验24h 后、冲击合闸及额定电压下运行24h 后,各进行一次变压器器身内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试验应按《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T 7252进行。各次测得的氢、乙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别。新装变压器油中H2 与烃类气体含量(μL/L )任一项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总烃:20, H 2:10, C 2H 2:0, 3 油中微量水分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变压器油中的微量水分含量,对电压等级为 110kV 的,不应大于 20mg/L ;220kV 的,不应大于 15mg/L ;330~500kV 的,不应大于 10mg/L 。 4 油中含气量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为330 ~500kV 的变压器,按照规定时间静置后取样测量油中的含气量,其值不应大于1%(体积分数)。 5 对SF6气体绝缘的变压器应进行SF6气体含水量检验及检漏:SF6气体含水量(20℃的体积分数)一般不大于250μL/L 。变压器应无明显泄漏点。 7.0.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2 1600kVA 及以下电压等级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 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 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 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 3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 2%;不同温度下电阻值按照式7.0.3换算: 1 2 12t T t T R R ++? = (7.0.3)

电力线路及变电站安装工程竣工检查验收规范(DOC)

附件: 电力线路及变电站安装工程 竣工检查验收规范1.架空电力线路部 (3) 1.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3) 1.2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记录 (3) 1.3验收资料目录 (3) 2.电缆线路部分 (6) 2.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6) 2.2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记录 (6) 3.变电站一次部分 (8) 3.1变压器 (8) 3.1.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8) 3.1.2验收时应移交下列资料和记录 (9) 3.2六氟化硫断路器............. 3.2.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3.2.2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记录3.3隔离开关................... 3.3.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3.3.2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记录3.4避雷器..................... 3.4.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9 (9) (10) .10 (10) (11) 11 (11)

3.4.2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记录11 3.5电容器 (12) 3.5.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2 3.5.2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记录12 3.6互感器 (12) 3.6.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2 3.6.2验收时应移交下列资料和记录13 3.7母线安装 (13) 3.7.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3 3.7.2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记录13 3.8高压开关柜 (14) 3.8.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5 3.8.2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记录16 3.9变电站一次部分验收资料目录 (16) 4.变电站二次部分 (18) 4.1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18) 4.2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记录 (19)

变压器常规试验作业指导书

变压器常规实验作业指导书 1 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规定了变压器交接实验、预防性实验、检修过程中的常规电气试验的引用标准、仪表设备要求、试验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作业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变压器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判定变压器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和运行中是否受到损伤或发生变化,以及验证变压器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放入规定。因此变压器试验的判断原则是与出厂试验和历史数据比较,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各项条款试验判据也是依据这一原则制定的。制定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位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伟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3 安全措施 a)测量前应断开变压器与引线的连接,并应有明显断开点 b)变压器试验前应充分放电,防止残余电荷对试验人员的伤害 c)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必须在试验设备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 护。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 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d)接地线应牢固可靠。 e)注意对试验完毕的变压器绕组必须充分放电。 f)进行直流泄漏电流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泄漏电流随时间急剧增长或有异 常放电现象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断开电源,将被测变压器绕组接地, 充分放电后,再进行检查。 4 试验项目 变压器常规实验项目包括以下试验项目: a)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b)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c)绕组连同套管的tgδ; d)铁芯绝缘电阻 e)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f)绕组的电压比、极性与接线组别 g)油纸套管试验 5 仪器设备要求 a)温度计(误差±1℃)、湿度计 b)2500V兆欧表:输出电流大于1mA,220kV及以上变压器试验时输出电流 宜大于5mA。 c)直流发生器:要求输出电压高于试验电压,输出电流大于绕组的泄漏电 流,通常在0.5mA以上,电压脉动因数小于3%。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 可使用直流发生器自带的电压表(1.5级)和微安表(0.5级)。 d)介质损耗测试仪(介质损耗测量精度为1%,电容量精度为0.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标准化验收作业指导书

编号:Q/孔目江500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竣工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写: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20年月日时至20年月日时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孔目江500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竣工验收作业。 2、引用文件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30号令,2002年5月电网与电厂自动化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DL/T 860-2006《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DL/T 1372远动终端设备 DL/T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线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得接地 DL/T 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各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协议子集得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63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T5003—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江西电网DL/T179-2000 电力系统电能量计量传输实施细则(试行)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 IEEE Std 1344—1995(R2001)IEEEStandard for Synchrophasors forPower Systems Q/GDW 131-2006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IEEEStdC37.118—2005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标准 Q/GDW 273-2009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3、验收前准备 3、1 人员要求:

(完整版)110KV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重大编号: □一般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制:管吉聪 审核: 审批:

一.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青岛LNG接收站2台110kV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 二.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三. 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大修时所需设备材料数量序号小修时所需设备材料数量 1 个人工具1套9 放电棒1套 2 兆欧表1个 3 直流电阻测试仪1套 4 交直流耐压试验装置1套 8 移动线盘1个 四. 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公司相关安全规 定。 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 试验项目 1.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检查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和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分接开关的各个位置接触是否 良好以及分接开关的实际位置与指示位置是否相符;引出线有无断裂;多股导线并 绕的绕组是否有断股的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定期预防性试验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ZDBZ-04直流电阻测试仪 1.4试验原理接线图 1.5试验步骤 1.5.1将仪器可靠接地,接好试品电阻测试线缆夹钳,同色线钳接同一端,并用力摩擦夹接位置,以求牢靠。粗电流线接仪器“ I+、I- ”端子;电流线钳在外端。细电压线接“V+、V- ”端子,电压线夹在内端,最后将仪器连接交流电源。 1.5.2开机后进入主菜单界面。按上下键选择项目,按确认键进入电阻测试界面,按上下键选择电流档位、开始测试上按确认键进入实测界面。 1.5.3仪器开始加载电流,稍后测试电阻值稳定后,过度到测试界面。按确认键,消弧退出。 1.5.4消弧退出后,显示测试结束界面。此状态下可以用左右键选择测试、保存、打印和返回功能。 1.6测量结果分析判断 1.6.1 2台主变容量为31.5MVA,规定1.6MV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 1.6.2 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的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1.7注意事项 不同温度下的电阻换算公式:R2=R1(T+t2)/(T+t1) 其中:t1—绕组温度;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电力公司 二〇一八年十月 1

编制说明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担负着电网运行状况监控的重要任务,系统一旦投运将难以停运,因此在系统投运前必须经过规范的交接验收。为规范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交接验收,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装调试质量,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制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是在施工部门完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基础上进行的部分项目的抽查性检测。其主要内容包括现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验收程序、组织机构、验收项目、验收标准及测试记录等。本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格式规整、操作性强。对于分清设备新装调试与工程验收检验的工作界面、促进基建与生产验收人员各尽其责,规范基建生产交接验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标准化作业的基本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河南电网110kV-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建、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工作,35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参照执行。

目录 1 总则 (5) 2适用范围 (5) 3引用标准 (6) 4现场验收条件 (6) 4.1应具备的条件 (6) 4.2 应提交的图纸资料 (7) 5验收组织管理 (8) 5.1验收时间 (8) 5.2验收组织流程 (8) 5.3验收方案 (8) 5.4验收流程框图 (9) 5.5验收组织机构 (11) 5.6职责 (11) 6验收内容 (12) 6.1验收范围 (12) 3

6.2验收内容 (12) 7 验收要求 (12) 7.1验收记录要求 (12) 7.2验收文件的编制 (13) 8验收项目及记录 (13) 8.1硬件检查 (13) 8.2软件检查 (15) 8.3 遥测功能检查 (18) 8.4遥信功能检查 (18) 8.5遥控功能测试 (19) 8.6遥调功能检查 (19) 8.7同期功能测试 (19) 9综合验收项目 (20) 9.1远动系统验收 (20) 9.2 GPS系统对时检查 (21) 9.3接入本系统的其它智能设备 (21) 10 测试报告及验收结论 (22) 附录A 四遥信息测试表(抽测) (24) 附录B 110kV/220kV自动化系统技术指标汇总 (26) 附录C 验收报告 (26) 附录D 缺陷表 (28)

新建变电站防火、防盗及视频监控系统施工验收 规范概要

建筑物消防、防盗及视频监控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省电力公司系统变电站防卸火灾事故和安全防范的能力, 改变防盗、视频监控、火灾报警、消防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安装滞后,系统运行后不能满足变电站安全防控需求和故障、误报率高的现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火灾事故,保障公司系统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秩序,结合公司系统电力调度大楼、办公大楼、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制定本施工验收规范。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54-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92 、《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 7946-20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308-200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200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GB/T 15408-1994 、《安全防盗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6796-199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 /T16571-1996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 / T16676-1996等法规、验收标准、技术规范和省公司下发的文件要求制定。 1.3适用范围

变压器作业指导书

变压器 安全检测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ZYZDS—JDS07—2006 依据标准:MT 388-1995 修订状态:第二版第01次修改 共计页数:共页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06年08月15日 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发布

1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在用电力变压器和特种变压器、消弧线圈和油浸电抗器的预防性试验及安全性能检测检验使用的检验仪器、仪表,检验要求,检验条件,检验项目和方法,结果判定,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 变压器、消弧线圈和油浸电抗器的预防性试验检测检验主要是对其绝缘和电器特性以及使用状况进行安全评价。 2 引用标准 83—761《煤矿电气试验规程》 GB/T16927.1~7—1997《高压试验技术》 DL/T—596—1996《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474—1992《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煤矿安全规程》2004版 3 目的 通过对变压器的绝缘和电器特性检测检验,判定在用变压器和消弧线圈和油浸电抗器运行状况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4 名词术语 4.1 电介质:又称绝缘材料,是电工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 4.2 绝缘电阻: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

4.3 极化指数: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4.4 吸收比:在同一次试验中,60s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4.5 介质损耗: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的一部分电能被转换为热能,这种现象称为介质损耗。 4.6 介质损耗角:电介质中全电流与电容电流之间的夹角,称为介质损耗角。 4.7 变比:变压器高压测绕组与低压测绕组匝数之比,近似可用高压侧与低压侧额定电压之比表示。 4.8 伏安特性:加在电气设备或者元件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的关系叫伏安特性。 5 检验的基本条件及所需主要仪器、仪表 变压器、消弧线圈和油浸电抗器试验所需主要仪器、仪表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标准

河南省电力公司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河南省电力公司

二??七年十月 编制说明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担负着电网运行状况监控的重要任务,系统一旦投运将难以停运,因此在系统投运前必须经过规范的交接验收。为规范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交接验收,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装调试质量,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制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是在施工部门完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基础上进行的部分项目的抽查性检测。其主要内容包括现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验收程序、组织机构、验收项目、验收标准及测试记录等。本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格式规整、操作性强。对于分清设备新装调试与工程验收检验的工作界面、促进基建与生产验收人员各尽其责,规范基建生产交接验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交接验收标准化作业的基本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河南电网110kV-22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建、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工作,35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参照执行

目录 1总则 (5) 2适用范围 (5) 3引用标准 (6) 4现场验收条件 (6) 4.1应具备的条件 (6) 4.2应提交的图纸资料 (7) 5验收组织管理 (8) 5.1验收时间 (8) 5.2验收组织流程 (8) 5.3验收方案 (8) 5.4验收流程框图 (9) 5.5验收组织机构 (11) 5.6职责 (11) 6验收内容 (12) 6.1验收范围 (12) 6.2验收内容 (12)

7验收要求 (12) 7.1验收记录要求 (12) 7.2验收文件的编制 (13) 8验收项目及记录 (13) 8.1硬件检查 (13) 8.2软件检查 (15) 8.3遥测功能检查 (18) 8.4遥信功能检查 (18) 8.5遥控功能测试 (19) 8.6遥调功能检查 (19) 8.7同期功能测试 (19) 9综合验收项目 (20) 9.1远动系统验收 (20) 9.2 GPS系统对时检查 (21) 9.3接入本系统的其它智能设备 (21) 10测试报告及验收结论 (22) 附录A四遥信息测试表(抽测) (24) 附录B 110kV/220kV自动化系统技术指标汇总 (26) 附录C验收报告 (27)

变电站送电前验收检查表

变电站送电前验收检查表 序号检查项目达标要求是否合格 一、资料检查项目 1.1 变电站通过 质检验收、 入网验收是否具有设备命名批文。 1.2是否有交接试验报告并合格,且在试验周期。 1.3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4保护定值是否正确。 二、设备检查项目 2.1 主变压器安装技术记录、器身检查记录、绝缘油、干燥记录及调整试验记录是否均合格。 2.2冷却系统是否无缺陷且阀门是否均已打开,联动试验是否正常。 2.3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及就地调整操作是否正确无误。 2.4本体外壳、铁芯和夹件及中性点工作接地安装是否可靠,引下线截面与主接地网连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5避雷器、瓷套管及互感器等安装是否合格,接地是否符合要求。 2.6防火、排油等消防设施是否完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鹅卵石充填是否合格。 2.7温度测控装置是否完善,指示是否正确,整定值是否符合要求。 2.8气体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是否符合要求,操作及联动试验是否正确。 2.9本体及附件是否无渗漏油。 2.10相位颜色标识是否正确、清晰。 3.1 断路器电气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接触是否良好,接地是否正确、可靠。 3.2断路器及操作机构是否完好,是否无漏气,是否无漏油,动作是否正常,“分”“合”指示是否正确,是否无卡阻现象。 3.3开关动作特性是否符合制造厂技术条件,电气试验是否合格。 3.4户外端子箱和机构箱是否密封,防潮效果是否良好,端子接线连接是否可靠,是否无锈蚀。 3.5继电器的报警、闭锁定值、油位等是否符合规定,电气回路传动是否正确。 3.6六氟化硫气体压力是否正常,是否无泄漏,微水是否符合规定,绝缘油质是否合格。 3.7操作电源、储能电源、加热照明电源、动力电源等电源空开的标示牌齐全完整,指示明确。 3.8就地及远方分合闸正常,五防系统操作正常,就地位置信号及储能信号指示正确,后台监控系统指示正确。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1 试验目的 检查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和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分接开关的各个位置接触是否良好以及分接开关的实际位置与指示位置是否相符;引出线有无断裂;多股导线并绕的绕组是否有断股的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交接、大修、预试、无载调压变压器改变分接位置后、故障后;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QJ42型单臂、QJ44型双臂电桥或JD2510A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1.4试验方法 1.4.1电流电压表法 电流电压表法有称电压降法。电压降法的测量原理是在被测量绕组中通以直流电流,因而在绕组的电阻上产生电压降,测量出通过绕组的电流及绕组上的电压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计算出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接线如图所示。

图1-1电流电压表法测量直流电阻原理图 (a)测量大电阻(b)测量小电阻测量时,应先接通电流回路,待测量回路的电流稳定后再合开关S2,接入电压表。当测量结束,切断电源之前,应先断S2,后断S1,以免感应电动势损坏电压表。测量用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电流表应选用内阻小的电压表应尽量选内阻大的4位高精度数字万用表。当试验采用恒流源,数字式万用表内阻又很大时,一般来讲,都可使用图1-1(b)的接线测量。 根据欧姆定律,由式(1-1)即可计算出被测电阻的直流电阻值。 R X=U/I (1-1) R X——被测电阻(Ω) U——被测电阻两端电压降(V); I——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A)。 电流表的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并应尽量地短,且接触良好,以减小引线和接触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当测量电感量大的电阻时,要有足够的充电时间。 1.4.2平衡电桥法

变电站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 1.本标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1.1 工程规范 本标工程设计规范采用中国国家、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其它相关的设计要求文件。施工中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发生矛盾时由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法人负责协调解决。 1.2 工程质量 国家及部(委)颁布的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各种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标准和要求适用于本标工程。 本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评定标准》验评标准执行以及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其它有关规定等。 本标工程执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详见本章中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清单。 以上标准若有新的标准则执行新标准,替代原有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 除上述国家及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规范、规程以外,检查验收仍需遵照如下图纸、文件: 经会审签证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 批准的设计变更; 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货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中有关质量的条款; 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及相关监理文件; 1.3 施工组织方案编制

施工方案和措施应参照有关规定编制,本标段中标承包人应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合同签定后二个月内完成全厂施工组织总设计,并具备审查条件。 1.4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有关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应遵照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执行。 2.工程技术条件 2.1 施工范围交接口及施工协调 接口原则是根据施工图的设计界定,接口部位的连接由后完成者实施,现场各单位的要服从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法人的统一安排、协调。 2.2 图纸交付计划 图纸交付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1 个月交到承包人,特殊项目根据承包人要求提前2 个月提交,届时承包人提出交图计划。 2.3 设备交付计划 设备交货进度按具备安装条件三个月内设备到达现场,交付计划按设备合同规定进度执行。 2.4 竣工移交 按新启规要求执行。资料在系统正常投入运行后,根据国家档案资料规定的要求移交项目法人。 3.图纸 3.1 项目法人在合同或进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项目法人及监理工程师签发有效的按规定的份数提供给承包人用于合同和进度计划的总体布置图、工程施工详图或其它技术文件,项目法人的技术文件和图纸是合同的一部分。

变压器常规试验作业指导书汇总

变压器常规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4安全措施 5试验项目 6仪器设备要求 7试验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 8作业程序 9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变压器常规试验原始记录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规定了变压器交接验收、预防性试验、检修过程中的常规电气试验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试验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作业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变压器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判定变压器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和运行中是否受到损伤或发生变化,以及验证变压器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规定。因此变压器试验的判断原则是与出厂试验和历史数据比较,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各项条款试验判据也是依据这一原则制定的。制定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返回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返回

定义 吸收比 60s绝缘电阻值与15s绝缘电阻值之比。 极化指数 10min绝缘电阻值与1min绝缘电阻值之比。 介质损耗 电介质从时变电场中吸收并以热的形式耗散的功率。 >>>>更多 返回

绝缘 绝缘就是将不同电位的导体分隔开,使其之间没有电气连接从而保持不同的电位. 具有绝缘作用的材料称为绝缘材料也就是电介质 >>>>更多返回

变电站验收项目规范.doc

变电站验收规范标准 2014年 4月

一次部分 一、主变压器验收检查项目: 1.主变压器交接试验项目: (1)绝缘油试验或SF6气体试验; ( 2)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 3)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 4)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 5)测量与铁心绝缘的各紧固件(连接片可拆开者)及铁心(有外引接地线的)绝缘电阻; ( 6)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 7)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 8)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 9)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 ( 10)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 11)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 ( 12)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 13)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 ( 14)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 15)检查相位; ( 16)测量噪音。 1 容量为 1600kV A 及以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4、 5、 6、7、 8、12、1 4、 15 款的规定进行; 2干式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2、3、4、 5、7、8、 12、 14、 15 款的规定进行; 3变流、整流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 2、3、4、 5、 7、8、12 、14、15 款的规定进行; 4电炉变压器的试验,可按本条的第1、2、3、 4、5、6、 7、 8、12、14、15 款的规定进行; 5 穿芯式电流互感器、电容型套管应分别按本标准第9 章互感器、第1 6 章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 6分体运输、现场组装的变压器应由订货方见证所有出厂试验项目,现场试验按本标准执行。 7.0.2 油浸式变压器中绝缘油及SF6 气体绝缘变压器中SF6 气体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缘油的试验类别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0.0. 2 的规定;试验项目及标准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0.0.1 的规 定。 2 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在66kV及以上的变压器,应在注油静置后、 耐压和局部放电试验24h 后、冲击合闸及额定电压下运行24h 后,各进行一次变压器器身内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试验应按《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T 7252 进行。各次测得的氢、乙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别。新装变压器油中H2 与烃类气体含量(μ L/L )任一项不宜超过下列数值:总烃: 20,H2: 10,C2H2:0, 3 油中微量水分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变压器油中的微量水分含量,对电压等级为110kV 的, 不应大于20mg/L ;220kV 的,不应大于15mg/L ; 330~ 500kV 的,不应大于10mg/L 。 4 油中含气量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为330 ~500kV 的变压器,按照规定时间静置后取 样测量油中的含气量,其值不应大于1%(体积分数)。 5 对 SF 6 气体绝缘的变压器应进行SF6 气体含水量检验及检漏:SF6 气体含水量(20℃的体积分数) 一般不大于250 μL/L 。变压器应无明显泄漏点。 7.0.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2 1600kVA 及以下电压等级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 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 以上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 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 3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不同温度下电阻值

变电所继电保护器验收标准

. 变电所继电保护验收标准 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继电保护验收是保证保护正确动作的必要环节。所以,如何有效的进行保护投运前的验收,是我们认真对待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了微机保护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短短的十年间,微机继电保护厂家百家争鸣,形成不同原理、不同回路、不同端子排且各具特色的保护设备;另外,保护功能的配置随一次设备的容量、系统作用不同而迥异,这使得编制统一的验收标准存在一定困难。为了增强标准的通用性,着手于继电保护的专业特点,本着全面、细致的原则,从盘柜端子箱及二次回路接线安装验收、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落实情况验收、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验收、资料备品备件移交验收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检查验收。 微机保护原理和性能的不断成熟;同时,从近年来保护不正确动作状况的统计分析来看,绝大多数是由于二次回路不正确或“反措”执行不到位引起的,促使验收工作的重心应该向二次回路检查及“反措”的落实上转移。由于保护装置经入网许可,已对其原理、功能进行了全面检测,因此,标准的编制本着二次回路为主,保护逻辑功能为辅的主导思想,真正把握运行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由于编写者水平和收集的技术资料有限,本标准的适应性有待于今后操作过程的实践检验,并希望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而补充完善。在编写过程中,由于考虑到新投变电所大都采用微机型装置,所以本验收标准主要针对微机型保护及自动型装置的。

1 总则 1.1为了规范青海电网新建、改造及扩建变电所的继电保护验收工作,检验施工安装质量,确保工程顺利投运和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本验收标准。 1.2 编制过程中所依据的相关标准为现行有效标准,标准如有变更,相应条款以新标准执行。 1.3 继电保护验收是保护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保证设备的正常投运和安全运行。 1.4 继电保护验收应设立验收工作小组,对验收项目实施签字认可制度。 1.5 鉴于专业特点性质,为确保验收工作全面、顺利,应在验收前3-5天时间,提供有关图纸、资料。 1.6 验收工作开始前,试验人员应向验收人员交代设计及其它有关变更事项,为验收人员提供全部试验数据。 1.7 参加验收人员应从事本专业五年以上,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 1.8 本标准(讨论稿)起草单位:青海电力试验研究所。 2 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电网新建、改造和扩建变电所投运前的继电保护验收工作。 2.2 本标准涉及设备范围:保护用设备及其相关的二次回路。 3 标准依据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完整版)《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doc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为进一步规范电网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规范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网、省电力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及现场运行实际,参考各省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完成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供各单位参考和借鉴。 目录 1 总则 2 引用标准 3 术语 4 管理职责 4.1 管理部门职责 4.2 运检单位职责 5运行管理 5.1 巡视管理 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 5.3 倒闸操作管理 5.4 防误管理 5.5 异常及事故处理 6设备管理 6.1 设备分界 6.2 验收管理 6.3 缺陷管理 6.4 台账管理 7智能系统管理 7.1 站端自动化系统 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7.3 智能辅助系统 8资料管理 8.1 管理要求 8.2 应具备的规程 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9培训管理 9.1 管理要求 9.2 培训内容及要求 1总则 1.1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变电 站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等, 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智能系统管理、资料管理 和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

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 1.5 本规范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Q/GDW 383-2010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10 《 110( 66) kV ~ 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394 《 330kV ~ 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410-2010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424-2010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5-2010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6-2010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7-2010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8-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9-2010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30-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31-2010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441-201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580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试行)》 Q/GDWZ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Q/GDW640 《 110( 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11 《 220kV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2 《 330kV 及以上 330~ 750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750-2012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 [2006]904 号《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生 [2008]1261 号《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科 [2009]574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安监 [2009]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国家电网生 [2006]512 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生 [2008]1256 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 3 术语 3.1 智能变电站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 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 电站。 3.2 智能电子设备 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接收来自外部源的数据,或向外部发送数据,或进行控制的装 置,例如:电子多功能仪表、数字保护、控制器等,为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环境中特定逻辑 接点行为且受制于其接口的装置。 3.3 智能组件 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主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智能组件还可承担相关计量、保护等功能。 可包括测量、控制、状态监测、计量、保护等全部或部分装置。 3.4 智能终端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