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月亮上的足迹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60
《月亮上的足迹》语文教案范文《月亮上的足迹》语文教案本文关键词:月亮,足迹,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语文教案本文简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本文叙顺序和记叙文的要素。
2.迅速掌握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1.掌握快速阅读技巧。
2.了解文中的航天知识。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鼓励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2.启示学生向航天员学习,培养他们勇敢、镇定的《月亮上的足迹》语文教案本文内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本文叙顺序和记叙文的要素。
2.迅速掌握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1.掌握快速阅读技巧。
2.了解文中的航天知识。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鼓励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2.启示学生向航天员学习,培养他们勇敢、镇定的心理素质。
二、学法引导这是一篇记实报道。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
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学用一课时。
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重点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补充一些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1.课文的结构方式“概说——评说”。
2.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难点: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讲解分析,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六、教学步骤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参考答案)指名学生回答第1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
主备课人匡菊招授课人授课时间:2008年__月__日课题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知识与能力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2.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时间顺序3.掌握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准确平实的说明语言4 .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畅谈,互通有无,增长见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重点重点:准确地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难点及突破难点:理解课文最后的一句话的意思,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学法指导导读讨论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引人课题。
播放一段登月过程的录像片,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类探访月球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朱长超是怎样用手中的笔这一真实历程的呢?好,我们一起看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二、学习词语,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畅谈昂首挺立遥遥在望可望而不可即三、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③登月成功(10-15) 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④返回地球(16 — 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指名学生回答第2题,其他同学在书上作好标记。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提问: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提问: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足迹》教案标题:《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3. 通过阅读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辨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月亮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2. 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3. 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不同的天体(地球、月亮、太阳等),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学生跟读或自主阅读。
随后提问学生,确保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问题1:月亮是怎么形成的?问题2:月亮上有足迹吗?是谁留下来的?Step 3:课文解读(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挂图的形式,介绍月亮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解释文中相关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如“月壤”、“太空舱”等。
Step 4: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为学生介绍新词汇,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Step 5: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到月亮上留下足迹,你希望做什么?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告诉他们需要给出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答案。
Step 6:展示和总结(5分钟)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思考。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并整理《月亮上的足迹》相关知识的作业。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现和思考更多有关月亮的奇妙之处。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更深入的月亮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月亮观察活动,记录观察结果,并从中总结月亮的不同形态和特征。
月亮上的足迹作文《月亮上的足迹》写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部过程,指出人类终于现实第一次登月的重大意义,激发人们为探索宇宙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上的足迹,希望你们喜欢。
月亮上的足迹作文篇1月亮上的足迹对面街上又传来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震得我头皮阵阵发麻。
我再也睡不下去了,于是披衣下床,走出门外。
外面的月亮好皎洁呀!我呆呆地望着高悬在天空的月亮,陷入了沉思:月亮是否也像地球一样,到处充满了噪音……想着想着,我变得好轻好轻,最后竟驾着飞船飞向了天空。
天上的雾好浓呀!一层层将我包围住,使我喘不过气来。
飞船费力地拨开云层,向月亮飞云。
不一会儿,雾稀了,月亮也到了。
“好美的星球!”我走下飞船,傻眼了。
一排排粗壮的桂花树开满了金黄银白的花,玉兔在底下跳来跳去;那一幢幢宫殿像是用洁净的水晶砌底……这里无灰尘,无污染,地球上哪儿找得到?!我不禁发出感叹,我刚掏出摄影仪,嫦娥突然出现在我眼前,她莞尔一笑,说:“请别拍照!”“为什么?”“唉,上次我扔了一颗千年桃树给你们,可没等结果,花早已经被摘光了。
如果让你们知道,那我们的心血不就付之东流了吗?”听了她的话,我哑口无言。
嫦娥又说:“就是因为你们任意破坏,才会造成今天的下场,有时,我们也深受其害啊!”我为是地球人而羞耻。
这时嫦娥牵着我的手,带我参观月宫。
一路上,嫦娥指着座座花园,幢幢宫殿,向我讲解他的方法。
我用心地记在脑海里。
最后,我到了天女园。
还没进园子,阵阵香味迎风飘来,让人精神顿佳。
这时,一位身着淡绿色衣裳的仙女来到面前,我一见面就责怪起她来了。
“这能怪我吗?是你们不珍惜我的花。
我撒多少,你们破坏多少,也不计较后果,也不会晓得,很多人因为污染死亡,河流因污染断水……”我又一次被震醒了,急切地问:“难道就没有解决的方法了吗?”“有!”天女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改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人的意识。
”我浑身热血沸腾,激动地握住她的手,“放心吧!没问题的!”天女信任地点了头。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登月全过程。
2.深入理解登月的重大意义。
3.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赏析生动的语言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入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让中国沸腾的日子,你能想起来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吗?(杨利伟乘坐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了多长时间?(16个小时)杨利伟只是在太空遨游了十几个小时就令我们振奋不一了。
早在1967年,美国的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人就向全人类报告了一条消息:鹰已经飞上了月球。
他指的鹰是指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
古往今来,月亮总是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想,直到1976年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阿波罗在古希腊神话中是太阳神的名字,那时一个具有伟大力量的人。
那么以阿波罗来为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宇宙飞船命名,可见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意义重大。
下面我们就可以跟随19课作者的笔来跟踪了解这次登月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感知内容快速默读课文,把表示事件的关键词语划下来,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2.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少距离,多长时间? 3.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4.拿出示意图结合登月的几个阶段进行简要说明。
默读完后,四人一组讨论明确:1.本文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时间顺序2.76万公里、195个小时3.准备、升空、登月、返航4.让学生结合自己画的示意图上台介绍。
(注:宇航员登月后作了哪几件事情?)研读赏析自由讨论,全班交流1.研读文中重要的议论性的句子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说说为什么要把时间精确到秒?2.研读文中恰当精美的描写性的句子,谈一谈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比如:a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高达一百多米。
b他们小心翼翼的登上登月舱,甜甜的睡了七八个小时。
C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他们激动的在狭窄的指令舱里紧紧的握手。
七年级《月亮上的足迹》原文课文七年级《月亮上的足迹》原文课文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 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量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
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月亮上的足迹对面街上又传来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震得我头皮阵阵发麻。
我再也睡不下去了,于是披衣下床,走出门外。
外面的月亮好皎洁呀!我呆呆地望着高悬在天空的月亮,陷入了沉思:月亮是否也像地球一样,到处充满了噪音……想着想着,我变得好轻好轻,最后竟驾着飞船飞向了天空。
天上的雾好浓呀!一层层将我包围住,使我喘不过气来。
飞船费力地拨开云层,向月亮飞云。
不一会儿,雾稀了,月亮也到了。
“好美的星球!”我走下飞船,傻眼了。
一排排粗壮的桂花树开满了金黄银白的花,玉兔在底下跳来跳去;那一幢幢宫殿像是用洁净的水晶砌底……这里无灰尘,无污染,地球上哪儿找得到?!我不禁发出感叹,我刚掏出摄影仪,嫦娥突然出现在我眼前,她莞尔一笑,说:“请别拍照!”“为什么?”“唉,上次我扔了一颗千年桃树给你们,可没等结果,花早已经被摘光了。
如果让你们知道,那我们的心血不就付之东流了吗?”听了她的话,我哑口无言。
嫦娥又说:“就是因为你们任意破坏,才会造成今天的下场,有时,我们也深受其害啊!”我为是地球人而羞耻。
这时嫦娥牵着我的手,带我参观月宫。
一路上,嫦娥指着座座花园,幢幢宫殿,向我讲解他的方法。
我用心地记在脑海里。
最后,我到了天女园。
还没进园子,阵阵香味迎风飘来,让人精神顿佳。
这时,一位身着淡绿色衣裳的仙女来到面前,我一见面就责怪起她来了。
“这能怪我吗?是你们不珍惜我的花。
我撒多少,你们破坏多少,也不计较后果,也不会晓得,很多人因为污————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染死亡,河流因污染断水……”我又一次被震醒了,急切地问:“难道就没有解决的方法了吗?”“有!”天女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改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人的意识。
”我浑身热血沸腾,激动地握住她的手,“放心吧!没问题的!”天女信任地点了头。
忽然,我的头被瞌了一下。
睁开眼一看,原来是倚在树干上睡着而做的一个梦。
我抬头向月亮眺望,月亮依然皎洁,我暗下了决心,非让地球的环境比过月亮不可!2————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月亮上的足迹(1)
引子月亮计划
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有许多奥秘等待着人类去探索。
2080年
上官紫趴在窗台前看着漫天星河,看着那皎洁的明月,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去探索月亮。
可她没有告诉父母,因为她的父母每天都忙于工作。
上课时,上官紫一直心不在焉的。
下课后,她的闺蜜兼同桌——欧晓璐,问她原因,她只好如实回答。
“如果你要去登月的话,嗯……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件事情一定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才行。
我父母就是做飞船的,而且他们也很喜欢冒险,并且他们也希望我做一个敢于冒险的人,我想他们应该会同意的。
”欧晓璐说。
“那我今天回家就去征求我爸妈的意见。
”
回家后,上官紫一直在找机会和她的爸妈提起这件事,终于有机会了,她鼓起勇气,向爸妈说出她内心的想法。
本以为爸妈会骂她,但结果却令她出乎意料:“刚好,爸爸想要开发一个月球的项目,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既然你提出来了,那么就由你去吧。
”
听到这个回答,上官紫兴奋得一蹦三尺高,赶紧给欧晓
璐打了个电话!
第二天放学后,上官紫找来欧晓璐制定计划。
“我们首先要给这个计划取一个名字,就叫‘月亮计划’怎么样?”欧晓璐说道。
“可是我们人太少了,再多叫几个人怎么样?我去找齐玲莲和梁嘉佳,你去找米芸和诺伊媛,然后我们组成‘登月小组’一起登月吧!”
几个月后,登月小组开始了登月之旅,经过几分钟后,她们到了,打开舱门的一瞬间,眼前的景象让她们膛目结舌。
月亮上的足迹读书笔记月亮上的足迹读书笔记篇一:《月亮上的足迹》读后感《月亮上的足迹》读后感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月亮上的足迹》一课。
人类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产生了很多神话传说。
如:嫦娥奔月、吴刚砍树。
他们把月亮当作本体,用无数的喻体尽情描述。
可是月球离地球大约有38万公里,遥远的距离使人类在月球上留下足迹十分艰难。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飞船终于把人类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月亮上的足迹》写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指出人类第一次登月的重大意义。
结尾写了阿姆斯特朗评论他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这句话说明了此次登月的意义,这一小步凝聚着汗水和梦想。
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向外层空间发展,人类未来是美好的。
这篇课文使我想到许多。
我国以古代神话人物命名的嫦娥工程,将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
XX年9月25日发射的神舟七号,代表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火星、木星??,乘着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宇宙中遨游。
愿月球上留下更多人类的足迹。
月亮上的足迹读书笔记篇二:初中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月亮上的足迹》读后感写作是语文的综合积累,是包括字词句的联系,写作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文基础的扎实。
这篇初中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月亮上的足迹》读后感,希望可以巩固你的基础。
《月亮上的足迹》写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部过程,指出人类终于现实第一次登月的重大意义,激发人们为探索宇宙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这篇课文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们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就如2003年10月15日,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内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
经过这次伟大的探月,我国又利用嫦娥奔月工程,又造了神舟六号,并发射成功,载两名宇航员飞上太空,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经过,使每个中国人都信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