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内蒙古
- 格式:docx
- 大小:48.63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草原分布在哪?草原是种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形态,分布于各大洲。
属于土地类型的一种,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
小编整理了世界最大草原的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草原分布在哪?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
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公尺之间,总面积约93000平方公里。
年平均温度0℃左右,无霜期85~155天,年降水量250~350公釐左右,能种植春小麦、马铃薯及少量蔬菜,这里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牧草王国”之称。
它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伊利集团在此地建有专属伊利牧场,并于2014年7月作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拍摄地进行拍摄。
1 地理环境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1]呼伦贝尔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呼伦贝尔草原年平均温度0℃左右,无霜期85~155天,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50~350mm左右,年气候总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年温度差、日期温差大。
能种植春小麦、马铃薯及少量蔬菜。
[2]2 自然资源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当今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
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
它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3 代表景点呼伦贝尔的陈巴尔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被当地人称为第一曲水,此地是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
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作文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作文(精选38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作文篇1今年暑假,我妈妈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
大草原开阔壮美的景色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清晨,雾慢慢地从山头漫过,天空变幻出淡淡的蓝色或是浅浅的灰色,像是慢动作的魔术。
云彩分散地躺在天上,一片一片的,形状各异。
过了一会儿,一道光线小心地穿过云层,金光四色,让草原顿时明亮起来,绿地显得更加饱满清新。
上午10点多的时候,草原上起风了,风使劲吹的时候,只见雾在风中翻滚、升腾、追逐、奔涌,原来文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异的魔术师了。
一个小时后,太阳把雾赶走了,也把云驱散了,它又占领了天空的制高点。
中午,牛羊都出来了,它们趴在草地上,懒洋洋的好像在享受阳光浴。
一阵风吹来,小花小草翩翩起舞,好像在召开歌舞盛会,中午的大草原真是美不胜收啊!夕阳西下,只见橘红色的.太阳就在地平线的上面,仍迟迟不肯回家。
它旁边的云就像被火烧过似的,火红火红的。
慢慢地太阳落山了,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
夜幕降临,星星和月亮悬在天边,他们守护着草原,给草原平添了朦胧的美感。
天高云淡,绿野仙踪,壮观美丽,自由奔放,呼伦贝尔大草原成了我回忆中最亮丽的色彩,真希望永远融入那无边广阔的绿色中。
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作文篇2来到了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一望无际。
脚下踩着的是草地,远处看到的是草地,和天边连在一起的还是高低起伏的草地。
一大片一大片碧绿出现在眼前。
散在草丛里的蒲公英花,像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一片蔚蓝映入眼中,大朵大朵的云,匆匆忙忙的往前走,就像赛跑似的`。
成群的牛羊在河边悠闲地吃着青草、晒着太阳,牧民骑着摩托车、喊着响亮的号子,驱赶那些跑远的牛羊。
内蒙古市区名称引言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下辖9个地级市,这些地级市包含了许多具有独特魅力的市区。
本文将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各个地级市的市区名称及其相关信息。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呼和浩特市下辖10个城区,包括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等。
其中,回民区是呼和浩特市的核心商业中心,拥有众多商业街和购物中心。
包头市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包头市下辖6个城区,包括昆都仑区、东河区、青山区等。
昆都仑区是包头市的中心城区,拥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景点。
乌海市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沿海城市,位于渤海湾畔。
乌海市下辖3个城区,包括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
海勃湾区是乌海市的主要商业区,也是乌海市政府所在地。
赤峰市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赤峰市下辖8个城区,包括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等。
红山区是赤峰市的中心城区,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风景名胜。
通辽市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是一个重要的农牧业和能源基地。
通辽市下辖4个城区,包括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等。
科尔沁区是通辽市的主要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
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
鄂尔多斯市下辖7个城区,包括东胜区、康巴什新区等。
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最繁华的地方,也是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
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之一。
呼伦贝尔市下辖7个城区,包括海拉尔区、扎赉诺尔区等。
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是一个重要的农牧业和能源基地。
巴彦淖尔市下辖4个城区,包括临河区、五原县等。
临河区是巴彦淖尔市的主要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
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北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内蒙古市区名称1.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下辖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等11个地级行政单位。
本文将重点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城市及其特色。
2. 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呼和浩特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草原文化而闻名。
这座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如赛罕塔拉草原、五塔寺等。
2.1 赛罕塔拉草原赛罕塔拉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南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郊型草原景观。
这里有广袤无垠的草原,绿茵如海,还有壮丽的蓝天、白云和清澈的湖泊。
游客可以在这里骑马、观赏草原风光,体验牧民生活。
2.2 五塔寺五塔寺是呼和浩特市的一座佛教寺庙,位于城区西南部。
这座寺庙建于明代,是内蒙古地区最早的佛教建筑之一。
五塔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壁画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3. 包头市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该地区的工业重镇。
这座城市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达的工业而闻名,并被誉为“钢铁之都”。
3.1 包头国际钢铁城包头国际钢铁城是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完善的钢铁交易市场。
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钢铁企业和交易商,是中国钢铁行业最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
3.2 青山矿区青山矿区是包头市的一个煤矿开采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这里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包头市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4. 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中国最大的牧区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广袤的草原、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著名。
4.1 额尔古纳草原额尔古纳草原位于呼伦贝尔市北部,是中国最美丽、最原始的草原之一。
这里有无垠的草地、湖泊和河流,还有各种野生动植物。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野外探险、骑马旅行等活动。
4.2 满洲里口岸满洲里是中国与俄罗斯边境上最重要的口岸之一,也是呼伦贝尔市对外开放的窗口。
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景点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草原、沙漠、湖泊等自然景观的地区。
以下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十大景点,这些景点代表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1.呼和浩特大召寺:是内蒙古最大的佛教寺庙,具有悠久的历史
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坝上草原:包括乌兰布统、克什克腾、赤峰一带,是著名的草
原风景区,有广袤的草地、奇特的地貌和丰富的牧民文化。
3.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最大的高寒湿地之一,是候鸟的重要栖
息地,也有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
4.响沙湾:位于阿拉善盟,以其巨大的沙丘和悠扬的沙漠音响而
著名。
5.乌兰察布大草原:是内蒙古最重要的牧区之一,有广袤的草原、
丰富的草原文化。
6.库伦草原:位于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最美丽的草原之一,风
光宜人。
7.阿拉善右旗:这里有茫茫的沙漠、翠绿的胡杨林,还有丰富的
古代文化遗址。
8.阿拉善左旗:以其独特的雅丹地貌和神秘的大海道而闻名,是
地理学和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地区。
9.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这里有优美的大草原、浩瀚的沙地、神秘
的古戈壁滩,以及丰富的马赛文化。
10.满洲里市:位于中俄边境,是一个融合中俄蒙文化的城市,有
独特的国际风情。
以上景点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多样性,包括了草原、沙漠、湿地等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内蒙古草地资源管理的生态经济综合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中国北方的草原之州,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资源及其重要性对于全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其广袤的草地资源,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同时还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生态屏障之一。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内蒙古草地的生态状况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对于内蒙古草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内蒙古草地资源管理的生态经济综合研究展开讨论,旨在为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内蒙古草地资源概况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包括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草原等多种类型。
这些草地不仅为畜牧业提供了重要的饲料来源,还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自然保护区。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等原因,导致内蒙古草地的生态功能下降、生产力减弱。
三、生态经济综合管理的重要性面对上述问题,生态经济综合管理成为了内蒙古草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生态经济综合管理,可以实现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同时,通过科学的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可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经济综合管理策略(一)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例如,通过实施退耕还草、草畜平衡等政策措施,减少过度放牧对草地资源的破坏;通过给予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二)科技支撑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草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例如,通过开展草地改良、种植优质牧草等措施,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抗逆能力;通过应用遥感技术、GI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草地资源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
(三)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例如,制定和实施《草原法》、《自然保护区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草地资源的保护范围、管理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草地资源的行为。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哪一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西里尔蒙古文:ӨвөрМонгол)或“内蒙”,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地级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县级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市辖区。
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内部,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12.3%;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全境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族、回族、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类发展指数为0.722(高);2012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经济蓝皮(2015~2016)》认定内蒙古为中国大陆6个步入高收入阶段和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单位之一。
内蒙古与京津冀、东北、西北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密切,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区,也是是中国八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一。
内蒙古旅游导游欢迎词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今天学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内蒙古旅游导游欢迎词。
内蒙古旅游导游欢迎词篇1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西部,距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经棚镇约90公里,保护区地跨达来诺日、达尔罕乌拉和阿其乌拉三个苏木,保护区的西北部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相邻,南部为小腾格里沙地的东段,西以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的边界为界,东距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80公里,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2′—117°00′,北纬43°11′—43°27′,总面积公顷。
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候鸟重要的集散地之一。
因此,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沙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内蒙古高原上著名的内陆湖泊生态系统,遍布保护区全境的湖泊、河流、沼泽及湿草甸等构成了占保护区总面积%的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它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起到了主导作用。
保护区西北部的玄武岩台地及湖积平原上是宽阔坦荡的大草原,这里发育着内蒙古高原最具代表意义的栗钙土禾草草原。
在保护区南部的小腾格里沙地上是别具特色的榆树疏林草原景观区,它是草原地带较特殊的一种类型。
在保护区东南部的波状沙丘中,沙坨地植被与湿地植被镶嵌分布,这里疏林、灌丛、草甸、植被及沼泽植被环状分布,从而构成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沙地草原景观类型。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现已查明有鸟类16目36科160种。
在保护区内分布的国家重点动物中,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序列属A级—1的有:黑颧、丹顶鹤、白枕鹤、大鸨、玉带海雕、黄嘴白鹭等6种;属A级—2的有:灰鹤、蓑羽鹤、大天鹅等3种;属中国特有种B级的有:赤颈小天鹅、鸢、雀鹰、普通狂、白尾鹞、灰背隼、红角隼、黄爪隼、长耳号鸟等11种。
内蒙古赤峰市简介:内蒙古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内蒙古历史:内蒙古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
1973年在呼和浩特东北发现的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发生于与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同一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
春秋战国之前,一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和东胡人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游牧生活。
战国后期,燕国、赵国、秦国的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内蒙古南部定居。
如赵武灵王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境内始建云中城。
“赵长城”经过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
燕将秦开击败东胡之后,构筑“燕北长城”,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宁城。
秦朝修筑万里长城,连接从前各国的长城,以防御匈奴。
内蒙古南部,如云中郡,是边防重镇。
而北部塞外主要是匈奴人和乌桓、鲜卑等东胡人的领地。
西汉时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取胜,匈奴势力北迁、西迁。
在整个汉朝及其后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南匈奴人和东胡人逐渐和华夏民族融和,形成今天的汉族的前身。
汉朝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设立郡县。
如(前127年)西汉设置五原郡,辖境相当于今巴彦淖尔盟东部、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地。
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吕布就出生于此。
内蒙古名称由来:“内/外蒙古”的名称虽然让人感觉是中国中心的产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蒙古语中,内蒙古被称为“?bür monggol(罗马字母拼音)”。
这里?bür的意思是南部、内部、前方等,而满语与此相同。
这和蒙古人、女真人面向南方中原的传统地理观相关。
汉语的内/外蒙古的名称来自满语或蒙古语。
在蒙古,当“内/外蒙古”被翻译时,有时翻译成“内/外蒙古”,有时是“南/北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长的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地理属性:* 目前属于中国北部边疆,但实际范围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北),接邻八个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
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的区别
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是中国的两个主要牧区,它们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牧业发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地理位置: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拥有广阔的牧区。
而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部,也是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有广袤的草原牧区。
气候条件:新疆的气候多样,牧区涵盖了高寒山区、高原草地以及沙漠地区。
气候干燥,冬寒夏热,适合牧畜生产。
内蒙古的气候也较为干燥,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且寒冷。
牧业发展:新疆的畜牧业以绵羊养殖为主,绵羊的毛皮和羊肉是该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
此外,还有少量的牛、马、骆驼和家禽养殖。
内蒙古的牧区以养牛、养羊为主,牦牛、蒙古马等也是该地区特有的畜牧品种。
内蒙古的畜牧业规模相对较大,也是中国最主要的肉类生产基地之一。
文化背景: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牧区的居民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他们保留了丰富的游牧民族文化。
内蒙古以蒙古族为主要民族,传统蒙古族的牧民文化深厚,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方式在这里得到保留和传承。
总的来说,尽管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都是牧业发达地
区,但它们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畜牧业结构和文化背景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这些区别也使得两个牧区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模式。
内蒙古5句话的事实和道理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内蒙古是我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陲地区,以其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于世。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总面积超过118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主,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油气资源富集区。
内蒙古还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最大的羊毛产区。
内蒙古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降水较少,干旱少雨,气温变化较大,是极具挑战性的生存环境。
第二篇示例: 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世界上第二大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区,主要是由蒙古族、汉族、回族等民族组成。这种多民族共存的局面,展现了中国民族团结的精神,也丰富了内蒙古的文化底蕴。
内蒙古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地区,拥有着丰富的煤炭、铁矿、油田等自然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内蒙古是一个牛羊育种的重要地区,以牛羊养殖业为主要产业,被誉为“草原牧区”。内蒙古的牛羊产品以其优质和独特的风味享誉全国,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内蒙古还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如坝上草原、额尔古纳湿地、呼伦贝尔大草原等。这些风景名胜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为内蒙古的旅游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内蒙古是一个拥有着丰富资源、多元文化和独特风景的地区,其发展潜力巨大,必将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希望内蒙古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内蒙古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示例: 内蒙古是我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境地区。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内蒙古以其广袤的草原、壮丽的风景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于世。 内蒙古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是一个适合畜牧业和农业发展的地方。草原上肥美的牛羊,果香四溢的水果,以及各种谷物都是内蒙古的主要农产品。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一章牧草的分布和区划
中国牧草主要分布在以下省份: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牧草资源。
这里的牧草种类繁多,适宜放牧。
青海省: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高原省份,也是著名的牧区之一。
这里气候寒冷,但由于高海拔和湿润的环境条件,适宜生长各种牧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新疆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地区,拥有广阔的牧区。
这里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适合畜牧业发展。
西藏自治区:西藏被誉为“天堂之城”,这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对于牧草生长非常有利。
牧民们以养殖牛、羊等家畜为主要生活方式。
此外,中国还有其他一些省份也有一定的牧草分布,例如甘肃、四川、吉林、黑龙江等地。
这些地区均具备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牧草生长和畜牧业发展。
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内蒙古牧区
秦为胜
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
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
北方和西部各省区是我国天然草原的主要分布区。
西部十二省(区、市)草原面积3.31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4.2%;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六大牧区省份草原面积共2.93亿公顷,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3/4。
我国南方地区草原以草山、草坡为主,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面积约0.67亿公顷。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
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
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
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
最大的草原牧区。
内蒙古牧区东起大
兴安岭,西至额济纳戈壁,面积88
万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积13.2亿亩约
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
各种牧草近千种。
大小牲畜4000万
头,居全国首位,牛羊肉产量居全国
第二,牛奶产量为全国第四,绵羊毛、
山羊毛及驼毛产量居全国第一。
从东
到西随距海距离增加,导致降水不断
减少,牧区草场依次出现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畜种也相应
地由牛、马、绵羊向山羊、骆驼过度
分布,载畜量由东向西递减明显。
全国四大牧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最高的是内蒙古牧区,它地处温带地区,热量条件好,东部距海相对较近,降水较充足,牧草生长量大,且质量好;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等优良畜种,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具备较高的生产能力。
呼伦贝尔大草原一般指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它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因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
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
这里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
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不仅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
它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时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面积107.86万公顷,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中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锡林郭勒草原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寒冷、多风、干旱,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90天~120天,年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为150㎜~400㎜。
锡林郭勒草原不仅植被类型繁多,而且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锡林郭勒草原是中国境内
最有代表性的丛生禾草枣根茎禾草(针茅、羊草)温性真草原,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亚洲东部草原亚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
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类型独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并能全面反映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