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门(修改)
- 格式:ppt
- 大小:12.58 MB
- 文档页数:93
鳳蝶類分類地位:動物界(Animalia)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昆蟲綱(Insecta)/鱗翅目(Lepidoptera)/鳳蝶科(Papilionidae)1.鱗翅目為昆蟲綱中的第二大目。
包括蝶和蛾二大類,其中大多數是蛾,蝶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10%,共有五科(180屬421種)。
台灣已知鱗翅目有80科1949屬4448種。
2.生活史是經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
3.成蟲有兩對翅,上面覆滿鱗粉,口器則呈曲管狀。
生活史蝴蝶生活史中每一時期各負責不同的任務,幼蟲其負責攝食儲存足夠的養分以供給發育,蛹期雖為不食不動時期,但身體卻在其中發生很大的變化,而成蟲則須負起繁殖下一代之工作。
而各時期之長短則會因種類、溫度和氣候而改變。
熱帶地區有的種類卵期3天,幼蟲期8天,蛹期約7天,共18天便完成羽化;溫帶地區發育快的種類需要8週,有的則需一年才能完成生活史,在冬季低溫時還會進入冬眠。
而熱帶地區有些蝴蝶則需以夏眠來渡過夏季不良之環境。
生活史(卵)卵為蝴蝶一生之開始,大多數蝴蝶會將卵產於食草植物嫩葉上。
每種蝴蝶卵之形狀、大小、顏色和花紋均不相同,可由卵之外觀來分辨所屬科別。
生活史(幼蟲)蝴蝶幼蟲的基本構造大多類似,但因種類其幼蟲形狀與外觀也有不同。
幼蟲頭部之後有13節體節,前3節為胸部,餘為腹部。
大部分蝴蝶的幼蟲體表不具有毛,如果在野外發現長滿許多毛的蠕蟲,可能是蛾類幼蟲。
而幼蟲發育所需時間短則三週,長則達半年以上。
蝴蝶幼蟲期會隨著種類、生長環境的溫度與食物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不同。
生活史(蛹)蝴蝶的終齡幼蟲在充份成長之後,經過蛻下最後一次皮,便進入蛹期,通常老熟的幼蟲會找尋隱密的地點化蛹。
蝴蝶的蛹為裸蛹,形態有二大類,一為帶蛹,以臀鉤區固定於絲座上,另吐一絲線懸掛於胸部以支持上半身,例如鳳蝶科、粉蝶科;另一為垂蛹,以臀鉤區固定於絲座上,身軀則倒懸垂掛於絲座上,例如蛺蝶科。
即將羽化的蛹,可由蛹殼顏色來辨別,在蛹殼若可看出翅膀花紋顏色,是代表蛹即將羽化。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等。
全世界约有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动物种数的80%。
节肢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
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节肢动物门两侧对称,异律分节,身体以及足分节,可分为头、胸、腹3部,或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每一体节上有一对附肢。
体外覆盖几丁质外骨骼,又称表皮或角质层。
附肢的关节可活动。
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蜕皮。
循环系统为开管式。
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为鳃或书鳃,陆生的为气管或书肺或兼有。
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系统,有各种感觉器官。
多雌雄异体,生殖方式多样,一般卵生。
生活环境极广泛。
全世界约有100万余种,可分5亚门:三叶虫亚门Trilobitomorpha、螯肢亚门Chelicerata、甲壳亚门Crustacea、六足亚门Hexapoda、多足亚门Myriapoda,其中昆虫纲Insecta就有100万种,约占动物界总种数80%。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节肢动物门••拉丁学名:Arthropoda••别称:节肢动物••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三叶虫亚门、螯肢亚门、甲壳亚门、六足亚门、多足亚门••种:约110~120万现存种••分布区域:世界各地形态特征节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
由一列体节构成,异律分节,可分为头、胸节肢动物门、腹三部分,或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
例如:昆虫纲(蝗虫)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甲壳亚门(虾)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二部分;蛛形纲(蜘蛛)动物身体分头胸部、腹部;多足亚门(蜈蚣)动物身体分头部、躯干部。
身体的分部在生理机能上也出现了分工:头部:感觉和取食中心;胸部:运动和支持中心;腹部:营养和繁殖中心。
生长环境海水、淡水、地面、土壤以及动、植物体内、外都是它们生存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