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简述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简述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简述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简述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简单” 纯朴” 禅意美学”在这个无处不品牌的时代,无印良品却在淡化品牌”品牌悖论的背后,却赢得了无数拥趸。好产品和好设计的本源是什么?

在中国市场,无印良品的产品还说不上便宜,但是,却拥有大量的拥趸。那么, 到底无印良品靠什么在打动消费者?或者说,无印良品可以给那些比较注重设计和美学的品牌什么样的启示?

1.简化”与克制”的设计理念。无印良品已有超过七千种产品,但是,从产品设计到海报宣传,都没有太多的语言。其设计师原研哉赋予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是空”(“EMPTINESS)。

趋势启示:能做到简”是很不容易,很多品牌今天面临的问题是,面对消费者琳琅满目的需求,往往难以克制”欲望,很多时候,让消费者心动的设计,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简”与减”无论对于产品开发还是品牌营销,都是值得去思考的两个关键字。

2■禅学与美学的结合。作为一代设计大师,无印良品的设计师原研哉追求设计日常化、虚空、白,崇尚万物有灵,无印良品被日本乃至全世界设计界认为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禅的美学”体现,带着一股禅意的美感,似有若无的设计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这种设计精神,接近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境界。

趋势启示:好的产品一定要有文化审美,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好的产品也需要向消费者表达出这种文化,将传统文化的一些要素通过设计语言进行表达就会有无穷的张力

3■贩卖生活哲学。无印良品也被称为生活形态提案店(Life Style Store)”,提倡简约、朴素、舒适的生活,拒绝虚无的品牌崇拜,直抵生活本质。无印良品商品的设计满足了消费者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潜在需要”,在这种相见恨晚”的心情下,许多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

趋势启示:人们为什么要为设计感付钱?打动消费者心扉的产品,驱动消费的功夫在设计之外,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一个品牌如果贩卖的是生活哲学,他影响的将是消费者的精神和灵魂。原研哉谈起无印良品的设计,提到欲望”,他说,欲望是创意的起点,如果一个物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期望而产生,那么期望的本质就会作用于物品的本质,制造欲望”是一切品牌需要去思考的核心。

4■洞察消费者的生活细节。无印良品努力寻找让生活更便利、更有味道的方法,无印良品常派设计人员登门拜访消费者,观察其日常生活,发现需求、寻找设计灵感。比如设计师观察到一般人睡前阅读最后一个动作是摘下眼镜、关掉床头灯,隔天早上第一个动作是用手摸索着找眼镜。所以开发出底座往中央凹陷的床头灯,让眼镜顺势靠在灯杆上便于拿取。

趋势启示:有很多品牌,总是认为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或者是将自己的设计思想强加给消费者,事实上,所有的创意和创新都来自于消费者的生活细节,以及生活场景中的痛点,然而,这一点要做到也不容易。如原研哉说:在我们的工作中,资本主义的逻辑被人性的逻辑微微超越。”工业化思维和品牌的自我世界,往往容易和消费者世界产生距离感。

5■文艺气息与风格。无印良品”便宜吗?其实有时候,便宜是一种主观感受。

无印良品的理念是合理就便宜”,就是说当你觉得这个产品优质并且有价值,那

么价格就不是核心,因此无印良品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改良开发成为独特的优

质产品,获得溢价空间。而更重要的是,商品通过改良,也变得文艺腔”十足, 到无印良品”店铺的消费者,很多都是有文艺青年的部分特质。

趋势启示:品牌就需要族群化,族群化就是风格化,如果不能定义出清晰的族群,族群不能对品牌产生认同,就很难有品牌忠诚度。

简析克罗齐的艺术观——正文

简析克罗齐的艺术观 引言 1866年克罗齐出生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的一个富裕家庭,良好的家庭背景为克罗齐早期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条件。1883年,克罗齐在地震中失去了家人,克罗齐转而全心投入学术研究以摆脱其多带来的覆巢的苦痛。克罗齐倾心于历史的研究,以此为起点,开启他的理论生涯。1913年克罗齐创办了杂志《批评》,其学术也进而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克罗齐通过杂志发表了众多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美学、文学等等,几乎涵盖他全部著作。克罗齐不仅仅在知识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在政界有所成就,他坚决反对法西斯,成为当时反法西斯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并为其起草《宣言》。克罗齐一生都致力于为国家工作,1952年11月20日,克罗齐逝世于他挚爱的故土那不勒斯,享年86岁。克罗齐一生博览群书,投身于理论研究。从哲学到美学,从美学到艺术史,从艺术到语言学,从历史到经济,从经济到政治,从政治到伦理……克罗齐集各家之学,从众多前辈先哲身上汲取滋养。广泛的阅读和涉猎为其理论的完备系统奠定了基础。克罗齐的艺术观正是建立于理论体系之上。克罗齐治学严谨,对于其理论的完善贯穿他的一生。从1901年的《美学原理》到1912年的《美学纲要》,克罗齐一步步丰富和修正其美学理论,进而丰富其艺术理念。克罗齐的艺术理念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正如美国学者吉尔伯特和德国学者库恩所说:“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交替时期及以后至少二十五年间,贝奈德托·克罗齐关于艺术是抒情的直觉的理论,在美学界居统治地位。”韦勒克称他为“西方四大批评家”的第一人。 在我国,我们通过朱光潜先生的引译从而接触克罗齐。而后朱立元、周来祥、曾繁仁等著名美学家都曾阐述过其思想。目前,研究克罗齐的文论多是关于其历史观方面的,对于艺术理论研究的有:马海良和张敏的《克罗齐艺术批评本体论》、夏中义的《重读克罗齐》、张敏的《克罗齐与西方美学现代转型》、郁敏《从克罗齐到苏珊朗格——对情感表现说的新认识》等等。更多的研究多是偏向于克罗齐

浅谈儒家审美文化

浅谈儒家审美文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底蕴是极其深厚的,也是世界文明中唯一的其文明史是同一和连续的没有突然停顿的文明,是最为独特的一个。东周时期诸国征战社会秩序混乱是我国思想文化变动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史称“诸子百家”时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探讨流传了几千年,对我国文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几大思想学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 儒家是孔子创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又经孟子,荀子等人的丰富加工成为现今影响世界的学说。其内容博大精深,从个人到社会到自然规律无所不有。下面我将以孔子孟子为对象,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就我所喜欢的,了解的儒家文化做一浅谈。 孔子 一,孔子的比兴,比德与天人合一 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刘向《说苑杂言》。 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孔子家语》。比兴,是文学里常用的手法,也是古人常用的抒情言志的方法。上文中都是孔子关于君子德行的论述,借自然流水和美玉表达自己对个人品德的追求天人合一也是对一个人品德的审美和品评。 二,孔子的人生观审美 孔子的人生观是以顺情适性的自然之道为前提的。孔子认为顺应自然,并将自然规律发扬光大,是成就人生最高境界的前提。“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矩”既包括宇宙的生命法则,有包括人类的生命法则,体现了和规律与合目的统一。这种对自然的顺应,即能动地适应对象,是人生审美价值的重要内涵。人生情调:“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即在生命畅达的大好春光里,在闲适的生活中,孔子力图让自我活泼泼的生命与宇宙生命沟通起来,在外在形态中流露出内在情怀,使人的生命在”万物一体“的物我契合中得以畅达。这是一种顺情适性得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然境界及其自然这道的表现。 三,孔子的“尽善尽美”与“文质彬冰”的文艺审美 “文质彬彬”的文艺标准包含了形式之美与内容之美相结合的原则,是“尽善尽美”说在另一层面上的表述。都体现了孔子“仁”的精神。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原本是就个人道德修养而言,强调君子的文质皆备,即内质和外在纹饰的统一,“文”最初是指不同色彩的线条交错形成客观之视觉形象,也变成后天的文化包括礼,乐对人的造就,是一种形式美;“质”指基质和内容,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彬彬”朱熹注为“物相杂而适均之貌”,即文与质恰当的配合,“文质彬彬”不仅是道德评价也包括审美评价。 四,孔子独立不迁的人格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即其人格特立不迁之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见其热情痴迷之境乐观进取之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见其教人之心;“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论语泰伯》,见其为公之情。

解读“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

55 Contemporary Art 当代艺术 文/ 齐江华 简洁质朴返璞归真 ——解读“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 [摘要]无印良品是在日本独创的一个概念性商品品牌,其概念是创始人田中一光先生从他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中提炼而成。在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下,无印良品在简化造型的同时,也进一步简化生产过程,制造出一批造型简洁、朴素且价格适中的商品群。无印良品注重呈现产品的质地,包装力求简单朴素,使用环保的无漂白纸张做商品袋。这些明确的概念,让无印良品的商品给人们带来一种新鲜而且纯粹的感觉。这与当时过分讲究包装的商品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历史性而言,无印良品的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日本特性。同时,它作为一个优雅而质朴的生活提案,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无印良品;极简主义;禅的美学;留空的哲学 最近在读原研哉的一本书——《设计中的设计》,书中谈及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感触颇深,回想起在英国读书时,就无端地倾心于无印良品的设计,质朴而不失优雅。无印良品是一个简单而又极富内涵的品牌。简单,是因为它倡导简单的生活理念,产品设计返璞归真,甚至连品牌、LOGO 都省略了。极富内涵,是因为它蕴含着“禅”的简约之美,品牌价值甚至高于乔治?阿玛尼、圣罗兰、纪梵希等世界知名品牌。 无印良品是西友株式会社于1980年开发的私有品牌,最初旨在向消费者提供经济实惠的日用品、食品和服装,考虑到采用英文品牌名称在当时优势已经不明显,公司采用了“无印良品”这个日文名称,“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引申为无品牌,“无印良品”的意思就是“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为了赋予产品差异化的定位,无印良品的创意就是“便宜有理”。由于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低迷,一批低价品牌大行其道,无印良品就是其中之一。 无印良品由最初提供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逐渐升华为通过设计理念、美学主张、素材的选择、流程的设计、简洁包装、形象宣传等方式,来创造和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如今,无印良品已经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最具“禅的美学”的品牌。作为将“禅”作为核心理念的品牌,无印良品之所以在日本乃至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大行其道,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佛教禅宗传入中国后,禅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传入日本后得以发扬光大。禅学目前在日本广受欢迎,研究者众多。而当代西方人,对禅也兴趣浓厚,把它作为人生与科学的哲学,认为禅悟真正代表了东方关于精神自由的智慧。这也是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基础。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态度:“无印”即拒绝贴上一切标签,提倡简单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良品”则凸显出这种生活方式内在的高品质特性——简单并不等于无要求,朴素也可以很优雅。 无印良品的最初构想是以“素材的选择”、“工序的检讨”及“包装的简略化”为主题,来制造各种家庭用品,追求自然的风格、简朴的设计,并结合生活的实用性。所采取的做法则是“回到商品的起点”,先考虑它的机能,制造出最简单的商品;同时,相比较产品的规格或者外观而言,更注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希望能够提供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真正有意义的产品。几年之后,无印良品又在“朴实无华”的基础上拓展出了“自然”的概念,即活用素材本身的优良性来制作各种产品,以素材天然的颜色、不经漂染的程序,制作出了本色系列的“自然色系”。 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种生活的态度:简单、朴实、自然,并且富有质感。因此在它的理念中从不强调所谓的流行感,所有产品的款式和设计都不会随着潮流而走。与此同时,也不赞同标榜自我文化的优越性,不强调个性的凸显,所展示出来的永远是一种低调的自我品质,以及更接近于自然的存在姿态。

郭溪《林泉高致》的绘画美学思想

浅析郭溪《林泉高致》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摘要:郭熙的《林泉高致》为宋代画论名著,它集中体现了基于儒学的绘画美学思想。其中以绘画“四可”说来提升人格境界,以山水意象营构来扩展主体的胸襟、开拓审美视界;借营造山水之“势”来体现生命的张力,并在“三远”说的理论凝结中表达了画家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和性灵安顿。《林泉高致》不仅在绘画功能、构图和技法上有独到见解,而且在艺术精神和人生境界方面亦有智慧的表达,因而成为中国古典画学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四可山水意象势三远 《林泉高致》集,主要内容为宋代画家郭熙所撰,其子郭思后来将《林泉高致》做注并整理成集,约成书于宋政和七年(1117)。《林泉高致》涵盖深广,集中体现了郭熙精深的画学与美学思想,其中对山水画的起源、功能到构思、、笔墨,以及观照法式等,都有精辟的阐述。笔者在多次研读的基础上,就其中体现的郭熙绘画美学思想的几个层面做简要述评。

一、“四可”说之意蕴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北宋中期有巨大变化,突出的一点是多数山水画家摒弃隐居,不再强调山水画表现隐居的思想倾向。郭熙作为宫廷御用画家,适应山水画的发展趋势,及时从实践和理论方面给予总结。由于郭熙的山水画强调表现诗意,并提出山水画的“四可”价值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使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一开始就谈到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与功能问题,认为人们生在承平时代,想要“苟洁一身”,不必去隐归自然;借助山水画,完全可以不下堂奥而坐穷泉壑。这是对宗炳提出的“卧游”、“畅神”的绘画美学功能论的补充和发展,宗炳的“卧游”、“畅神”论是在道家和佛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而郭熙则不同,他主要是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待绘画的艺术功能问题。《山水训》曰:“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在郭熙看来,君子爱惜山水,主要是为了养素、啸傲、隐逸、常亲、常适,“快人意,获我心”。是为了养成淡泊虚静、素洁平常的内在的心灵世界。从而陶冶性灵,提升人格境界。 同时郭熙认为,“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欣赏山水,要“以林泉之心临之”。林泉之心就是审美的心胸,是超越世俗尘淖的真我的体现。

20世纪美学思想

一、20世纪现当代美学变化 20世纪是一个充满重大变革的世纪,是人类创造力空前高涨和迸发,创作出远远超出前19世纪总和的生产力的世纪,是人类科学文化突飞猛进、达到“知识爆炸”程度的世纪。在20世纪,人们的自然观、宇宙观、社会观、伦理观,乃至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并继续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革。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形成了作为现代西方文化一翼的现当代美学。 20世纪各种哲学、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色彩。而20世纪西方美学反传统倾向,则集中体现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反派。黑格尔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高峰,也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整个西方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所以反黑格尔,实质上就是反整个传统。而现当代西方美学的基本方向就是反黑格尔、逐步摆脱黑格尔影响的方向。 黑格尔美学首先是一种理性主义美学。他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基础之上,是理性决定感性、派生感性并与感性融合统一,才创造出美的艺术来,所以理性是灵魂。黑格尔把社会的人作为理念发展的最后、最高阶段,即绝对精神阶段,认为现实的人是思维(理性)与自然在更高阶段的统一,是理性的实现或是现实的理性。这是一种以颠倒形式表现出来的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倾向。 黑格尔美学又是一种“形而上”的即思辨的美学。从根本上说,这是由黑格尔美学的理性主义性质决定的。综观黑格尔三大卷《美学》,他的基本思维逻辑、构造体系的方式与理论阐述的程序,鲜明的体现了思辨哲学的特点。他不是从观察、描述感性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出发上升到理性的观念、逻辑,而是从“美的理念”出发,来演绎出现实的美和艺术的美;具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只是作为他进行美的理念发展的逻辑推演的例证和材料,只是作为他“理念感性显现”的先验理论框架中的填充物;整个理论推演是极其抽象的,充满思辨色彩。 20世纪西方美学恰好同黑格尔美学的上述两个基本方向背道而驰,可以概括为现代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两大思潮的流变更替。20世纪现代人本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是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这无疑使对黑格尔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传统人本主义美学的反派。另外,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无论是审美经验的描述,还是语言和逻辑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和主观经验主义基础上的,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审美经验或事实出发来进行推演和一般概括的,这是从另一侧面对黑格尔的思辨美学的反动。而科学主义美学“从下而上”的方法,正是对黑格尔“从上而下”的“形而上”的美学方法的变革。这不仅是方法的变革,而

中外美术史试题答案

中外美术史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为哪位画家的得意之作郭熙。 2.在书法方面哪位各家的书法破称为“瘦金书”赵佶。 3.《踏歌图》是哪位画家的得意之作马远。 4.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御龙人物帛画》。 5.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6.水墨山水画之祖指的是王维。 7.花鸟画作为一门独特的画科是在哪一时期形成的宋代。 8.青铜器中的“鼎”应归于哪一范畴之中礼器。 9.明代画坛上哪位画家在大写意花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徐渭。 10.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吴道子和曹仲达。 11.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捣练图》;《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 12.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13. “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14.我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唐代。 15.哪位名家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以及与其代表的美学思想.李成。 16.有关山水画的理论著作《笔法记》其作者是荆浩。 1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18.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 19.哪一时期被誉为“青铜时代”夏商周。 20.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最完整的青铜器是大编钟。 21.在我国的画坛上,用线被称为“春云浮空,流水行也”的是哪一位名家顾凯之。 22.名作《韩熙载夜宴图》为哪位画家所作顾闳中。 二.单项选择题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B)。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A)。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C)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4. “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A)。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5.元代永乐宫的壁画,其规模宏伟壮丽为世所罕见。永乐宫地处我国(B)。 A.山东省 B.山西省 C.河北省 D.河南省

美学考试资料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C)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 )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B)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向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 )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 )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C ) A、游戏 B、模仿 C、表现 D、娱乐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C )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1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D)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D )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C)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 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C ) A、毕达哥拉斯学派

简述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简述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简单” 纯朴” 禅意美学”在这个无处不品牌的时代,无印良品却在淡化品牌”品牌悖论的背后,却赢得了无数拥趸。好产品和好设计的本源是什么? 在中国市场,无印良品的产品还说不上便宜,但是,却拥有大量的拥趸。那么, 到底无印良品靠什么在打动消费者?或者说,无印良品可以给那些比较注重设计和美学的品牌什么样的启示? 1.简化”与克制”的设计理念。无印良品已有超过七千种产品,但是,从产品设计到海报宣传,都没有太多的语言。其设计师原研哉赋予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是空”(“EMPTINESS)。 趋势启示:能做到简”是很不容易,很多品牌今天面临的问题是,面对消费者琳琅满目的需求,往往难以克制”欲望,很多时候,让消费者心动的设计,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简”与减”无论对于产品开发还是品牌营销,都是值得去思考的两个关键字。 2■禅学与美学的结合。作为一代设计大师,无印良品的设计师原研哉追求设计日常化、虚空、白,崇尚万物有灵,无印良品被日本乃至全世界设计界认为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禅的美学”体现,带着一股禅意的美感,似有若无的设计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这种设计精神,接近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境界。 趋势启示:好的产品一定要有文化审美,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好的产品也需要向消费者表达出这种文化,将传统文化的一些要素通过设计语言进行表达就会有无穷的张力

3■贩卖生活哲学。无印良品也被称为生活形态提案店(Life Style Store)”,提倡简约、朴素、舒适的生活,拒绝虚无的品牌崇拜,直抵生活本质。无印良品商品的设计满足了消费者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潜在需要”,在这种相见恨晚”的心情下,许多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 趋势启示:人们为什么要为设计感付钱?打动消费者心扉的产品,驱动消费的功夫在设计之外,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一个品牌如果贩卖的是生活哲学,他影响的将是消费者的精神和灵魂。原研哉谈起无印良品的设计,提到欲望”,他说,欲望是创意的起点,如果一个物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期望而产生,那么期望的本质就会作用于物品的本质,制造欲望”是一切品牌需要去思考的核心。 4■洞察消费者的生活细节。无印良品努力寻找让生活更便利、更有味道的方法,无印良品常派设计人员登门拜访消费者,观察其日常生活,发现需求、寻找设计灵感。比如设计师观察到一般人睡前阅读最后一个动作是摘下眼镜、关掉床头灯,隔天早上第一个动作是用手摸索着找眼镜。所以开发出底座往中央凹陷的床头灯,让眼镜顺势靠在灯杆上便于拿取。 趋势启示:有很多品牌,总是认为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或者是将自己的设计思想强加给消费者,事实上,所有的创意和创新都来自于消费者的生活细节,以及生活场景中的痛点,然而,这一点要做到也不容易。如原研哉说:在我们的工作中,资本主义的逻辑被人性的逻辑微微超越。”工业化思维和品牌的自我世界,往往容易和消费者世界产生距离感。 5■文艺气息与风格。无印良品”便宜吗?其实有时候,便宜是一种主观感受。 无印良品的理念是合理就便宜”,就是说当你觉得这个产品优质并且有价值,那 么价格就不是核心,因此无印良品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改良开发成为独特的优

论文人画家的美学思想

论文人画家的美学思想 摘要:“文人画”又称“士人画”,因其创作主体大都是文人士大夫。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中国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历史发展史上重要的流派,他们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文人画家的美学思想包括文人画的题材趋同、文人画重意、文人画重笔墨、文人强调画诗书画合一。 关键字:文人画家 ; 美学思想 Abstract: "Literators’ painting" also known as "scholars’ painting",beca use they are created by literators.Literators’painting include the Literators’ sentiment and ideal.Chinese Literators’ painting is the importment genre in Chinese art history.which emphasize individuality expression and combination calligraphy,draw, poem. Literati artist's aesthetic idea reflect in similar subjucts,artistic conception,combin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paintings poetry. Key words: Literati painter ; esthetics ideology 一、何谓文人画 “文人画”又称“士人画”,因其创作主体大都是文人士大夫。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1]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2]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明代是文人画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吴门画派”和“浙派”,沈周、文征明、戴进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明代画家董其昌根据苏轼的“士人画”理论进一步提出画分南北宗和文人画理论,文人画的名字也正式被提出和使用。 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着一个相当长的演进过程。中国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历史发展史上重要的流派,他们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中国现代著名画家、教育家潘天寿曾这样说过,文人而兼画家,画家而兼文人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特点,中国绘画以此进入了超逸之境。 二、文人画的历史沿革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作。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历代文人更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也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此后文人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五代时以荆浩和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开创了独特的构图形式,他们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在创作上追求平淡天真和笔墨情韵,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艺术规范。南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等,他们在王维的文人画派基础上,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邓椿的“画者,文之极也”等理论

智慧树美学和人生章末测试答案解析

第一章 1 【单选题】(15分) 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A. √ B. × 答案:正确 2 【单选题】(15分)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A. √ B. × 答案:正确 3 【单选题】(15分) 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 A. 甲骨 B. 金 C. 小篆 D. 隶书 答案:甲骨 4 【单选题】(15分) ()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 A. 毛苌 B. 荀子 C. 董仲舒 D. 许慎 答案:许慎 5 【单选题】(20分)

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A. 鲍姆嘉通 B. 克罗齐 C. 柏拉图 D. 维科 答案:克罗齐 6 【单选题】(20分) 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的综合感觉为美的是()。 A. 毕达哥拉斯 B. 莎夫 C. 笠原仲二 D. 苏格拉底 答案:笠原仲二 第二章 1 【单选题】(10分) 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 A. √ B. × 答案“正确 2 【单选题】(10分) 康德的美学代表作是《判断力批判》。 A. √ B. × 答案:正确 3 【单选题】(10分) 休谟认为美的判断标准是人的主观趣味。 A. √ B. ×

答案:正确 4 【单选题】(15分) 提出美是“数的和谐”的人是()。 A. 苏格拉底 B. 高尔吉亚 C. 毕达哥拉斯 D. 芝诺 答案:毕达哥拉斯 5 【单选题】(15分) 马克思论述美的重要著作是() A. 《共产党宣言》 B.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C. 《法哲学》 D. 《私有制的起源》 答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6 【单选题】(20分)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 A. √ B. × 答案:正确 7 【单选题】(20分)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三原则是高华、匀称、明确 A. √ B. × 答案:错误

浅析无印良品的经典案例

「無印」,就是指「沒有商標」 「良品」,則是「好東西」 现在的社会太注重外表了,我们需要返璞归真的简单和朴素

目录 无印良品经营特色介绍 (3) 1 品牌释义 (3) 2 公司历史与发展 (3) 3 公司精神 (6) ☆品牌理念 (8) 4 公司管理 (8) 4.1 员工管理 (8) 4.2 营销策略 (8) 4.3 产品研发(“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 (8) 4.4 产品管理 (10) 4.5 两大悖论 (10) 5 公司文化 (12) 5.1 MUJI的企业文化 (12) 5.2 MUJI的企业文化延伸---禅的美学 (13) 6 经营理念 (13) 6.1 无印良品理念 (13) 6.2 材料的选择 (13) 6.3 工艺的检测 (14) 6.4 包装的简洁 (14) 7 品牌特色 (14) 8 商品特色 (15) 8.1 素雅色彩的应用 (15) 8.2 天然材料的使用 (15) 8.3 简约洗练的形态 (15) 8.4 绿色的包装理念 (16) 9 公司的视觉化设计 (16) 9.1 品牌标志 (16)

9.2 公司海报 (17) 9.3 公司网页 (18) 10 个人体会 (18) 无印良品经营特色介绍 1 品牌释义 无印良品MUJI是当今日本以至世 界都相当知名的品牌,主要从事商品 的企业、制造、销售。它的设计理 念、美学主张,素材的选择,流程的 检点,简洁包装、形象宣传等,已经 不只是创造一种商品品牌,而是推广 一种生活方式,无印良品致力于提倡 简约、自然、富质感的生活哲学,提供消费者简约、自然、基本,且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生活相关商品,不浪费制作材料并注重商品环保问题,已持续不断提供消费者具有生活质感及丰富的产品选择为职志。 无印良品是MUJI的中文翻译。MUJI是一个life style store ,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的商店。MUJI这个来自日本的品牌,本身却是以“无品牌”这一独创性概念营销全世界,MUJI起源于日文“Mujirushi Ryohin”,其含意为无品牌的商品。希望淡化商品对于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希望以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让现代的民众有另一种生活选择。 2 公司历史与发展 早晨,你可以穿着“无印良品”的睡袍,在“无印良品”的床上醒来,然后用“无印良品”的牙刷刷牙,喝“无印良品”咖啡机煮出来的咖啡,坐在

美学《浅析克罗齐直觉理论》

浅析克罗齐直觉理论 克罗齐,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克罗齐从其核心论点“直 觉即表现”出发,给直觉下了定义,通过直觉与感受、知觉的比较,得出直觉 的特点,直觉是抒情的表现,直觉就是美,直觉就是艺术,艺术的创造和欣赏 是统一的。在讨论他的美学思想前,必须先了解克罗齐对直觉的界定。 克罗齐的直觉定义是从康德那里发展过来的,要了解克罗齐的直觉我们就要首 先了解康德的“直观”理论。康德的直观也就是指感性认识,即心灵运用感受 印象等做成现实世界。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知识和对象发生关系,无论在什么方式上或用什么方法,其直接的关系是通过直观的,而一切思 想都是从直观取得其质料。”在康德那里,感性认识就是直观,克罗齐的直觉 从康德的直观那里而来并批判继承发展下来。 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开宗明义地声称直觉是一种知识,并指出了直觉 活动的独特性。他说:“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从 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 于诸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 就是概念。”在这段论述中,克罗齐鲜明地指出了直觉活动与逻辑活动的区别, 表明了直觉的独特性:从直觉的产生来看,直觉是由想象而来的;从直觉的内 容看,直觉是关于个体的,而不是诸个体的抽象(共相、普遍性);从直觉的 对象看,直觉是针对个别事物的,它并不关注个别事物之间的关系;从直觉的 结果看,直觉产生的是形象化的意象,而不是概念。 克罗齐认为,直觉即抒情的表现。他不承认世界上有“物质”存在,只承认“材料”的存在。这些“材料”是心灵的产物,它一旦经过直觉,就可以获得“形式”,转化为意象(万事万物)。一切直觉既来源于情感又表现情感。在 他看来,直觉就是心灵赋予杂乱无章的、无形式的质料、物质、印象以形式, 是心灵主动的、赋形活动。物质在他的世界中并不存在,人们只要通过直观的 感受就能转化为心灵上感动,只需要直接的感官形式才抒发或欣赏艺术。世界 并不具有真实的存在,不过是精神的一种假设而己,直觉以下的无形式的东西,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的,只有心灵赋予它以形式(直觉),它才存在,而这时 它只是心灵的活动的产物,因此,唯有精神才存在。在直觉即抒情的表现下, 人们只要在直觉的活动下,不管是快感,痛苦,还是自己就有的欲念,只要有 直觉的参与活动下,就可以在在直觉产生的感觉下转化为世界上的万事外物, 情感也就在这种转化中又转过来表现直觉活动下获得的心灵的产物。 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表现。他说:“每一个真直觉或表象同时也是表现。没 有在表现中对象化了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就还只是感受和自然的事。心 灵只有借造作、表现才能直觉”。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直觉只有在它以表现的 形式出现时,它才称得上是直觉。心里有了直觉到的形象的过程就等于“表现”了艺术,至于这心中的艺术写不写,画不画,做不做,那是无关的,直觉即艺术。人人都有直觉,人人都是艺术家。克罗齐认为产生直觉是人性的一种普遍 的倾向和能力,人们不能离开直觉,凡具有意象的一切人都是艺术家。一般人 的直觉和艺术家的直觉,只有量的多寡之分,而无质的同异之分,所以一般人 能了解和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分享艺术内心的美感。他认为。因为过去的美学

浅谈儒家思想在中国设计理念中的体现

浅谈儒家美学思想在中国设计中的体现 不同国家的设计因为本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展现出它不同的艺术特色与风貌。设计师切尔马耶夫有一句话:“历史的设计是设计的历史”。有什么样的素质、品格与本蕴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哲学、美学与艺术审美,就会有什么样的设计。中国的设计之所以具备它与众不同的审美格调和艺术风尚,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与审美品位的影响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儒家传统美学的理念在设计中也处处散发出它与众不同的芬芳和光彩。 (一)、爱人之美 儒家的主导思想就是“仁”。孔子曰:“仁者人也”,这个人,就是指爱人,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者爱人,是儒家最高道德理念,体现着一种朴素的对人的关怀。孔子对器具的议论非常多,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子不器”。这些思想常常被运用在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中。大部分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点,实用。因为有需求,所以有了设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实用是摆在第一位的。这种实用,就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是一种爱人之美。比如:陶器的设计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如作为取水器的小口鼓腹尖底瓶。设计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提出“设计到底是什么?”这个看似普通的疑问。设计究竟是什么?这样的自问在设计之初就应该纳入我们思考的行列。2002年美国第一夫人劳拉邀请荣获“国家设计奖”人士的白宫早午餐会上,谈到白宫这座精美的建筑时说:“设计,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设计,都是世界最伟大的推动力量——它让我们享受生活,享受追求的快乐”。从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来看,设计对社会的巨大推动力显而易见,设计的“人性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具体体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有一些公共艺术设计上一味的追逐纪念碑式的“标志性”而忽略了本应该具备的人文情怀;再如政府规划设计中对“绿色设计”近乎盲目的崇拜,不顾自身城市的实际情况兴建大面积的绿地、水面,而不考虑本已紧张到极限的城市水资源,如此等等。这些事情都违背了设计为人的思想,无疑是和儒家爱人的思想背道而驰的,也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这一美学思想,是孔子中庸哲学在美学上的反映,是对中国后世影响最大,最深远的美学思想。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实用,更在实用和审美的完美结合。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在艺术中常常表现为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审美形态。中国人往往欣赏“高雅”、“雅致”格调的艺术作品,同样在设计中也会追求一种美善和谐、形神和谐,强调以形表现神,神笼罩行,尽善尽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反对华而不实。这些思想体现在设计中都要求处理好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任何因素都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所以在大量的中国设计作品中,体现的都是一种和谐之美。使得中国设计始终洋溢着一种和谐柔美的精神,达到一种均衡、稳定、平和、典雅之美。 (三)、教化之美 儒家思想尽善尽美不仅仅是孔子对艺术的品评标准,也是对“君子人格”的要求。儒家思想从审美态度上来讲,确实有它重要的教化功能。而一个好的设计,感动和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背后支撑着它的设计理念。包豪斯的建立者格鲁皮乌斯也说过:“每一件作品都可以看做是内心深处的自我表现。只有那些事内在冲动之产物的作品才具有精神的含义。”一个好的设计首先应该具备正确的高尚的设计伦理观,而这个作品能够给观众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是巨大的。

无印良品艺术设计分析

无印良品艺术设计分析 130115118 袁梅 【内容摘要】无印良品是日本著名的百货品牌,其在成立之初,就对和品牌发展相关的各类艺术设计十分重视。在艺术设计的帮助下,不但实现了品牌的成功塑造,也使艺术设计本身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成为了众多艺术设计者研究和效仿的对象。文章从无印良品的发展谈起,就该品牌艺术设计作品所体现出的简约性、生态性、民族性和创意性等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无印良品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产品类分别以日常用品为主。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产品类别从铅笔、笔记本、食品到厨房的基本用具都有。最近也开始进入房屋建筑、花店、咖啡店等产业类别。 【关键词】无印良品艺术设计特征分析 一、日本无印良品简介 无印良品是日本著名的百货品牌,成立于1980年。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其所倡导的物美价廉的经营理念却得到了日本民众的普遍认可,很快便成为了日本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发展到今天,无印良品已经有了300多家专卖店,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其他百货品牌或企业不同的是,无印良品在成立之初,就坚持独立的艺术设计。其组建了专门的艺术设计团队,全面负责和企业发展相关的产品设计、海报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方面,在原研哉、深泽直人、杉本贵志等多位艺术设计大师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该品牌所特有的设计风格和特征,不但彰显了其特有的经营理念,还逐渐形成了一种品牌文化,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其各类艺术设计作品,也成为了很多艺术设计者纷纷研究和效仿的对象,这无疑是其品牌发展成功的又一种体现。 二、无印良品艺术设计的特征分析 1.简约性 一方面,无印良品秉承的是物美价廉的营销理念,这就要求艺术设计理念与产品营销理念相一致。如果卖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商品的宣传、包装等环节却是繁琐奢华的,无疑是一种自相矛盾。另一方面,无印良品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正是日本视觉艺术设计大发展的时代,整个日本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被各类铺天盖地的视觉图像所包围,让人们不禁产生了一种视觉审美疲劳。所以说,无印

美学选择题整理

选择题: 题目: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把认识的重点放在了 A.审美主体上 B.审美客体上 C.主客体关系上 D.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 解题指南:“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黑格尔提出的,认识的重点放在了审美客体上 题目: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A.哲学的方法 B.社会学的方法 C.考古学的方法 D.名俗学的方法 解题指南: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题目: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 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十八世纪 D.十九世纪 解题指南: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1750年,所以选18世纪。 题目:把理念论作为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哲学家 A.赫拉克利特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解题指南: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的 题目:最基本、最普通的形式规律是 A.均衡对称 B.对比调和 C.节奏韵律 D.多样统一

解题指南: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形式规律。 题目:在“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 A.德谟克利特 B.博克 C.达尔文 D.弗洛伊德 题目: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大类的哲学家是 A.西塞罗 B.博克 C.康德 D.黑格尔 题目:不属于优美形式特征的是 A.秀丽 B.柔媚 C.娇小 D.粗狂 题目:把体积数量的大称为“数学的崇高”和力量的巨大称为“力学的崇高”的哲学家是 A.博克 B.康德 C.黑格尔 D.席勒 解题指南:“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是康德提出的。(多选出现过) 题目:把解释学与生命哲学结合起来并使其发展成为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的哲学家是 A.施莱尔马赫 B.狄尔泰 C.海德格尔 D.伽达默尔 题目:属于类似联想的诗句是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瓦片” D.“马后桃花马前雪” 解题指南:类似联想:指两件事物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 题目:提出审美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A.布洛 B.尼采 C.海德格尔 D.弗洛伊德 解题指南:布洛提出的审美距离说。

克罗齐美学的启示

克罗齐美学的启示 一、克罗齐的哲学-历史体系概述 克罗齐是二十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他是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的最大代表。克罗齐观点的形成过程是漫长而又复杂的,直接给予他有力影响的是黑格尔、维科和弗·德·桑克蒂斯。这三个人代表了克罗齐的三大兴趣:哲学、历史和文学。克罗齐的哲学体系基本上是在本世纪最初的二十年内形成的。他写了四卷本的《精神哲学》,其中依次论述了美学、逻辑学、经济学、伦理学和历史。他是个唯心主义者,并从一元论的角度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否认物质和自然界的存在,“连研究精神与其并不存在的对方这两种概念之间的联结和相互关系也是没有根据的”。他认为,我们思维的实质或题材是心理、生活或精神。人们只能确信心理或精神活动的存在,而任何“超验”实体的假设都是不正确的。由此他把哲学定义为关于精神的科学。他说:“精神就是整个现实……除精神以外没有其他现实,除精神哲学之外没有其他哲学。”他把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等同起来,把哲学和历史也等同起来。 依照克罗齐的学说,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这两者属于低高“两度”,彼此循环产生。这两度又各分为两阶段。认识活动分为直觉的和逻辑的,实践活动分为经济的和伦理的,相应于直观、抽象、经济及伦理活动的是美、真、利、善的概念,分别归美学、逻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来研究。这四者构成了哲学,而历史是对精神、生命和人类活动的具体研究,它于上述四种概念都可应用。因此,历史是最宏伟深奥的学科,并与哲学本身同一。历史学家必须对他所研究的事件进行理解和评价,因此又成为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因为理解和评价事件就必须要使它们再现和复活。 克罗齐对黑格尔的批判是两方面的。他不但反对超出直观和在抽象活动之外去思索任何“超验”实(体),甚至对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这种超验实体的观点也不能接受。他认为原则上绝不能承认物质世界的存在,即使把后者理解为观念的异在也不行。他“不能容许两元论”的“烦琐哲学的偏见。”另一方面,他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认为黑格尔哲学有两个基本缺点:把辩证法推广到“并不存在的自然界”;第二,辩证法的基础是概念的对立性和矛盾性,而不是概念的差别性。因此,他用“相异面”来代替“对立面”,用概念上的依存来代替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过程。他认为,“纯粹概念”即“真实的存在”本身,就是辩证法的唯一范围,概念的一致和差异这一思辨原则决定着存在的基本形式,“差别的联系是环形的,因此它是真正的统一;相反,把对立面推广到精神和现实的形式上,这不会造成代表一个真正无限性的环形,而是导致无限性的运动”。克罗齐站在对立面的统一是“唯一的真理”的立场上,从根本上否认对立面的斗争和相互转化,并且认为对立概念和差异概念的混同是“黑格尔的体系里在哲学上所犯的所有错误”。 从哲学思想上来讲,克罗齐是个唯心主义者。但是,从当时意大利现实情况来看,他的活动和观点,却有着进步的意义。他的广泛的文化创举使二十世纪意大利的极端停滞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话大大地活跃起来,恢复了意大利古老的文明荣誉。同时,他又给予猖獗一时的法西斯主义和居统治地位的教权主义宗教思想以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