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附表一、二
- 格式:doc
- 大小:291.50 KB
- 文档页数:37
附表一: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序号重大隐患认定内容排查发现问题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②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③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④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检修的;⑤煤矿企业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或者实际入井人数超过规定人数的2“瓦斯超限作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②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的;③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②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③未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④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⑤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的;⑥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⑦未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备和仪器的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1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号米3/分钟或1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米3/分钟,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②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规程》第145条第(二)项规定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③未配备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的;④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的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矿井总风量不足的;②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③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④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⑤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⑥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⑦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⑧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设置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的;⑨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者甲烷断电仪和风电闭锁装置的6“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号产的;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的;③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④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⑤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7“超层越界开采”,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国土资源部门认定为超层越界的;②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进行开采的;③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开采的;④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8“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的;②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9“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的;②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③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未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或者全部充填、注隋性气体等措施的;号④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的;⑤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10“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超过规定期限仍在使用的。
2023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检查表一、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1.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情况在此次检查中,了解到贵矿山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已建立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其与矿山生产工作的变化相适应。
2. 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实地检查和询问相关人员,发现贵矿山在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认识不到位,对于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现象。
因此,建议贵矿山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以切实执行。
二、安全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1. 设备运行是否符合要求经检查发现,贵矿山的安全生产设备运行良好,未发现明显的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技术娴熟,并能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2. 安全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贵矿山针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维护保养记录。
然而在此次检查中,发现有个别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建议贵矿山对维护保养记录的填写进行规范化,确保记录的真实可靠性。
三、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1. 作业场所的布局和环境贵矿山的作业场所布局合理,通风状况良好,对于有毒有害气体有相应的处理和排放设施。
但是在一些更加狭窄的作业场所,需要加强对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清理和更换通风设备,以改善作业场所的环境。
2. 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和个人防护贵矿山在劳动保护和个人防护方面做了一些努力,配备了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
然而,在此次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建议贵矿山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四、应急救援措施的准备情况1. 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配置贵矿山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应急救援培训。
但是,在此次检查中发现,一部分应急设备和器材的检查和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建议贵矿山加强对应急设备和器材的日常管理,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表一、煤矿基本信息- 煤矿名称:- 煤矿所在地:- 煤矿负责人:- 联系方式:二、检查时间- 日期:三、安全隐患排查情况1. 工作面及巷道- 是否存在顶板、支架等安全隐患?(是/否)- 是否存在积压煤岩?(是/否)- 工作面及巷道是否存在漏水问题?(是/否)- 工作面及巷道是否存在瓦斯积聚问题?(是/否)2. 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 通风系统是否存在堵塞情况?(是/否)- 通风系统是否有足够的排风量?(是/否)3. 安全设备- 矿井通风门是否完好并能正常使用?(是/否)- 是否有足够的逃生通道?(是/否)- 是否配备了应急救援设备?(是/否)4. 作业人员素质- 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是/否)- 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章操作行为?(是/否)- 作业人员是否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四、安全隐患治理情况- 已发现的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描述:- 处理措施:- 负责人:- 完成日期:- 待治理的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描述:- 处理措施:- 负责人:- 完成日期:五、检查人员- 检查人员1:- 检查人员2:- 检查人员3:六、备注以上内容经过仔细检查,确保准确无误,并将检查结果及治理措施上报给相关负责人。
如有发现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煤矿安全运行。
> 注:此文档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表,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具体治理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由相关负责人及时执行落实。
重庆市万盛区马达洞煤矿关于落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计划时间:二00九年五月三日万盛区安监局:我矿根据万盛安监发〔2009〕82好文件精神要求,结合矿井实际,通过2009年5月2日上午组织矿委贯彻学习和讨论研究后。
认为我矿多数基本符合文件要求或通过立即落实整改可达要求。
为了更进一步加强落实我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经查本矿在此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和差距,特拟定如下工作整改计划: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学习文件精神,重锤出击,加大投入努力整改,力争达到万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
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和抗灾、救灾能力,坚决杜绝重伤及以上伤亡事故,减少轻伤事故和未遂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为了保障矿井安全基础管理各项工作符合相关要求,成立以矿长夏世福为组长,技术负责人王建刚为副组长,安全副矿长付之林、生产副矿长张果林、机电副矿长张果荣、调度室主任游邦华、财务科长王正玉、供应科长付开友、专职安全员张习军、付之木为成员落实实施整改措施,并由组长负责该工作所需的人、财、物。
由副组长负责制定实施及整改计划等具体工作。
三、排查结果及整改落实计划1、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本矿已按规定配齐“一正四副”领导班子,并完善“四部一室”、“一正四副”中有5人现在读采煤中专学历,矿井现有4人在培训中专学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矿井按规定健有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但不够完善,计划在2009年5月30日前有矿长、技术负责人组织修改编制完善。
3、明确法定代表人(实际控股人)安全责任。
小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落实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该项矿井基本符合规定要求,不足之处已落实要求整改完善。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附表一、二③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④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检修的;⑤煤矿企业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或者实际入井人数超过规定人数的2“瓦斯超限作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②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的;③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②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③未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④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⑤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的;⑥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⑦未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备和仪器的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1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米3/分钟或1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米3/分钟,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②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规程》第145条第(二)项规定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③未配备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的;④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的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矿井总风量不足的;②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③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④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⑤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⑥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⑦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⑧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设置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的;⑨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者甲烷断电仪和风电闭锁装置的6“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的;③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④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⑤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7“超层越界开采”,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国土资源部门认定为超层越界的;②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进行开采的;③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开采的;④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8“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的;②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9“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的;②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③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未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或者全部充填、注隋性气体等措施的;④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的;⑤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10“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超过规定期限仍在使用的。
附表一: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
附表二:煤矿各系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一)安全管理排查表
(二)开采系统安全排查表
(三)通风系统安全排查表
(四)瓦斯防治、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排查表
(五)防灭火、紧急避险系统安全排查表
(六)防治水系统安全排查表
(七)爆破器材储存、运输系统安全排查表
(八)运输提升系统安全排查表
(九)电气、通信、压风系统安全排查表
(十)防尘、供水施救、职业危害防治安全排查表
排查人员签字:
排查单位领导签字:
年月日。
煤矿矿井隐患排查治理检查表地面:8、地面主要通风机未设置防止闲杂人员进入的防护栏。
9、主扇风机房未配备沙箱,杂物堆积未及时清理。
10、主扇风机房行人台阶未设置护栏。
11、地面维修车间材料摆放不规范。
12、副斜井井口矿车翻车处,护栏长度不够。
13、地面正建设的皮带机棚,高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14、人员定位系统运行不正常,人员行走轨距不能查询。
井下:(一)“一通三防”1、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局部通风机管理不到位(风筒局部破损,漏风严重);2、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T1探头甲烷传感器显示数值与实际偏差较大(偏低0.16%)。
3、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在用局部通风机风筒存在破口,有一节风筒使用异径风筒,且风筒上粉尘堆积多;4、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掘进工作面(检查时停工)T1甲烷传感器安设位置距迎头大于5米;5、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各转载点未设置防尘喷雾装置。
(二)、顶板管理:4、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后路局部存在严重片帮漏顶现象,未及时进行处理。
5、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局部地段背帮不严实;6、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局部地段工字钢支护存在跑腿现象。
(三)、提升运输:1、二水平斜坡两部防跑车装置使用不可靠(撞针扭曲)。
(四)、机电管理:1、二水平水泵房使用水泵传动部件未安设防护装置;2、二水平落平点信号灯接线盒喇叭口松动;3、地面充灯房内有三盏矿灯失爆。
4、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有两个接线盒未设置接地保护装置;5、二水平北翼K4煤运输上山第二台刮板机机头转动部件未安置安全防护装置;6、副井井筒内多处地滚损坏,矸石堆积,不能正常使用。
(五)、五防治水;1、一水平车场及二水平北翼集中运输巷排水沟淤泥堵塞,未及时清理。
附表一: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
附表二:煤矿各系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表(一)安全管理排查表
(二)开采系统安全排查表
(三)通风系统安全排查表
(四)瓦斯防治、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排查表
(五)防灭火、紧急避险系统安全排查表
(六)防治水系统安全排查表
(七)爆破器材储存、运输系统安全排查表
(八)运输提升系统安全排查表
(九)电气、通信、压风系统安全排查表
(十)防尘、供水施救、职业危害防治安全排查表
排查人员签字:
排查单位领导签字:
年月日。