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概论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07.50 KB
- 文档页数:218
《公路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公路概论》是材料试验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公路的基本结构;路线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和路政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掌握公路的基本结构;了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公路路基的结构和特点;能识读路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和路基、路面、桥涵的结构。
2.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由简入深的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及视频影像等手段,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和深入理解。
3. 适用范围
本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适用于初中生三年制,高中生两年制。
教学课时数为80学时;初中生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要求的理解和掌握;高中生注重设计原理和理论的掌握与理解。
二、学时分配表
学时其中单元名称
视频教学
绪论 2
一公路线形18
二路基工程12 1
三路面工程18
四桥涵工程20 1
五公路交叉 4
六公路沿线设施 2
机动 2
合计80。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公路的基本概念、分类、构成及特点;掌握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公路事业,关注公路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公路的基本概念、分类、构成及特点;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及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公路建设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公路建设的相关知识。
(2)提问:公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公路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2. 讲授新课(1)公路的基本概念、分类、构成及特点- 公路的基本概念:公路是连接城市、乡村、地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
- 公路的分类:按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按功能分为干线公路、支线公路、地方公路。
- 公路的构成: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涵洞、排水设施等。
- 公路的特点:高速、高效、安全、舒适、环保。
(2)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 公路规划:包括路线选择、选线、定线、方案论证等。
- 公路设计: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文件编制等。
- 公路施工:包括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等。
- 公路养护:包括路基养护、路面养护、桥梁养护、隧道养护等。
3. 案例分析(1)选取一个具体的公路建设项目,分析其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公路的基本概念、分类、构成及特点。
(2)强调公路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2)思考:如何提高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使学生掌握公路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3)使学生熟悉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竣工验收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公路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能力;(2)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公路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公路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法3.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4.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5.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6.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7. 公路工程竣工验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法;(3)公路工程施工工艺;(4)公路工程质量控制。
2. 教学难点:(1)公路工程施工工艺;(2)公路工程质量控制;(3)公路工程安全管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3.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公路工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工程,了解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公路工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3. 分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法,讲解施工工艺;4. 讲解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竣工验收等方面的知识;5.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6.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针对公路工程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7.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工程,了解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法;8. 总结与评价: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公路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公路工程概论课程编号:0106031B学时/学分:40/2.5 开课学期:5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课程类别/性质:专业基础/必修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公路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一门专业基础课,知识面较宽、内容较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方面的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整体的认识,熟悉道路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并掌握一些道桥方面的基本知识,开拓视野,为今后学习中涉及到有关路桥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公路的基本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了解公路方面的基本概念;能够识读路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和路基的组成类型;了解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和施工方法;具备查阅相关规范、标准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公路工程概论总论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概况;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道路的分类分级与技术指标。
重点: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道路的分类分级与技术指标。
(二)道路路线设计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路线横断面设计。
重点: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个基本几何组成、构成要素、设计标准规定。
(三)路基工程概述;一般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防护与加固设计;挡土墙设计;和土质路基施工。
重点:一般路基设计。
(四)路面工程概述;无机结合料路面的类型和施工技术;沥青路面的类型和施工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类型和施工技术。
重点:路面的基本要求和结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五) 公路沿线设施公路沿线设施的类型与作用。
(六)高等级公路景观与环境保护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与设计中的环境保护。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其前续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质学与土力学》。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1.建议教材:《公路工程概论》张新天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2.参考教材:《公路工程概论》黄晓明人民交通出版社六、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
课时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第 7、8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资料教材、教案、ppt
课题 2.1 公路平面
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视距种类并进行平面线型组合。
2.过程与方法:图片。
讲解集合实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到身边情况的专业学习。
培养兴趣
重点难点关键重点:直线的选用原则,圆曲线半径影响因素的3种半径难点:圆曲线半径选用注意
关键:结合实际讲解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1、学生生活经验少,可提前设计任务;
2、可制作模型,供教学做感性认知使用。
课时计划连线3、二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5000~15000(路上可设置慢车道供非汽车交通行驶)4、三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2000~60005、四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2000以下公路单车道:400以下公路网:在一定区域内,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主干线;二三级公路为基本线;四级公路为支线。
三、公路等级选用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论证后确定(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及二三级公路按15年预测)公路最基本的设计依据:①设计车辆②交通量③设计行车速度一、设计车辆:因汽车的物理特性及行驶于路上各种大小车辆的组成对于公路几何设计有决定意义,须选择有代表性车辆。
①小客车②载重汽车③鞍式列车思考:当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并非这三种时,如何做?二、设计速度公路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和交通量正常的情况下,汽车只受公路自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影响同时,一般驾驶员能保证安全和舒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行驶速度:是指汽车在公路上的实际行驶速度,与其气候,地形,交通密度,公路本身条件以及驾驶员技术有关公路设计车速度选用根据功能结合地形,交通组成方向的车道(虚可跨越)白线→区分同方向的不同车道(虚可并线)以身边实际的公路建设为例进行解释对设计车辆对设计的影响及3种代表性车辆特点进行解说区别公路设计速度与行车速度联系实际讲解15′10′5′。
公路概论讲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公路概论》是测量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使学生为以后的有关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的任务是:介绍公路的基本结构;路线设计;筑路材料;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和路政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掌握公路的基本结构;了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公路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识读路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和路基、路面、桥涵的结构。
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和特点;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概况;懂得公路的基本结构;公路的分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知道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重点:公路的基本结构;公路的分级。
Ⅰ公路基础知识一、公路的分类定义:公路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技术标准修建,并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市间、城乡间、乡间可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
组成: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设施、防护构造物、渡口、沿线设施、两旁用地。
公路技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国道: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市分、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口、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G×××国道G1××指首都放射线,G2××指北南纵线,G3××指东西横线页脚内容1省道:省道是指具有全省性(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省内中心城市和主要经济中心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的省际间的重要公路。
S×××省道S1××指省会(省府)放射线,S2×××指北南纵线,S3××指东西横线县道: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性(镇、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省内中心城市和主要经济区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的省际间的主要公路。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公路工程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公路工程概述2. 公路工程设计3. 公路施工技术4. 公路养护与管理5.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路工程的重要性。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1)讲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养护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路工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关键技术。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1)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绘图等。
(2)指导学生完成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
5. 总结与评价(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公路工程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课件: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3. 实际案例:收集公路工程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学习。
4. 实践设备:提供必要的实践设备,如测量仪器、绘图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3. 同行评价:邀请同行对教案进行评价,提高教学水平。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通过以上公路教案设计模板,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公路工程过程中获得全面的素质提升。
课时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9.29 第11、1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资料教材、教案、ppt
课题 2.1 公路平面
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识别超高缓和段并能进行过渡;学生能识别圆曲线加宽类型并进行过渡。
2.过程与方法:图片、经历配合教师讲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理解能力
重点难点关键重点:超高缓和段定义、过渡方式及构成难点:超高缓和段过渡方式及构成
关键:建立空间想像理解能力
板
书
设
计
课后
小结
视距内容以驾驶员角度进行学习,课堂宣贯安全意识,交通安全进课堂。
《公路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公路概论》是公路工程机械类专业针对施工机械使用人员、工程机械管理人员岗位能力扩展工程知识的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我国公路历史和发展概况,公路基本构造、常用的施工方法和以及工程机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本课程是专业课程《公路程机械化施工》的基础课程,也是公路工程机械专业今后从事施工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是公路施工中成为工程机械专业人员和公路桥梁专业人员的交叉和架通的纽带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公路的涵义、发展历程和道路的分类;2、公路的基本组成、横断面、纵断面、平面线形和线路交叉等基本概念;3、公路路基的基本形式、排水、防护与加固;4、公路路面的主要类型、特别是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类型与层次;5、桥梁的基本组成和分类;桥梁上部结构、桥墩。
6、涵洞的组成与构造;7、隧道的基本构造、设施与排水;8、交通工程主要设施类型及作用;9、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隧道及桥涵。
(二)素质目标1、培养懂得公路建设基本知识的机械技术人员;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立足一线施工;3、培养将工程机械施工达到基本认识公路设计要求的机械技术员。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程作为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的服务载体,服务于核心课程机械化施工,针对和解决大学生的跨专业的知识缺失,课程运用“图片”、“视频”、“课堂活动”等教学方法,围绕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融合的跨界知识的领悟,引导学生思考和了解本专业服务对象的基本构造、功能和施工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激情,与施工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实际案例的组织和编辑,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公路知识的了解、工程机械选型和分析技能和操作能力上。
(二)设计思路课程设置以公路建设中土木知识为主线,结合高职本专业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
为实现教学目标,以课堂理论和课堂活动为引导,以课外思考为探索,以小组讨论为平台,与参观等实施实践教学活动。
《道路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编号:080322 学分:3一、课程名称《道路工程概论》二、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道路工程概论是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关于道路工程基础知识的专业课。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使交通工程系的学生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相关概念、专业术语、基本设计理论和主要的施工方法。
使该系学生利用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能够进行道路工程的基本设计和施工。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1、绪论:道路运输的特点、道路的功能和道路工程的基本组成。
2、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形要素的组成和平曲线半径设计;加宽、超高和缓和曲线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行车视距的检查与保证。
3、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竖曲线的设计计算方法;平纵线形的组合及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锯齿形街沟。
4、横断面设计:道路交通量横断面的主要组成部分;道路交通量、路段通行能力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道路的横断面布置。
5、平面交叉口: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平面交叉设计。
6、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口的适用条件、组成部分、主要形式;立体交叉设计。
7、道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公路干线网的规划;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人行道与自行车道设计。
8、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特点;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评价;高速公路几何线形设计;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
9、道路管线工程:道路管线、杆线的布置;管线的综合布置。
10、路基工程:路基的基本要求;常见病害及原因;一般路基设计、特殊路基设计和路基排水设计,路基的防护与加固,路基的主要施工方法。
11、路面工程:路面的作用、结构组成、基本要求和路面的分级与分类;柔性路面主要类型、材料组成及其设计的基本知识;刚性路面的特点、材料组成及其设计的基本知识。
12、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工程的常用建筑材料四、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说明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名称、术语及相关概念,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基本设计原理和主要施工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掌握公路工程的基本组成和功能;(3)熟悉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公路工程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具备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公路工程概述2. 公路工程的基本组成3. 公路工程规划与设计4. 公路工程施工5. 公路工程运营维护三、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公路工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讲授(1)公路工程概述:讲解公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公路工程的基本组成:介绍公路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公路工程规划与设计:讲解公路工程的规划原则、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4)公路工程施工:讲解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5)公路工程运营维护:介绍公路工程的运营维护措施、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路工程案例,分析其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特点;(2)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堂讨论(1)针对公路工程中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2)引导学生关注公路工程行业的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5. 课后作业(1)布置与公路工程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能力和表达能力;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4. 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公路工程概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时计划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第9、10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资料教材、教案、ppt
课题 2.1 公路平面
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曲线超高、设计的目的,并能识图;学生能识别超高缓和段并能进行过渡。
2.过程与方法:图片、实际结合讲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业知识与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培养兴趣
重点难点关键重点:回旋线与平曲线的定义及作用难点:回旋线与平曲线设置原则
关键:图片实际结合讲解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本节内容多以要求、标准、规定为主,对于学生而言,需记忆的较多,缺乏趣味性。
备课本
课程名称:公路概论
授课班级:
教研室: 道路与桥梁工程教师姓名: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2011年修订(120页版)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 0 审批日期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审批日期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审批日期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审批日期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审批日期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审批日期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审批日期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审批日期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审批日期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
教师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编写日期审批日期
课时授课计划
面里程达57.9万km,桥梁达11.7万座、293万延米。
公路绿化里程达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