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要菌群(subdominant microflora): 数量在107-108/g以下,主要为外籍菌(allochthony)或过路菌 (transient flora),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等,流动性大,有潜在致 病性
+ 乳杆菌:数量上归次要菌群,但功能上归优势菌群
11
12
13
+ 宏基因组学研究发现, 人类肠道微生物中大 约有60%以上是目前 技术无法成功培养 的
50-250ml
20-500ml
25-200ml
20-500ml
无/有
无/有
21
年代 指征 患者数 途径 有效比例 有效开 随访
始时间 时间
1981 PMC
16 直肠
14/16
1-12d 5d-3y
1989 IBS/IBD/
CDAD
55 直肠 26愈,20有效
9无效
1994 慢性CDAD 7
灌肠
7/7
肠易激综合征(IBS) 的
益生菌治疗
23
+ 张琳比较了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和正常 人群发生菌群失调的情况,
+ 发现:
– IBS患者有明显菌群失调现象,其中Ⅰ度菌群失 调占50%,Ⅱ度15%,Ⅲ度2.5%
– 正常人群分别为20%,0%和0%
– IBS 组肠道菌群失调率为67.5%,对照组肠道 菌群失调率为20%(P < 0.05)
+ 肠道菌群移位及其相关疾病 + 肠道菌群建立延迟相关疾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 + 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 + 肠道菌群与肝胆疾病及黄疸 + 肠道菌群与代谢疾病(肥胖、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