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加速度计研究的进展[1]
- 格式:pdf
- 大小:284.31 KB
- 文档页数:4
微加速度计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微加速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微小加速度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微加速度传感器和一个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微加速度计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航天、医疗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重点介绍微加速度计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术现状: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微加速度计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仪器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微加速度传感器技术有压电、电容、激光干涉等。
其中,压电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微加速度计中。
2.信号处理技术:微加速度计产生的信号较小,需要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目前,常用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模拟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
模拟信号处理一般采用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来处理信号,而数字信号处理则通过模数转换、滤波、数字滤波器等算法来实现。
3.精度和灵敏度:微加速度计要求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
目前,微加速度计的精度一般能达到0.001g,灵敏度可达到0.0001g。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加速度计的精度和灵敏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非线性和温度稳定性:微加速度计的非线性和温度稳定性也是技术现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非线性误差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目前常用的微加速度计的非线性误差在1%以内。
而温度稳定性是指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精度是否得到保证,目前主要解决方案是采用温度补偿技术,使得微加速度计在不同温度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发展趋势:1.小型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加速度计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航天、医疗等领域,对微加速度计的要求是体积小、重量轻。
因此,微加速度计的小型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高精度:微加速度计的精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改进传感器的设计、提高信号处理的技术水平,使得微加速度计的精度进一步提高。
3.多功能化: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微加速度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增加传感器的功能,实现多种物理量的测量。
微加速度计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微加速度计(MEMS Accelerometer)是一种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造的加速度计。
它采用微小尺寸的结构和集成电路技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加速度计的技术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现状1.工作原理2.制造工艺制造微加速度计所使用的主要工艺是MEMS技术,该技术能够制造微小尺寸的结构。
通常的制造过程包括晶圆制备、光刻、薄膜沉积、刻蚀等步骤。
光刻技术用于制作微结构的图案,薄膜沉积技术主要用于制作压电材料或者电容层,刻蚀技术用于去除多余的材料。
3.主要应用领域微加速度计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最为常见的应用是运动传感器,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中的屏幕旋转、晃动检测等功能。
此外,微加速度计还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导航系统、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领域。
二、发展趋势1.功耗和敏感度的改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加速度计的功耗和敏感度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当前的微加速度计功耗已经非常低,可以非常适用于移动设备等对电池寿命要求较高的场景。
同时,新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发展使得微加速度计的敏感度得到了提升,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加速度的变化。
2.结构的优化微加速度计的结构优化是提高其性能的关键。
当前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到尺寸和功耗的要求,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优化结构,增加输入力的量程,提高对高加速度和低加速度的响应能力,并降低温度的影响。
3.多功能集成随着对微加速度计应用场景的需求不断增加,多功能集成的趋势也逐渐明显。
未来的微加速度计可能会集成陀螺仪、磁场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以实现更全面的运动检测和姿态跟踪功能。
此外,还可能加入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数据传输。
4.高温工作能力目前,微加速度计的工作温度通常在-40°C到85°C之间。
然而,在一些特殊应用场景中,例如汽车发动机的振动监测,需要更高的工作温度。
微加速度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系)摘要:微加速度计相对于普通加速度计有许多优点,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按检测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电容式,压阻式,压电式,谐振式以及光学 式等。
本文详细论述了这些微加速度计的原理及最新进展,此外也列举了一些新 式的微加速度计,最后对微加速度计的市场应用和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关键字:微加速度计最新进展市场应用发展趋势Abstract: Comparing with general accelerometers, microaccelerometer has many advantage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lots of fields. Microaccelerometer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typ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including capacitive type, piezoresistive type, piezoelectric type, resonant type, optical types, etc. This letter investigates principle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above-mentioned microaccelerometers and lists some novel types. Finally, the discussion about market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 for microaccelerometer are shown.Keywords:microaccelerometer; latest development; market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trend引言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是由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而来,起始于上世纪80 年代,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时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
手机中的微加速度计的原理和应用1. 引言手机中的微加速度计是一种重要的传感器,可以测量手机在空间中的加速度。
它常被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倾斜感应、步数统计以及游戏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手机中微加速度计的原理和应用。
2. 微加速度计的原理手机中的微加速度计主要基于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技术。
它采用微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微小的质量加速度来确定手机在空间中的加速度。
微加速度计通常由微喷射器、微型质量块、压电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
当手机发生加速度变化时,微喷射器会向质量块喷射精确的微量燃料,使质量块发生微小的位移。
压电传感器可以测量质量块的位移,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电路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等处理,最终输出手机的加速度数据。
3. 微加速度计的应用3.1 倾斜感应手机中的微加速度计可以用于倾斜感应,通过测量手机的加速度变化来判断手机的倾斜角度。
例如,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倾斜手机来控制游戏角色的移动方向。
此外,倾斜感应还可以应用于手机的自动旋转屏幕功能,当手机被倾斜时,屏幕会自动旋转以适应用户的观看角度。
3.2 步数统计手机中的微加速度计可以用于步数统计。
利用手机的加速度变化,可以分析用户的步态并计算出用户的步数。
这对于健康监测和步行健身等应用非常重要。
手机中的微加速度计通常与其他传感器(如陀螺仪)协同工作,提高步数统计的准确性。
3.3 游戏控制手机中的微加速度计在游戏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感知手机的加速度变化,玩家可以通过倾斜手机或摇晃手机的方式来控制游戏角色的行动。
这种交互方式使得游戏更加具有沉浸感,并且对于某些类型的游戏(如赛车游戏)来说尤为适用。
3.4 动作识别手机中的微加速度计可以用于动作识别。
通过分析手机的加速度变化,可以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动作状态。
这对于一些健身应用或虚拟现实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健身应用中,可以通过手机的加速度变化来记录用户的运动情况,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运动状态。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是微机电系统的英文缩写,是将微米尺度的机械系统集成到微电子芯片中的一种技术。
MEM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传感器、生物医学、微电子器件等。
其中,MEMS加速度计是一种常用的MEMS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在三个不同轴向上的加速度,并且可以识别物体的轴向。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是MEMS加速度计中一种常用的构型。
它采用了电容原理,通过测量微机械加速度感应器上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加速度。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是MEMS技术领域内的热门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一、基本原理电容原理是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工作的基本原理。
电容是指两个金属板之间的介质的电容量。
当这两个板移动时,电容量会发生变化。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中将一个金属板固定在MEMS芯片上,另一个金属板通过弹簧与芯片相连。
当芯片受到加速度作用时,会使另一个金属板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导致电容量的变化。
二、主要结构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主要结构包括加速度感应器、电荷放大器、微控制器等。
加速度感应器是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核心,在其中电容变化进行检测。
一般情况下,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中还安装有环境和其他干扰的过滤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对电容变化进行放大和处理,数据可以传输到微控制器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制备材料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制备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绝缘材料、机械支撑材料等。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中金属材料一般采用铝、金、铜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其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
对于绝缘材料的选择,一般会选择具有较好电介质性能的材料,如氧化硅、氮化硅等。
机械支撑材料则需要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
四、制备工艺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制备工艺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即MEMS芯片制备和封装。
MEMS加速度计的原理和运用MEMS加速度计(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Accelerometer)是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加速度传感器。
它可测量物体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并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智能手机、运动追踪、汽车安全系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MEMS加速度计的原理和运用。
一、MEMS加速度计原理静态感应器通常由一个固定不动的基板、附着在基板上的引力传感器,以及一个用于测量引力传感器偏转的电容器或压阻器组成。
在无外力作用时,引力传感器受到引力的作用,不会发生偏转。
移动感应器通常由一个能够相对于基板移动的质量块和一个弹簧组成。
当物体在一些方向上加速时,质量块由于惯性而相对于基板发生位移,这一位移会引起弹簧产生恢复力。
通过测量恢复力的大小,可以确定加速度的大小。
MEMS加速度计一般采用压电效应或电容效应来实现测量。
在压电效应中,当质量块位移时,压电材料会产生电荷。
而在电容效应中,质量块的位移会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荷或电容的改变,可以确定加速度的大小。
二、MEMS加速度计的运用1.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MEMS加速度计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中。
它可以检测手机的姿态、方向和动作。
例如,当手机倾斜时,加速度计可以检测到这一变化,并通过软件算法实现屏幕自动旋转功能。
此外,加速度计还用于运动游戏和步数计数等应用。
2.运动追踪3.汽车安全系统4.工业应用5.医疗设备6.飞行器和航天器总结:MEMS加速度计基于质量的惯性效应实现加速度测量,通常采用压电效应或电容效应来实现。
它在智能手机、运动追踪、汽车安全系统、工业应用、医疗设备和航天领域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MEMS加速度计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和多样化。
mems加速度计原理
MEMS加速度计是一种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制造的加速
度传感器。
它采用微小的质量偏转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MEMS加速度计的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
以加速度。
它包括一个微小的质量块,在加速度作用下会偏转。
具体原理如下:
1. 弹性梁原理:MEMS加速度计的核心部件是微小的弹簧梁
结构。
当加速度作用于传感器时,其内部的弹簧梁会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
通过测量形变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加速度大小。
2. 微机电系统技术:MEMS加速度计通过微电子加工工艺制
造出微小的机械结构,这些结构可以识别并测量加速度。
常见的结构包括悬臂梁、微型质量块等。
当加速度发生改变时,这些微小结构会产生微小位移,通过测量位移的变化,可以得到加速度的值。
3. 电容变化原理:MEMS加速度计中的微小结构内部设置了
电容,当加速度发生变化时,结构的位移会导致电容发生改变。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得到加速度的值。
总之,MEMS加速度计利用微小结构的位移或形变来测量加
速度,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和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汽车电子系统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4年加速度计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加速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监测和控制物体加速度的装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应用,加速度计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对加速度计的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的发展趋势。
市场概览加速度计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
据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加速度计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增加的需求和不断发展的技术。
市场驱动因素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工业对于高精度的加速度计需求量不断增加。
加速度计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关键组件之一,用于实现车辆的姿态控制和转向控制。
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加速度计市场的增长。
航空航天行业的需求航空航天行业对于高精度和耐用性较好的加速度计的需求持续增加。
加速度计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广泛应用于飞行控制、导航和姿态控制等方面。
随着商业航天产业的兴起,加速度计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医疗设备的需求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加速度计来监测病人的活动和姿势变化。
例如,在康复设备和便携式监测设备中,加速度计可以用于检测患者的动作和姿势变化,从而提供更准确的医疗诊断和治疗。
市场前景与挑战市场前景加速度计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技术的发展,对于高精度、小尺寸、低功耗的加速度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市场挑战尽管加速度计市场前景看好,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技术难题。
要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小的体积,需要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和材料。
此外,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加速度计供应商之间的价格下降压力较大。
市场主要参与者主要厂商1.公司A2.公司B3.公司C主要应用领域1.汽车工业2.航空航天3.医疗设备总结加速度计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受到自动驾驶技术、航空航天行业和医疗设备需求的推动。
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介绍了为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基本原理及其分类和发展趋势。
重点论述了为加速度传感器的特点和它在民用领域和军用领域的不同应用,并对微加速度传感器领域内一些新的进展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0 前言20 世纪40 年代初,德国人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只摆式陀螺加速度计。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航空、航海和航天领域对惯性测量元件的需求,各种新型加速度计应运而生,其性能和精度也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提高。
加速度计面世后一直作为最重要的惯性仪表之一,用在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中,与海陆空天运载体的自动驾驶及高技术武器的高精度制导联系在一起受到重视。
这时候的加速度计整个都很昂贵,使其他领域对它很少问津。
这种状况直到微机械加速度计(Micro Mechanical Accelerometer,MMA)的问世才发生了改变。
随着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微加速度计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国内外都将微加速度计开发作为微机电系统产品化的优先项目。
微加速度计与通常的加速度计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好等。
它可以广泛地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国内在加速度技术上仍沿用传统的压电技术,精度停留在5×10-5g水平上,而且尺寸偏大,重量偏重,影响我国惯导技术的先进性。
近年来国内虽然有多个单位MEMS微加速度计进行了研究,但在精度上仍未取得突破,大体上只能达到10-1g的水平。
1 微加速度传感器概述及发展现状1.1 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MEMS 加速度传感器是以集成电路工艺和微机械加工工艺为基础,在单晶硅片上制造出来的微机电系统,包括微机械加速度计、微机械陀螺仪和微惯性测量组合(MIMU)。
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经典力学中的牛顿定律,其功能是测量运动物体(如车辆、飞机、导弹、舰艇、人造卫星等)的质心运动和姿态运动,进而可以对运动物体实现控制和导航。
mems加速度计梳齿结构
自然而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科技实验室中。
实验室里充斥着各种仪器和设备,而我所关注的是一台名为mems加速度计的装置。
mems加速度计是一种微型加速度传感器,它的结构设计独特,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梳齿结构。
我看到梳齿结构由一系列平行的金属梳齿组成,类似于人们梳头时使用的梳子。
这些金属梳齿通过微小的弹簧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灵敏的传感器。
这个mems加速度计的梳齿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外界施加力或加速度时,梳齿结构会发生微小的变形。
这种变形会导致梳齿之间的距离发生微小的改变,进而导致电容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外界施加的力或加速度的信息。
梳齿结构的设计精巧,使得mems加速度计能够在微小的空间内实现高灵敏度的测量。
而且,梳齿结构的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
微纳加工技术被用于制造这些微小的金属梳齿,确保它们的尺寸精确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
mems加速度计的梳齿结构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工业和消费电子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用于测量和控制各种运动设备的加速度,例如汽车、飞机和手机等。
它还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安全系统和虚拟现实等领域。
正因为mems加速度计的梳齿结构的特殊设计和制造工艺,使得这
个微型传感器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我们身边的世界。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mems加速度计的梳齿结构也将不断优化,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国内外发展概述摘要:加速度计是惯性测量和导航系统的主要惯性元件之一。
随着微电子加工技术向惯性技术的渗透,硅微加速度计已逐渐崭露头角并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为一种新型惯性传感器,它在体积、重量、成本、功耗、可靠性和寿命等方面都具有同传统加速度计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硅微型加速度计还可以和硅微型陀螺仪组合,构成微型惯性测量组合(MIMU)单元,用于战术武器、智能炮弹的制导系统,以及微小型卫星的测控定位系统,以及汽车、机器人等的测控系统中,是现在社会发展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仪器,因而对于该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对于国防军事生产以及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文:一、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分类简介及用途。
微机械加速度计是继微压力传感器后第二个进入市场的微机械传感器,可以通过积分来提供速度和位移信息。
以微机械即速度计为核心的系统发展可广泛的应用于军事的发展中。
由于微机械加速度计以集成电路工艺和微机械加工工艺为基础,将电子原件和机械原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能耗低、集成度高等一系列的优点。
而且其精度也再不断提高。
微机械惯性仪表已从汽车工业、消费类电子产品、高速铁路、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民用领域扩展到了航空航天惯性导航单元、战术导弹中段制导、引信等国防领域中。
由于未来武器向着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及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及国民经济建设对于中低精度惯性仪表的需求,微机械加速度计为主的仪表仪器将在未来的微惯性领驭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微机械加速度计的种类较多,以下为对于机械加速度计的详细分类:(1)按照质量的运动方式来划分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分类如下:(2)按照检测质量的支承方式来划分的为机械加速度计分类如下:(3)按照信号检测的方式来划分的为机械加速度计分类如下:(4) 按照控制方式来划分的为机械加速度计分类如下:(5)按照加工工艺来划分的为机械加速度计分类如下:(6)按照结构形式划分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分类如下:(7)按照材料划分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分类如下:(8)按照敏感轴的数量划分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分类如下:二、国内对于微机械加速度计的概述.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代表了一种未来将改变整个工业和带来下一次技术革命的不平凡的技术,是当今社会中各国相继竞争和研究的主要科目,也是未来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一个方向。
2023年加速度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加速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加速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它们在工业、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加速度计行业市场进行深入研究。
一、加速度计行业市场概述加速度计行业市场是一个庞大且不断扩大的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精准测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加速度计行业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加速度计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加速度计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加速度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XX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XX%。
三、加速度计行业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加速度计在工业领域使用广泛,主要应用于机械设备振动监测、机器人动作控制、结构健康监测等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故障率。
2. 汽车行业:加速度计在汽车行业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应用于车辆稳定性控制、碰撞安全系统、自动驾驶等方面,以提升行车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3. 医疗领域:加速度计在医疗领域中用于生命体征监测、运动分析、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4. 航空航天领域:加速度计在航空航天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火箭、航天器、飞行器等的姿态控制、导航定位和结构监测等方面。
四、加速度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加速度计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市场上有许多知名厂商,如霍尼韦尔、博世、村田等,它们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同时,一些新兴企业也在加速度计领域崭露头角,挑战着传统巨头的地位。
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品质、价格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五、加速度计行业市场前景加速度计作为一种关键的测量工具,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速度计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同时,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也将为加速度计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六、加速度计行业市场挑战虽然加速度计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文章编号:1001-2486(2004)06-0034-04微加速度计研究的进展Ξ李圣怡,刘宗林,吴学忠(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摘 要:介绍了微加速度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常见的各种微加速度计的结构形式,包括压电式、电容式、扭摆式、隧道式等,分析了这些传感器的基本特点,总结微加速度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关键问题的措施,预测微加速度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加速度计;微机电系统;制作工艺中图分类号:TH824+14 文献标识码:ADevelopments of Microaccelerometer R esearchLI Sheng 2yi ,LI U Z ong 2lin ,W U Xue 2zhong(C ollege of M 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National Univ.of Defense T 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icroaccelerometers is explained and several kinds of them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piezoelectric type ,capacitive type ,torsional 2cantilever type ,tunneling type ,etc.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types are introduced.S ome focused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Furtherm ore ,several methods and advices are offered to improve the property of microaccelerometers.K ey w ords :microaccelerometer ;ME MS;fabrication technology图1 微加速度计模型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for the m odel of microaccelerometers 随着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技术的发展,微加速度计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国内外都将微加速度计开发作为微机电系统产品化的优先项目。
微加速度计与通常的加速度计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好等。
它可以广泛地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常见的微加速度计按敏感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压阻式、压电式、隧道效应式、电容式以及热敏式等[1~5]。
按照工艺方法又可以分为体硅工艺微加速度计和表面工艺微加速度计。
常见的振动式微硅加速度计是由振动质量块和支撑弹性横梁构成(如图1所示)。
当有加速度输入时,质量块由于惯性力作用而发生位移,位移变化量与输入加速度的大小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可以描述为一个单自由度二阶弹簧阻尼振动系统,系统的数学模型即为:ma =kx +c x +m ¨x (1)式中,k 为等效弹性系数,c 为等效阻尼系数,m 为等效惯性质量,a 为输入加速度。
根据式(1)可以求出位移量和输入加速度的关系公式:x =am k +q 1e -c -c 2-4km 2m t +q 2e -c +c 2-4km 2m t (2)其中,q 1和q 2是积分常数,决定于系统的边界条件。
Ξ收稿日期:2004-07-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5154)作者简介:李圣怡(194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 防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6卷第6期 JOURNA L OF NA TIONA L UNIVERSITY OF DEFE NSE TECHNO LOGY V ol.26N o.620041 各种微加速度计比较图2 压阻式微加速度计原理图Fig.2 Schematic of piezoresistive microaccelerometers 1.1 压阻式微加速度计压阻式微加速度计是由悬臂梁和质量块以及布置在梁上的压阻组成,横梁和质量块常为硅材料。
当悬臂梁发生变形时,其固定端一侧变形量最大,故压阻薄膜材料就被布置在悬臂梁固定端一侧(如图2所示)。
当有加速度输入时,悬臂梁在质量块受到的惯性力牵引下发生变形,导致固连的压阻膜也随之发生变形,其电阻值就会由于压阻效应而发生变化,导致压阻两端的检测电压值发生变化,从而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学模型推导出输入加速度与输出电压值的关系。
压电式微加速度计是最早出现的微加速度计[6],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芯片的制作相对容易,并且接口电路易于实现。
其缺点是:温度系数比较大,对温度比较敏感;和其他原理微加速度计相比,其灵敏度比较低;蠕变和迟滞效应比较明显。
图3 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示意图[7]Fig.3 Schematic of capacitive microaccelerometers 1.2 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是最常见的,也有成熟推广的产品。
其基本原理就是将电容作为检测接口,来检测由于惯性力作用导致惯性质量块发生的微位移。
质量块由弹性微梁支撑连接在基体上,检测电容的一个极板一般配置在运动的质量块上,一个极板配置在固定的基体上。
图3所示为典型的三明治结构的平板电容式微加速度计。
还有AD 公司开发的电容式微加速度计采用梳齿阵列电容作为检测接口。
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的灵敏度和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温度漂移小、功耗极低,而且过载保护能力较强;能够利用静电力实现反馈闭环控制,显著提高传感器的性能。
1.3 扭摆式微加速度计扭摆式微加速度计的敏感单元是不对称质量平板,通过扭转轴与基座相连,基座上表面布置有固定电极,敏感平板下表面有相应的运动电极,形成检测电容(如图4)。
当有加速度作用时,不对称平板在惯性力作用下,将发生绕扭转轴的转动[7]。
转动角与加速度成比例关系,可用下式表示:ma L =K θ(3)式中,a 为输入加速度;L 为质量平板质心到支撑轴转动中心的距离;K 为支撑轴的扭转刚度系数;θ为平板的扭转角。
图4 扭摆式微加速度计的结构Fig.4 Schematic of torsional 2cantilever microacclerometers当质量平板发生偏移时,可以利用电容的静电力来调节平板的偏转角度,提高系统的测量范围,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
其基本特点与电容式类似。
53李圣怡,等:微加速度计研究的进展1.4 隧道式微加速度计隧道效应就是平板电极和隧道针尖电极距离达到一定的条件,可以产生隧道电流。
由J.G.Simm ons 推导的隧道电流和针尖与下电极之间的距离关系可以描述为[10]:I tun ∝v tun exp (-α<x )(4)式中,v tun 为施加在电极两端的电压;α为有效势垒高度;x 为电极间隙;<为常数。
图5 隧道式微加速度计原理示意图Fig.5 Schematic of tunneling microaccelerometers 这样可以看出,隧道电流与极板之间的间隙x呈负指数关系。
隧道式微加速度计常用悬臂梁或者双端固支梁支撑惯性质量块,质量块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位置将发生偏移,这个偏移量直接影响到隧道电流的变化,通过检测隧道电流变化量来间接检测加速度值。
系统的典型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10]。
隧道式微加速度计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易检测,线性度好,温漂小,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但是由于隧道针尖制作比较复杂,所以其工艺比较困难。
还有其他一些新型加速度计,譬如基于热阻抗原理的热加速度计[12],也具有很好的实验结果。
2 微加速度计的发展趋势自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先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开环微加速度计以来,国内外开发出了各种结构和原理的加速度计,国外一些公司已经实现了部分类型微加速度计的产品化,例如美国AD 公司1993年就开始批量化生产基于平面工艺的电容式微加速度计。
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共性难题没有解决。
(1)微结构的振动质量比较小,产生的输出信号非常微弱,基本上与机械噪声以及电噪声同数量级,因此弱电量检测以及噪声抑制成为提高加速度计性能的难题;(2)微结构的迟滞和温漂是影响微加速度计精度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善结构减小迟滞效应,采取措施降低温漂的影响,是微加速度计实用化的重要课题;(3)微加速度计存在明显的横向干扰,如何采用合理的结构实现结构在各方向解耦,并且通过合理布置检测单元,实现对横向干扰的抑制,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图6 应用相关双采样技术的接口电路Fig.6 Interface circuit using 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 technology(4)除了基于半导体平面工艺的特殊结构电容式加速度计成本较低,利于批量生产外(例如AD 公司的微加速度计系列),其他原理的加速度计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批量生产;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
文献[13]报道采用相关双采样接口电路(如图6所示),能提高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降低电路噪声干扰。
文献[14]报道利用静电力平衡实现微加速度计的闭环控制,提高器件的动态性能,避免支撑梁发生大形变,降低传感器的迟滞和非线性影响,提高器件的可靠性。
63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也有学者采用在线温度补偿技术,实现微加速度计温漂补偿。
同时微机电系统技术的进步和工艺水平的提高,也给微加速度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了解国内外微加速度计的研究动态,分析其研究特点,总结出微加速度计以下几点发展趋势:(1)高分辨率和大量程的微硅加速度计成为研究的重点。
由于惯性质量块比较小,所以用来测量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惯性力也相应比较小,系统的灵敏度相对较低,这样开发出高灵敏度的加速度计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民用还是军事用途,精度高、量程大的微加速度计将会大大拓宽其运用范围。
(2)温漂小、迟滞效应小成为新的性能目标,选择合适的材料,采用合理的结构,以及应用新的低成本温度补偿环节,能够大幅度提高微加速度计的精度。
(3)多轴加速度计的开发成为新的方向。
已经有文献报道开发出三轴[11~14]微硅加速度计,但是其性能离实用还有一段距离,多轴加速度计的解耦是结构设计中的难点。
(4)将微加速度计表头和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单片基体上,也能够减小信号传输损耗,降低电路噪声,抑制电路寄生电容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