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7
化学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答案【篇一:5年中考3年模拟样章分析】纲解读:全面解读、客观分析、精准预测明确中考方向,统计分析考情,精准预测命题,科学备考指导2.五年中考:最全面、最权威、最经典(a组:河北中考原题;b组:全国中考原题)五年中考真题,答案全解全析,题组科学汇编,考点强化训练3.知识清单:知识习题化,考点清单化常考点总结,习题化呈现,疑难点肢解,易混点明晰4.突破方法:突破重点、掌握方法、提升能力诠释重点难点,突破思维界限,传授方法技巧,做到举一反三5.三年模拟:名校命题,难易分组,实战演练基础题组——重基础,巩固知识方法;提升题组——重提升,强化解题能力6.智力背景: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二、目录第一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二水溶液专题三碳和碳的化合物专题四金属金属矿物专题五常见的酸和碱专题六盐化学肥料第二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七分子、原子、离子专题八元素和物质的分类专题九化学式、化合价第三部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十物质的性质变化化学反应类型专题十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十二燃烧与能源专题十三化学与生活专题十四化学与环境第五部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专题十五实验基本技能专题十六气体的制备与检验专题十七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专题十八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第六部分专题拓展专题十九信息给予题专题二十开放性试题专题二十一探究性试题专题二十二图表、标签题专题二十三理科综合题答案全解全析三、试题选择分析五年中考:最全面、最权威、最经典(a组:河北中考原题;b组:全国中考原题)三年模拟:名校命题,难易分组,实战演练(河北和全国各地模拟试题,有期末试题、联考试题、一模试题、二模试题)四、2014年与2013年五三产品的变化1.考纲解读化繁为简,表述简洁考纲解读2014年表头【篇二:三年中考三年模拟( 一 )】一、积累与应用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计划专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1.1空气 氧气(2013年版)【【教材放大镜】12氮78,氧21,0.94是稀气,还有两个0.03,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化学计算常用到,时刻牢记在心底。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⑴实验原理及方法: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 ,生成 固体。
密闭容器内压强 ,大气压将水压入密闭容器,通过测定进入容器中的 的量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⑵实验现象:红磷 ,生成大量 ,水进入原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体积的 。
⑶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a 、红磷的量 ;b 、装置 ;c 、装置未冷却到室温。
⑷实验讨论:①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 。
②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 。
如果大于1/5可能原因? 。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⑴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是排放到空气中的粉尘(可吸入颗粒)和有害气体两大类,其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 、一氧化碳、 和臭氧。
⑵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环境,其中 、和 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⑶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有:①改进燃料结构,使用 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积极 ,提高空气的自净能力;③工业 三废 后再排放等。
■重点疑点讨论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单质组成的化合物”这种说法对吗?你怎样理解? 2、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对吗? 你能计算出来吗?(提供数据,空气密度 1.293g/L ,氧气密度1.429g/L) 3、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为什么说空气的成分又是复杂可变的?其对人类和其它动植物的生存有什么影响?⑴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 色 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 , 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 色。
⑴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a.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查-装-收;b.高锰酸钾制氧气: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③检验:把 伸入集气瓶中,若 则证明是氧气。
身边的化学物质(一)引言概述:在我们的生活中,身边到处都是化学物质。
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及其相关特性和用途。
通过了解这些化学物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正文:一、食物中的化学物质1.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人体中起着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2.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食物的基本单位,它们是身体的主要构建酶,组织和细胞。
二、日常用品中的化学物质1.洗涤剂:洗涤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清洁和去除污垢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护肤品:护肤品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如保湿剂、防腐剂和香料,用于保护和滋养皮肤。
三、医药品中的化学物质1.药物成分:医药品中的化学物质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药物成分可通过催化反应或与细胞的特定受体结合来产生疗效。
2.药物配方:药物配方中的化学物质是在药物制备过程中的辅助剂,它们有助于药品的稳定性和输送性。
四、工业产品中的化学物质1.塑料:塑料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产品,它们由聚合物组成,能够承载和保护各种商品。
2.涂料:涂料是用于保护和美化建筑、家具和汽车等表面的化学物质,具有抗腐蚀、防水和耐久性。
五、环境中的化学物质1.污染物: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大气中的颗粒物、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们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2.水中的化学物质:水中的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农药和药物残留物等,它们可能对水源和水生生物造成污染。
总结:化学物质无处不在,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性和用途,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这些化学物质,以保护我们自己和环境的健康。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1、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最多的成分是氮气,其次是氧气。
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约4/5),氧气21%(约1/5),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固态氧是淡蓝色的可燃物文字表达式反应现象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木炭碳+氧气—二氧化碳红热(燃烧)白光铁丝铁+氧气—四氧化三铁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蜡烛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黄色火焰白光、水雾硫硫+氧气—二氧化硫(刺激性气味有毒)淡蓝色火焰蓝紫色火焰镁条镁+氧气—氧化镁耀眼的白光、白色固体(白烟)x红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有毒)白烟x氢气氢气+氧气—水淡蓝色火焰、水雾x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A、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B、火柴梗----引燃铁丝C、火柴梗即将燃尽时伸入----防止造成氧气不纯D、瓶中事先放少量的水或沙子----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A、氧气不纯B、铁丝表面有锈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可分为:剧烈的氧化反应如燃烧、火药爆炸;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制品的腐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4、氧气的用途:A、供给呼吸B、支持燃烧(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5、工业上制取氧气:方法分离液态的空气(物理变化)【原理液态氮气的沸点低于液态氧气】6、实验室制取氧气:一、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KMnO4K2MnO4MnO2O2紫黑色固体绿色固体黑色固体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也可用热的毛巾),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松手后,导管中会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液柱)(2)、装:装入药品(3)、定:固定试管(先下后上,先左后右)(4)、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移动酒精灯,后集中加热)(5)、收:收集气体(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收集,因为刚出来的气体为空气。
日常身边的化学知识:
1. 金属器皿为什么会变黑?因为铁与人们的汗液中喊着的硝酸银、硝酸铜等酸性溶液反应,生成了银和铜。
2. 为什么使用含氟牙膏能防止龋牙?因为含氟牙膏中的氟能与牙齿表面坚硬的釉质发生反应,生成更易溶于酸的物质,从而防止细菌侵蚀牙齿。
3. 食盐中加碘是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病。
4. 为什么铁刀切过咸东西后会生锈?因为咸东西中含有盐,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的腐蚀。
5. 为什么石灰水能数虫子?因为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够使昆虫脱水而死。
6. 为什么铝壶底部会凸起?因为水垢受热后会分解,铝壶底部的热传导系数大,热胀冷缩的系数小,所以加热时底部凸起。
7. 为什么长期使用化妆品会导致皮肤过敏?因为化妆品中可能含有一些刺激性物质,如酒精、染料等,长期使用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皮肤过敏。
8. 为什么衣服会褪色?因为衣服在洗涤过程中会受到摩擦、揉搓、拉扯等外力的作用,这些外力会导致衣服纤维中的染料分子脱落,从而使衣服褪色。
9. 为什么肥皂能够去污?因为肥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污渍更容易被冲洗掉。
10. 为什么新装修的房间会有异味?因为装修材料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这些物质会释放出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上是一些身边的化学知识例子,化学知识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应用,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事物,理解各种现象背后的原理。
经典专题卷一身边的化学物质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oo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O-16S-32Cl-35.5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6常州)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2.(2016淮安)人体内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3.(2014常州)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硝酸钾B.氯化钾C.氨水(NH3-H2O)D.碳酸氢铵4.(2015苏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仁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5.(2016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6.(2016泰州)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A.红磷B.硫黄C.木炭D.蜡烛7.(2014苏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8.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硬水和软水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8.(2014泰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9.(2016南京)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O2B.N2C.COD.CO210.(2014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11.(2016南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洗涤衣物适宜使用肥皂B.二氧化锰可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C.吸人甲醛或一氧化碳会危害人体健康D.铝合金与钢铁相比具有密度大、易腐蚀的特点12,(2015泰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13.(2015宿迁)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B将100gKC1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1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仁常温下将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D.从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14.(2014苏州)下列关于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溶液温度迅速升高C浓硫酸因有很强的吸水性而被装入干燥器中使用D.浓硫酸腐蚀衣物和皮肤是物理变化15.(2014苏州)下列有关纯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难溶于水B.纯碱是碱而不是盐C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D.纯碱中含有少量的小苏打可以用稀盐酸除去16.(2015无锡)如下图所示:若关闭H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n阀,紫色小花不变红。
身边的化学物质讲学稿一、地球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物,空气中主要含有的气体为和,另外还有等气体。
可燃物之所以能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因为空气中有的存在,温室效应是由于空气中含量的增多而导致的。
2、O2的化学性质①O2可以和很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C、S、P、Fe、Al、CO、H2、CH4、C2H5OH等物质的燃烧都是由于它们和O2反应的结果,记住它们与氧气反应的现象,请写出其中三种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象上述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反应,在上面几个反应中,O2都是剂,具有性。
②由于许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显现不同的现象:在军事上可以利用的燃烧来制照明弹,利用的燃烧来制烟幕弹,做铝与氧气反应时,要在集气瓶瓶底放点水或者沙子,目的是,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是用在空气中燃烧实现的,点燃前需要验纯的是,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是可再生的能源,将它加入汽油中,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③如何检验CO、H2、CH4三种气体?二、水的组成、净化和保护1、回忆电解水的实验,填写下面空格(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现象:①②(3)实验结论:①②2、按照单一操作过滤、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蒸馏四种净化水的效果由低到高的顺序为3、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的水叫水,含有较少或者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叫水,我们可以用来区别它们,现象是。
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的方法获取水以降低水的硬度。
三、碳和碳的化合物1、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许多种,如、和就是碳的单质。
不同的碳单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所以有不同的用途:金刚石由于,所以可以用来切割玻璃;石墨由于,所以可以用在干电池中作为电极,活性炭由于具有性,所以可用于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气。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不同,是由于两者导致的。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②在点燃或者高温条件下,碳具有性和性,请分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的化学性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情景复习专题一空气、O2、CO、CO2生活情景之“夺命菜窖”3月23日对于居民李大爷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
在平房居住李大爷和老伴想到后院菜窖里取点菜,没想到,李大爷差点把命搭在一个小小的菜窖。
他进入菜窖后,突然感觉到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全身无力。
李大爷这才想起来,菜窖封了一冬天,肯定是中毒了,但是已经晚了。
张大娘见状慌了神,大喊救命,赶紧拿起手机拨打了社区民警的电话。
民警们火速赶到了现场,来到现场后,李大爷还在离地面1米多的地方,民警赶紧想办法将李老爷拽回到地面,并将李大爷送上了“120急救车”。
经过抢救,李大爷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此,民警提示:进入菜窖之前先打开窖门通风,排除污浊空气,否则不适合进入。
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情况如下:请阅读完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大爷为什么会有“中毒”的症状?体现物质的哪些性质?(2)打开菜窖时气体成分与正常空气成分有何不同,为什么?(3)为什么民警到现场后将李大爷拽回了地面,体现了物质的什么性质?(4)如何通过实验检测此时气体中的主要成分?(5)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气体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6)一般情况,人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应先做什么实验?为什么?参考答案:(1) 久未开启的菜窖中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体现了氧气供给呼吸,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的性质。
(2) 正常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二氧化碳含量约为0.03%,菜窖里的菜经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一些氧气,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使得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3)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地面下聚集得相对较多。
(4) 用绳子将一充满水的集气瓶伸入菜窖内,将集气瓶中的水全部倒出,把集气瓶从菜窖内拉起,到菜窖口时迅速塞上瓶塞,此为菜窖内气体。
打开瓶塞,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出现浑浊说明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
(5) 如下图:图一 图二图一:二氧化碳体积分数=×100%图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100%(6)做灯火实验。
批扯州址走市抄坝学校高一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鲁教【本讲信息】一. 教学内容:身边的化学物质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你们升入,成为一名高中生!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性的多,根底性强,学好初中化学知识,培养好相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同学们中考后两个多月的长期暑假,会遗忘掉不少化学内容。
因此,我们准备用2~3周时间复习初中内容,切实做好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为学好高中化学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的复习内容准备按4个专题进行。
主要形式是问题设计,问题分析。
争取以题带理。
这节课我们首先进行专题一的复习。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一. 化学物质无处不在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我们的周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物质。
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化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一门。
可以说化学物质无处不在,正是化学才使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魅力无限!思考: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酒精可用作液体燃料〔〕〔2〕用铜或锌可以冶炼金〔〕〔3〕铁桶可以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4〕用干冰可实现人工降雨〔〕〔5〕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燃料油〔〕〔6〕利用太阳能将水变成氢能源〔〕〔7〕石墨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8〕铜的性质不活泼,是制造餐具、炊具的良好材料〔〕〔9〕熟石灰可用作食品、衣物存放的枯燥剂〔〕〔10〕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轮船的理想材料〔〕二. 物质变化随时发生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前者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后者指有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
如冰的熔化、酒精的挥发属于物理变化。
而酿酒、制药、炼铁、生锈、食物腐败、蜡烛燃烧都包括多个复杂的化学变化。
日常生活生产中物质变化随时随地发生,往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常蕴含着多个复杂的变化。
例如蜡烛的燃烧,既有石蜡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物理变化,还有石蜡蒸气和烛芯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变化。
专题一化学造福人类(1)从衣、食、住、行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自火的使用,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
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化学科学在合成各种化学药物,消灭传染病、治疗疾病、人体保健和延长寿命诸多方面都已经或即将作出应有的贡献。
例如:青霉素的发现、合成和应用拯救了垂危的病人。
燃烧某些石油产品,为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生产的洗涤剂、化妆品、化纤衣料和各种建筑材料,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化肥工业的发展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带来了希望。
(2)从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科技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各种催化剂的开发改进了工业的流程;新型农药的开发与使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了毒副作用;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人工器官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及骨骼都可实现人工制造了;化学在军事武器中也广泛应用:武器的灵魂——火药;恐怖的云海——烟幕弹;致命的火神——燃烧弹;战场上的魔影——化学武器。
在科技方面,如:一氧化氮具有神奇功能,能治疗如高血压、血凝失常、免疫功能损伤、神经化学失衡、性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痛苦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疾病,甚至对抑制癌症有重要作用。
(3)从能源、材料、环保等方面认识化学的作用“西气东输”工程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提高了天燃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对于减少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而海底深处的“可燃冰”和海水的综合利用,核能、水能、潮汐能、风能、地热能及其他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有效防止了能源的枯竭。
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从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现代纳米、导电塑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使我们步入新型材料时代。
如被人们称为未来的钢铁、21世纪的金属材料“钛”及其化合物,除用于制造飞机、火箭、导弹、舰艇等方面,在医学上也有独特的用途,可代替损坏的骨头等。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一. 教学内容: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生!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性的多,基础性强,学好初中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同学们中考后两个多月的长期暑假,会遗忘掉不少化学内容。
因此,我们准备用2~3周时间复习初中内容,切实做好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为学好高中化学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的复习内容准备按4个专题进行。
主要形式是问题设计,问题分析。
争取以题带理。
这节课我们首先进行专题一的复习。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一. 化学物质无处不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我们的周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物质。
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化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
可以说化学物质无处不在,正是化学才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魅力无限!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酒精可用作液体燃料()(2)用铜或锌可以冶炼金()(3)铁桶可以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4)用干冰可实现人工降雨()(5)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燃料油()(6)利用太阳能将水变成氢能源()(7)石墨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8)铜的性质不活泼,是制造餐具、炊具的良好材料()(9)熟石灰可用作食品、衣物存放的干燥剂()(10)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轮船的理想材料()二. 物质变化随时发生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前者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后者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
如冰的熔化、酒精的挥发属于物理变化。
而酿酒、制药、炼铁、钢铁生锈、食物腐败、蜡烛燃烧等等都包括多个复杂的化学变化。
日常生活生产中物质变化随时随地发生,往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常蕴含着多个复杂的变化。
例如蜡烛的燃烧,既有石蜡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物理变化,还有石蜡蒸气和烛芯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变化。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本身所表现出的状态、颜色、气味、挥发性、密度、熔点、沸点等,我们称之为物理性质,而物质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例如酸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碱中和、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等。
思考:1. 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1)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2)食盐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3)硝酸钾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多。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有关。
(2)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
解析:(1)溶剂性质、溶质性质、温度。
(2)用热水溶解食盐;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污。
2. 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两种常见物质。
(1)用化学方法区别这两种固体,可以选择下列哪一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A. 白酒B. 米醋C. 纯净水D. 酱油(2)王军同学不慎在精盐中混入了少量纯碱,他想重新得到精盐,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固体混合物过量稀盐酸−→−−−−−溶液蒸发−→−−固体方案二:固体混合物过量稀硫酸−→−−−−−溶液蒸发−→−−固体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
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
(3)假设(2)中固体混合物有53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1)醋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选B。
(2)固体混合物遇到过量稀盐酸,碳酸钠与之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和水,再蒸发,最后得到固体氯化钠;而遇到过量稀硫酸时,碳酸钠与之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再蒸发,最后得到固体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不符合要求。
(3)80%三. 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明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我们特别重视对初中实验的复习与回顾。
请思考下列问题:1. 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A. 玻璃容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 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以用镊子D.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解析:中学实验的反应容器大多是玻璃容器,象试管、烧瓶、烧杯等等,但是并不是玻璃容器都可以作反应容器,如量筒、试剂瓶,表面皿等不行。
故选A。
2. 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的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过滤时要注意:二底三靠,上述的后果是待过滤的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收器,过滤失败。
3. 某地曾经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由于没有按照医疗规程核对药瓶标签,误将酒精当做葡萄糖输入病人体内,造成严重的酒精中毒事件。
以此为鉴,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否则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解析:实验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取用药品时,一定要认真核对药品标签,以免取错用错药品,否则实验失败,甚至发生事故。
【典型例题】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 SO H O ()42212·,它在水中能全部电离成自由运动的K Al SO ++-、、342。
某同学为了探究明矾的净水原理,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由以上实验可知:明矾的净水作用与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有很大关系。
解析:(1)明矾能溶于水;(2)明矾能净水;(3)硫酸铝能净水;(4)硫酸钾不能净水;(5)氯化铝能净水;综上所述,明矾的净水作用与Al3+有很大关系。
【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个或两个正确答案)1. 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作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A. ①③B. ③④C. ①④D. ②④2. 下列最适宜为潜艇里驾乘人员呼吸提供氧气的反应是_____A. 电解水制氧气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 氧化汞受热分解制氧气D. 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3. 小强同学仔细观察某食品的配料表:白砂糖、精面粉、奶油、食盐,你认为此食品中不包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A. 糖类B. 油脂C. 无机盐D. 维生素4. 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的顺序合理的是______①化学沉淀(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淀④加热煮沸A. ③②①④B. ③①②④C. ③①④②D. ①③④②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 任意丢弃大量的塑料食品袋。
塑料薄膜等不会造成“白色污染”B. 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会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C. 风能,太阳能,氢能都属于绿色能源D. 碳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碳铵肥效6.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 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坏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B. 供暖系统使用水供暖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 医疗方面可以用蒸馏水制取生理盐水D. 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以考虑用过滤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 档案材料要用碳素水笔填写B. 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和后,得到100mL酒精溶液D. 没有封闭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8. 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NH3),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A. M由四种元素组成B. M是氧化物C. M中含有水D. M不稳定9. 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的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搀和成“假奶粉”B.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10.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A. 不慎将酸或碱溶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B.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C. 不要尝实验室里任何药品的味道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二、填空题11. 现有含碳物质: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O;④CO2;⑤Na2CO3,已见报道的还有:⑥C60;⑦C3O2;⑧C4O3;⑨C5O2;⑩C12O9等。
(1)其中属于碳单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属于碳的氧化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
(2)根据CO与CO2两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中碳元素或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变化与反应物的关系,确定将C3O2转化成CO2所需要的另一反应物,类推写出C3O2完全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12.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想在一块平整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刻上“保护环境”四个大字,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三个步骤来实现这一设想。
现提供石蜡、小刀、盐酸、水、火柴等用品,根据需要你还可自选其他实验用品。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13. 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微溶于水;而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发生反应:H2O+3NO2==2HNO3+NO。
现将一支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滴过石蕊试液的水的烧杯中(如图),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
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
(写出1种即可)三、探究题14. 下图是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一瓶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该气体的猜测:甲认为该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应该是氢气;乙认为该集气瓶口朝上放置,应该是二氧化碳;丙认为既能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又向上放置,应该是氧气。
(1)你支持____同学的观点。
(2)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要求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15.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冲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1个小“枕头”。
他们认为使用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的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