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
- 格式:doc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18
一、名词解释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最普通的理解就是信息查找。
它是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信息检索又叫做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
信息检索可以分为事实检索、数据检索、文献检索。
特性检索:也称强相关性检索,强调向用户提供高度对口的信息。
强调检索的准确性,对检索结果的数量不作要求。
族性检索:也成弱相关性检索,强调向用户提供系统、完整的信息。
注重检索的全面性,要求检索出一段时间期限内有关特定主题的所有信息,对准确性要求较低。
特种文献:特种文献是一种不以书刊形式出版的文献,一般不公开发行,它包括专利文献、会议资料、科技报告、技术标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样本及其说明书等。
其特点是内容涉及面广、种类多、数量大、报道快、参考价值高。
OPAC:联机图书馆公共检索目录,有开放的公共查询目录演化而来,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发的供读者查询馆藏数据的联机书目检索系统。
参考工具书: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把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或浓缩,并按一定的排检方法编排,以备查阅、参考,用以解决有关事实和数据方面的疑难问题的图书。
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的主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及有关统计资料,提供详尽的事实、数据和统计数字,反映近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向及科学文化进步的年度出版物。
手册:是汇集某一方面常需要查考的基本知识和数据资料,以供读者手头随时翻检的一种工具书。
名录:是汇集机构名、人名、地名等专名基本情况和资料的一种工具书。
搜索引擎:就是通过运行一个不断在网络上通过域名扫描和各种链接的软件,自动获得大量站点页面的信息,并按照一定规则归类整理,从而形成数据库,用以提供查询的站点。
图书:论述或介绍某一领域知识的出版物。
期刊:期刊一般是指名称固定、开本一致的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
什么是信息检索?1、信息检索是一门关于如何查找文献、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性课程,被认为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2、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对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具有很强实用性的课程,对于帮助我们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和拓宽科研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设信息检索课的作用大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提高自己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落伍.所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成为了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信息检索这门课主要讲授检索文献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检索文献的技能.学习和科技需要文献,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需文献,生活中也离不开各种信息.我们在信息检索课中,老师侧重介绍了信息检索工具与检索技巧!但对于今后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检索思想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平时我们应多积累一些有关互联网上的检索工具(包括搜索引擎和检索技巧)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能力可能带给我们更大的实惠。
信息检索课程作为一门方法课程,它不仅使我们的信息意识更为敏锐,而且使我们了解了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原理,让我们学会了操作使用各种专业文献信息数据库和网络检索工具。
通过老师认真指导在我们不断练习的基础上,我们不仅掌握了娴熟的检索操作技能,而且逐步掌握了如何选择合适得信息源,如何确切表达特定的信息需求,以与如何应对检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信息检索课中学习到了什么?1、通过信息检索课程学习,知道了什么是信息,信息的有哪些类型,信息有什么特征,信息有什么作用。
2、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知道什么是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的类型有哪些,知道了信息检索的过程,知道了信息检索的方法和途径,知道了信息检索的技巧和策略,学会了如何去评价信息。
3、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知道了网络上原来还有那么多数字图书馆,有那么多知识数据库。
4、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发现搜索引擎并不是仅仅用来搜索网页和MP3,还可以用来搜索重要的知识,发现了搜索引擎原来还有如此多的笑秘密。
专业科训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狭义的信息检索就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 或Information Seek)。
信息检索有广义和狭义的之分。
广义的信息检索全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为“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后半部分,通常称为“信息查找”或“信息搜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出用户所需要的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检索的技术或方法、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
一·按存储与检索对象划分,信息检索可以分为:1·文献检索·2数据检索 3·事实检索以上三种信息检索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检索和事实检索是要检索出包含在文献中的信息本身,而文献检索则检索出包含所需要信息的文献即可。
二·按存储的载体和实现查找的技术手段为标准划分:1·手工检索 2·机械检索 3·计算机检索其中现在发展比较迅速的计算机检索是“网络信息检索”,也即网络信息搜索,是指互联网用户在网络终端,通过特定的网络搜索工具或是通过浏览的方式,查找并获取信息的行为。
按检索途径划分:(1)直接检索,(2)间接检索三·检索方法信息检索方法包括:普通法、追溯法和分段法。
1.普通法是利用书目、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文献资料查找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性质、特点和查找过程,从不同角度查找。
普通法又可分为顺检法和倒检法。
顺检法是从过去到现在按时间顺序检索,费用多、效率低;倒检法是逆时间顺序从近期向远期检索,它强调近期资料,重视当前的信息,主动性效果较好。
1.什么是信息检索?从广义的角度讲,信息检索包含信息存储和信息获取两个过程。
信息存储指通过对大量无序信息的选择和收集、著录和标引等方法,建成各种各样的信息检索工具或信息检索系统,使之成为有序化信息集合的过程。
获取是存储的逆过程,其实质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以组织好的检索系统,将特定的信息查找出来。
存储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存储就没有获取,而获取是存储的目的,二者密切联系,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广义的信息检索的后一个过程,即信息获取的过程,相当于人们所说的信息查检等。
具体来说,狭义的信息检索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从已存储的信息中检索出与用户提问相关的文献、数据和事实的过程,即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查找所需信息的过程。
2.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指标有哪些?(1)检索效果有效性评价,即检索技术效果的评价,是对检索系统满足检索要求的有效程度的评价,主要以查全率和查准率为评价标准。
(2)检索系统使用的评价,包括系统对用户是否需要,是否实用有多大的实用效果,即检索的社会效果的评价,需要应用社会学方法。
(3)检索费用——效率评价,即检索的经济效果的评价,包括检索系统完成检索服务的成本及时间消耗,需要应用经济学方法。
评价信息检索效果的指标主要有6个:收录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用户负担和输出形式。
附:查全率=【检出相关文献信息量/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信息总量】*100%=(a/a+c)*100%查准率=【检出相关文献信息量/检出文献信息总量】*100%=(a/a+b)*100%漏检率=【漏检相关文献信息量/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信息总量】*100%=(c/a+c)*100%误检率=【误检文献信息量/检出文献信息总量】*100%=(b/a+b)*100% 3.什么是检索语言?检索语言的实质是用于表达一系列概括文献信息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标识系统。
它可以是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的一套词汇,可以是代表某种分类体系的一套分类号码,也可以是代表某一类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的一套代码(如化合物的各种代码),用于对文献内容进行主题标引、特征描述或逻辑分类。
信息检索的方法
信息检索方法有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追溯法。
1、顺查法
一般用于重大课题和各学科发展史以及新兴学科等方面的研究
课题的全满检索。
2、倒查法
目的是获取近期发表地最新文献信息。
是一般科研人员最常用地方法,在确认某项成果是否创新时,也适合用倒查法。
3、抽查法
抽查法重点对某一时间段进行检索,多用于检索专题调查报告。
4、追溯法
追溯法可以利用原始文献新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检索;还可以利用专门编制的引文索引进行追溯查找。
文献:记录信息和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检索:以文献为检索对象,查找含有用户所含信息的文献。
文摘:是将论文或专著的内容加以浓缩,以精炼的语言把文献信息的重要内容,学术观点,数据及结构准确的描述下来并按一定目录规则与排列起来,供读者查阅的一种信息系统.核心期刊是科技期刊中少数高质量的特定期刊,指各学科领域刊载本专业高水平学术论文,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的期刊,其载文率、被引用率以及参考利用价值都很高.浏览法:直接浏览最新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上的一次文献。
追溯法:当查到一篇参考价值较大的新文献后,以文献后面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由近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方法。
顺查法:是由旧到新的查找。
多用于已知所查主题起始年代。
倒查法:是由新到旧的查找。
多用于查找新课题或某课题的新内容。
抽查法:有选择地在某课题文献发表较集中的年限查找。
多用于事先了解该学科或课题的发展历史背景。
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是交替使用“常用法”和“追溯法”来进行检索的综合检索方法。
即利用检索工具查到一批文献资料,又利用这些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是生物体或有一定功能的机器可以感知的客观事物发出的一切有意义的信号和消息。
特点:客观性、可认知性、传递性、时效性知识: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信息进行思维分析、加工提炼、并加以系统和深化而形成的信息集合。
情报: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在有效的时间内所获得的有针对性和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
特点:传递性、时效性查全率:在信息检索结果中,检索出的相关信息占信息检索系统中相关信息的比例.查准率:是指系统进行检索时,系统中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的文献总量的比率。
数据库:是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按一定方式存储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同时又反作用于新形象检索.搜索引擎: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索互联网上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显示给用户,是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
信息检索一、名词解释:1.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概念是指在信息的海洋中选取符合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检索。
而如今发展为包括信息的储存、组织、查询、提取等多个工作过程,所以广义的信息检索又称为信息储存与检索。
2.CALIS:全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其联合目录数据库始建于1997年。
其资源类型包括原文、图片、阴文、文摘、馆藏、相关文献等;育种覆盖中文、英语和日语。
3.引文索引:利用文献引证关系检索相关文献的索引。
引文索引以某一文献(包括作者、题名、发表年份、出处等基本数据)作为标目,标目下著录引用或参考过该文献的全部文献及出处。
它主要供用户从被引文献查找引用文献。
4.截词检索:截词检索是预防漏检提高查全率的一种常用检索技术,大多数系统都提供截词检索的功能。
截词是指在检索词的合适位置进行截断,然后使用截词符进行处理,这样既可节省输入的字符数目,又可达到较高的查全率。
尤其在西文检索系统中,使用截词符处理自由词,对提高查全率的效果非常显著。
5.科技查新: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
二、填空1.文献按内容层次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常用的检索技术是: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限制检索、词位检索。
3.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
4.SCI是什么的缩写: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5.位置算符W:这个算符表示其两侧的检索词必须紧密相连,除空格和标点符号外,不得插入其他词或字母,两词的词序不可以颠倒,3N:此算符两侧的检索词之间允许间隔最多3个其他词或字母,且两者词序可颠倒。
信息检索1.信息检索的概念。
狭义信息检索是指用户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广义信息检索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2. 信息检索的类型(1)按照检索对象的不同划分早期分为:文献检索、事实检索、数据检索。
当前三分方法:文本检索、音频与视频检索、数值检索。
(2)按检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机器检索3.简述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
实现信息检索,主要涉及三个关键要素:信息集合、用户信息需求、匹配选择。
一、信息集合:信息集合是指有关某一领域的,经采集、加工的信息集合体。
二、需求集合: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当人们在完成某一任务或工作时,经常觉得缺少某些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需求。
三、选择与匹配:要在信息集合中快速获取用户所需信息,需要信息检索提供一种匹配机制,能够把需求集合与信息集合依据某种相似性标准进行比较与判断,进而选择出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
匹配机制至少包括两个要素:第一是匹配标准,即相似性标准;第二是执行匹配的动因。
4.计算机信息检索经历了脱机检索阶段、联机检索阶段、光盘检索阶段、网络检索阶段。
5.信息检索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有哪些?⑴信息检索理论:检索语言、检索模型、标引理论、相关性理论、知识组织与表示理论⑵信息检索工具/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开发、管理运营、应用评价等⑶信息资源及其收集、加工:信息存储、数据库⑷检索技术与方法:文本检索技术、数值检索技术、音频与视频检索技术、网络搜索技术⑸用户研究与检索策略:用户的查询心理、检索需求及其类型、用户查询信息的行为特征等、用户信息需求分析、检索式构造、相关反馈方法、检索过程调整与控制等⑹其他密切相关的自动化处理技术:自动聚类与分类、自动摘要、信息可视化、信息过滤、信息提取、机器翻译、人机交互等。
信息检索的两种研究方式:以计算机为中心和以用户为中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IR问题是主流。
1.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为处理解决各种问题而查找,识别,获取相关的事实,数据,知识的活动及过程。
广义:信息检索就是指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与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2.信息检索类型:(1)对象内容: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2)方式:手工信息检索,机器信息检索(3)对象的信息组织方式: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3.信息资源:狭义: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的并大量累积后的有用的信息的集合。
广义:信息和它的生产者以及信息技术的集合,由三种部分构成:一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二是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三是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
4.按其所依附的载体的划分:体裁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按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划分(含区分):一次信息资源:未经过加工或粗略加工的原始信息资源,特点是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但包括所有的重要内容二次信息资源:对大量一次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标引、著录、浓缩,并予以有序化编排而形成的结果,主要指各种目录、题录、索引、文摘等三次信息资源:指通过二次信息资源提供的线索,对某范围内的一次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加工而成的信息资源5.主题信息需求:查新需求、查准需求、查全需求6.信息检索的效果评价(分析题)查全率(R)=被检出相关文献数/系统中的相关文献数查准率(P)= 被检出相关文献数/被检出文献总数7.联机检索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结构:组成部分:主机系统、通信系统、终端系统;功能模块:信息资源选择与采集子系统、标引子系统、建库子系统、词表管理子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提问处理子系统(2)工作原理:联机数据库、文档组织,检索流程8.网络检索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结构:自动索引程序、数据库、检索代理文件(2)工作原理:通过自动索引程序Robot来广泛搜索网络信息资源数据,经过一系列的判断、选择、标引、加工、分类、组织等处理后形成供检索用的数据库,创建目录索引,并大多以web页面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有关的资源导航、目录索引及检索界面9.信息检索经典模型(区分):(1)布尔检索模型:是基于集合论和布尔代数的一种简单检索模型,运用布尔代数的方法,用布尔表达式表示用户提问,通过对文献标示与提问式的逻辑比较来检索文献(2)向量模型:又称代数模型,是检索系统所有数学模型中最有创造性,最能揭示文献之间关系,使用最复杂要求最高的模型(3)概率模型:基于概率排序原理,即文献应该根据自身与提问的相关概率来排序输出10.信息检索语言结构原理(1)定义:信息检索语言是用来描述文献特征,表达主题提问的一种专门的人工语言,是由给定领域中一切可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和信息需求的词汇或符号,及其使用规则构成的供标引和检索的工具。
信息检索考点整理1.信息检索的概念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而狭义的信息检索仅指有序化信息的检索查找。
2.信息检索的原理就是将检索者的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信息特征标识进行相符性比较,凡是信息特征标识与检索提问标识相一致或者信息特征标识包含着检索提问的标识,则具有该特征的信息就从检索工具中输出,输出的信息就是初步命中检索所需的信息。
3.为什么说信息存储和检索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检索的全过程包括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存储和检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存储过程主要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文献进行标引,形成文献特征标识并输入检索工具,为检索提供有规律的检索途径;检索过程主要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检索提问进行标引,形成检索提问标识,再按照存储所提供的检索途径,将检索提问标识与文献特征标识进行比较。
检索过程是存储过程的逆过程。
因此,检索者只有在全面了解存储者是怎样把文献存入到检索工具中去以后,才知道怎样从检索工具中把所需要的信息检索出来。
4.信息检索的方法(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4)追溯法(5)循环法5.信息检索的途径(1)内部特征途径a)分类途径b)主题途径(2)外部特征途径a)题名途径b)著者途径c)文献编号途径d)目录检索途径e)机构检索法f)引文检索途径6.布尔模型的优缺点优点:(1)简单,形式简洁,易于理解;(2)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3)构成的逻辑提问式可以表达与用户思维习惯相一致的查询要求,提供非常精确的语义概念;(4)能处理结构化提问。
缺点:(1)表达用户复杂需求效果欠佳(2)准确匹配无法提供定量比较(3)匹配标准不尽合理(4)检索结果不易控制7.概率排序原则:如果一个检索系统对用户的每个检索提问的反应是以文献集合中的文献按相关性递减的顺序排列的,那么系统的总体效果是最好的。
8.什么是计算机信息检索?所谓计算机信息检索,就是在计算机和人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定的方法组织和存储信息,并通过人机对话从计算机存储的大量数据中自动输出用户所需的那部分信息的过程。
2012-2013第一学期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考核题
姓名:
学号:
学院:
年级:
专业:
任课老师:
成绩:
一、自拟一道与本专业有关的检索课题进行检索,至少应包括两个以上的主题。
(温馨提示:自拟的题目不能和其他同学重复,主
题重复,试卷退回重做或做不及格处理。
)
题目:浅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与土地价值评估
1、使用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数据库或者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与课题密切相关期刊学术论文,写出检索词、检索式(检索式包括检索词、检索途径、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检出的结果数,保存三条记录的题录。
(20分)选择的检索工具:维普全文数据库
检索词:土地资源;土地价值
检索式:ti=土地资源and ti=土地价值
其他检索限制(如:模糊、精确、时间等)高级
检出结果数: 21条
三条记录:
a.罗丽.浅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与土地价值评估[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225-225 b.张伟华.基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目的的土地价值评估[J].大科技,2012,(7):21-22 c.陈雅萍.显化城市土地价值刍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0):23-23
(拷贝屏幕粘贴处)
2、使用CNKI学位论文数据库或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该课题的学位论文,写出检索词、检索式(检索式包括检索词、检索途径、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检出的结果数,保存题录三条。
(10分)
选择的检索工具: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摘要
检索词:土地资源 ;土地价值
检索式: ti=土地资源and ti=土地价值
其他检索限制(如:模糊、精确、时间等)高级
检出结果数:3条
三条记录:
a.黄伟芳.城市土地资源使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十区为例[D].广东:中山大学,2006
b.蔡妹妹.对休闲农业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基于土地资源价值重构
的角度[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08 c.李旭.城镇历史性商业街区土地资源价值评价方法研究--以湖南新宁
老城区为例[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
(拷贝屏幕粘贴处)
3、使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检索该课题,写出5条检索结果,并将检索结果与题1中的检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的使用评价。
(10分)
选择的搜索引擎:百度
检出结果数:约 1880000个
5条记录:
a.浅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与土地价值评估_百度文库
b.浅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与土地价值评估—《科技创新导报》—201... c.浅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与土地价值评估-【维普网】-仓储式在线... d.基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目的的土地价值评估张伟华--维普资讯网
e.浅谈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与评价--《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拷贝屏幕粘贴处)
使用评价:我觉得两者各有千秋。
.百度搜索出来的数量远远多于万方数据库,而且速度也快,内容更多,更全面,范围更广;但从另一方面讲,万方数据库所搜到的课题比百度的要精准,要专业,分类更为细致。
百度里能统一搜到万方数据库的相关论文,但在万方数据库搜索时,有时会因各种原因查找不到想要的资料文献。
就个人而言,本人更喜欢用百度,但也努力学习用各个数据库检索想要的资料,相信在以后我们总会需要它。
4、根据EBSCO、ProQuest、Wiley、NSTL、Ovid、秀或学术谷歌、国道数据库的收录范围,任选其中一个数据库检索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外文论文,写出检索词、检索式(检索式包括检索词、检索途径、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位置算符和截词符)、检出的结果数,保存三条记录的题录。
(10分)
选择的检索工具:EBSCO数据库
检索词:land resources ;land value
检索式:ti=land resources and ti=land value
其他检索限制(如:模糊、精确、时间等)高级
检出结果数: 4条
三条记录:
a.Yanjing Zhang,Ruiping Analysis of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Based on Non-Market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916-9752); Mar2011, Vol. 3 Issue 1, p233-238
b.Cramer, Lori A.; Kennedy, James J.; Krannich, Richard S.; Quigley,
Thomas Forest Services Valu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L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Affecting Resource-Dependent Communities[J]. Rural Sociology.
Fall93, Vol. 58 Issue 3, p475-491
c.Fagin, Todd D.; Wikle, Thomas of Meat and Oil: Conserv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merica's National Grasslands[J].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s Focus on Geography.,Summer2012, Vol. 55 Issue 2,p41-47
(拷贝屏幕粘贴处)
二、检索你的某个专业老师(也可以是其他学院的老师)发表的论文情况,写出发表论文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保存论文题录3条。
(15分)
选择的检索工具: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
选择的专业老师名字: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黎兴强
发表论文数量: 8条
论文被引用次数:
三条记录:
a.黎兴强.中国旅游规划体系新框架的探讨[J].旅游学刊,2011,(11):12-19 b.黎兴强.国外住房补贴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消费导刊,2009,(03):26-27
c.黎兴强.对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03):172-174
(拷贝屏幕粘贴处)
三、使用“海南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或“读秀学术搜索”检索某种图书,并通过文献传递方式发送到您的邮箱。
(10分)
(拷贝屏幕粘贴处)
四、任选超星、书生之家、方正或数图电子图书,简述检索方法,并在其中一个电子图书库中检索出你感兴趣的2种图书,并保存题录信息。
(15分)
选择的检索工具:超星电子图书
检索方法:ti=红楼梦 and au=曹雪芹
Ti=三国演义 and au=罗贯中
两条条记录:
a.曹雪芹.红楼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b.罗贯中.三国演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拷贝屏幕粘贴处)
五、写出你学习《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感想、建议和评价。
(10分)
学习《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最大的感受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还没做题、平时没上机操作之前,觉得这门课程是特别简单的。
但实际操作时,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很多平时忽略的细节此时成了成败的关键。
或许说现在我们可能还用不到这门课程,但我想这个用不到应该更多的是我们没有使用这课程的意识。
相信要是我们能从现在起培养这个意识,我们将会受益匪浅。
再者,对于这门课程,如果条件允许,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上机操作的机会,这样我们可以对课本上的知识更好得理解和记忆。
最后,感谢李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