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实用文档实用文档烟台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西方文论》复习题(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柏拉图对文艺有哪些指控?在柏拉图看来,模仿的艺术制造谎言,滋长欲望,摧残理性,无论对公民品质的培养,还是对理想国的建立,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第一,他虚构谎言歪曲神和英雄的性格,不利于青年人品德的培养。
第二,模仿的艺术“培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
不但败坏人心,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秩序与安危。
2、如何理解但丁的俗语观?但丁认为,要建立意大利民族语言,应该以俗语为基础,同时又要对俗语加以规范。
但丁建议对意大利所有城市的方言进行广泛的筛选,从中筛选出光辉的、中枢的、宫廷的、法庭的俗语,以之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语言。
但丁以此要标明的是,统一规范的意大利俗语在文学创作与文化创造中,也完全可以取代拉丁语。
俗语更适合表达思想感情,以俗语创作的文学作品更为人们喜闻乐见。
3、如何理解席勒对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区分?席勒将文学作品区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将文学家分为“素朴的诗人”和“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对应于古代,而感伤的诗对应于近代,主要根据就是“自然”这个概念。
席勒的“自然”内涵是指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事物按照本性和规律存在着、发展着。
席勒认为古希腊的人是自然的,而“新时代的人”则违背自然。
所以眷恋逝去的自然就成为文学的主题。
由此,席勒得出结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以现实性取胜,感伤的诗以理想性取胜。
席勒的这一系列区分,为近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
4、心理分析文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心理分析文论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去解释文学的心理动力和意义的生成模式。
他们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符号化显现,文学批评的对象主要在于文本语言的隐含层面,文学研究的重点是文本显意与隐意之间的复杂转化关系,具体研究则是用梦境分析法来解读文学文本,力图穿越文本表层而直达其深层内涵。
《西方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古典的上古时代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美学思想是同()一起产生的。
A.古典艺术B.古典文学C.自然哲学2、()是完全的社会学观点的代表。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3、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点是()A.美在和谐B.模仿自然C.美即功用4、自然美学观点认为()A.模仿自然B.美在和谐C.美即功用5、伦理美学观点认为()A.美在和谐B.模仿自然C.美即功用6、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是()A.米李都学派B.意大利南部地区的哲学C.坚持和发展米利都学派的唯物论和辩正法7、把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提到唯物论认识论的高度,并强调艺术家在模仿过程中的主体性的是()A.拉图B.德谟克里特C.赫拉克利特8、《理想国》和《法律篇》的作者是()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9、《诗学》的作者是()A.休谟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10、贺拉斯在文论上的著作是(),,这原是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的一封信。
A.《诗艺》B.《建筑十书》C.《诗学》11、标志着崇高从修辞学范围进入美学范畴贺一个新的美学范畴诞生的是()A.朗吉弩斯的《论崇高》B.贺拉斯的《诗艺》C.柏拉图的《理想国》12、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源头是()A.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第二部分信仰的中古时代和发现的近古时代一、单项选择题1、()在《论美与适宜》一书中区分了美与适宜。
A.阿伯拉尔B.圣奥古斯丁C.托马斯.阿奎那D.但丁2、但丁最重要的文论著作是()。
A.《论俗语》B.《神曲》C.《新生》D.《论美与适宜》3、文艺复兴是从( )开始的。
A.意大利的佛罗伦萨B.英国的伦敦C.丹麦的哥本哈根D.意大利的米兰4、( 3 )开了意大利文学复兴的先河。
A.彼特拉克B.薄伽丘C.但丁D.马丁.路德5、1370—1450年是文艺复兴的(2),是文艺全面繁荣的时期。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6、文艺复兴时期诗学的特点是()A.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结合 B热衷柏拉图C.崇拜亚里士多德D.艺术模仿自然7、“三一律”是由()提出的。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西方文论中,“新批评”学派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文本自身D. 读者反应答案:C2.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文学作品的道德评价B. 作品结构的分析C. 对作者潜意识的探讨D. 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答案:C3.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的重点包括()A.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B. 作者的创作技巧C. 殖民历史与文化对作品的影响D. 读者的接受与解读答案:C二、填空题4.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作品的_________上。
答案:形式5. 女性主义文论强调性别差异对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解读6.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_________的过程中产生。
答案:读者阅读三、简答题7. 简述结构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由文本中各种语言和叙事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它强调对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认为只有通过理解这些结构,才能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
8. 描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答案:后现代主义文论反对传统的大叙事和绝对真理的概念,它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多义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构建的。
后现代文论倾向于解构主义,质疑语言的透明性和指涉性,认为语言游戏和文化构建是理解文本的关键。
四、论述题9. 论述精神分析批评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答案:精神分析批评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特别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梦境、潜意识等进行深入探讨。
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作品中隐藏的意义和作者的潜在动机。
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过分强调性本能和压抑机制,可能会忽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特征,有时也会过度解读文本,导致主观臆断。
10. 讨论女性主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女性主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在于它揭示了性别不平等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挑战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标准和价值观。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朗吉弩斯的《论崇高》《论崇高》侧重与内在灵魂的涵养提高,重视作家的心智;列举崇高的五个来源;这五个来源的关系;《论崇高》还提出了美的X畴问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标志着一个新的美学X畴的诞生。
2.三一律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
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
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
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4.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和论证了形式主义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陌生化”原则。
所谓“陌生化”,是针对习惯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潜意识化而言的,是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的感知方式的一种反作用,目的是加强印象,把熟视无睹的东西凸现出来,用新的陌生的世界代替潜意识化了的世界。
陌生化属于文本的X围,而且重点不是文本的意义,而是它的形式,涉与的对象主要是诗歌。
5.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美学思想大体上可以用“否定的美学”来加以概括,其主要观点主要有:1.反艺术。
反艺术就是否定的艺术,是用“反其道而行之”的艺术手法,或曰反讽手法,对资本主义社会主流艺术的否定;从正面讲,就是艺术通过自我否定来改头换面从而确立自身新的坐标。
2.文化工业。
这指的是在工业资本主义这个“管理化的社会”里,从流行艺术中自发产生出来的大众文化的总称。
3.音乐社会学。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以自己特殊的形式规律提出社会问题,反映社会整体的矛盾和分裂。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西方文论中,“新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亚里士多德B. T.S. 艾略特C. 弗洛伊德D. 马克思2. 下列哪项不是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点?()A. 对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分析B. 强调作者的意图在文本解读中的重要性C. 文本是一个自足的系统D. 重视语言在构建意义中的作用3. 后殖民主义文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 文本的美学价值B. 文化霸权与权力关系C. 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D. 读者的接受美学4. 女性主义文论主要批判的是()A. 男性中心主义B. 文本的叙事结构C. 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倾向D.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5. 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是()A. 文本的意义由作者决定B. 文本的意义由读者的解读决定C. 文本的意义是固定的D. 文本的意义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2. 描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对传统文学解读的挑战。
3. 阐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4. 说明女性主义文论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分析新历史主义文论如何改变了我们对历史文本的理解。
四、案例分析题(20分)请选取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运用至少两种西方文论的视角进行分析,并讨论这些理论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该作品。
五、答案1. B2. B3. B4. A5. B简答题参考答案:1.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中的象征、梦境、无意识等元素的解读,以及对人物内心动机的探讨。
2.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挑战了传统文学解读中的二元对立(如结构/解构、存在/缺失等),认为文本是多义的,意义是流动的,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中心。
3.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包括对宏大叙事的怀疑、对语言和意义的游戏性探索、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等。
西方文论选读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 .创立文艺理论独立体系的是()A .亚里斯多德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 .席勒答案:A解析:2 .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 ( )A .《诗艺》B .《诗学》C .《悲剧的诞生》D .《绘画论》答案:D解析:3 .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 ( )A .贵族B .书面C .日常D .古典答案:C解析:4 .布瓦洛 ( ) 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A .个性化B .独特化C .类型化D .共性化答案:C解析:5 .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 ( ) 符号A .自然B .人为C .天然D .抽象答案:B解析:6 .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A .理性B .想象C .幻想D .灵感答案:D7 .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A .俄国形式主义B .英美新批评C .语义学D .精神分析学派答案:B解析:8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 )A .由顺境转入逆境单B .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C .处于顺境D .处于逆境答案:A解析:9 .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 ( ) 的掌握和描述。
A .个别B .一般C .共性D .集体答案:A解析:10 .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 ( )A .《词语的复活》B .《散文理论》C .《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D .《作为手法的艺术》答案:D解析:11.“俄狄浦斯情结”是哪个心理学家的术语?()A. 荣格B. 列维-斯特劳斯C. 弗洛伊德D.柏格森解析:12.人本主义的核心,出发点与归宿()A.人B.文化C.精神D.科学答案:A解析:人本主义的核心,出发点与归是人。
13.科学主义,是以()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A.客观性B.精确性C.科学性D.自然科学答案:D解析: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它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1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其中第一次转移为()A.对作品文本的分析转移到对读者接受的分析上来。
四川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文论选读试卷(课程代码00815)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柏拉图认为来自于“神灵凭附”和“灵魂回忆”的是()A.灵感B.理念C.模仿D.环境答案:A解析:柏拉图认为来自于“神灵凭附”和“灵魂回忆”的是灵感。
2.认为文艺应该寓教于乐的学者是()A.朗吉驽斯B.贺拉斯C.奥古斯丁D.希庇阿斯答案:B解析:认为文艺应该寓教于乐的学者是贺拉斯3.普罗提诺的理念体系被称为()A.伦理学派B.毕达哥拉斯主义C.犬儒主义D.新柏拉图主义答案:D解析:普罗提诺的理念体系被称为新柏拉图主义。
4.写作《哲学的安慰》的哲学家生活于()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近代答案:C解析:《哲学的安慰》的哲学家生活于中世纪,波伊修斯。
5.论述诗与画的界限的著作是()A.《画论》B.《拉奥孔》C.《论批评》D.《论戏剧诗》答案:B解析:论述诗与画的界限的著作是《拉奥孔》。
6.认为审美活动是无关功利、不以概念为前提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活动的理论家是()A.席勒B.黑格尔C.歌德D.康德答案:D解析:康德从质,量,关系,情状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审美判断的特征,提出了审美活动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一著名论断。
7.浪漫主义文学的起点是()A.雪莱B.施莱格尔C.华兹华斯D.雨果答案:B解析:施莱格尔《断片》最早从理论上阐述了浪漫主义的文艺观,其后欧洲各国的浪漫派诗学和美学理论,都是以他的理论为起点的。
8.浪漫主义运动宣言、纲领的作者是()A.雨果B.海涅C.雪莱D.勃兰兑斯答案:A解析:《<克伦威尔>序言》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纲领。
9.深刻阐述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家是()A.雨果B.海涅C.车尔尼雪夫斯基D.王尔德答案:C解析: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的文献,围绕艺术的本质即艺术和生活的关系问题,讨论了想象、典型、崇高和悲剧等美学基本问题。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共九套含答案二○○二年十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文论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8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①亚里士多德②贺拉斯③王尔德④柏拉图2、贺拉斯写作了()①《诗学》②《诗艺》③《为诗辩护》④《诗学界定》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①一个②三个③六个④五个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①海涅②雪莱③华滋华斯④锡德尼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①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②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③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④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莱尔③维柯④但丁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①亚里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华④杜夫海纳8、弗洛伊德认为()①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②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③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④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9、黑格尔断言()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③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④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①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美学的文献②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③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④讨论表现主义美学文体的文献11、泰纳是()①英国文论家②法国美学家③德国艺术理论家④美国文学批评家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①兰波②罗兰·巴尔特③英伽登④海德格尔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①萨特②瑞恰兹③卢卡挈④尧斯15、尧斯是()①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②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③接受美学的代表④新批评的理论家16、谁在《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论?()①波德莱尔②佩特③桑克蒂斯④雨果17、席勒认为“朴素的诗”主要是()①模仿神②模仿自然③模仿人④模仿社会18、王尔德是()①唯美主义文论家②现实主义文论家③只是诗人,而不谈文论④浪漫主义文论家19、卢卡挈是()①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③自然主义文论家④现代主义文论家20、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最显著的标志()①即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增强②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消解③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黯淡④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时强时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①历史批评②伦理批评③原型批评④技巧批评⑤价值批评2、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①《大希庇阿斯》②《会饮》③《理想国》④《诗学》⑤《九卷书》3、兰波在《致保尔·德梅尼》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是()①“他者”理论②通灵人理论③诗人是盗火者④妇女也可以成为诗人⑤诗人是立法者4、康德认为艺术的特征在于()①是人有意图的以理性为基础的创造物,不同于自然②艺术是人类追求美的重要技巧,与作为知识的科学不同③艺术创作不同于手工艺生产④艺术即游戏5、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不是()①艺术品②作者③艺术④大地⑤接受主体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理念说2、悲剧(亚里士多德)3、《论崇高》4、原型(荣格)5、直觉(克罗齐)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烟台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西方文论》复习题(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柏拉图对文艺有哪些指控?在柏拉图看来,模仿的艺术制造谎言,滋长欲望,摧残理性,无论对公民品质的培养,还是对理想国的建立,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第一,他虚构谎言歪曲神和英雄的性格,不利于青年人品德的培养。
第二,模仿的艺术“培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
不但败坏人心,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秩序与安危。
2、如何理解但丁的俗语观?但丁认为,要建立意大利民族语言,应该以俗语为基础,同时又要对俗语加以规范。
但丁建议对意大利所有城市的方言进行广泛的筛选,从中筛选出光辉的、中枢的、宫廷的、法庭的俗语,以之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语言。
但丁以此要标明的是,统一规范的意大利俗语在文学创作与文化创造中,也完全可以取代拉丁语。
俗语更适合表达思想感情,以俗语创作的文学作品更为人们喜闻乐见。
3、如何理解席勒对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区分?席勒将文学作品区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将文学家分为“素朴的诗人”和“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对应于古代,而感伤的诗对应于近代,主要根据就是“自然”这个概念。
席勒的“自然”内涵是指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事物按照本性和规律存在着、发展着。
席勒认为古希腊的人是自然的,而“新时代的人”则违背自然。
所以眷恋逝去的自然就成为文学的主题。
由此,席勒得出结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以现实性取胜,感伤的诗以理想性取胜。
席勒的这一系列区分,为近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
4、心理分析文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心理分析文论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去解释文学的心理动力和意义的生成模式。
他们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符号化显现,文学批评的对象主要在于文本语言的隐含层面,文学研究的重点是文本显意与隐意之间的复杂转化关系,具体研究则是用梦境分析法来解读文学文本,力图穿越文本表层而直达其深层内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西方文论选读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判断选择题 (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错误的将“[B]”涂黑。
1.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恩格斯曾说“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这是对巴尔扎克的批评。
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4.《阴谋与爱情》被恩格斯称为是“德国第~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5.恩格斯虽然反对“倾向文学”,但不反对文学倾向。
6. 英国的“救世军”是农民阶级的宗教慈善团体。
7.《城市姑娘》是哈克奈斯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作品。
8.恩格斯曾指出“浪漫主义的最伟大胜利”是巴尔扎克的最重大的特点之一。
9.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10.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著名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男主人公。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1.《(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成于________年9月。
1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耳王》、《________》。
13.1838年,英国掀起了向国会请愿的运动,史称________运动。
14.被恩格斯称为“革命的平民”的是l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领袖________。
15.《神曲》的作者是________。
16.被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的是古希腊悲剧作家________。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判断选择题 (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错误的将“[B]”涂黑。
1.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
发展变化。
2.恩格斯曾说“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这是对巴尔扎克的批评。
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4.《阴谋与爱情》被恩格斯称为是“德国第~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5.恩格斯虽然反对“倾向文学”,但不反对文学倾向。
6. 英国的“救世军”是农民阶级的宗教慈善团体。
7.《城市姑娘》是哈克奈斯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作品。
8.恩格斯曾指出“浪漫主义的最伟大胜利”是巴尔扎克的最重大的特点之一。
9.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10.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著名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男主人公。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1.《(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成于
________年9月。
1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耳王》、《________》。
13.1838年,英国掀起了向国会请愿的运动,史称________运动。
14.被恩格斯称为“革命的平民”的是l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领袖________。
15.《神曲》的作者是________。
16.被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的是古希腊悲剧作家________。
17.《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
________、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18.沙皇的“沙”字,是由拉丁文——转化而来的。
19.“一切左拉”指________主义文学流派。
20.19世纪初叶,以欧文等人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流行,他们的理论脱离工人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主义基础上的。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1.《伊利亚特》
22.禁欲主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l0分,共4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3.简述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以及它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24.简述黑格尔的“这个”理论。
25. 简述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的观点。
26.简述列宁对资产阶级的“创作绝对自由”论的批判。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7.结合作品,试述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未来艺术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